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尘尘埃埃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秋雨将气温介乎阴凉偏冷的感觉,被雨水洗涤后的空气清新怡人,空气中已无悬浮的尘埃和飘浮的秽气,秋风中的一草一木抖擞着最后的精神,站在汉江边的杜台闸旁,寥廓江天清蓝可望,目不暇接地看行洪区的水塘、荷塘、庄稼地,心舒坦极了,眼水弥漫上眼膜,使视线模糊起来,这不是感情的泪水,这是我有见风流泪的毛病。我揉揉眼睑,让眼睛闭上片刻。
枯水期的汉江,一条白练九弯八折,在杜台闸一个九十席大拐弯向北流去,杜台闸静静地矗立在大拐弯处的汉江南岸,正对上游的主河道。
为彻底解决潜江泽口以下的广大地区经常性的水灾大患,由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划,水利部批准,省政府领导,在仙桃杜台兴建了这座杜台分洪闸,这是一座让子孙万代受益的浩大工程。它于一九五五年六月破土动工,一九五六年四月完工,时任湖北省长张体学亲自任指挥长,武汉、汉川、孝感、黄陂、应城等县市出动民工最高达14万余人,在施工期间,时任水利部长的傅作仪也亲临工地视察。
有关杜台闸资料记载:闸体为钢筋混凝土永久性结构,闸室全长411.93米,分30孔,每孔净宽12。1米,底板高27米,前部过水堰顶高29米,胸墙顶高36.2米,底高33米,闸孔净高4米,每孔过水断面48.4平方米。闸墩后部设面宽6米通行10吨卡车的公路桥,设计分洪流量按汉口水位28.28米,泽口以下过洪9000立方米秒,分泄流量400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5300立方米秒,规定当闸前水位达35.12米时开闸分洪,在干堤加强后,可将分洪水位提高到35.45米。分洪闸为钢质弧形闸门,采用人工、电力两用式15吨绳鼓卷扬机启闭。分洪道由杜家台向东南至光湖嘴,然后折向正东经昌家湾,过大兴垸、曹家垸,猪耳垸、西圻大垸,在小朱家台进入泛区,全长约20千米。在原地面平行修筑两条大堤,堤距822米约束成行洪道,出口处扩大到1600米,以喇叭形与泛区围堤相接。
杜台闸建成五十七年以来,闸门前后共开启过20多次,每次开启都保证了全市大、小干、支、围堤无一溃口,保障了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了下游大武汉千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才是杜台闸最大的作用所在。当然难免分洪道区人民的农田作物、渔塘和财产受损,仙桃人民的每一次局部牺牲,都保全了下游人民的安全。
一九五四年淹水年以后出生的人只知道“淹水”的概念,不知道淹水的感觉。当时的沔阳全县2538平方公里,留下的干地还不足1/500。在“确保仙桃”(即当时的仙桃镇)的口号下,仙桃城区只有北靠襄河大堤,东起油榨湾,沿油榨湾南面的小堤(现少数地方还能看到当年小堤的痕迹),到实验高中、沔州小学,到月亮弯,再沿这条小堤向西延伸到干河,然后北拐到八中的后面抵襄河堤的这样一个狭长地带。站在月亮弯处的堤上向南望去,白水茫茫,一片汪洋,露出水中的房屋和树让人阵阵心寒。在毛嘴一带的居民在分洪之前由乡村干部转移到汉江大堤,狭窄不堪的生活空间让居民苦不堪言,听父辈说吃喝撒拉在一个地方,那种艰苦要比在肆虐无情的洪水中冲击、漂泊、淹死强百倍,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在当时能够做到居民有序转移,没有死一个人,这是在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办不到的。
前人修闸,后人受益,包括杜台分洪闸在内的许许多多水利设施绝大多数都是在艰苦创业的年代修建起来的。此时,一人站在杜台分洪闸附近的汉江大堤,看秋风中仍然青绿笔挺的狗尾巴草,看江滩上尚未收割的庄稼,更看到杜台闸对岸树木葱郁的堤堡上的房屋,与其说宁静,不如说静美,再看杜台闸,真正感到了它的壮观之美。
