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不明不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往往皆是高官豪门,风光仍然。做为一名被迫致仕的官员,能得此结局已然算很不错了。
但俗话说得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世界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沈一贯同样有个心病,那就是他的独子沈泰鸿。
沈一贯出生在官宦世家,小时候并不出众,快40岁了才考中进士,仗着能忍和运气好混进了内阁,又趁着朝中派系倾轧问鼎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一路走来不能说磕磕绊绊,也很是曲折。
在刚成为内阁首辅的那段时间里,他也没时来运转,同样受到了不同派系官员的排挤和弹劾,很是风声鹤唳惴惴不安。
而他的独子沈泰鸿则从小就展露出了天才的苗头,年纪轻轻高中举人,诗词造诣在宁波附近的州府中鲜有出其左右者。如果去考会试,不敢说必须能拿到前三名,中个二三甲的进士肯定毫无问题。
但儿子的学习成绩太好,反倒成了沈一贯的心病。当时朝中正为上一次科举有人徇私舞弊吵得不可开交,为此多名官员被贬黜。
眼看会试日期临近,如果沈泰鸿一来就高中进士,敌对派系的官员肯定要大做文章,搞不好就会因此影响内阁首辅的位置。
咋办呢?沈一贯也是个狠人,为了保住官位,居然连哄带骗的把儿子的学籍从浙江调到了京城,然后通过荫恩的方式弄了个官职,正六品的尚宝司司丞。
要说这个官职也不算低了,即便中了进士也不见得能马上拿到。可沈泰鸿非但不感激父亲的疼爱还当场翻脸,从此视如仇敌,不相往来。
当儿子的为什么会如此不识好歹,拿老爹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呢?说起来还真不是沈泰鸿糊涂,而是沈一贯太过爱惜羽毛,毁了儿子的一生。
按照大明律规定,举人当官之后还是可以继续参加会试和殿试的,但有几种官职例外,比如尚宝司。这个部门掌管着皇帝的宝玺、符牌和印章,品级不高,但和朝中重臣甚至皇帝交往太多,很容易徇私情。
这样一来沈泰鸿就不能参加科考了,对于一位明朝的年轻人,不能堂堂正正的以进士出身步入仕途,就相当于断了今后的前程,无论多努力,大概率无法升到顶层职务,说出去名声也不好听。
虽然沈一贯被迫辞职并没影响到儿子的官职,可沈泰鸿还是卷入了举子案当中,好在还不深,主动上疏请辞也就成了。可沈泰鸿回到家乡之后始终不愿与父亲和解,总是找各种借口躲着能不见就不见。
人老了,不管以前是啥脾气,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儿子、想孙子,盼着膝前能有儿女相伴,一大家子和和睦睦。但不管沈一贯如何努力,仍旧换不回儿子的心。
常常看着天空发呆,脑子里想的并不是家业,更不是朝堂和江山,他是在回忆当年有老妻、儿子相伴的点滴光阴,虽于事无补却聊胜于无。
(本章完)
往往皆是高官豪门,风光仍然。做为一名被迫致仕的官员,能得此结局已然算很不错了。
但俗话说得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世界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沈一贯同样有个心病,那就是他的独子沈泰鸿。
沈一贯出生在官宦世家,小时候并不出众,快40岁了才考中进士,仗着能忍和运气好混进了内阁,又趁着朝中派系倾轧问鼎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一路走来不能说磕磕绊绊,也很是曲折。
在刚成为内阁首辅的那段时间里,他也没时来运转,同样受到了不同派系官员的排挤和弹劾,很是风声鹤唳惴惴不安。
而他的独子沈泰鸿则从小就展露出了天才的苗头,年纪轻轻高中举人,诗词造诣在宁波附近的州府中鲜有出其左右者。如果去考会试,不敢说必须能拿到前三名,中个二三甲的进士肯定毫无问题。
但儿子的学习成绩太好,反倒成了沈一贯的心病。当时朝中正为上一次科举有人徇私舞弊吵得不可开交,为此多名官员被贬黜。
眼看会试日期临近,如果沈泰鸿一来就高中进士,敌对派系的官员肯定要大做文章,搞不好就会因此影响内阁首辅的位置。
咋办呢?沈一贯也是个狠人,为了保住官位,居然连哄带骗的把儿子的学籍从浙江调到了京城,然后通过荫恩的方式弄了个官职,正六品的尚宝司司丞。
要说这个官职也不算低了,即便中了进士也不见得能马上拿到。可沈泰鸿非但不感激父亲的疼爱还当场翻脸,从此视如仇敌,不相往来。
当儿子的为什么会如此不识好歹,拿老爹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呢?说起来还真不是沈泰鸿糊涂,而是沈一贯太过爱惜羽毛,毁了儿子的一生。
按照大明律规定,举人当官之后还是可以继续参加会试和殿试的,但有几种官职例外,比如尚宝司。这个部门掌管着皇帝的宝玺、符牌和印章,品级不高,但和朝中重臣甚至皇帝交往太多,很容易徇私情。
这样一来沈泰鸿就不能参加科考了,对于一位明朝的年轻人,不能堂堂正正的以进士出身步入仕途,就相当于断了今后的前程,无论多努力,大概率无法升到顶层职务,说出去名声也不好听。
虽然沈一贯被迫辞职并没影响到儿子的官职,可沈泰鸿还是卷入了举子案当中,好在还不深,主动上疏请辞也就成了。可沈泰鸿回到家乡之后始终不愿与父亲和解,总是找各种借口躲着能不见就不见。
人老了,不管以前是啥脾气,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儿子、想孙子,盼着膝前能有儿女相伴,一大家子和和睦睦。但不管沈一贯如何努力,仍旧换不回儿子的心。
常常看着天空发呆,脑子里想的并不是家业,更不是朝堂和江山,他是在回忆当年有老妻、儿子相伴的点滴光阴,虽于事无补却聊胜于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