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德育建构模式 (1/2)
奇书网 www.qishuwu.cc,爱,在雨中飘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目前,教育学术界关于教育建模和教学模式构建问题已经广泛为人们所认同,并且已有不少论著和研究成果问世。而德育建模的研究工作,则刚刚起步,尽管对某种具体德育模式的构建问题作了一些探讨,但是,关于德育建模和德育模式自身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却不多见。为此,我们应该重视与加强这一问题的研讨。本文仅就德育模式的概念界定、结构要素、功能特点、类型划分以及德育建模的意义等问题谈一点初步的思考,以期引起教育同仁们的深入研究。
一、德育建模的意义
所谓德育建模是指人们根据现代德育理论不断探索德育的新原则、新内容、新程式、新策略,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出新的提炼和概括,使之更科学、更完善、更具可操作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程序性、变通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现在有一些同志对德育建模的意义还不太清楚,甚至认为德育建模会束缚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和创造性,他们把德育建模等同于德育模式化。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们主张“德育有模,但无定模,善于用模”最后达到“无模之模,乃为至模”的境界。任何把模式固定化、僵硬化的作法都是背离德育建模的根本宗旨的。那么,德育建模究竟有哪些重大意义呢?
1、德育建模有利于确立科学的德育,理清德育思路。
由于模式是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构建模式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要求提出一定的理念作为模式的指导思想,同时它还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操作要领进行实施。这样德育建模的过程就成为学习和运用德育理论,明确相应的德育理仿念,并根据这一理念廓清德育思路的过程。因此,有利于我们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确立科学的德育理念,理清工作思路,整体构建起德育工作的体系。
2、德育建模有利于总结德育的实践经验,提升德育水平。
德育建模需要一定的原型,而这个原型就是德育实践。但是德育建模又不是简单地复制原型,机械地移植德育实践。它要求既源于德育实践,又高于德育实践,对德育实践进行科学的加工提炼,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这就必然促使我们深入德育实践,总结德育的鲜活经验,努力探索出能够体现世纪新阶段时代精神的德育规律,以更好地指导德育实践,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协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达成德育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3、德育建模有利于进行德育的开拓创新,形成德育特色。
德育建模可以帮助学校进行德育开拓创新的思考,注重研究学校德育的特色化、个性化问题。而学校德育的特色化、个性化是以某种德育模式为主要存在形成的。一所学校即使有了某些自己的传统和特点,但如果未能建构起自己特有的德育模式,那么就不可能形成自己鲜明的德育特色,就不会促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彰显,也就不能树立学校独特的良好形象,乃至于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只有以某种德育理念作指导,抓住本校的优良传统和显著优势,选准主题词,用理性的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构成本校特有的德育模式,并融入学校的办学模式之中,才能实现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成为名副其实的特色学校。
二、德育模式的含义
那么,什么是德育模式呢?我们认为,它是在一定德育思想或理论(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现特定主题或宗旨而又相对稳定的德育结构框架和运作程序,是学校办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主要存在形式。它是在德育实践中形成的,德育实践是德育模式和客观基础;而德育模式是德育实践的概括,是德育规律的具体体现。它既不等同于德育理论,也不等同于德育实践,是介于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的具有直接应用性的独立知识形态,既比德育理论具体,又以德育实践抽象,是一种再现和指导德育实践活动的理性化、系统化、简略化、操作化的中介形式。
一般来说,德育模式由下列必个要素构成:
依据。即理论依据、理论基础或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这是德育模式必须具备的第一要素。任何一个德育模式都不是随心所欲、主观臆的产物,它必须以一定的教育包括德育理论作为依据和基础。同时,德育模式中应该把这些相关的理论加以简明扼要的表述。
主题。或者叫关键词。在一定德育理念指导下,第一种德育模式都有其鲜明的主题,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在整个德育模式之中,支配着德育模式的其他构成要素,是德育模式的灵魂。它常常由几个词语组成,表达出德育工作者执著不懈的理想追求和驾驭全局的科学理念。
目标。就是为主题所规定要完成的任务或为主题所规定要达成的标高,它是德育模式主题的具体化和细拟化,为学校德育工作引着前进的方向,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归宿,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标准的制订和实施。
内容。它是指体现德育模式主题和目标要求的德育工作的商品化设计项目,并形成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外在呈现形态的系统和序列。按照这一总体设计实施学校德育,这个党校的教育工作就不会是杂乱无章、被动应付的,而会呈现出整合有序、统筹兼顾的可喜格局。
程序。德育模式的程序是达成模式规定目标的基本过程和主要步骤。任何德育模式都有一套操作步骤和程序以及相应的流程图。这是德育模式的实施与一般德育工作的开展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它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和有序化。
策略。是指为实现德育模式规定的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途径、方法和手段。它包括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策略,但更多地侧重在宏观和中观的应付上,并且要概括到普适性的广度、抽象到方法论的高度、提炼到针对性的深度来加以阐述。
评价。这是指按照德育上述程序实施人情况的检查与评价,并非对德育模式自身的评价,即德育模式的再评价。不同的德育模式有不同的主题、目标、内容、程序和策略。因而就会有不同的评价指标、标准与方法。每一种德育模式都有其适应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
上述几种要素是紧密联系、彼此制约的,它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德育模式。当然德育模式中各个要素的具体内容,会因为德育模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或有所选、有所侧重。同时,不同的德育模式有不同的适用条件,我们不能把某种德育模式刻板化、程序化,否则就会扼杀德育工作者的创造性,从根本上背离德育的现实性、针对性和生动性的要求。因此各个学校绝不能不顾自身的主客观条件,随意地机械地照搬照套其他学校的德育... -->>
目前,教育学术界关于教育建模和教学模式构建问题已经广泛为人们所认同,并且已有不少论著和研究成果问世。而德育建模的研究工作,则刚刚起步,尽管对某种具体德育模式的构建问题作了一些探讨,但是,关于德育建模和德育模式自身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却不多见。为此,我们应该重视与加强这一问题的研讨。本文仅就德育模式的概念界定、结构要素、功能特点、类型划分以及德育建模的意义等问题谈一点初步的思考,以期引起教育同仁们的深入研究。
一、德育建模的意义
所谓德育建模是指人们根据现代德育理论不断探索德育的新原则、新内容、新程式、新策略,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出新的提炼和概括,使之更科学、更完善、更具可操作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程序性、变通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现在有一些同志对德育建模的意义还不太清楚,甚至认为德育建模会束缚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和创造性,他们把德育建模等同于德育模式化。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们主张“德育有模,但无定模,善于用模”最后达到“无模之模,乃为至模”的境界。任何把模式固定化、僵硬化的作法都是背离德育建模的根本宗旨的。那么,德育建模究竟有哪些重大意义呢?
