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汴水秋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开封城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虽然历经刀兵水火,但总能顽强的重新站立起来,而开封的一处盛景—古吹台,几乎伴随着开封走过了三千年,几经辉煌,直到今天仍默默守护着开封,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开封建城史可以追朔到春秋时期,依据“浚水出浚仪县东,其地本卫之仪邑,浚水经焉”之记载,浚仪应是现在开封城区位置上最早出现的名字,春秋时为卫国南部边境上的一座小城,与郑国的启封城隔着有名的沼泽——蓬泽(又名蓬池)相望。公元340年成书的东晋王隐地道记记载“浚仪本大梁,仪封人此县也”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也有“昔卫之水有浚,浚之地有仪封人,掌仪地之封疆,郑人得而城焉,以为开封”之载。以上为史籍关于浚仪的记载,它们互相印证,进一步讲明了浚仪的出现是在春秋时期。
魏惠王九年(前361年),魏国把都城由安邑迁至浚仪(或梁),并在此筑城,使浚仪(或梁)由一个小城跃为强国之都。大梁是开封历史上第一个强盛的时代,初步崭露了它在中国都城史上的应有地位。
一、走过辉煌的古吹台
卫国浚仪建有一高台,春秋著名音乐家师旷常常在高台面对蓬池奏乐,故此台被命名为吹台。这就是古吹台名字的由来。魏惠王在位时,曾整修吹台,故又成为梁惠王台,宋梅尧臣有诗写道:“在昔梁惠王,筑台聚歌吹,笙萧无复闻,黄土化珠翠。”
大梁城保持了136年的繁荣。在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久攻大梁不下,乃决水灌城,历时3个多月,魏亡城毁,曾经繁华无比的大梁城一度成了水乡泽国,许多亭台楼阁成了废墟,连魏国的王侯也都成了秦的阶下囚。
汉刘邦对大梁情有独钟,尤其敬佩信陵君的侠义气概,曾派五家为之守坟。每次过大梁必祭拜信陵坟,有人还提出刘邦祖籍大梁的说法。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即位,首封彭越为梁王,国都浚仪(开封)。文景时期,大梁出了一位礼贤爱士的诸侯王,他就是梁孝王。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的亲弟弟。他的封国极大,北到秦山,西到陈留,有四十多城。他修筑宫室,在大梁东北修筑平台,将吹台大加修建了一番,后来成为著名的梁园的一部分。大文学家司马相如、枚乘等都是他的宾客,他们经常到吹台上吟诗作赋,吹弹歌舞。开封从此又被称为梁园。梁孝王礼贤下士,广交天下贤士,枚乘梁王菟园赋和忘忧馆柳赋都是记载梁园的美丽景色。梁孝王和邹阳、枚乘、司马相如之雅事被后世广为流传。以为文坛佳话,晋代女诗人谢惠连著名的雪赋就记载了当年聚会的盛景。
梁孝王后因大梁地卑湿,迁都睢阳,为了能经常回到故都,经常光顾菟园及酺池,筑三百里的蓼堤,又在当地重修菟园,可惜,迁都十多年后,梁国被汉景帝分为五个诸侯国,梁园从此荒芜。惟留古吹台依傍千年篷池,让后来人想起当年的繁华。后历经变乱,大梁日渐衰微。阮籍咏怀诗:“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说明此时大梁已相当的荒凉。
直到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李白、杜甫、高适三个伟大的诗人同游汴州,共饮吹台,述怀大梁的往事,还为信陵君、梁孝王的事迹所折服,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畅饮作赋,留下一段千古佳话。吸引后来的文人墨客登临吹台,追忆寻觅三贤的足迹。史书上记载此事说,当时三人在吹台上酣饮,指划山川,慷慨述魏惠王、信陵君往事,兼及梁孝王并邹阳、枚乘、司马相如之辈。人望台上,唯见风云万里,桑柘纷落如雨,秋阳涂抹,雁鹜嘹唳相呼,三人的身影来往游动,鬼神莫测。
到了宋代,开封文化和经济发展到了世界的最顶峰,成了当时世界最繁华的第一大都市,宋金皇宫、艮岳、资圣阁、金明池,繁塔等景观纷纷崛起。而古吹台和身边的繁塔共同构成了汴京美丽画卷的一角,梁园雪霁、吹台晴雪和繁台春色都曾是汴京八景的重要组成。
金元入侵中原,开封由繁华走上衰落,大多数开封景观毁于战火,此后,黄河改道,逼近开封,黄河七淹开封,但古吹台由于在开封南郊,地势较高,一次次逃过了劫难,和重新站立起来的开封城一样巍然屹立。古吹台成了人们凭吊过去的场所。金朝诗人完颜寿的诗作表达了历代的感慨:“汴水悠悠蔡水来,秋风古道野花开,行人惊起田间雉,飞上梁王古吹台。”
到了明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已远离中原,开封虽然是河南的首府,但已不复往日的辉煌,宋金时代的繁华早已成了过眼云烟,诗人们登古吹台,别有一番滋味。祥符人李濂吟咏吹台的句子甚多:“梁王昔日筑高台,鼓吹华筵动地开。五岳云烟千里见,三川风雨半空来。绮罗秋色今何在?枚马文章去不回。空有断碑并废苑,秋风秋草使人哀。”李梦阳也留下很... -->>
