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安晓玲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红楼梦人物的讨论中,分歧最大的是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评价,一直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拥林派(认为林黛玉娇美艳丽,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具有诗人的气质和独特的叛逆的悲剧性格[1];而薛宝钗则极为势利,伪善,是一个“正人君子”式的封建制度的卫道士[2])和拥薛派(则提出薛宝钗有十大优点[3];林黛玉气量小、刻薄、清高,缺点比优点多[4]),相互争吵不休。后来又杀出第三派“两个都好,难分高下”[5]。
在过去的时代里“扬黛抑薛”;在近代,则出现“抑黛扬薛”盛行起来。甚至网上有调查显示[6],认同薛宝钗者在80%以上,认同史湘云者10%以上,只有不到10%的人认同林黛。可见,近代人受文人癫狂症的影响、喜欢病态美的青少年显著减少。
笔者认为,这种争论永远得不出统一的结论,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喜好和经历不同,自然会出现不同的欣赏标准;根本就不可能得出共识,因而也就没有继续争辩下去的必要。
现在值得大家分析讨论的是:林黛玉的爱情美梦破碎是不是薛宝钗造成的?不少人认为薛宝钗玩弄手法,把情敌林黛玉击败,将贾宝玉抢到手。有人说还她是曹操,实在是两百年来的奇冤。
笔者在拙文分析了以贾母为首的贾家主要人物对贾宝玉妻子的要求条件[7]:“模样性格儿”都得好(第29回)。从贾母所提出的条件中,可以看出,她根本没有想过选择林黛玉作孙媳。有人在网上说,贾母主张贾宝玉娶林黛玉,这与贾母的言论不符。第90回写道:贾母皱了一皱眉,说道:"林丫头的乖僻,虽也是他的好处,我的心里不把林丫头配他,也是为这点子。况且林丫头这样虚弱,恐不是有寿的。只有宝丫头最妥。"当她从袭人那里得知林黛玉决心嫁给贾宝玉后,不满意,在第97回写道:"孩子们从小儿在一处儿顽,好些是有的。如今大了懂的人事,就该要分别些,才是做女孩儿的本分,我才心里疼他。若是他心里有别的想头,成了什么人了呢!我可是白疼了他了。咱们这种人家,别的事自然没有的,这心病也是断断有不得的。林丫头若不是这个病呢,我凭着花多少钱都使得。若是这个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肠了"。
可见,因林黛玉的脾气和身体都不好,因此在贾母等长辈的思想里,并没有让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婚的念头。理由如下:
1)在第29回,张道士就给宝玉提过亲。那张道士道:“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
2)在第50回,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
3)第57回,紫鹃笑道:“果真的你不依?只怕是口里的话。你如今也大了,连亲也定下了,过二三年再娶了亲,你眼里还有谁了?”宝玉听了,又惊问:“谁定了亲?定了谁?”紫鹃笑道:“年里我听见老太太说,要定下琴姑娘呢。不然那么疼他?”
3)到84回,贾母又道:"提起宝玉,我还有一件事和你商量。如今他也大了,你们也该留神看一个好孩子给他定下。这也是他终身的大事。也别论远近亲戚,什么穷啊富的,只要深知那姑娘的脾性儿好模样儿周正的就好。王尔调陪笑道:"也是晚生的相与,做过南韶道的张大老爷家有一位小姐,说是生得德容功貌俱全,此时尚未受聘瞧着宝二爷的人品学业,都是必要大成的。老世翁这样门楣,还有何说。若晚生过去,包管一说就成"。
以上情况,充分说明:不少人陆续给贾宝玉说亲,贾母等也考虑过贾宝玉的婚事,可是不但未考虑林黛玉,就连薛宝钗也未考虑。因此,在贾宝玉妻子的条件中,只提了容貌和性格两条。如果想过林黛玉,又认为她不合格,不打算娶她的话,为了打消她的幻想和错觉,贾母的条件中,必定会增加“身体好”一条。假如只提两个条件的话,她会突出“模样身体”都要好,来消除林黛玉的意愿和幻想。
林黛玉在第82回的自叹,就是很好的证明:“(黛玉)干愁万绪堆上心来,想起:‘自己身子不牢,年纪又大了;看宝玉的光景,心里虽没别人;但是老太太、舅母又不见有半点意思。深恨父母在时,何不早定了这头婚姻。’”
尽管贾母等早就知道癞头和尚的“金玉良缘”说,之所以一直到第87回,都未考虑薛宝钗,倒不是薛宝钗不符合贾母提出的条件;而是薛宝钗进京是为了参加选美进宫。第四回写道: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帐。选美的最小年龄是13岁,所以,在第4回,描述薛家进京时,薛宝钗至少已经满了13岁。那么,贾宝玉应该是12岁了。
