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大雁悲歌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引子
网海茫茫,网海深深。扪心自问,到底为了什么徜徉在这让人欢喜,让人忧愁的网络不能自拔?是为了品读文章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还是为了知音一曲天涯有梦?无庸置疑,两者兼而有之。
触网7年,我阅读了数不情的文章,从中受益,美文不仅愉悦了身心,也让我走近了作者,结下了一份长长的友谊。
在众多的文友中,品味人生的作品是让人刮目相看的。都说文如其人,但网络中一些人的品行与文章相悖。文章写的华丽的,人品未必高尚。或许华丽文章本身就存在着不实的缺陷,风花雪月大都有无病呻吟的虚幻影象。而品味人生的文章,厚重而多彩,质朴而美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海拾贝。亲情在他的笔下让人潸然落泪,爱情在他的笔下让人称羡不已;一草一木皆有情意,一菜一饭都是滋味。一如他的博客上的门楣:品味人生半卷书。
品味人生,读你,我用了5年时间;懂你,我会用多少时间?也许,很长很长。即使,我们不曾见面,但有你这些深沉而感人的文章陪伴,我的人生就多了一份温暖和感动。
一直想好好评论品味人生的文章,可自身水平有限,笔力不够,惟恐评不到点上,让作者失望。可为了一份念想,为了我们长达5年的友谊,我还是尝试着评论一下吧。
一、评父亲“病舟”的日记
散文中写人物的一生坎坷命运要比写其片段难写的多。品味人生的父亲“病舟”的日记,仅以父亲的一本日记为引线,有头有尾地向读者讲述了父亲在那个时代人生的种种遭遇,记录了一个正直、质朴、有责任感、不怕艰难困苦,为一家人生活而奋争的“知书达礼”的劳动者形象。作品既写出了父亲的坎坷命运,又折射了一定的社会时代风貌。如此用散文形式记述了人物的一生,是难能可贵的。
文章开头,作者告诉人们父亲过世快二十年了,他没留下什么像样的东西,只有一本日记和一些书。日记记述了父亲时跨三十余年的生活片段。父亲本名“炳周”早年是旧地方政府会计,父亲当年虽然四处漂泊,好像并不觉得滞重,他在日记的封二上签名“萍舟”这时的父亲是一个对生活有着浪漫情调的知识分子。认为自己像一叶浮萍似的扁舟飘来飘去,生活虽不稳定,但毕竟是一叶可以行驶的“萍舟”
后来,父亲积极响应政府“精简机关”的号召,主动“下放”到农村工作。父亲很知趣,他在日记上写道:“往农村去是比较长远的,有发展的光明前途,我是迫切要求早日下放”那年,父亲51岁。由此看出,父亲的确是一个本分的人。“他卷起铺盖,来到农村。”从此,父亲走上了一条艰辛的生活道路。他扛起锄头下地,但干不过妇女,一天只拿2个工分。为了生计,父亲搞起副业,养兔养蜂,但最后都是失败。可父亲没有退缩,依然绞尽脑汁为生活奔忙。父亲五十开外的人,为了生计,什么样的活路,都想去试。先是用手头仅有的一点积蓄,自己搭成一辆双轮车,上路拉货,后来又做起制售木拖鞋的生意。生意不好,年关到了父亲又兼做爆米花。
如果说以上描写,作者大都是简要概括的话,那么,对父亲做爆米花的描写,作者倾注了大量笔力,因为,作者亲历了这个过程。“记得父亲用独轮车装载着爆米花的工具,一边放钢制的爆米花机,一边放木制风箱和其他工具。放风箱这一侧明显轻一些,父亲把我安置在风箱这一边。就这样,父亲推着独轮车,穿行在隆冬的乡间小路上。”
“爆米花”的生意似乎做得很好,父亲有了笑容,时常哼着小曲。作者带着我们进行着温馨的回忆,眼前仿佛飘着“爆米花”甜丝丝的香味,父亲似乎终于找到了养家糊口的的营生。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父亲的努力不会白费,一家人的日子会好过起来。“
然而,好景不长,文革时代,是不允许“弃农经商”的,父亲又该如何选择?这时的父亲啊,已经是烈士暮年。也就在这时,那个可怕的时代结束了,政府给父亲落实了政策,父亲迁回城镇。按理,父亲的好日子来了,父亲终于可以伸直累弯的腰享受一下生活了,可父亲却中风倒地。读到这里,读者的泪水滴答而下:慈祥的父亲,憨憨的父亲,一生坎坷,只能受苦不能享福吗?
