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wu.cc,陈希瑞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晚上,父亲过来告诉我说,过两天,新疆你大华哥就要回老家了,回来上上坟,上饭店聚一聚,要我抽空陪一下。

    父亲的一句话,勾起我许多回忆。

    祖父跟奶奶一生,只生下父亲跟伯父两个儿子,大华哥是伯父的大儿子,这在我们老陈家是年龄最大的长孙。关于大华哥的点滴记忆,都是从父母那里听来的。就是凭着这些点滴记忆,在我幼小的心目中,就构筑了大华哥一个将军式、重量级的人物形象。

    早先就听父亲说过,1958年秋,7岁的大华哥跟着13岁的大姐,带着爷爷奶奶去新疆,去找两年前就先去新疆的伯父伯母。在我的想象中,新疆,那该是多么遥远的地方啊。去新疆,那无异于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唐僧呢,如今好歹没有了处处作祟的妖魔鬼怪,天堑变通途,坐上六七天火车,就可以到新疆那块辽阔的绿洲、神奇的土地,去领略一番那奇异的异域风情。

    1968年,新疆很乱,伯父担心大华哥出事,就打发他回了乡。那时,大华哥17岁,我6岁。但大华哥到底是什么模样,在我幼小的记忆里,只不过是一个瘦高个的模糊影子而已。不过有两件事,我还有所记忆,那就是放花子和放鞭炮。

    如果把放花子和放鞭炮这两件事放在现在,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可在那个年月,却是震撼人心的稀罕事。

    六十年代末,乡村贫穷而又萧条,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玩灯赏月,似乎再也没有什么乐趣。记忆中,我就看过这么一回放花子。其实,严格地说,应该叫淋花子。就是一只铁锅子,里面不知放了什么可以燃烧的东西,由一个体格健壮的小伙子用铁链子拎着,不停地旋转。随着铁锅子飞速地转动,火花四溅,璀璨夺目,十分好看。这个小伙子不是别人,正是大华哥。大华哥青春年少,吸引了多少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神啊。当然,这在我一个6岁的孩童脑子里,还不可能产生这样的意识,只不过是现在的猜想罢了。

    至于放鞭炮,似乎就多了些显摆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说,那叫炫富。你想,大家连温饱都成问题,谁还买得起鞭炮呢。

    三爷爷是我们家族的私塾先生。那时,除了教书,每逢春节,三爷爷还挥毫泼墨,书写对联。什么“勤俭是美德,劳动最光荣”什么“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之类。至于小货(横批),就有大华哥代笔了,那是三爷爷恩准的,无论好坏,能写就中。

    写对联发财了,三爷爷一高兴,就买了一挂千头的爆仗,吩咐大华哥快到大街上去燃放。于是,大华哥手持鞭炮,威武得像个将军似的,满大街转。一时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吸引了满村的大人孩子,大家蜂拥而至,一起出来观看,那叫壮观!

    大华哥参加队里的劳动,推车子可就惨了。那时,无论春种秋种,都要推车子上地里送粪。这种力气活儿,主角当然是青壮劳力。大华哥已经17岁,当然在所难免。别人的车子,一左一右两只偏篓,都是旧的,条子还要被一根根抽掉,土粪装的少,自然轻快、省力。大华哥初生牛犊不怕虎,偏篓是新的,深深的,土粪装得自然多,推起来要比别人多花不少力气。初春的阳光洒满了田野,冰雪消融,大地回春,花喜鹊咯咯地叫着。大华哥推着小山一般的车子,在喧软的泥土里缓缓行进,一时把持不住,车子还是倒了,扶起来再走,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儿。

    沉重的车子没有压垮大华哥,磨练了他钢铁般的意志,这在他以后种种磨难中,却是受益匪浅。他真得感谢那段乡村生活呢。

    大华哥到底还是返回新疆了。从此一别46年,大华哥再也没有回来。这期间,又该会发生多少事情呢。从伯父给父亲的一次次来信中,对大华哥的情况,我还是有些粗浅的了解。

    大华哥回新疆后,在钢厂当工人期间,就跟在县医院上班的大嫂结了婚。说来这段婚姻,还是伯母一手包办的呢。大华哥跟大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