奇书网 www.qishuwu.cc,阿雪阿雪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重庆下了一场久违的大雪,因为罕见,所以人们欢呼雀跃,兴奋不已。恨不得下它三天三夜,尽情在雪地里嬉戏,蹦达。然而希望只是希望,第二天醒来却见明亮的阳光照在阳台上,一个雪后大晴天。但晴天自有晴天的好处,方便照相赏玩。这里离得最近最高的山脉是西山,大约海拔800米,恰有朋友电话相约,于是一行四人兴冲冲开车奔了西山而去。
一路上几乎没见到什么积雪,估计都被太阳光融化了。行至西山煤矿路段,也就是西山脚下,开始零星的出现积雪,并不厚实,有些还正在熔解。奇怪的是前面停了好几辆车,又看见有的车辆直接转回去了,车内有人探身喊话:上面有管制封路,回转回转!难道就这样回转吗?好不容易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又遇周末,怎么能够半途而废呢?下去跟交警交涉,原来是从前晚就开始封路了,好多上午来的车都是摆车走路,一路走去人还真不少,男女老少,不亦乐乎。下山来的有手中抱着雪人的,有用塑料袋装一大袋子雪的,也不嫌重,想是拿回家泡盐蛋吧,据说雪水泡的盐蛋特别的爽口。上山的则有拿着铲子准备铲雪的,更有不少忙着选雪景拍照的。太阳暧暧地照着,冬天的暖阳是多么难得啊,我们却无心留恋,只想找寻那更大更晶莹剔透的一片雪景。沿着盘山公路蜿蜒前行,时有风吹过,树梢上的雪便莎莎地抖落。令我欣喜的是拍到一张丛树顶端树稍上的雪,镜头拉近拍,从树的树须清晰可数,那雪轻柔的似棉花状,是为镜头的效果。其实眼中的雪影更美,从下面望去透过太阳的光亮,映着天空的蓝,洁白丰盈地附于那枝叶上,煞是灵动美丽!越往上走,行人已经不多,这个位置当是半山腰了,在背阴的山弯处,终于显现大片的积雪,路边随手一抓雪在手里并不感觉凉呀,可能是心太激动,雪薄薄地挂在枝条上,底下的灌木丛倒像是蒙了一层雾霜,镜头里面白茫茫,雾朦胧。此时已是下午近五点了,估计到山顶还要一个多小时,我似乎有些走累了,大家问山林员说要六点半才开通,没办法到山顶决定往回走。二位男士抄近道下山,我们二个沿公路返回,慢慢悠悠带些许遗憾,心里其实是不甘心的回呀。正走着走着,突然看见好几辆车开上山来,哈哈,原来是提前开通了,我们的车也开过来,惊喜却在这不经意间,要是我们走的快些可能已经开车走了,大部分车辆都已经下山离去。正所谓走得早不如走得巧。
开车不过二十分钟已到山顶,哦哦,这里完全是另一片天地!房顶上,石梯间全是厚厚的积雪,满树满山的白雪皑皑,好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第一感觉是那半山的摄影完全属于浪费表情。踩着厚厚的积雪拾级而上,我知道上面是花圃,记忆中有个厕所,但没有找到,而脚下的积雪足有一尺余,说来搞笑,面对眼前洁白的雪,连思想呼吸也凝固起来。只顾得先拍照,却不管方便的事,拍了数张,才问了当地一小伙子去一农家乐小院方便。小伙子说昨天的雪是整个公路都布满了的,所以封路也是出于安全保障。农家小院的菜园也盖了一层厚厚的雪,那冬白菜一个一个,圆圆的白白的,隐约可见其间的菜青色,好可爱呢。郭老师说从公路对面的小支路进到电视塔去,那里的雪最厚最多,我应该感谢老师的提议,因为此行我再拍了一张我最满意的最艺术的雪景。那支路并不好走,中间泥泞成冰,两旁积雪深深,与树林相连一片雪白,分不清路的边沿,梅同学穿的布靴子,得小心而行,最后还是湿了鞋袜。而另一位男士冉老师则勇敢踩在水沟里了,他平常是个很文静的人呢,却不知他有很玩皮活跃的一面,反正他的鞋子已经湿了,他干脆直接走在雪里,把鞋上的泥泞也洗得干干净净。那雪挂满了枯枝,一串一枝的冰挂,我是喜欢的。那颗大树的树杆也裹了雪衣,我和梅同学拼着严寒抱着与那树那雪留影。冉老师更是直接扑身在雪地里玩雪,就这样笑着闹着走在雪的世界里。但天快黑了,我们不得不往回走,不觉走到一间房子前,我猛然看见靠墙而堆放的一堆木材被白雪覆盖起来,竟有一种艺术感,我是站在高处的,又下去不了,管它呢,先拍出来看看,便用手机选择一个角度,把我这个位置的两旁的枝丫也拍进去了。哇,哪里会想到这是个最佳的角度,青砖墙面为背景,原色木头堆得以白雪的厚重渲染,绿色的枝叶垂下来,那枝叶上飘印着斑点雪花,又似含苞欲放的花朵,可称一幅安静而美妙的写意画!
曾听言:美景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今天算是领略到一二。西山之行,不虚此行!
回想这一路走来,山上山下,完全不同,山下暖阳斜照,半山片状积雪,至山顶白雪皑皑。所以高度不同,层次不同,厚度不同,结果真的是天壤之别!而取景不同,角度不同,效果自然纷呈,大千世界,旁枝错节,怎一个了字了得?
