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邓四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或求平安、或求多嗣当床也能被如此雕琢的时候,人一定是平和与幸福的,这就是古老中国人的心境。
看完江南百床馆,然后又参观了江南民俗馆,这儿展示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乌镇民间有关寿庆礼仪、婚育习俗和岁时节令等民俗。精彩的蜡像塑出了一幕幕婚丧嫁娶的话剧,处处融入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衣俗厅以实物、蜡像、照片等不同手段展示百余年前江南民间穿着习俗,可以从中西合璧的风格中窥视历史的缩影。
节俗厅通过一年不同节气中乌镇人不同的生活习俗,比如春节拜年、元宵走桥、清明香市、立夏秤人、端午吃粽、水龙大会、天贶晒虫、中元河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冬至祭祖等,生动地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风情长卷。婚俗厅以喜堂拜堂为中心,通过新人、媒婆、父母等人物以及花轿、嫁妆等实物展示婚庆的热闹场景。寿俗厅以老人祝寿为主题,通过厅堂的吉庆实景和字画、寿幛、寿桃、寿面等特有的做寿物品,展示了敬老尊老的中华传统。
到乌镇,最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自然应是去拜谒一代文学巨匠茅盾故居了。众所周知,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文学大师,1896年7月4日出生于乌镇,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与鲁迅、郭沫若齐名。茅盾故居就位于古镇观前街里,是四开间两进两层木楼,故居的大门上悬挂有一块黄色牌匾,写有“茅盾纪念馆”五字。步入大门,是一个宽宽的庭院,庭院里环境清幽宁静,走上数级青石板台阶,便是正厅,正厅的汉白玉屏风上书写着“文学巨匠茅盾”六个镏金大字,屏风正下方陈设着文学大师茅盾的半身青铜塑像,塑像上的大师左手支撑着下颌,神情和蔼深沉,仿佛若有所思一般,亲切地凝视着前来的每一位造访者。塑像左边的墙上镌刻着大师的生平简表,右边的墙上陈设着大师给家乡的一些中学和电影院等单位的亲笔题字。步入后堂陈列室,可以醒目地看见这样的介绍:茅盾从13岁离开故乡乌镇,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但是即使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也从未阻断他的乡思,一生为家乡留下了许多的题字和墨宝,直到84岁高龄之时,还撰写了可爱的家乡。由此可见,大师对故乡乌镇的感情之深,拳拳赤子情怀有形与无形之间早已无一不彰显于大师的字里行间之中了。
接着在大师故居的其他地方转了转,在故居的后院的一个花台里也看见了当年大师亲手种植的一棵棕榈树,如今的棕榈树早已长得青翠茂盛高大挺拔,棕榈树旁边的墙上镶嵌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云先生的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四字,掩映在旁边婆娑的竹影之中,睹物思人,仿佛依稀可以亲见当年茅盾先生在故居生活学习的生动场景一般。
古镇里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当地的一种名叫三白酒的特产,这是当地人用白米、白面、白水酿制而成的一种好喝的米酒,因此称之为“三白酒”酿制三白酒的酒坊虽然隐藏在古镇的一些不知名的深巷中,但依旧掩藏不了那馥郁的酒香的芬芳。走进古旧的小巷,偶尔可见竹架瓜蔓之下手工制作布鞋的悠闲的花甲古稀老人等等,仿佛闯进了世外仙境一般。曲径通幽,终于走进了古旧的三白酒酒坊大门,飘飞的蓝花布的酒幡,仅书“三白酒”三字而已,酒坊的空地上摆满了米黄色密封的大酒缸,仿佛电视里水泊梁山里皇上御赐的御酒一般古色古香,往里走直接是酿酒的灶台和卖酒的柜台,现蒸现卖,游客可以事先免费品尝,即使不买也无妨,可见古镇人的经营之道的热情与厚道。从酒坊里出来,又走进了当地的一种蓝花花布的大染坊,高高的竹木架子上悬挂满了正在晾晒的手工染制而成蓝花花布,游人可以步入其间随便合影留念,做一回江南水乡采莲的村姑或者多情的少年郎,留给人生无限美好的记忆与精彩。
因为时间关系,古镇里的江南木雕陈列馆、余榴梁钱币陈列馆等处也就只好走马观花地大致浏览了,最后出得古镇巷口,眼前又顿时豁然开朗起来,巷口外是宽阔明亮的大广场,有古戏台,当地的戏班子正在高高的戏台上咿咿呀呀地唱,至于究竟唱的什么,我们谁也说不清楚。古戏台的对面是一座巍峨的俨然寺庙似的建筑,名为“修真观”大致应是道观,而不是寺庙。
因为下午还将继续赶往杭州萧山去参加中国旅游休闲博览会的开幕式,因此不得不恋恋不舍的选择与古镇挥手告别了。即将离开古镇之时,古镇桥下的河面上刚好驶过几艘载满游客的乌棚的木船,身穿古装的船夫站立船头正划动着船桨,悠闲而自得,淡泊而宁静,那船桨漾起哗啦啦的水声,在那波光潋滟的桨声里,古镇如梦,淡淡的夕阳之中,我好想自己就是那河中的一朵洁白的浪花,在乌镇博大而慈爱的怀抱里,就这样枕着一河清丽的柔波,山水之中,尘世之外,永远而安然地入梦
