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秦岭秘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腊月三十,风雪交加,天地一片银白。散落在兴元路各地的张氏族人长老纷纷向桃花店里的桃花村赶来。张氏族长张珩老太爷住在祖屋桃花村,张远贵和祖父居住。桃花村距离张远山居住的桃花山庄只有一里多路。
桃花村是秦岭山中张氏几百年的老屋。名字叫村,实际上就是张家大院。这里几十户人都姓张,都是张氏的嫡系。最早的桃花村是一个巨型大院,房屋据说超过千间。这里有宏伟的张氏祠堂,精巧的戏楼,别致的花园,三重大殿,木屋,红木、楠木、梨木家具,还有肉铺、当铺、客栈、酿酒坊、茶坊、油坊、酒楼等。听老人说在南宋时期,张氏一族家道逐渐衰落,加上南宋末年闹盗匪,张家大院受到洗劫,房屋受损严重。在元朝这些年,元廷横征暴敛,再加上水灾、旱灾、蝗灾、瘟疫等,张家后人日子越发艰难。逐渐分崩离析,流落各地,分家另过。逐渐就变成了现在的桃花村。但不管后人在哪里生根落地,做官发财,张家大院都是他们的根,他们日夜牵挂和回忆的地方。
张远山和张远贵兄弟俩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带领族人开始忙碌。腊月二十三依照汉族风俗进行打扫除,对张家大院、张家祠堂、戏楼等打扫擦洗干净,又把自己的桃花山庄擦洗一新。从大清早,男男女女一百多人参加打扫除,直忙到天黑,工作才基本结束。张珩老太爷和族里的几位老人看着焕然一新、干净卫生的张家老屋和院落,高兴得不停的笑。张珩族长说:“张家的老屋不能让灰尘遮掩了,要让它在我的手里完好无损,把它好好的传给后人。”几位张氏老人附和赞同。
腊月二十三晚上要给灶爷烧香、拜祭、供奉、做火烧馍吃。张家的女眷早已忙了一天,杀鸡、炖菜、炸麻花、炸果子、做火烧馍、洗菜、洗水果等。天刚黑,张家大院里的大堂屋里就早早掌起了九盏油灯。这个大堂屋由五间半木、半砖、半土的房屋组成。屋顶是飞檐翘壁、雕刻精美的脊檐。屋外几面墙都由青砖包面,屋里墙却是黄土的。用木板做的顶棚早已被烟熏黑。屋外都有廊道,有六根水桶粗的原木柱子。房屋地基外围全部是用手工打造的石条浆砌。中间这间屋安装了两扇古色古香的梨花木做的大门,整块梨木做的门坎很高。门口有两个不大不小的石狮子。其余的房屋都安装有梨花木雕刻的漂亮窗户。房屋外观很是气派、精致。屋内有一张长一丈多的楠木八仙供桌,上面放有香炉,挂有木板画财神像。桌子两边各摆放了四把楠木古椅。据张家的祖先说,张家大院建于唐朝。
这五间屋组成的大堂屋,是张氏迎客、开会、聚餐、议事、红白喜事等重大活动的举行地,也是张氏大家族的象征。因为方圆百里再没有人家有这么气派的大堂屋。
等把一切果品、供品摆放好,张家男男女女依辈分排好队,自然是张珩族长站在最前面。几百人的队伍一直排到屋外,包括张家的下人。张珩族长庄严地一边喊话,一边上香、点蜡烛、一一呈递供品。其余人,在族长的喊话中三磕头。接下来念祝福经,到每间灶房上香、呈供品、烧纸钱、磕头。等一切固定的拜祭灶爷的仪式结束,张氏族人中辈分高的围坐在堂屋正中早已摆好的餐桌上,辈分较高的坐东面的餐桌旁,其余的坐西面的餐桌旁。十张八仙餐桌坐满后,还有一大批人没地方坐。每当这时,这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百岁张珩族长总是说:“一天不如一天,以前张家的日子很好,现在连自家人都没地方坐,我这族长没用。”围坐在餐桌旁的人就可以享受满桌的酒菜,没地方坐的每人拿个大土老碗,排队到厨房去打饭,往往是半碗米饭,半碗炖菜。那些儿童们,可以到每张桌子旁自己的长辈那里去蹭饭,长辈们也乐意给他们不停地夹菜,给他们吃好吃的。
今年,张氏大家族的日子尤其艰难。但灶爷饭再穷也要吃,因为这是张氏几百年的传统,不能丢。饭菜虽然简单,没有猪肉,没有足够的野味。但自酿的包谷酒是必须要有的。孩子们感觉不到,他们依然觉得这顿饭吃得丰盛,吃得热闹。桃花店地区的非张姓人家每年到这个时候起就开始羡慕张姓人家。
