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烂片之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2003年,夏
南扬人才市场的大门口人流如织,到了临近中午,更是一大波人一齐涌了出来,就像阀门坏了的水管,根本堵不住,两旁的玻璃大门都吱吱作响,甚至有些变形,让人怀疑是不是下一秒这两大块玻璃就要碎裂下来。
还好这样的事并没有发生。
人才市场的管理人员大声叫嚷着,要大家遵守秩序排队出场,可根本没人听——这是年轻的新人,至于老人们,早就躲地远远的看着这边,脸上带着幸灾乐祸的笑容。
和这些为了一份工作拼个你死我活的人相比,他们端着一份铁饭碗,无疑要幸福得多。
杜安好不容易从人潮中“挤”出来——更准确地说,是被后边的人硬生生地推出来的,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双脚刚才都离地而起了!天知道他是怎么飞出来的。
甫一出来,他就赶紧小跑到一边,回头望望大门口依旧拥堵不堪的人群,舒了一口气。
这样都没被挤死,他运气还真是不错,不过旋即他的脸色又黯淡下来。
他还是没能找到工作,那些招聘人员的话语犹自在耳:“大学生?我们只要熟练的技术工人,你没有工作经验,不符合我们的标准。”“大学生怎么还跑这里来找工作了,学校不是包分配的么?哦,对了,今年开始不包了。不好意思啊,我们单位招的是司机,你连驾照都没有……”
杜安收回脑袋,正眼看向人才市场的大马路,上面车来车往,扬起一阵阵尾气和尘土,在晌午毒辣的太阳下,有些烟雾朦胧的错觉。
他的眼神中满是痛苦。
这该死的政策!
如果不是刚下来的那道新政策“为了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取消了省内所有大学的分配名额,那他现在已经坐在一家国有企业的办公室里了。
当然,他是大学扩招的第一批毕业生,这也是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光是南扬,今年就有八所大学共计九万多毕业生投入市场,这还没包括那些大专院校。
这个数字实在太恐怖了,以至于最近的报纸上专家们都在不停地发言,宣告第一波的就业严冬来临。
而杜安,就是第一波严冬下的难民。
杜安矮下身子,像个疲惫的民工那样蹲在地上,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包软趴趴的红河,数了数,仔细抽出一根,把已经弯曲的烟身小心掰正,然后含在口中,又从另外一边的口袋里摸出一个印着艳俗美女图案的打火机点燃,长长地吸了一口,眼睛眨巴了两下,烟雾升腾后的那双眼睛,充满迷茫。
他其实是不抽烟的,可是最近压力太大,想起舍友们以前所说的那些烟的好处,就不自觉从紧巴巴的口袋里掏出三块五买了一包。
像是买下了一条暂时脱离痛苦俗世的捷径。
杜安一边抽着烟,一边思索着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
去尚海似乎是一个办法,前两天和自己关系很好的那个舍友苏鹏还打电话来,说他现在在尚海混得很不错——他应聘上了拜耳的医药代表,这个当初在院校里没人看得起的职业,如今每个月能给他带来将近两千!
和留在南扬的那些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比起来,苏鹏确实算是混得不错了,要知道,留在南扬的这些人里面工资最高的一个,现在也才八百多一个月。
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杜安?”
杜安抬起头看去,嘴里还叼着烟卷。
在他面前站着一个人,因为逆光的原因,这个人的面孔模模糊糊,看不清。
“安子,还真是你啊!”
那人惊喜地又叫了一声。
杜安眯了眯眼,又站起身来,这才把面前的人看清楚。
是刘善才,他的大学舍友。
他记得刘善才的家境不好,每年夏天总是穿一件洗成了灰白色的黑短袖,要不就是一件胸口印着“第三机械厂”的格子衬衫,可现如今却迥然不同了——对方身上穿着一件鹅黄色的立领短袖,看面料就不便宜,衣服上的标签他也认不出来。
刘善才显得很热情,“我就看有点像你呢,没想到还真是你!”
杜安也很开心,在偌大一个南扬市想要碰到一个熟人可不容易,“可不就是我么。”
老同学见面分外热情,两人就地寒暄起来。
“……这么说,你现在还没找到工作,今天是来找工作的?”
杜安没立刻回答,沉默了一会儿,才笑道:“是啊,不过运气不错,总算找到了,下个礼拜就去上班。”
自己的舍友看起来混得不错,这让他下意识地不想被比下去。
不过话刚出口,他就后悔了:如果刘善才接着问他是什么工作,待遇怎么样,他该如何回答?
还好刘善才没问。
刘善才只是笑笑,说:“那不错,一个月怎么也能赚个五六百吧?够活了,咱们刚毕业的毕竟也不能要求太多,骑驴找马呗。”
见刘善才没在这个话头上纠缠下去,杜安赶紧转移话题,“对了,你现在干嘛呢?”
