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巴谷癫癫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农民远走他乡打工,而就在自己的家门口进工厂做工了,小平故里这样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也许才算发展了。
这也应该是小平的愿望吧。
老街
现在每到一个地方,高楼大厦都是一景,走进重庆朝天门沙坪坝这些地方,真的就象是走进了建筑的森林,连天好象也要窄了,光线好象也要暗了。以前曾听说,重庆的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是全国之最,也许还真是这样。
但重庆在建大都市时,还是保留了一些地方。磁器口那一片老街,就没有一股脑儿地被铲掉,给人们留下了个流连的地方。那些伸进雾蒙蒙天空里的高楼,总给人一种居高临下,冷冰冰的感觉,我辈和它们扯不上关系,便对其敬而远之了。我倒觉得磁器口的老街,更随意更对我的胃口些,也就更愿意去与她亲近了。
磁器口老街在嘉陵江边坡上。老街是顺着地势而修建的。从嘉陵江边沿着一个又一个台阶上来,走到坡顶略为平坦的地方就是街道了。与台阶相接的是一条主街,它的名字叫磁器口正街。主街也就是三五米宽,起起伏伏,曲曲折折,懒懒地伸到深处去了。和正街成“丁”字形,与嘉陵江一个走向的“横街”以及那些一条条幽深的巷子,两边的廊檐几乎就要挨拢了。在街上或一条小巷里,时不时有家不起眼的门楼,从那门楼处往里面张望进去,里面却是几进的深宅大院,哪个能说他能说清里面的深沉来?街上房屋都是青瓦木结构,但看不出有统一的规划,样式也都不尽相同,这大概证明了老街是怎样形成的吧。
老街上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经营各种小吃,各种小工艺品,各种小日用品,自不消说。“横街”头上那一段,一连开了好多家“预测”店,店里有“高级预测师”坐堂“预测”声言都是研究易经的“专家”有一家店的“预测师”他说他是个初中生,看来这易经专家也太容易做了。一些店里还确有人进进出出,看来还有一定的生意。也算是老街里的一个景致吧。
开画店的也有不少。有的是“夫妻店”妻子在台前招揽生意,男人在里面专门生产,为人写字作画。有的店铺,老板联络了当地一些书画家,专门经营他们作的书画。顾客也可以在店里现订制,只要谈好了价格,老板就会找相应的书画家为你作出书画来。街上还有一家丝绸店,店里摆了一排大木桶,木桶里泡着蚕茧,几个女子在不停地抽丝绕线,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到店里买丝织品的也不少。
老街上的客栈门脸都不大,临街有一两间口面就算气派的了,有的在街口就只有仅容一两人通行的一条巷子,巷子狭长得看不到头,从这狭长阴湿的巷子里走老半天,心里正嘀咕客栈在哪里呢?一抬眼一个客栈就在面前了。这些客栈门前都挂了个xx客栈的牌子,门的上方一边悬挂着一个红灯笼,两边门方上又挂了木雕的对联。门里的厅堂再小,也必然有幅中堂,几帧谁的墨迹。客栈的前方确是相当开阔,坐在檐下的木廊上,江里和江那边的夜景,都尽在眼里了。
老街上的一切是不拘一格的,街道和房屋是不拘一格的,街上人做的事情是不拘一格的,到街上来的人的形迹是不拘一格的,要么在街上逛着,要么吃点什么,要么看点稀奇,步子悠哉游哉的,一切都是漫不经心的。也许这些才是最符合人的天性的吧,也许这些就是人们乐意到老街来的原因吧。
磁器口老街因为她的年久而富有神韵,也因为她的年久而显现出某些不如意的地方,一些房屋的排水防潮通风采光卫生很差,也有相当多的房屋已露出了破败相。老不萎缩邋遢,老而利索干净,老而富有生气,老要老得有风骨,才能为人所景仰。磁器口老街背后粗劣的混凝土建筑物,就象一个老妇头上扎了一朵质地差的头花。至于坐在茶楼上或客栈里,眼里出现的枯枝荒草乱石黄沙纸片,就更是使人大倒胃口了。