2011年10月5日3625字记于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或求平安、或求多嗣当床也能被如此雕琢的时候,人一定是平和与幸福的,这就是古老中国人的心境。
看完江南百床馆,然后又参观了江南民俗馆,这儿展示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乌镇民间有关寿庆礼仪、婚育习俗和岁时节令等民俗。精彩的蜡像塑出了一幕幕婚丧嫁娶的话剧,处处融入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衣俗厅以实物、蜡像、照片等不同手段展示百余年前江南民间穿着习俗,可以从中西合璧的风格中窥视历史的缩影。
节俗厅通过一年不同节气中乌镇人不同的生活习俗,比如春节拜年、元宵走桥、清明香市、立夏秤人、端午吃粽、水龙大会、天贶晒虫、中元河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冬至祭祖等,生动地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风情长卷。婚俗厅以喜堂拜堂为中心,通过新人、媒婆、父母等人物以及花轿、嫁妆等实物展示婚庆的热闹场景。寿俗厅以老人祝寿为主题,通过厅堂的吉庆实景和字画、寿幛、寿桃、寿面等特有的做寿物品,展示了敬老尊老的中华传统。
到乌镇,最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自然应是去拜谒一代文学巨匠茅盾故居了。众所周知,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文学大师,1896年7月4日出生于乌镇,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与鲁迅、郭沫若齐名。茅盾故居就位于古镇观前街里,是四开间两进两层木楼,故居的大门上悬挂有一块黄色牌匾,写有“茅盾纪念馆”五字。步入大门,是一个宽宽的庭院,庭院里环境清幽宁静,走上数级青石板台阶,便是正厅,正厅的汉白玉屏风上书写着“文学巨匠茅盾”六个镏金大字,屏风正下方陈设着文学大师茅盾的半身青铜塑像,塑像上的大师左手支撑着下颌,神情和蔼深沉,仿佛若有所思一般,亲切地凝视着前来的每一位造访者。塑像左边的墙上镌刻着大师的生平简表,右边的墙上陈设着大师给家乡的一些中学和电影院等单位的亲笔题字。步入后堂陈列室,可以醒目地看见这样的介绍:茅盾从13岁离开故乡乌镇,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但是即使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也从未阻断他的乡思,一生为家乡留下了许多的题字和墨宝,直到84岁高龄之时,还撰写了可爱的家乡。由此可见,大师对故乡乌镇的感情之深,拳拳赤子情怀有形与无形之间早已无一不彰显于大师的字里行间之中了。
接着在大师故居的其他地方转了转,在故居的后院的一个花台里也看见了当年大师亲手种植的一棵棕榈树,如今的棕榈树早已长得青翠茂盛高大挺拔,棕榈树旁边的墙上镶嵌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云先生的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四字,掩映在旁边婆娑的竹影之中,睹物思人,仿佛依稀可以亲见当年茅盾先生在故居生活学习的生动场景一般。
古镇里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当地的一种名叫三白酒的特产,这是当地人用白米、白面、白水酿制而成的一种好喝的米酒,因此称之为“三白酒”酿制三白酒的酒坊虽然隐藏在古镇的一些不知名的深巷中,但依旧掩藏不了那馥郁的酒香的芬芳。走进古旧的小巷,偶尔可见竹架瓜蔓之下手工制作布鞋的悠闲的花甲古稀老人等等,仿佛闯进了世外仙境一般。曲径通幽,终于走进了古旧的三白酒酒坊大门,飘飞的蓝花布的酒幡,仅书“三白酒”三字而已,酒坊的空地上摆满了米黄色密封的大酒缸,仿佛电视里水泊梁山里皇上御赐的御酒一般古色古香,往里走直接是酿酒的灶台和卖酒的柜台,现蒸现卖,游客可以事先免费品尝,即使不买也无妨,可见古镇人的经营之道的热情与厚道。从酒坊里出来,又走进了当地的一种蓝花花布的大染坊,高高的竹木架子上悬挂满了正在晾晒的手工染制而成蓝花花布,游人可以步入其间随便合影留念,做一回江南水乡采莲的村姑或者多情的少年郎,留给人生无限美好的记忆与精彩。
因为时间关系,古镇里的江南木雕陈列馆、余榴梁钱币陈列馆等处也就只好走马观花地大致浏览了,最后出得古镇巷口,眼前又顿时豁然开朗起来,巷口外是宽阔明亮的大广场,有古戏台,当地的戏班子正在高高的戏台上咿咿呀呀地唱,至于究竟唱的什么,我们谁也说不清楚。古戏台的对面是一座巍峨的俨然寺庙似的建筑,名为“修真观”大致应是道观,而不是寺庙。
因为下午还将继续赶往杭州萧山去参加中国旅游休闲博览会的开幕式,因此不得不恋恋不舍的选择与古镇挥手告别了。即将离开古镇之时,古镇桥下的河面上刚好驶过几艘载满游客的乌棚的木船,身穿古装的船夫站立船头正划动着船桨,悠闲而自得,淡泊而宁静,那船桨漾起哗啦啦的水声,在那波光潋滟的桨声里,古镇如梦,淡淡的夕阳之中,我好想自己就是那河中的一朵洁白的浪花,在乌镇博大而慈爱的怀抱里,就这样枕着一河清丽的柔波,山水之中,尘世之外,永远而安然地入梦
2011年10月5日3625字记于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嘉陵第一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