这次薛宝钗未被选中,但她不死心,决心参加“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的选拔。薛宝钗博学多才“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甚至连西厢、琵琶“元人百种”也多有涉猎。她能随意道出唐诗品汇总序中的“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来,谈论理财之道时又能顺口道出朱子文集大全类编之语。除此之外,她对画论也卓有识见,谈及颜料画具娴熟谙晓;医学药理知之甚笃,经验丰富言之成理,甚至于参禅悟机那一套也是了如指掌,可谓博学杂收无所不能。”[8],就是她积极创造条件入选的证明。
贾元春被选入宫作“女史”(第2回),后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第16回)就是薛宝钗的奋斗目标。对贾妃回家省亲的气派和声势非常羡慕,在第17-18回:“宝钗亦悄悄的笑道:“还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
清朝是每隔三年选拔一次,因此在大约16岁,薛宝钗至少又参加了一次选拔考试;仍然未被录取。在第22回,贾母要替薛宝钗作生日,恐怕与她要参加进宫考试有关系。加上薛家的家产,她舅舅王子腾是九省制统等等,直到第87回,曹家一直不提给宝玉娶薛宝钗,主要是怕薛家和薛宝钗看不上贾宝玉。而且,薛姨妈还想向贾母做林黛玉的媒,把她嫁给贾宝玉。在第57回写道:
薛姨妈道:“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林黛玉先还怔怔的,听后来见说到自己身上,便啐了宝钗一口,红了脸,拉着宝钗笑道:“我只打你!你为什么招出姨妈这些老没正经的话来?”
可见,薛姨妈一直没有将薛宝钗许给贾宝玉的打算。
贾母非常喜欢薛宝钗的脾气,在第84回还当着薛姨妈等等面夸她:“我看宝丫头性格儿温厚和平,虽然年轻,比大人还强几倍。前日那小丫头子回来说,我们这边,还都赞叹了他一会子。都象宝丫头那样心胸儿、脾气儿,真是百里挑一的!不是我说句冒失话,那给... -->>
在红楼梦人物的讨论中,分歧最大的是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评价,一直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拥林派(认为林黛玉娇美艳丽,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具有诗人的气质和独特的叛逆的悲剧性格[1];而薛宝钗则极为势利,伪善,是一个“正人君子”式的封建制度的卫道士[2])和拥薛派(则提出薛宝钗有十大优点[3];林黛玉气量小、刻薄、清高,缺点比优点多[4]),相互争吵不休。后来又杀出第三派“两个都好,难分高下”[5]。
在过去的时代里“扬黛抑薛”;在近代,则出现“抑黛扬薛”盛行起来。甚至网上有调查显示[6],认同薛宝钗者在80%以上,认同史湘云者10%以上,只有不到10%的人认同林黛。可见,近代人受文人癫狂症的影响、喜欢病态美的青少年显著减少。
笔者认为,这种争论永远得不出统一的结论,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喜好和经历不同,自然会出现不同的欣赏标准;根本就不可能得出共识,因而也就没有继续争辩下去的必要。
现在值得大家分析讨论的是:林黛玉的爱情美梦破碎是不是薛宝钗造成的?不少人认为薛宝钗玩弄手法,把情敌林黛玉击败,将贾宝玉抢到手。有人说还她是曹操,实在是两百年来的奇冤。
笔者在拙文分析了以贾母为首的贾家主要人物对贾宝玉妻子的要求条件[7]:“模样性格儿”都得好(第29回)。从贾母所提出的条件中,可以看出,她根本没有想过选择林黛玉作孙媳。有人在网上说,贾母主张贾宝玉娶林黛玉,这与贾母的言论不符。第90回写道:贾母皱了一皱眉,说道:"林丫头的乖僻,虽也是他的好处,我的心里不把林丫头配他,也是为这点子。况且林丫头这样虚弱,恐不是有寿的。只有宝丫头最妥。"当她从袭人那里得知林黛玉决心嫁给贾宝玉后,不满意,在第97回写道:"孩子们从小儿在一处儿顽,好些是有的。如今大了懂的人事,就该要分别些,才是做女孩儿的本分,我才心里疼他。若是他心里有别的想头,成了什么人了呢!我可是白疼了他了。咱们这种人家,别的事自然没有的,这心病也是断断有不得的。林丫头若不是这个病呢,我凭着花多少钱都使得。若是这个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肠了"。
可见,因林黛玉的脾气和身体都不好,因此在贾母等长辈的思想里,并没有让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婚的念头。理由如下:
1)在第29回,张道士就给宝玉提过亲。那张道士道:“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
2)在第50回,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
3)第57回,紫鹃笑道:“果真的你不依?只怕是口里的话。你如今也大了,连亲也定下了,过二三年再娶了亲,你眼里还有谁了?”宝玉听了,又惊问:“谁定了亲?定了谁?”紫鹃笑道:“年里我听见老太太说,要定下琴姑娘呢。不然那么疼他?”