老也是需要收拾的。
街子
街子是一个地方,在成都崇州市。
在成都西南金沙车站坐上中巴,走上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街子。这一路都是成都最好的地方,平坦的水泥公路十分清爽,公路两边是大片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小河和水渠里的水静静地流着。从车上下来站定后,一座古塔就映到眼里了,街子的街道也就在这里。街口蹲着两尊大石狮子,从石狮子这里往里走,街上是一色的青石板路,街两边明水渠里的水哗哗流着,有女人在水渠里涮洗着东西。沿街有不少店铺,也有住家房屋,都是低檐宽街木结构。
街子的街道在凤栖山脚下。从街上穿行进去,有一条公路通向山里,一直到山上的梅花寨和古寺。公路是标准的水泥路。有一多半路很平坦,后面有一小半有坡。上山可以步行上去,但恐怕要花一个多小时,走到最后是有些累的。也可以叫农家的摩托拉上去。公路上没有车辆,很干净很安静。沿路是树木果林竹林田原,溪沟里的山水发出阵阵响声,偶尔有处朱瓦房屋藏在绿荫深处。
梅花寨已经到了山顶上了。这里顺着山崖修建了一片别墅。别墅的造型不俗。听说是个人投资建的。还有当地农民建的房屋,样式和里面设施也都不错。从街子街上沿路上来,都有这样不错的农家,就是大家说的“农家乐”别墅里面是标准的“标准间”硬件软件都是现代化的,你可以住一个“标准间”也可以住一个独栋。别墅“标准间”的价格当然要高些,对一般闲游族来说“农家乐”当然是很划算的,吃住一天才二十元钱,在山下的街子附近住“农家乐”则还要便宜一些。
梅花寨后面就是古寺了。古寺又分上古寺和下古寺,上古寺听说毁于文革中,现在正在重建。所幸的是,文革中只拆了庙,而古寺周围成片的古树并无损坏。走进这些遮天蔽日的古树林里,人就象回到了久远的原始社会里一样。站在梅花寨前往前面眺望,眼里是辽阔的一马平川,这时的心胸也无限地开阔了。
街子已经被人逐渐发现了。听说已有不少人来此休假,尤其一些退休的老人,有的在这里一住就是三五个月。他们住在农家院里,吃农家饭,看山村风光,在小道上散步,呼吸清新空气,远离了城市的暄嚣,其悠然与惬意是可想而知了。我这次来街子,就是慕名来感受一下,希望有一天到这里来住下,使自己的晚年生活与自然离得近些。
有人说街子将来将被建成成都的丽江。有这个宏大计划是一件好事。街子是有这个基本条件的,她与青城后山紧挨着,她有山有水有树,现在还没有工业污染,她离成都也不是太远,这些都是天然的优势。
要真正成为丽江那样的地方,首先要有一个高瞻远瞩的规划,要体现出类似丽江那样的特色(不是雷同),如不要把现有的自然生态损坏了,不要成了一些现代建筑的新的集聚。象现在街子老街前面那条新街,就与老街的风格极不协调。民居及其它各类建筑也都要服从统一规划的要求。再有如,街子街上虽有水渠,但水渠显然太小,渠中的水也太少,这就远不如丽江的水了。二要有更为开放的政策。使更多人能够比较方便地在街子永久居住,当然又不能使一些富人把街子建成自己的“后花园”不能让他们来此圈地。三要把基础打好。如购物、医疗等,使住在这里的人既享受山野之趣,又能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
如此,街子也许真象丽江了。
梅林
成都农历二月间的天气,天上总是雾蒙蒙的,这天下午到了梅林村里,天又不知不觉刮起风来,早春的风还使人感到丝丝凉意。
梅林是成都郊区的一片丘陵,不少新建的农家座落在地上,一条公路从大道上接过来,又有条条便道把各处的农家窜到了一起。
