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点卡目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华丽转身,之所以优美或者说有点妖娆,在我看来,是因为倏然的转身需要一种智慧和勇气。在汉字中,与华丽转身有相近词义的还有拨乱反正,只是前者强调的是个人的修为,且词性阴柔,而后者似乎更强调整体作为,词性也显得阳刚果敢。集体陷入迷惘的时候,需要的是拨乱反正,而个体在生命的进程中,往往需要华丽转身而赢得机遇。
——题记
凤凰浴火,特稿大王那一路风雨兼程
记者:报业集团的朋友说,当年您是大河报响当当的“特稿大王”、“公关先生”我想知道您是如何被誉为“特稿大王”、和“公关先生”的?
刘文良:刚来大河报的时候,一位报界资深人士向我谈起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人在世上走,要想立足,必须有别人不可替代的、无法企及的、无可比拟的优势,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特稿正是我在大河报9年的核心竞争力,换言之,我与特稿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情结。
1995年7月28日,大河报出版试刊号第一期,封面上是一篇追记1975年8月驻马店特大洪水的长篇报道——75。8二十年祭,责任编辑便是我,这是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大河报上,也是第一次与特稿“牵手”自此,虽然部门几经变换,参与大河报中原周末、新闻周刊以及特稿部的创办,但是万变不离特稿。在1996年~1999年间,我与大河报几位同道一起,走南闯北、辗转东西,山一程水一程,足迹遍及全国各家报社、杂志社,叩开了许多文坛大家的家门和心门,在全国范围内构筑了特稿网络,网罗了数百名特稿铁腕作者。那时候,全国各地任何角落发生突发事件、重大新闻,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组织稿件,保证次日见报。由于大河报网络资源丰富而雄厚,引来全国的特稿同行前来取经,每年接待全国同行数十次,加之大河报特稿稿源充沛,使得全国多家报社向大河报约稿,有的报社需要救版甚至在深夜打来求救电话,翻身起床支援兄弟报社对于我是一件常事。由于多年经营特稿,在全国特稿界颇有人缘,加之常年乘坐飞机,像一个空中飞人,于是大河报人戏称我为“特稿大王”、“公关先生”现在我虽然远离新闻,远离特稿,但是每每想起这些富有挑战性的激情燃烧的日子,仍然心向往之。
记者:大河报每逢创刊周年或者其他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都会推出一些回顾性的文章,不止一次,您站在齐腰深水中采访的镜头都占据特别重要的位置。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报社对您以及您这样参与1995年大河文化报创刊功臣的一种肯定。在大河报9年,现在想来,是否有一些记忆特别深刻的人和事以及一些永远都难以忘记的东西?
刘文良:说来惭愧,大河报第一批创业者共有30多人,他们都是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过关斩将而得其门而入的,但我是一个特例,是惟一一个没有通过笔试但是最终“登堂入室”的人。大河报招聘的笔试题目多为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方面的问题,我这个文学硕士和大学中文系讲师,应该是驾轻就熟的,但是大意失荆州,导致笔试未能入围。消息传来,我心犹不甘,于是提起笔来,给时任大河报总编辑的王继兴写了一封文采飞扬、情采飞扬的信,表露自己不能加盟大河报之遗憾和期待成为其中一员的心愿,原本想着泥牛入海无消息,不曾想没几日,接到了时任大河报副总编马云龙的电话,让我前来报道。这真是喜从天降,但是乐极生悲,7岁的儿子因为暴饮暴食导致急性肠胃炎,到医院就诊时注射阿托品过量,孩子生命垂危,送到医院急诊方才脱离生命危险。其时孩子他妈出差在外,我一夜无眠,悲喜交加。天亮时分,孩子苏醒过来,我便乘早班车一路风尘赶到报社。由于一夜未合眼,启程时没有来得及换衣服,当我站到报社领导面前时,我蓬头垢面,衣冠不整,语无伦次,让报社领导大失所望,顿生那封洋洋洒洒的万字长信是不是出自我之手的疑惑。报社领导劝我先回原单位,听候通知,但我深知如果这次失之交臂,我会后悔一生。步出报社大门,蹒跚在纬一路上,有一种声音在我心中升腾,一种愿望在心中疯长:我没有退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应该风雨兼程。我又折了回来,恳请王总给我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让我到上海、南京等地组织名家专稿,如果成功,报社可以考虑我的去留;如果失败,所有费用自理。王总感动于我的执著,破例让我前往上海、南京组稿。在上海,我曾趟着齐腰深的雨水,一身雨水地进了文坛泰斗——钱谷融先生的家门,虽然浑身发冷牙关打战仍然与老先生谈现代文学谈他的著述。面对着我这样一个文学青年,一个尚在孕育之中的报纸的“准编辑”老先生眼睑湿润了,他搬出凳子,踮着脚取出了布满灰尘、尘封已久的一摞子文稿,双手捧着交给了我在大河报上首发。我如获至宝,小心呵护,生怕有半点闪失,我知道,这些字字珠玑的文稿,多家海外报纸约稿,老先生硬是婉拒,但是老先生雪中送炭,这哪里是文稿,分明是我通往大河报的入场券。在南京的几天里,我租了一辆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冒雨拜访了高晓声、朱苏进、余华、叶兆言等文坛名家,捧回一篇又一篇华章。当我回到报社,将所约稿件放在王总办公桌上时,王总露出满意的微笑,我才圆了大河报人之梦。从此,我骑着自行车冒雨组稿便成为大河报的佳话,我本人也荣幸地成为大河报创刊时期的“三面红旗”之一。
壮士断腕,壮美一跳不给自己留后路
记者:从大河报跳槽到河南思... -->>
华丽转身,之所以优美或者说有点妖娆,在我看来,是因为倏然的转身需要一种智慧和勇气。在汉字中,与华丽转身有相近词义的还有拨乱反正,只是前者强调的是个人的修为,且词性阴柔,而后者似乎更强调整体作为,词性也显得阳刚果敢。集体陷入迷惘的时候,需要的是拨乱反正,而个体在生命的进程中,往往需要华丽转身而赢得机遇。
——题记
凤凰浴火,特稿大王那一路风雨兼程
记者:报业集团的朋友说,当年您是大河报响当当的“特稿大王”、“公关先生”我想知道您是如何被誉为“特稿大王”、和“公关先生”的?