人生之路,我们淡定而行。
重庆下了一场久违的大雪,因为罕见,所以人们欢呼雀跃,兴奋不已。恨不得下它三天三夜,尽情在雪地里嬉戏,蹦达。然而希望只是希望,第二天醒来却见明亮的阳光照在阳台上,一个雪后大晴天。但晴天自有晴天的好处,方便照相赏玩。这里离得最近最高的山脉是西山,大约海拔800米,恰有朋友电话相约,于是一行四人兴冲冲开车奔了西山而去。
一路上几乎没见到什么积雪,估计都被太阳光融化了。行至西山煤矿路段,也就是西山脚下,开始零星的出现积雪,并不厚实,有些还正在熔解。奇怪的是前面停了好几辆车,又看见有的车辆直接转回去了,车内有人探身喊话:上面有管制封路,回转回转!难道就这样回转吗?好不容易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又遇周末,怎么能够半途而废呢?下去跟交警交涉,原来是从前晚就开始封路了,好多上午来的车都是摆车走路,一路走去人还真不少,男女老少,不亦乐乎。下山来的有手中抱着雪人的,有用塑料袋装一大袋子雪的,也不嫌重,想是拿回家泡盐蛋吧,据说雪水泡的盐蛋特别的爽口。上山的则有拿着铲子准备铲雪的,更有不少忙着选雪景拍照的。太阳暧暧地照着,冬天的暖阳是多么难得啊,我们却无心留恋,只想找寻那更大更晶莹剔透的一片雪景。沿着盘山公路蜿蜒前行,时有风吹过,树梢上的雪便莎莎地抖落。令我欣喜的是拍到一张丛树顶端树稍上的雪,镜头拉近拍,从树的树须清晰可数,那雪轻柔的似棉花状,是为镜头的效果。其实眼中的雪影更美,从下面望去透过太阳的光亮,映着天空的蓝,洁白丰盈地附于那枝叶上,煞是灵动美丽!越往上走,行人已经不多,这个位置当是半山腰了,在背阴的山弯处,终于显现大片的积雪,路边随手一抓雪在手里并不感觉凉呀,可能是心太激动,雪薄薄地挂在枝条上,底下的灌木丛倒像是蒙了一层雾霜,镜头里面白茫茫,雾朦胧。此时已是下午近五点了,估计到山顶还要一个多小时,我似乎有些走累了,大家问山林员说要六点半才开通,没办法到山顶决定往回走。二位男士抄近道下山,我们二个沿公路返回,慢慢悠悠带些许遗憾,心里其实是不甘心的回呀。正走着走着,突然看见好几辆车开上山来,哈哈,原来是提前开通了,我们的车也开过来,惊喜却在这不经意间,要是我们走的快些可能已经开车走了,大部分车辆都已经下山离去。正所谓走得早不如走得巧。
开车不过二十分钟已到山顶,哦哦,这里完全是另一片天地!房顶上,石梯间全是厚厚的积雪,满树满山的白雪皑皑,好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第一感觉是那半山的摄影完全属于浪费表情。踩着厚厚的积雪拾级而上,我知道上面是花圃,记忆中有个厕所,但没有找到,而脚下的积雪足有一尺余,说来搞笑,面对眼前洁白的雪,连思想呼吸也凝固起来。只顾得先拍照,却不管方便的事,拍了数张,才问了当地一小伙子去一农家乐小院方便。小伙子说昨天的雪是整个公路都布满了的,所以封路也是出于安全保障。农家小院的菜园也盖了一层厚厚的雪,那冬白菜一个一个,圆圆的白白的,隐约可见其间的菜青色,好可爱呢。郭老师说从公路对面的小支路进到电视塔去,那里的雪最厚最多,我应该感谢老师的提议,因为此行我再拍了一张我最满意的最艺术的雪景。那支路并不好走,中间泥泞成冰,两旁积雪深深,与树林相连一片雪白,分不清路的边沿,梅同学穿的布靴子,得小心而行,最后还是湿了鞋袜。而另一位男士冉老师则勇敢踩在水沟里了,他平常是个很文静的人呢,却不知他有很玩皮活跃的一面,反正他的鞋子已经湿了,他干脆直接走在雪里,把鞋上的泥泞也洗得干干净净。那雪挂满了枯枝,一串一枝的冰挂,我是喜欢的。那颗大树的树杆也裹了雪衣,我和梅同学拼着严寒抱着与那树那雪留影。冉老师更是直接扑身在雪地里玩雪,就这样笑着闹着走在雪的世界里。但天快黑了,我们不得不往回走,不觉走到一间房子前,我猛然看见靠墙而堆放的一堆木材被白雪覆盖起来,竟有一种艺术感,我是站在高处的,又下去不了,管它呢,先拍出来看看,便用手机选择一个角度,把我这个位置的两旁的枝丫也拍进去了。哇,哪里会想到这是个最佳的角度,青砖墙面为背景,原色木头堆得以白雪的厚重渲染,绿色的枝叶垂下来,那枝叶上飘印着斑点雪花,又似含苞欲放的花朵,可称一幅安静而美妙的写意画!
曾听言:美景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今天算是领略到一二。西山之行,不虚此行!
回想这一路走来,山上山下,完全不同,山下暖阳斜照,半山片状积雪,至山顶白雪皑皑。所以高度不同,层次不同,厚度不同,结果真的是天壤之别!而取景不同,角度不同,效果自然纷呈,大千世界,旁枝错节,怎一个了字了得?
人生之路,我们淡定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