梅林的农家一般都是小二楼,用的都是钢筋砖石混凝土材料,白粉墙上用朱红描摹了些道道,这大概是模仿老川西民居的木梁吧。过去成都平原上的农家都很低矮,基本上都是茅草房,房屋掩映在浓密的竹林里。杜甫在成都曾作了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应该住的就是这样的茅屋吧,连杜甫都只能住茅屋,天下寒士寒民住的也就可知了。老实说,梅林现在这些农家,比起过去低矮的茅屋,是要强了很多了。但从直觉看上去,这些农家好象还有点“嫩”感到楼层有点高,屋檐有点短,特别粉墙上描摹的朱红道道,与现代建筑材料混在一起,给人的印象有点不伦不类。我想有关部门为什么不组织专家,给农民设计些好的房屋样式供大家选择呢?过去农家的茅屋前后都有竹林,现在连竹的踪影都看不到了,没有了竹林,农家就没有神韵了。
梅林,顾名思义,是要有梅的。但我没有看到哪里有梅,也许我去的不是时候,梅花还没有长出来;也许我没有走到梅林里去。那就只能怪我与梅无缘了。同时我也在想,梅要长在怎样的地方,才更能烘托出梅的品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农家乐”是吸引人们去梅林的地方。到了农家乐,要么晒晒太阳,多数则是打牌。实际是城里人把牌桌搬到田坝里来了。但坐在这里的农家门前,抬头就看到了不远处的高楼,感觉就象是坐在别人的墙根处似的。打完牌在农家吃饭,也没有吃出什么特别来,价钱倒是比城里要高。
在村头见了一家书画店,我心里一下欣喜起来,我想梅林还有书画店!于是便兴冲冲走了进去。店老板是一位中年女士,我看她正在练字,就直截和她谈起来,请她给我写一幅对联。我问她要收多少钱,她总扭扭捏捏不说价,过了好一阵才说了要价范围,最后我说给她付50元,女士答应收50元给我写一幅字。她于是裁纸倒墨试笔,拉开架式为我写字。
当她写出字来,我心里就凉了:原来她写的是这样的字!虽然只有50元,价格贱了些,感觉还是被愚弄了。我还是让她给写完了,但我对她说,你这个字也敢给别人写?你这样的字我也能写出来,并建议她以后再不要给别人写了。女士态度倒是挺好,但钱是照收的,我也照交了钱,因为我已经说了价,事先又没说明要求,人要讲诚信嘛,算是交了一回学费。
回到宾馆后,我赶紧把女士的“墨宝”撕了扔进了垃圾桶。这家书画店门上的匾额是蜀中文艺界一位名人写的,如果这位久负盛名的名人知道了在他提字的店里,竟有这样蹩脚的“书法家”敢卖字赚钱,他也许会一夜睡不好觉的。
农民远走他乡打工,而就在自己的家门口进工厂做工了,小平故里这样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也许才算发展了。
这也应该是小平的愿望吧。
老街
现在每到一个地方,高楼大厦都是一景,走进重庆朝天门沙坪坝这些地方,真的就象是走进了建筑的森林,连天好象也要窄了,光线好象也要暗了。以前曾听说,重庆的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是全国之最,也许还真是这样。
但重庆在建大都市时,还是保留了一些地方。磁器口那一片老街,就没有一股脑儿地被铲掉,给人们留下了个流连的地方。那些伸进雾蒙蒙天空里的高楼,总给人一种居高临下,冷冰冰的感觉,我辈和它们扯不上关系,便对其敬而远之了。我倒觉得磁器口的老街,更随意更对我的胃口些,也就更愿意去与她亲近了。
磁器口老街在嘉陵江边坡上。老街是顺着地势而修建的。从嘉陵江边沿着一个又一个台阶上来,走到坡顶略为平坦的地方就是街道了。与台阶相接的是一条主街,它的名字叫磁器口正街。主街也就是三五米宽,起起伏伏,曲曲折折,懒懒地伸到深处去了。和正街成“丁”字形,与嘉陵江一个走向的“横街”以及那些一条条幽深的巷子,两边的廊檐几乎就要挨拢了。在街上或一条小巷里,时不时有家不起眼的门楼,从那门楼处往里面张望进去,里面却是几进的深宅大院,哪个能说他能说清里面的深沉来?街上房屋都是青瓦木结构,但看不出有统一的规划,样式也都不尽相同,这大概证明了老街是怎样形成的吧。
老街上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经营各种小吃,各种小工艺品,各种小日用品,自不消说。“横街”头上那一段,一连开了好多家“预测”店,店里有“高级预测师”坐堂“预测”声言都是研究易经的“专家”有一家店的“预测师”他说他是个初中生,看来这易经专家也太容易做了。一些店里还确有人进进出出,看来还有一定的生意。也算是老街里的一个景致吧。