刘文良:刚来大河报的时候,一位报界资深人士向我谈起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人在世上走,要想立足,必须有别人不可替代的、无法企及的、无可比拟的优势,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特稿正是我在大河报9年的核心竞争力,换言之,我与特稿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情结。
1995年7月28日,大河报出版试刊号第一期,封面上是一篇追记1975年8月驻马店特大洪水的长篇报道——75。8二十年祭,责任编辑便是我,这是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大河报上,也是第一次与特稿“牵手”自此,虽然部门几经变换,参与大河报中原周末、新闻周刊以及特稿部的创办,但是万变不离特稿。在1996年~1999年间,我与大河报几位同道一起,走南闯北、辗转东西,山一程水一程,足迹遍及全国各家报社、杂志社,叩开了许多文坛大家的家门和心门,在全国范围内构筑了特稿网络,网罗了数百名特稿铁腕作者。那时候,全国各地任何角落发生突发事件、重大新闻,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组织稿件,保证次日见报。由于大河报网络资源丰富而雄厚,引来全国的特稿同行前来取经,每年接待全国同行数十次,加之大河报特稿稿源充沛,使得全国多家报社向大河报约稿,有的报社需要救版甚至在深夜打来求救电话,翻身起床支援兄弟报社对于我是一件常事。由于多年经营特稿,在全国特稿界颇有人缘,加之常年乘坐飞机,像一个空中飞人,于是大河报人戏称我为“特稿大王”、“公关先生”现在我虽然远离新闻,远离特稿,但是每每想起这些富有挑战性的激情燃烧的日子,仍然心向往之。
记者:大河报每逢创刊周年或者其他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都会推出一些回顾性的文章,不止一次,您站在齐腰深水中采访的镜头都占据特别重要的位置。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报社对您以及您这样参与1995年大河文化报创刊功臣的一种肯定。在大河报9年,现在想来,是否有一些记忆特别深刻的人和事以及一些永远都难以忘记的东西?
刘文良:说来惭愧,大河报第一批创业者共有30多人,他们都是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过关斩将而得其门而入的,但我是一个特例,是惟一一个没有通过笔试但是最终“登堂入室”的人。大河报招聘的笔试题目多为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方面的问题,我这个文学硕士和大学中文系讲师,应该是驾轻就熟的,但是大意失荆州,导致笔试未能入围。消息传来,我心犹不甘,于是提起笔来,给时任大河报总编辑的王继兴写了一封文采飞扬、情采飞扬的信,表露自己不能加盟大河报之遗憾和期待成为其中一员的心愿,原本想着泥牛入海无消息,不曾想没几日,接到了时任大河报副总编马云龙的电话,让我前来报道。这真是喜从天降,但是乐极生悲,7岁的儿子因为暴饮暴食导致急性肠胃炎,到医院就诊时注射阿托品过量,孩子生命垂危,送到医院急诊方才脱离生命危险。其时孩子他妈出差在外,我一夜无眠,悲喜交加。天亮时分,孩子苏醒过来,我便乘早班车一路风尘赶到报社。由于一夜未合眼,启程时没有来得及换衣服,当我站到报社领导面前时,我蓬头垢面,衣冠不整,语无伦次,让报社领导大失所望,顿生那封洋洋洒洒的万字长信是不是出自我之手的疑惑。报社领导劝我先回原单位,听候通知,但我深知如果这次失之交臂,我会后悔一生。步出报社大门,蹒跚在纬一路上,有一种声音在我心中升腾,一种愿望在心中疯长:我没有退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应该风雨兼程。我又折了回来,恳请王总给我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让我到上海、南京等地组织名家专稿,如果成功,报社可以考虑我的去留;如果失败,所有费用自理。王总感动于我的执著,破例让我前往上海、南京组稿。在上海,我曾趟着齐腰深的雨水,一身雨水地进了文坛泰斗——钱谷融先生的家门,虽然浑身发冷牙关打战仍然与老先生谈现代文学谈他的著述。面对着我这样一个文学青年,一个尚在孕育之中的报纸的“准编辑”老先生眼睑湿润了,他搬出凳子,踮着脚取出了布满灰尘、尘封已久的一摞子文稿,双手捧着交给了我在大河报上首发。我如获至宝,小心呵护,生怕有半点闪失,我知道,这些字字珠玑的文稿,多家海外报纸约稿,老先生硬是婉拒,但是老先生雪中送炭,这哪里是文稿,分明是我通往大河报的入场券。在南京的几天里,我租了一辆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冒雨拜访了高晓声、朱苏进、余华、叶兆言等文坛名家,捧回一篇又一篇华章。当我回到报社,将所约稿件放在王总办公桌上时,王总露出满意的微笑,我才圆了大河报人之梦。从此,我骑着自行车冒雨组稿便成为大河报的佳话,我本人也荣幸地成为大河报创刊时期的“三面红旗”之一。
壮士断腕,壮美一跳不给自己留后路
记者:从大河报跳槽到河南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