作者清理父亲的遗物时,才知道父亲早已自号“病舟”这叶“病舟”再也载不动沉重的命运,驮不动生活的重负吗?也许是这样,可他把不屈不挠、勤勉做人的精神留给了后人,永不消失!一如这本日记代代相传。
通篇文字尽管有些沉重,甚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却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本分勤勉、不屈不挠的父亲形象。既有知识分子的唯诺又有劳动者的质朴,还有一股不服输的硬汉精神。为了生活,父亲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本是一个脑力劳动者,最后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体力劳动者。这是那个时代的烙印和悲剧,非小人物所能改变的。小人物能改变的只有自己。那就是像父亲一样,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为生活奋争。父亲从来就是一个靠本事吃饭的人,这个本事就是他的勤劳双手和一个男人的责任感。尽管生活对父亲的打击层出不穷,可父亲不怨天尤人,而是一次次尝试着找活儿做,不向困难低头。只是在日记里把自己的名字从“炳周”自诩为“病舟”这是父亲对命运的无奈叹息。
从“炳周”到“萍舟”再到“病舟”既是父亲生活转变的历程也是父亲一生的坎坷写照。作者以父亲的日记为主线,以父亲的这三个名号为副线,写尽了父亲坎坷与勤勉的一生,透过这扇坎坷的命运之门,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不屈而质朴的父亲形象,他用不太厚实的肩膀扛起了一家老小的生活。古人云:人过三十不学艺。可父亲知天命的年龄却自学了一门又一门手艺,怎不叫人肃然起敬?怎不叫人眼角湿润?但心里却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百无一用是书生。为了生计父亲这个书生拿起了锄头;为了生存,父亲这个书生四处漂泊养家糊口,可父亲没有倒下,而是顽强地活着,大写地活着,为后代做出了榜样。
正如作者在文章最后写的那样:我知道,在那个非常的年代,父亲的这些境遇,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我唠唠叨叨地写下这些文字,寄希望过去的历史不再重演,也为勉励自己。
这篇散文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叙事条理清晰,层层递进,主题鲜明,给人以思考的空间。唯一不足的是文章对家庭生活基本没有描写,所以,父亲的情感显得单薄了些,有血但“肉”略显不足。
二、评奶奶的香榧树
奶奶的香榧树是一篇让人爱不释手的好文章。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用第一人称,以细致入微的观察,真挚饱满的情感向人们讲述了奶奶与香榧树的故事,缅怀了对奶奶无比深厚的感情。
奶奶的屋后,是一片香榧树林。奶奶十几岁来到香榧树下,就一直守护在这儿。”文章起手可谓不凡,开篇就紧紧扣住题目,引出了奶奶与香榧树的紧密关系。接着,作者话锋一转,说奶奶是被爷爷"抢来的",一下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一个“抢”字戏剧性地揭开了爷爷、奶奶和香榧树的一段传奇爱情。
爷爷年轻的时候,外出闯荡,遇上了奶奶。可奶奶已是人家的童养媳。怎么办呢?二位年轻人心心相印,于是上演了刘巧儿似的抢亲一幕。只因为爷爷告诉奶奶:我家有片香榧树林,上千年了,每年开花结籽,三年成熟,人称"千年香榧三代果",会养得你白白胖胖。奶奶向往那神奇的香榧树,于是,心甘情愿的被爷爷“抢”冲出了封建世俗,寻到真爱的归宿。
香榧树成就了爷爷和奶奶的好姻缘。你看,当爷爷向子孙回忆这段往事“讲得忘乎所以的时候,奶奶会羞红着脸,剥一颗香榧子,塞入爷爷的嘴。”这段描写可以说独具匠心,写活了人物,让读者走进了作者的心。
宋代文人陈郁在活腴论写心中有句名言: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作者以己之心,写人物之心,所以,这篇散文的开头也就有了独创性和感人处。