开封城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虽然历经刀兵水火,但总能顽强的重新站立起来,而开封的一处盛景—古吹台,几乎伴随着开封走过了三千年,几经辉煌,直到今天仍默默守护着开封,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开封建城史可以追朔到春秋时期,依据“浚水出浚仪县东,其地本卫之仪邑,浚水经焉”之记载,浚仪应是现在开封城区位置上最早出现的名字,春秋时为卫国南部边境上的一座小城,与郑国的启封城隔着有名的沼泽——蓬泽(又名蓬池)相望。公元340年成书的东晋王隐地道记记载“浚仪本大梁,仪封人此县也”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也有“昔卫之水有浚,浚之地有仪封人,掌仪地之封疆,郑人得而城焉,以为开封”之载。以上为史籍关于浚仪的记载,它们互相印证,进一步讲明了浚仪的出现是在春秋时期。
魏惠王九年(前361年),魏国把都城由安邑迁至浚仪(或梁),并在此筑城,使浚仪(或梁)由一个小城跃为强国之都。大梁是开封历史上第一个强盛的时代,初步崭露了它在中国都城史上的应有地位。
一、走过辉煌的古吹台
卫国浚仪建有一高台,春秋著名音乐家师旷常常在高台面对蓬池奏乐,故此台被命名为吹台。这就是古吹台名字的由来。魏惠王在位时,曾整修吹台,故又成为梁惠王台,宋梅尧臣有诗写道:“在昔梁惠王,筑台聚歌吹,笙萧无复闻,黄土化珠翠。”
大梁城保持了136年的繁荣。在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久攻大梁不下,乃决水灌城,历时3个多月,魏亡城毁,曾经繁华无比的大梁城一度成了水乡泽国,许多亭台楼阁成了废墟,连魏国的王侯也都成了秦的阶下囚。
汉刘邦对大梁情有独钟,尤其敬佩信陵君的侠义气概,曾派五家为之守坟。每次过大梁必祭拜信陵坟,有人还提出刘邦祖籍大梁的说法。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即位,首封彭越为梁王,国都浚仪(开封)。文景时期,大梁出了一位礼贤爱士的诸侯王,他就是梁孝王。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的亲弟弟。他的封国极大,北到秦山,西到陈留,有四十多城。他修筑宫室,在大梁东北修筑平台,将吹台大加修建了一番,后来成为著名的梁园的一部分。大文学家司马相如、枚乘等都是他的宾客,他们经常到吹台上吟诗作赋,吹弹歌舞。开封从此又被称为梁园。梁孝王礼贤下士,广交天下贤士,枚乘梁王菟园赋和忘忧馆柳赋都是记载梁园的美丽景色。梁孝王和邹阳、枚乘、司马相如之雅事被后世广为流传。以为文坛佳话,晋代女诗人谢惠连著名的雪赋就记载了当年聚会的盛景。
梁孝王后因大梁地卑湿,迁都睢阳,为了能经常回到故都,经常光顾菟园及酺池,筑三百里的蓼堤,又在当地重修菟园,可惜,迁都十多年后,梁国被汉景帝分为五个诸侯国,梁园从此荒芜。惟留古吹台依傍千年篷池,让后来人想起当年的繁华。后历经变乱,大梁日渐衰微。阮籍咏怀诗:“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说明此时大梁已相当的荒凉。
直到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李白、杜甫、高适三个伟大的诗人同游汴州,共饮吹台,述怀大梁的往事,还为信陵君、梁孝王的事迹所折服,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畅饮作赋,留下一段千古佳话。吸引后来的文人墨客登临吹台,追忆寻觅三贤的足迹。史书上记载此事说,当时三人在吹台上酣饮,指划山川,慷慨述魏惠王、信陵君往事,兼及梁孝王并邹阳、枚乘、司马相如之辈。人望台上,唯见风云万里,桑柘纷落如雨,秋阳涂抹,雁鹜嘹唳相呼,三人的身影来往游动,鬼神莫测。
到了宋代,开封文化和经济发展到了世界的最顶峰,成了当时世界最繁华的第一大都市,宋金皇宫、艮岳、资圣阁、金明池,繁塔等景观纷纷崛起。而古吹台和身边的繁塔共同构成了汴京美丽画卷的一角,梁园雪霁、吹台晴雪和繁台春色都曾是汴京八景的重要组成。
金元入侵中原,开封由繁华走上衰落,大多数开封景观毁于战火,此后,黄河改道,逼近开封,黄河七淹开封,但古吹台由于在开封南郊,地势较高,一次次逃过了劫难,和重新站立起来的开封城一样巍然屹立。古吹台成了人们凭吊过去的场所。金朝诗人完颜寿的诗作表达了历代的感慨:“汴水悠悠蔡水来,秋风古道野花开,行人惊起田间雉,飞上梁王古吹台。”
到了明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已远离中原,开封虽然是河南的首府,但已不复往日的辉煌,宋金时代的繁华早已成了过眼云烟,诗人们登古吹台,别有一番滋味。祥符人李濂吟咏吹台的句子甚多:“梁王昔日筑高台,鼓吹华筵动地开。五岳云烟千里见,三川风雨半空来。绮罗秋色今何在?枚马文章去不回。空有断碑并废苑,秋风秋草使人哀。”李梦阳也留下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