腊月二十四,杀张氏家族唯一为过年而喂养的一头猪。这头猪要招待分布在外地的张氏族人和亲戚,要用来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祭祀祖先、过节。以前,年境好时,张氏家族年底要杀几十头猪,一部分过节吃,一部分做成腊肉来年用。猪肉切割好后,按习俗照例要当天煮一块新鲜肉,赏鲜。所以,孩子们最盼望腊月二十四这天了,可以吃新鲜肉。但猪头和猪尾巴不许吃,要放到大年三十晚上享用。张家大院于是又是开宴席,吃肉。还是辈分低的人端着碗在屋檐下津津有味的吃。但他们没有一丝的不愉快,因为辈分高的都是他们的长辈,自己也有做长辈的那一天啊。一些年级很轻,但辈分很高的人,这时格外得意,因为他们受到了比他们大许多岁的晚辈的敬重。
腊月二十五,套牛磨豆腐。女人和孩子们套上牛,在几个大石碾子上磨豆浆。女人上豆子,接豆浆。孩子拉着被蒙住眼睛的耕牛转圈圈,拉石碾。手工点菜豆腐是秦岭山中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主菜。红烧豆腐、炕豆腐、油炸豆腐、烘豆腐干、凉拌豆腐丝、小葱拌豆腐、炖豆腐、麻辣豆腐、做臭豆腐等都是春节餐桌上的美味。
好不容易忙到大年三十。这天张远山和张远贵放下手头的活,专司迎客收礼。张月明和一些晚辈则给每个门上贴春联。张家大院各种类型的门近百个,贴春联也不是个简单的活。
为什么要收礼呢?秦岭山里的人有规矩,平时走亲访友可以空着手,但过春节再穷也要拿礼互相拜年,彼此祝福来年兴旺发达。张氏家族还有更大的原因。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张氏老屋过年团圆,人最多时达千人,这么多人的吃喝谁家也负担不起。所以张氏历代立下规矩,凡是从外地回来过节聚会的张氏族人和亲戚必须自带粮食。这样经过几十代人的沿乘就成了习惯。不需再要求,族人和亲戚们回来过节都多少不同的带粮食、蔬菜、水果、肉品。时间长了,还形成了攀比。谁回来拿的东西和礼多,说明谁在外面就混得最好,人们都羡慕和热情的对待他。拿礼少的,自认别人不说自己也觉得混得不行... -->>
腊月三十,风雪交加,天地一片银白。散落在兴元路各地的张氏族人长老纷纷向桃花店里的桃花村赶来。张氏族长张珩老太爷住在祖屋桃花村,张远贵和祖父居住。桃花村距离张远山居住的桃花山庄只有一里多路。
桃花村是秦岭山中张氏几百年的老屋。名字叫村,实际上就是张家大院。这里几十户人都姓张,都是张氏的嫡系。最早的桃花村是一个巨型大院,房屋据说超过千间。这里有宏伟的张氏祠堂,精巧的戏楼,别致的花园,三重大殿,木屋,红木、楠木、梨木家具,还有肉铺、当铺、客栈、酿酒坊、茶坊、油坊、酒楼等。听老人说在南宋时期,张氏一族家道逐渐衰落,加上南宋末年闹盗匪,张家大院受到洗劫,房屋受损严重。在元朝这些年,元廷横征暴敛,再加上水灾、旱灾、蝗灾、瘟疫等,张家后人日子越发艰难。逐渐分崩离析,流落各地,分家另过。逐渐就变成了现在的桃花村。但不管后人在哪里生根落地,做官发财,张家大院都是他们的根,他们日夜牵挂和回忆的地方。
张远山和张远贵兄弟俩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带领族人开始忙碌。腊月二十三依照汉族风俗进行打扫除,对张家大院、张家祠堂、戏楼等打扫擦洗干净,又把自己的桃花山庄擦洗一新。从大清早,男男女女一百多人参加打扫除,直忙到天黑,工作才基本结束。张珩老太爷和族里的几位老人看着焕然一新、干净卫生的张家老屋和院落,高兴得不停的笑。张珩族长说:“张家的老屋不能让灰尘遮掩了,要让它在我的手里完好无损,把它好好的传给后人。”几位张氏老人附和赞同。
腊月二十三晚上要给灶爷烧香、拜祭、供奉、做火烧馍吃。张家的女眷早已忙了一天,杀鸡、炖菜、炸麻花、炸果子、做火烧馍、洗菜、洗水果等。天刚黑,张家大院里的大堂屋里就早早掌起了九盏油灯。这个大堂屋由五间半木、半砖、半土的房屋组成。屋顶是飞檐翘壁、雕刻精美的脊檐。屋外几面墙都由青砖包面,屋里墙却是黄土的。用木板做的顶棚早已被烟熏黑。屋外都有廊道,有六根水桶粗的原木柱子。房屋地基外围全部是用手工打造的石条浆砌。中间这间屋安装了两扇古色古香的梨花木做的大门,整块梨木做的门坎很高。门口有两个不大不小的石狮子。其余的房屋都安装有梨花木雕刻的漂亮窗户。房屋外观很是气派、精致。屋内有一张长一丈多的楠木八仙供桌,上面放有香炉,挂有木板画财神像。桌子两边各摆放了四把楠木古椅。据张家的祖先说,张家大院建于唐朝。