作者继续讲着奶奶和香榧树的故事。奶奶真的像千年香榧树一样开花结果,慈及了三代。奶奶先是把父亲送到山外念书,是希望父亲将来有出息。这在当时的山村是不多见的,进一步证明了奶奶的不俗,奶奶的远见。
父亲在城里成家立业后,要把奶奶接走,可奶奶离不开那片香榧树,奶奶与香榧树早已融为一体。当听说香榧树要归农业合作社时“奶奶万分不舍,趴在屋后的香榧树上号哭。”足见奶奶对香榧树的感情之深厚。幸好合作社把贴近屋后的几棵香榧树留给了奶奶,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奶奶似香榧树,要慈及三代的。
三年自然灾害,城里人的日子不如乡村,奶奶把“我”带回老家抚养。奶奶之所以敢把我带走,是因为家有香榧树。当父亲不愿意把我交给奶奶要自己抚养时“奶奶大怒:家里有香榧树,不会亏待哪一个。说着,从父亲的怀里抢过我就走。”注意,作者在这里第二次用了“抢”字。
如果说第一个“抢”字是爷爷对奶奶爱的占有的话,那么,这第二个“抢”字充满了奶奶对隔辈人的疼爱,对生命的大爱。文字背后。使人读懂了奶奶真正的用意:奶奶怕“我”饿着。据说,三年自然灾害时,许多人吃不上一顿饱饭。有香榧树的养育,一代代生命会旺盛成长。两个“抢”字都是肢体语言,此处无声胜有声,此爱绵绵无绝期。
就这样“我”在奶奶的香榧树下成长,上完了小学、初中。一天,父亲对奶奶说:孩子长大了,该到城里去念书。奶奶点点头,眼眶里满是泪水。为了孙儿的前途,奶奶尽管万般不舍,但依然点头,二话不说。
贯穿文章始终的主线是奶奶的慈祥、开明和大义。当代教育学家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好父亲胜过一个好老师,一个好母亲可以缔造一个民族。奶奶虽然没有文化,可她懂得文化的宝贵,知道怎样才能让儿女有出息。中华民族正是有了奶奶这样的千千万万个好母亲,才有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旺。
当“我”也有了孩子时,她老人家喜从天降。但奶奶已经抱不动眼前活蹦乱跳的曾孙了。她支撑着瘦弱的身子,为她的三代人忙活着炒出香榧子,只是节奏不像先前那么均匀了,奶奶老了。
奶奶像香榧树一样,结满“三代果”养育了三代人,最后长眠在香榧树下。
这篇散文重在抒发内心朴实的感情,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丝丝入扣。巧妙的以物喻人,托物喻意,主题鲜明,含意隽永,让人们永远地记住了慈及三代的奶奶和她的香榧树。从中,我们读到了许多真诚而动情的话语。如文章结尾“我儿也若有所思,为奶奶敬上一柱清香,说:老奶奶化成香榧树了。”堪称点睛之笔。
什么是好的作品?抛开它固有的定义不说,应该是让人感动和深有感触的。别人看了你的文章,虽然不曾接触那些事情,不曾发生内心变化,可是由于文章的媒介,却接触过了,发生过了,结果自然来了感动,所谓身临其境,这就是好作品。这里人格在其中取着决定性因素,人格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散文的水平。
品味人生的作品之所以能感动读者,是因为他本身具备的人格魅力。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所以,品味人生才能够创作出奶奶的香榧树这么好的作品。
当然,奶奶的香榧树在写作上并非没有瑕疵。如奶奶对曾孙说,你吃的叫“芝麻榧”个小、皮薄、仁满、质脆。她又从别处找出个儿大的说:这叫“圆榧”肉硬味淡。这段介绍有人为雕刻的痕迹。按理,奶奶是说不出这些广告用语的。因此,作者再斟酌一下。
瑕不掩瑜,奶奶的香榧树是一篇值得品读的好文章。
三、评上访一世
已经不止一次读品味人生的上访一世。文章主人公是作者的亲姨妈。这个姨妈年轻时因为小学教师工作被校长解聘,找校长理论不成,被校长斥责为“一盏不省油的灯”一气之下走上了一条上访路,从县城到省城,直至告到北京。
“京城说这鸡毛蒜皮的事,让她马上回当地去,她不肯,又大闹了京城信访室。”后果很严重,被送去劳动教养。”教养七年,释放后,姨妈继续上访。这一上访就是半个世纪啊,姨妈从一个豆蔻年华的清丽姑娘渐渐变成白发满头的老妪,在上访的路上颠沛流离了一生。沧海桑田,国家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可姨妈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那颗执拗的心,最后她得到了什么?