秋雨将气温介乎阴凉偏冷的感觉,被雨水洗涤后的空气清新怡人,空气中已无悬浮的尘埃和飘浮的秽气,秋风中的一草一木抖擞着最后的精神,站在汉江边的杜台闸旁,寥廓江天清蓝可望,目不暇接地看行洪区的水塘、荷塘、庄稼地,心舒坦极了,眼水弥漫上眼膜,使视线模糊起来,这不是感情的泪水,这是我有见风流泪的毛病。我揉揉眼睑,让眼睛闭上片刻。
枯水期的汉江,一条白练九弯八折,在杜台闸一个九十席大拐弯向北流去,杜台闸静静地矗立在大拐弯处的汉江南岸,正对上游的主河道。
为彻底解决潜江泽口以下的广大地区经常性的水灾大患,由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划,水利部批准,省政府领导,在仙桃杜台兴建了这座杜台分洪闸,这是一座让子孙万代受益的浩大工程。它于一九五五年六月破土动工,一九五六年四月完工,时任湖北省长张体学亲自任指挥长,武汉、汉川、孝感、黄陂、应城等县市出动民工最高达14万余人,在施工期间,时任水利部长的傅作仪也亲临工地视察。
有关杜台闸资料记载:闸体为钢筋混凝土永久性结构,闸室全长411.93米,分30孔,每孔净宽12。1米,底板高27米,前部过水堰顶高29米,胸墙顶高36.2米,底高33米,闸孔净高4米,每孔过水断面48.4平方米。闸墩后部设面宽6米通行10吨卡车的公路桥,设计分洪流量按汉口水位28.28米,泽口以下过洪9000立方米秒,分泄流量400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5300立方米秒,规定当闸前水位达35.12米时开闸分洪,在干堤加强后,可将分洪水位提高到35.45米。分洪闸为钢质弧形闸门,采用人工、电力两用式15吨绳鼓卷扬机启闭。分洪道由杜家台向东南至光湖嘴,然后折向正东经昌家湾,过大兴垸、曹家垸,猪耳垸、西圻大垸,在小朱家台进入泛区,全长约20千米。在原地面平行修筑两条大堤,堤距822米约束成行洪道,出口处扩大到1600米,以喇叭形与泛区围堤相接。
杜台闸建成五十七年以来,闸门前后共开启过20多次,每次开启都保证了全市大、小干、支、围堤无一溃口,保障了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了下游大武汉千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才是杜台闸最大的作用所在。当然难免分洪道区人民的农田作物、渔塘和财产受损,仙桃人民的每一次局部牺牲,都保全了下游人民的安全。
一九五四年淹水年以后出生的人只知道“淹水”的概念,不知道淹水的感觉。当时的沔阳全县2538平方公里,留下的干地还不足1/500。在“确保仙桃”(即当时的仙桃镇)的口号下,仙桃城区只有北靠襄河大堤,东起油榨湾,沿油榨湾南面的小堤(现少数地方还能看到当年小堤的痕迹),到实验高中、沔州小学,到月亮弯,再沿这条小堤向西延伸到干河,然后北拐到八中的后面抵襄河堤的这样一个狭长地带。站在月亮弯处的堤上向南望去,白水茫茫,一片汪洋,露出水中的房屋和树让人阵阵心寒。在毛嘴一带的居民在分洪之前由乡村干部转移到汉江大堤,狭窄不堪的生活空间让居民苦不堪言,听父辈说吃喝撒拉在一个地方,那种艰苦要比在肆虐无情的洪水中冲击、漂泊、淹死强百倍,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在当时能够做到居民有序转移,没有死一个人,这是在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办不到的。
前人修闸,后人受益,包括杜台分洪闸在内的许许多多水利设施绝大多数都是在艰苦创业的年代修建起来的。此时,一人站在杜台分洪闸附近的汉江大堤,看秋风中仍然青绿笔挺的狗尾巴草,看江滩上尚未收割的庄稼,更看到杜台闸对岸树木葱郁的堤堡上的房屋,与其说宁静,不如说静美,再看杜台闸,真正感到了它的壮观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