这五间屋组成的大堂屋,是张氏迎客、开会、聚餐、议事、红白喜事等重大活动的举行地,也是张氏大家族的象征。因为方圆百里再没有人家有这么气派的大堂屋。
等把一切果品、供品摆放好,张家男男女女依辈分排好队,自然是张珩族长站在最前面。几百人的队伍一直排到屋外,包括张家的下人。张珩族长庄严地一边喊话,一边上香、点蜡烛、一一呈递供品。其余人,在族长的喊话中三磕头。接下来念祝福经,到每间灶房上香、呈供品、烧纸钱、磕头。等一切固定的拜祭灶爷的仪式结束,张氏族人中辈分高的围坐在堂屋正中早已摆好的餐桌上,辈分较高的坐东面的餐桌旁,其余的坐西面的餐桌旁。十张八仙餐桌坐满后,还有一大批人没地方坐。每当这时,这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百岁张珩族长总是说:“一天不如一天,以前张家的日子很好,现在连自家人都没地方坐,我这族长没用。”围坐在餐桌旁的人就可以享受满桌的酒菜,没地方坐的每人拿个大土老碗,排队到厨房去打饭,往往是半碗米饭,半碗炖菜。那些儿童们,可以到每张桌子旁自己的长辈那里去蹭饭,长辈们也乐意给他们不停地夹菜,给他们吃好吃的。
今年,张氏大家族的日子尤其艰难。但灶爷饭再穷也要吃,因为这是张氏几百年的传统,不能丢。饭菜虽然简单,没有猪肉,没有足够的野味。但自酿的包谷酒是必须要有的。孩子们感觉不到,他们依然觉得这顿饭吃得丰盛,吃得热闹。桃花店地区的非张姓人家每年到这个时候起就开始羡慕张姓人家。
腊月二十四,杀张氏家族唯一为过年而喂养的一头猪。这头猪要招待分布在外地的张氏族人和亲戚,要用来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祭祀祖先、过节。以前,年境好时,张氏家族年底要杀几十头猪,一部分过节吃,一部分做成腊肉来年用。猪肉切割好后,按习俗照例要当天煮一块新鲜肉,赏鲜。所以,孩子们最盼望腊月二十四这天了,可以吃新鲜肉。但猪头和猪尾巴不许吃,要放到大年三十晚上享用。张家大院于是又是开宴席,吃肉。还是辈分低的人端着碗在屋檐下津津有味的吃。但他们没有一丝的不愉快,因为辈分高的都是他们的长辈,自己也有做长辈的那一天啊。一些年级很轻,但辈分很高的人,这时格外得意,因为他们受到了比他们大许多岁的晚辈的敬重。
腊月二十五,套牛磨豆腐。女人和孩子们套上牛,在几个大石碾子上磨豆浆。女人上豆子,接豆浆。孩子拉着被蒙住眼睛的耕牛转圈圈,拉石碾。手工点菜豆腐是秦岭山中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主菜。红烧豆腐、炕豆腐、油炸豆腐、烘豆腐干、凉拌豆腐丝、小葱拌豆腐、炖豆腐、麻辣豆腐、做臭豆腐等都是春节餐桌上的美味。
好不容易忙到大年三十。这天张远山和张远贵放下手头的活,专司迎客收礼。张月明和一些晚辈则给每个门上贴春联。张家大院各种类型的门近百个,贴春联也不是个简单的活。
为什么要收礼呢?秦岭山里的人有规矩,平时走亲访友可以空着手,但过春节再穷也要拿礼互相拜年,彼此祝福来年兴旺发达。张氏家族还有更大的原因。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张氏老屋过年团圆,人最多时达千人,这么多人的吃喝谁家也负担不起。所以张氏历代立下规矩,凡是从外地回来过节聚会的张氏族人和亲戚必须自带粮食。这样经过几十代人的沿乘就成了习惯。不需再要求,族人和亲戚们回来过节都多少不同的带粮食、蔬菜、水果、肉品。时间长了,还形成了攀比。谁回来拿的东西和礼多,说明谁在外面就混得最好,人们都羡慕和热情的对待他。拿礼少的,自认别人不说自己也觉得混得不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