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丁香雨愁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一个朋友因为家里开个店子,要进些中小学生考试资料或作文训练之类的书。邀我一起同往定王台。
定王台应该是长沙最大的书摊市场了。门面一排排的,一家连一家,上下两层楼全是。触目之处除了书还是书,行走其中,简直就象泛舟书海。依我简单的头脑之见,这里的书应该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了。那全套的古典科普书和厚厚的中外名著方方正正的精致包装整个就象中秋佳节时精美的月饼礼品盒。曾经带一个从安徽徒步旅行到长沙的网上朋友逛了这个定王台书市。他也是一脸的惊羡,只差叹为观止了(小小的夸张)。
遨游书海总是我最惬意的时候。把朋友丢在专售中小学生书刊的铺子里,任凭她上蹿下跳、左张右望地选书,我一个人走开了去,目标自是那些文学类书。
二
从来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却不知从何时起,对“人生”和“活着”之类的词特别敏感。
流连一个书摊前,视线迅速被封面题着活着两字牵引。作者是余华。
其实,余华的这本活着,早有耳闻。但始终失之交臂,无缘见其庐山真面目。
翻开封面,首先就被作者前言的第一句话打动:“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 这句话勾起了我强烈读下去的欲望。为了达到躺着阅读的舒服方式,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也算几次失之交臂后的得偿所愿吧。
有人评价余华“是中国当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而且他也是当代中国文坛在精神上与鲁迅走得最近的一个。”还说这篇活着的小说获得了大利文学大奖——格林扎纳卡佛奖、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等这样那样奖的。给余华和其作品冠以许多名誉和闪耀的光环。说实在的,这些不是我阅读他这篇作品的原因,因为在我的思想观念中,某个作者有什么成就、其某部作品又获得什么什么奖与我没什么关系。我关心的是他的作品对不对我的胃口,表达的主题思想能不能给我什么启发,还有就是在文章中明晰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语言、技巧、思想等等方面的层次和深度,及其感染力。另挺欣赏他的一句话“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我想一个人为自己内心的需要而写作的作品,血肉和灵魂一定不会太贫乏和枯竭。
最近比较闲,看过的书比较多,但之所以想为余华的活着写点什么,是因为这部作品赚取了我许多眼泪。
三
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是我一口气读完的。文章运用的是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作者借一个叫“福贵”的主人公的叙述展开。农村里的人农村里的故事是那样的纯朴和憨厚。诚如余华所说“他的讲述像鸟爪抓住树枝那样紧紧抓住我。”我也跟着他的叙述时笑时哭。
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他前半生的回忆触动了我的心灵:他长大以后喜欢往城里跑,常以有钱人的身份在城里吃喝玩乐——嫖妓、夜以继日地豪赌乐此不疲,常常十天半月不回家。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风光,然而好景不长,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很快让他付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代价——由于半年赊帐的积累,把祖辈留下的家产在一夜之间全输光了,由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所有的风光都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荡然无存,一去不复返了。一家人的幸福就断送在他的手中,终生与苦难相伴。他也从此一蹶不振,日子越过越落魄,厄运的阴影也一直追随他的脚步。父亲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在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死了。为病了的娘到城里买药时被抓壮丁。此后的日子饱尝生命死亡之苦,快两年时,他终于死里逃生,回到了家。女儿凤霞在他被抓壮丁的日子里因为一次高烧,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地相继死去。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7岁的外孙苦根。走过的脚印深深浅浅,四十年后,他依然活着,但生活逼迫得他毫无退路,成为一个深陷于孤独而无法自拔、只能与孤苦为伴,与自己的象征——那头叫“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了度残年。
文章最开始的叙述是轻松活泼的,余华的文字是那么幽默,总是让阅读着的我忍俊不禁,乐笑不止。读着读着就悲从中来、泪盈于睫,生活是如此残酷,弱者的生命被无情的摧残和撕裂,最后一个个走向死亡。
四
活着是以农村为题材的。我很久没有接触农民和农村的题材的书了。记忆中对以农村为题材的小说印象深刻的是九六年读过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
在文中读到砸锅炼钢吃食堂和饿疯了的凤霞与王四争夺一个小地瓜的那部份,让我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
对于农村,在现代都市女孩的心中总是与“高山大树、红花绿叶、小桥流水”联系起来的。吃大锅饭、下地挣工分在记忆中是一片空白。
当然这一切离我的记忆也很遥远。在成为城市一员之前的十六年我都是在农村度过的。但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小就沐浴着共产党的光辉,享受着父母的宠爱,一出生就掉在蜜罐里,从来没受过什么苦。倒是一生勤劳俭朴的父母常忆苦思甜般跟我提起过那段艰苦的岁月,给我贯输一些劳动人民最光荣和珍惜农民伯伯的汗水及成果的思想。其教育意义反正就是与小时候在学校读过的“锄禾日当午”这首诗延伸的意义差不多(但我现在的生活却是一如既往的奢侈浪费,想想可能还是父母贯输的思想工作不到位吧)。