开画店的也有不少。有的是“夫妻店”妻子在台前招揽生意,男人在里面专门生产,为人写字作画。有的店铺,老板联络了当地一些书画家,专门经营他们作的书画。顾客也可以在店里现订制,只要谈好了价格,老板就会找相应的书画家为你作出书画来。街上还有一家丝绸店,店里摆了一排大木桶,木桶里泡着蚕茧,几个女子在不停地抽丝绕线,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到店里买丝织品的也不少。
老街上的客栈门脸都不大,临街有一两间口面就算气派的了,有的在街口就只有仅容一两人通行的一条巷子,巷子狭长得看不到头,从这狭长阴湿的巷子里走老半天,心里正嘀咕客栈在哪里呢?一抬眼一个客栈就在面前了。这些客栈门前都挂了个xx客栈的牌子,门的上方一边悬挂着一个红灯笼,两边门方上又挂了木雕的对联。门里的厅堂再小,也必然有幅中堂,几帧谁的墨迹。客栈的前方确是相当开阔,坐在檐下的木廊上,江里和江那边的夜景,都尽在眼里了。
老街上的一切是不拘一格的,街道和房屋是不拘一格的,街上人做的事情是不拘一格的,到街上来的人的形迹是不拘一格的,要么在街上逛着,要么吃点什么,要么看点稀奇,步子悠哉游哉的,一切都是漫不经心的。也许这些才是最符合人的天性的吧,也许这些就是人们乐意到老街来的原因吧。
磁器口老街因为她的年久而富有神韵,也因为她的年久而显现出某些不如意的地方,一些房屋的排水防潮通风采光卫生很差,也有相当多的房屋已露出了破败相。老不萎缩邋遢,老而利索干净,老而富有生气,老要老得有风骨,才能为人所景仰。磁器口老街背后粗劣的混凝土建筑物,就象一个老妇头上扎了一朵质地差的头花。至于坐在茶楼上或客栈里,眼里出现的枯枝荒草乱石黄沙纸片,就更是使人大倒胃口了。
老也是需要收拾的。
街子
街子是一个地方,在成都崇州市。
在成都西南金沙车站坐上中巴,走上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街子。这一路都是成都最好的地方,平坦的水泥公路十分清爽,公路两边是大片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小河和水渠里的水静静地流着。从车上下来站定后,一座古塔就映到眼里了,街子的街道也就在这里。街口蹲着两尊大石狮子,从石狮子这里往里走,街上是一色的青石板路,街两边明水渠里的水哗哗流着,有女人在水渠里涮洗着东西。沿街有不少店铺,也有住家房屋,都是低檐宽街木结构。
街子的街道在凤栖山脚下。从街上穿行进去,有一条公路通向山里,一直到山上的梅花寨和古寺。公路是标准的水泥路。有一多半路很平坦,后面有一小半有坡。上山可以步行上去,但恐怕要花一个多小时,走到最后是有些累的。也可以叫农家的摩托拉上去。公路上没有车辆,很干净很安静。沿路是树木果林竹林田原,溪沟里的山水发出阵阵响声,偶尔有处朱瓦房屋藏在绿荫深处。
梅花寨已经到了山顶上了。这里顺着山崖修建了一片别墅。别墅的造型不俗。听说是个人投资建的。还有当地农民建的房屋,样式和里面设施也都不错。从街子街上沿路上来,都有这样不错的农家,就是大家说的“农家乐”别墅里面是标准的“标准间”硬件软件都是现代化的,你可以住一个“标准间”也可以住一个独栋。别墅“标准间”的价格当然要高些,对一般闲游族来说“农家乐”当然是很划算的,吃住一天才二十元钱,在山下的街子附近住“农家乐”则还要便宜一些。
梅花寨后面就是古寺了。古寺又分上古寺和下古寺,上古寺听说毁于文革中,现在正在重建。所幸的是,文革中只拆了庙,而古寺周围成片的古树并无损坏。走进这些遮天蔽日的古树林里,人就象回到了久远的原始社会里一样。站在梅花寨前往前面眺望,眼里是辽阔的一马平川,这时的心胸也无限地开阔了。
街子已经被人逐渐发现了。听说已有不少人来此休假,尤其一些退休的老人,有的在这里一住就是三五个月。他们住在农家院里,吃农家饭,看山村风光,在小道上散步,呼吸清新空气,远离了城市的暄嚣,其悠然与惬意是可想而知了。我这次来街子,就是慕名来感受一下,希望有一天到这里来住下,使自己的晚年生活与自然离得近些。