1、德育建模有利于确立科学的德育,理清德育思路。
由于模式是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构建模式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要求提出一定的理念作为模式的指导思想,同时它还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操作要领进行实施。这样德育建模的过程就成为学习和运用德育理论,明确相应的德育理仿念,并根据这一理念廓清德育思路的过程。因此,有利于我们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确立科学的德育理念,理清工作思路,整体构建起德育工作的体系。
2、德育建模有利于总结德育的实践经验,提升德育水平。
德育建模需要一定的原型,而这个原型就是德育实践。但是德育建模又不是简单地复制原型,机械地移植德育实践。它要求既源于德育实践,又高于德育实践,对德育实践进行科学的加工提炼,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这就必然促使我们深入德育实践,总结德育的鲜活经验,努力探索出能够体现世纪新阶段时代精神的德育规律,以更好地指导德育实践,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协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达成德育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3、德育建模有利于进行德育的开拓创新,形成德育特色。
德育建模可以帮助学校进行德育开拓创新的思考,注重研究学校德育的特色化、个性化问题。而学校德育的特色化、个性化是以某种德育模式为主要存在形成的。一所学校即使有了某些自己的传统和特点,但如果未能建构起自己特有的德育模式,那么就不可能形成自己鲜明的德育特色,就不会促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彰显,也就不能树立学校独特的良好形象,乃至于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只有以某种德育理念作指导,抓住本校的优良传统和显著优势,选准主题词,用理性的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构成本校特有的德育模式,并融入学校的办学模式之中,才能实现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成为名副其实的特色学校。
二、德育模式的含义
那么,什么是德育模式呢?我们认为,它是在一定德育思想或理论(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现特定主题或宗旨而又相对稳定的德育结构框架和运作程序,是学校办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主要存在形式。它是在德育实践中形成的,德育实践是德育模式和客观基础;而德育模式是德育实践的概括,是德育规律的具体体现。它既不等同于德育理论,也不等同于德育实践,是介于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的具有直接应用性的独立知识形态,既比德育理论具体,又以德育实践抽象,是一种再现和指导德育实践活动的理性化、系统化、简略化、操作化的中介形式。
一般来说,德育模式由下列必个要素构成:
依据。即理论依据、理论基础或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这是德育模式必须具备的第一要素。任何一个德育模式都不是随心所欲、主观臆的产物,它必须以一定的教育包括德育理论作为依据和基础。同时,德育模式中应该把这些相关的理论加以简明扼要的表述。
主题。或者叫关键词。在一定德育理念指导下,第一种德育模式都有其鲜明的主题,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在整个德育模式之中,支配着德育模式的其他构成要素,是德育模式的灵魂。它常常由几个词语组成,表达出德育工作者执著不懈的理想追求和驾驭全局的科学理念。
目标。就是为主题所规定要完成的任务或为主题所规定要达成的标高,它是德育模式主题的具体化和细拟化,为学校德育工作引着前进的方向,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归宿,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标准的制订和实施。
内容。它是指体现德育模式主题和目标要求的德育工作的商品化设计项目,并形成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外在呈现形态的系统和序列。按照这一总体设计实施学校德育,这个党校的教育工作就不会是杂乱无章、被动应付的,而会呈现出整合有序、统筹兼顾的可喜格局。
程序。德育模式的程序是达成模式规定目标的基本过程和主要步骤。任何德育模式都有一套操作步骤和程序以及相应的流程图。这是德育模式的实施与一般德育工作的开展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它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和有序化。
策略。是指为实现德育模式规定的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途径、方法和手段。它包括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策略,但更多地侧重在宏观和中观的应付上,并且要概括到普适性的广度、抽象到方法论的高度、提炼到针对性的深度来加以阐述。
评价。这是指按照德育上述程序实施人情况的检查与评价,并非对德育模式自身的评价,即德育模式的再评价。不同的德育模式有不同的主题、目标、内容、程序和策略。因而就会有不同的评价指标、标准与方法。每一种德育模式都有其适应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
上述几种要素是紧密联系、彼此制约的,它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德育模式。当然德育模式中各个要素的具体内容,会因为德育模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或有所选、有所侧重。同时,不同的德育模式有不同的适用条件,我们不能把某种德育模式刻板化、程序化,否则就会扼杀德育工作者的创造性,从根本上背离德育的现实性、针对性和生动性的要求。因此各个学校绝不能不顾自身的主客观条件,随意地机械地照搬照套其他学校的德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