3)到84回,贾母又道:"提起宝玉,我还有一件事和你商量。如今他也大了,你们也该留神看一个好孩子给他定下。这也是他终身的大事。也别论远近亲戚,什么穷啊富的,只要深知那姑娘的脾性儿好模样儿周正的就好。王尔调陪笑道:"也是晚生的相与,做过南韶道的张大老爷家有一位小姐,说是生得德容功貌俱全,此时尚未受聘瞧着宝二爷的人品学业,都是必要大成的。老世翁这样门楣,还有何说。若晚生过去,包管一说就成"。
以上情况,充分说明:不少人陆续给贾宝玉说亲,贾母等也考虑过贾宝玉的婚事,可是不但未考虑林黛玉,就连薛宝钗也未考虑。因此,在贾宝玉妻子的条件中,只提了容貌和性格两条。如果想过林黛玉,又认为她不合格,不打算娶她的话,为了打消她的幻想和错觉,贾母的条件中,必定会增加“身体好”一条。假如只提两个条件的话,她会突出“模样身体”都要好,来消除林黛玉的意愿和幻想。
林黛玉在第82回的自叹,就是很好的证明:“(黛玉)干愁万绪堆上心来,想起:‘自己身子不牢,年纪又大了;看宝玉的光景,心里虽没别人;但是老太太、舅母又不见有半点意思。深恨父母在时,何不早定了这头婚姻。’”
尽管贾母等早就知道癞头和尚的“金玉良缘”说,之所以一直到第87回,都未考虑薛宝钗,倒不是薛宝钗不符合贾母提出的条件;而是薛宝钗进京是为了参加选美进宫。第四回写道: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帐。选美的最小年龄是13岁,所以,在第4回,描述薛家进京时,薛宝钗至少已经满了13岁。那么,贾宝玉应该是12岁了。
这次薛宝钗未被选中,但她不死心,决心参加“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的选拔。薛宝钗博学多才“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甚至连西厢、琵琶“元人百种”也多有涉猎。她能随意道出唐诗品汇总序中的“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来,谈论理财之道时又能顺口道出朱子文集大全类编之语。除此之外,她对画论也卓有识见,谈及颜料画具娴熟谙晓;医学药理知之甚笃,经验丰富言之成理,甚至于参禅悟机那一套也是了如指掌,可谓博学杂收无所不能。”[8],就是她积极创造条件入选的证明。
贾元春被选入宫作“女史”(第2回),后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第16回)就是薛宝钗的奋斗目标。对贾妃回家省亲的气派和声势非常羡慕,在第17-18回:“宝钗亦悄悄的笑道:“还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
清朝是每隔三年选拔一次,因此在大约16岁,薛宝钗至少又参加了一次选拔考试;仍然未被录取。在第22回,贾母要替薛宝钗作生日,恐怕与她要参加进宫考试有关系。加上薛家的家产,她舅舅王子腾是九省制统等等,直到第87回,曹家一直不提给宝玉娶薛宝钗,主要是怕薛家和薛宝钗看不上贾宝玉。而且,薛姨妈还想向贾母做林黛玉的媒,把她嫁给贾宝玉。在第57回写道:
薛姨妈道:“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林黛玉先还怔怔的,听后来见说到自己身上,便啐了宝钗一口,红了脸,拉着宝钗笑道:“我只打你!你为什么招出姨妈这些老没正经的话来?”
可见,薛姨妈一直没有将薛宝钗许给贾宝玉的打算。
贾母非常喜欢薛宝钗的脾气,在第84回还当着薛姨妈等等面夸她:“我看宝丫头性格儿温厚和平,虽然年轻,比大人还强几倍。前日那小丫头子回来说,我们这边,还都赞叹了他一会子。都象宝丫头那样心胸儿、脾气儿,真是百里挑一的!不是我说句冒失话,那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