有人说街子将来将被建成成都的丽江。有这个宏大计划是一件好事。街子是有这个基本条件的,她与青城后山紧挨着,她有山有水有树,现在还没有工业污染,她离成都也不是太远,这些都是天然的优势。
要真正成为丽江那样的地方,首先要有一个高瞻远瞩的规划,要体现出类似丽江那样的特色(不是雷同),如不要把现有的自然生态损坏了,不要成了一些现代建筑的新的集聚。象现在街子老街前面那条新街,就与老街的风格极不协调。民居及其它各类建筑也都要服从统一规划的要求。再有如,街子街上虽有水渠,但水渠显然太小,渠中的水也太少,这就远不如丽江的水了。二要有更为开放的政策。使更多人能够比较方便地在街子永久居住,当然又不能使一些富人把街子建成自己的“后花园”不能让他们来此圈地。三要把基础打好。如购物、医疗等,使住在这里的人既享受山野之趣,又能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
如此,街子也许真象丽江了。
梅林
成都农历二月间的天气,天上总是雾蒙蒙的,这天下午到了梅林村里,天又不知不觉刮起风来,早春的风还使人感到丝丝凉意。
梅林是成都郊区的一片丘陵,不少新建的农家座落在地上,一条公路从大道上接过来,又有条条便道把各处的农家窜到了一起。
梅林的农家一般都是小二楼,用的都是钢筋砖石混凝土材料,白粉墙上用朱红描摹了些道道,这大概是模仿老川西民居的木梁吧。过去成都平原上的农家都很低矮,基本上都是茅草房,房屋掩映在浓密的竹林里。杜甫在成都曾作了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应该住的就是这样的茅屋吧,连杜甫都只能住茅屋,天下寒士寒民住的也就可知了。老实说,梅林现在这些农家,比起过去低矮的茅屋,是要强了很多了。但从直觉看上去,这些农家好象还有点“嫩”感到楼层有点高,屋檐有点短,特别粉墙上描摹的朱红道道,与现代建筑材料混在一起,给人的印象有点不伦不类。我想有关部门为什么不组织专家,给农民设计些好的房屋样式供大家选择呢?过去农家的茅屋前后都有竹林,现在连竹的踪影都看不到了,没有了竹林,农家就没有神韵了。
梅林,顾名思义,是要有梅的。但我没有看到哪里有梅,也许我去的不是时候,梅花还没有长出来;也许我没有走到梅林里去。那就只能怪我与梅无缘了。同时我也在想,梅要长在怎样的地方,才更能烘托出梅的品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农家乐”是吸引人们去梅林的地方。到了农家乐,要么晒晒太阳,多数则是打牌。实际是城里人把牌桌搬到田坝里来了。但坐在这里的农家门前,抬头就看到了不远处的高楼,感觉就象是坐在别人的墙根处似的。打完牌在农家吃饭,也没有吃出什么特别来,价钱倒是比城里要高。
在村头见了一家书画店,我心里一下欣喜起来,我想梅林还有书画店!于是便兴冲冲走了进去。店老板是一位中年女士,我看她正在练字,就直截和她谈起来,请她给我写一幅对联。我问她要收多少钱,她总扭扭捏捏不说价,过了好一阵才说了要价范围,最后我说给她付50元,女士答应收50元给我写一幅字。她于是裁纸倒墨试笔,拉开架式为我写字。
当她写出字来,我心里就凉了:原来她写的是这样的字!虽然只有50元,价格贱了些,感觉还是被愚弄了。我还是让她给写完了,但我对她说,你这个字也敢给别人写?你这样的字我也能写出来,并建议她以后再不要给别人写了。女士态度倒是挺好,但钱是照收的,我也照交了钱,因为我已经说了价,事先又没说明要求,人要讲诚信嘛,算是交了一回学费。
回到宾馆后,我赶紧把女士的“墨宝”撕了扔进了垃圾桶。这家书画店门上的匾额是蜀中文艺界一位名人写的,如果这位久负盛名的名人知道了在他提字的店里,竟有这样蹩脚的“书法家”敢卖字赚钱,他也许会一夜睡不好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