我依稀还记得母亲对我说,大哥和二哥出生时的境况比我出生时的境况差得多... -->>
一
一个朋友因为家里开个店子,要进些中小学生考试资料或作文训练之类的书。邀我一起同往定王台。
定王台应该是长沙最大的书摊市场了。门面一排排的,一家连一家,上下两层楼全是。触目之处除了书还是书,行走其中,简直就象泛舟书海。依我简单的头脑之见,这里的书应该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了。那全套的古典科普书和厚厚的中外名著方方正正的精致包装整个就象中秋佳节时精美的月饼礼品盒。曾经带一个从安徽徒步旅行到长沙的网上朋友逛了这个定王台书市。他也是一脸的惊羡,只差叹为观止了(小小的夸张)。
遨游书海总是我最惬意的时候。把朋友丢在专售中小学生书刊的铺子里,任凭她上蹿下跳、左张右望地选书,我一个人走开了去,目标自是那些文学类书。
二
从来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却不知从何时起,对“人生”和“活着”之类的词特别敏感。
流连一个书摊前,视线迅速被封面题着活着两字牵引。作者是余华。
其实,余华的这本活着,早有耳闻。但始终失之交臂,无缘见其庐山真面目。
翻开封面,首先就被作者前言的第一句话打动:“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 这句话勾起了我强烈读下去的欲望。为了达到躺着阅读的舒服方式,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也算几次失之交臂后的得偿所愿吧。
有人评价余华“是中国当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而且他也是当代中国文坛在精神上与鲁迅走得最近的一个。”还说这篇活着的小说获得了大利文学大奖——格林扎纳卡佛奖、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等这样那样奖的。给余华和其作品冠以许多名誉和闪耀的光环。说实在的,这些不是我阅读他这篇作品的原因,因为在我的思想观念中,某个作者有什么成就、其某部作品又获得什么什么奖与我没什么关系。我关心的是他的作品对不对我的胃口,表达的主题思想能不能给我什么启发,还有就是在文章中明晰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语言、技巧、思想等等方面的层次和深度,及其感染力。另挺欣赏他的一句话“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我想一个人为自己内心的需要而写作的作品,血肉和灵魂一定不会太贫乏和枯竭。
最近比较闲,看过的书比较多,但之所以想为余华的活着写点什么,是因为这部作品赚取了我许多眼泪。
三
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是我一口气读完的。文章运用的是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作者借一个叫“福贵”的主人公的叙述展开。农村里的人农村里的故事是那样的纯朴和憨厚。诚如余华所说“他的讲述像鸟爪抓住树枝那样紧紧抓住我。”我也跟着他的叙述时笑时哭。
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他前半生的回忆触动了我的心灵:他长大以后喜欢往城里跑,常以有钱人的身份在城里吃喝玩乐——嫖妓、夜以继日地豪赌乐此不疲,常常十天半月不回家。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风光,然而好景不长,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很快让他付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代价——由于半年赊帐的积累,把祖辈留下的家产在一夜之间全输光了,由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所有的风光都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荡然无存,一去不复返了。一家人的幸福就断送在他的手中,终生与苦难相伴。他也从此一蹶不振,日子越过越落魄,厄运的阴影也一直追随他的脚步。父亲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在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死了。为病了的娘到城里买药时被抓壮丁。此后的日子饱尝生命死亡之苦,快两年时,他终于死里逃生,回到了家。女儿凤霞在他被抓壮丁的日子里因为一次高烧,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地相继死去。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7岁的外孙苦根。走过的脚印深深浅浅,四十年后,他依然活着,但生活逼迫得他毫无退路,成为一个深陷于孤独而无法自拔、只能与孤苦为伴,与自己的象征——那头叫“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了度残年。
文章最开始的叙述是轻松活泼的,余华的文字是那么幽默,总是让阅读着的我忍俊不禁,乐笑不止。读着读着就悲从中来、泪盈于睫,生活是如此残酷,弱者的生命被无情的摧残和撕裂,最后一个个走向死亡。
四
活着是以农村为题材的。我很久没有接触农民和农村的题材的书了。记忆中对以农村为题材的小说印象深刻的是九六年读过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
在文中读到砸锅炼钢吃食堂和饿疯了的凤霞与王四争夺一个小地瓜的那部份,让我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
对于农村,在现代都市女孩的心中总是与“高山大树、红花绿叶、小桥流水”联系起来的。吃大锅饭、下地挣工分在记忆中是一片空白。
当然这一切离我的记忆也很遥远。在成为城市一员之前的十六年我都是在农村度过的。但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小就沐浴着共产党的光辉,享受着父母的宠爱,一出生就掉在蜜罐里,从来没受过什么苦。倒是一生勤劳俭朴的父母常忆苦思甜般跟我提起过那段艰苦的岁月,给我贯输一些劳动人民最光荣和珍惜农民伯伯的汗水及成果的思想。其教育意义反正就是与小时候在学校读过的“锄禾日当午”这首诗延伸的意义差不多(但我现在的生活却是一如既往的奢侈浪费,想想可能还是父母贯输的思想工作不到位吧)。
我依稀还记得母亲对我说,大哥和二哥出生时的境况比我出生时的境况差得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