“跟剧组呢。”
>
2003年,夏
南扬人才市场的大门口人流如织,到了临近中午,更是一大波人一齐涌了出来,就像阀门坏了的水管,根本堵不住,两旁的玻璃大门都吱吱作响,甚至有些变形,让人怀疑是不是下一秒这两大块玻璃就要碎裂下来。
还好这样的事并没有发生。
人才市场的管理人员大声叫嚷着,要大家遵守秩序排队出场,可根本没人听——这是年轻的新人,至于老人们,早就躲地远远的看着这边,脸上带着幸灾乐祸的笑容。
和这些为了一份工作拼个你死我活的人相比,他们端着一份铁饭碗,无疑要幸福得多。
杜安好不容易从人潮中“挤”出来——更准确地说,是被后边的人硬生生地推出来的,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双脚刚才都离地而起了!天知道他是怎么飞出来的。
甫一出来,他就赶紧小跑到一边,回头望望大门口依旧拥堵不堪的人群,舒了一口气。
这样都没被挤死,他运气还真是不错,不过旋即他的脸色又黯淡下来。
他还是没能找到工作,那些招聘人员的话语犹自在耳:“大学生?我们只要熟练的技术工人,你没有工作经验,不符合我们的标准。”“大学生怎么还跑这里来找工作了,学校不是包分配的么?哦,对了,今年开始不包了。不好意思啊,我们单位招的是司机,你连驾照都没有……”
杜安收回脑袋,正眼看向人才市场的大马路,上面车来车往,扬起一阵阵尾气和尘土,在晌午毒辣的太阳下,有些烟雾朦胧的错觉。
他的眼神中满是痛苦。
这该死的政策!
如果不是刚下来的那道新政策“为了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取消了省内所有大学的分配名额,那他现在已经坐在一家国有企业的办公室里了。
当然,他是大学扩招的第一批毕业生,这也是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光是南扬,今年就有八所大学共计九万多毕业生投入市场,这还没包括那些大专院校。
这个数字实在太恐怖了,以至于最近的报纸上专家们都在不停地发言,宣告第一波的就业严冬来临。
而杜安,就是第一波严冬下的难民。
杜安矮下身子,像个疲惫的民工那样蹲在地上,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包软趴趴的红河,数了数,仔细抽出一根,把已经弯曲的烟身小心掰正,然后含在口中,又从另外一边的口袋里摸出一个印着艳俗美女图案的打火机点燃,长长地吸了一口,眼睛眨巴了两下,烟雾升腾后的那双眼睛,充满迷茫。
他其实是不抽烟的,可是最近压力太大,想起舍友们以前所说的那些烟的好处,就不自觉从紧巴巴的口袋里掏出三块五买了一包。
像是买下了一条暂时脱离痛苦俗世的捷径。
杜安一边抽着烟,一边思索着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
去尚海似乎是一个办法,前两天和自己关系很好的那个舍友苏鹏还打电话来,说他现在在尚海混得很不错——他应聘上了拜耳的医药代表,这个当初在院校里没人看得起的职业,如今每个月能给他带来将近两千!
和留在南扬的那些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比起来,苏鹏确实算是混得不错了,要知道,留在南扬的这些人里面工资最高的一个,现在也才八百多一个月。
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杜安?”
杜安抬起头看去,嘴里还叼着烟卷。
在他面前站着一个人,因为逆光的原因,这个人的面孔模模糊糊,看不清。
“安子,还真是你啊!”
那人惊喜地又叫了一声。
杜安眯了眯眼,又站起身来,这才把面前的人看清楚。
是刘善才,他的大学舍友。
他记得刘善才的家境不好,每年夏天总是穿一件洗成了灰白色的黑短袖,要不就是一件胸口印着“第三机械厂”的格子衬衫,可现如今却迥然不同了——对方身上穿着一件鹅黄色的立领短袖,看面料就不便宜,衣服上的标签他也认不出来。
刘善才显得很热情,“我就看有点像你呢,没想到还真是你!”
杜安也很开心,在偌大一个南扬市想要碰到一个熟人可不容易,“可不就是我么。”
老同学见面分外热情,两人就地寒暄起来。
“……这么说,你现在还没找到工作,今天是来找工作的?”
杜安没立刻回答,沉默了一会儿,才笑道:“是啊,不过运气不错,总算找到了,下个礼拜就去上班。”
自己的舍友看起来混得不错,这让他下意识地不想被比下去。
不过话刚出口,他就后悔了:如果刘善才接着问他是什么工作,待遇怎么样,他该如何回答?
还好刘善才没问。
刘善才只是笑笑,说:“那不错,一个月怎么也能赚个五六百吧?够活了,咱们刚毕业的毕竟也不能要求太多,骑驴找马呗。”
见刘善才没在这个话头上纠缠下去,杜安赶紧转移话题,“对了,你现在干嘛呢?”
“跟剧组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