“姨妈年过半百,嫁了一个偏远县城丧偶的局长。老头理解她的辛酸,什么都依着她。姨妈本可以从此过上安逸的日子。可是她还要上访。后来她遇上过一个格外“知心”的妇女,认她做干娘,最后,把她的所有积蓄都借走,跑了。
面对这样一个执著,一世上访的姨妈,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看上去这篇文章很像拉家常,似乎也没有什么鲜明的主题。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上访一世就像一部原生态电影,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时代印记,再现了一个弱女子艰涩的一生。一个有高度人格的作者,应该敢于直面严酷的历史,直面苦难的昨天。作者虽然没有具体描写当时的具体年代,可我们感觉到了,姨妈被解聘被劳动教养的年代正是文革前夕和文革中间。那是个是非混淆颠倒,无政府无秩序的错乱年代。
一个好写手写出来的作品应该是与时代相通,应当与社会前进的脉搏相连“心事浩茫连广宇”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用社会大背景烘托人物的命运,虽不刻意,但筋骨相连。
姨妈这个小人物为了讨回一个公道,竟然上访了一生。对她个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悲剧,但发人深省,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或者说始作俑者是脱不了干系的。社会无论发生怎样的变革,但姨妈的事情无人管,直至她走完悲惨的一生,念念不忘的还是上访。
再翻回来说姨妈为什么会上访一世?命运多舛?除了当时所处环境“叵测”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性格。
姨妈是一个知识女性,近于高中毕业。看姨妈年轻时的照片,身段婀娜,大辫齐腰;白皙的脸上,配一副边框透明的近视眼镜;满身透出清秀灵气。这样一个模样清秀,又有文化的女子,理应让人羡慕,有一个好归宿,可姨妈一生和幸运无缘。
她参加工作不久就被解聘,换了别人也许会重新找个工作,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谓“树挪死人挪活”这些先人总结出的人生经验在她这里完全不起作用。她就是要追根问底,逐级上告。结果,这冤雪球越滚越大,直至搭进了一生。
到头来,连她自己都不知自己的上访初衷从哪里拐了弯?她要求查处乡长、要求恢复原职,要求平反。却被告知乡长因别的问题早被解职,已无法再追究。关于“劳动教养”的问题,经过文革的动乱,也早无处查找了。“她一年6次去京城上访,京城领导说让她回家过团圆年。她不肯回去,故意给他们出了三道难题:一,我体力吃不消,要乘飞机回去;二,要县长的车子到机场迎接。第三,我生活也不会自理了,回去要住宾馆。没想到过了半天工夫,全部条件都答应了。”难道这就是她上访的初衷和意义?自然不是,起码开始不是。
她状告的对象的级别随着上访的次数呈上升趋势:从校长到乡长再到京城信访室,都成了她上访控诉者。老的问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她本想告倒别人,结果,却把自己送进牢教所。漫漫上访路,何处是归鸿?从20多岁到70多岁,蹉跎了一生。
姨妈的命运再次验证了“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她的所作所为不由得让人想起作者的父亲“病舟”真是相差甚远,或者说是鲜明的对照。父亲”病舟“所处的生活逆境比她还要艰难,但父亲不怨天尤人,而是一次次寻找生活的出路,勤勉而发奋。虽然,没有享过晚年之福,可他的憨厚与勤勉深深地打动了人们,获得人们的景仰。所以,姨妈的性格确实存在着问题。
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姨妈为自己的饭碗被莫名其妙地砸掉,切身利益被损害难道不应该讨个说法吗?难道不应该矫正吗?她没有做错什么,错的是人心不古。。
上访一世即是一篇醒世之作也是一篇劝世之作。主人公的命运由开始的让人同情变成让亲人不理解不支持,从“一盏不省油的灯”到被“劳教所的大汉跪在她的肚子上,她的屎都涂了一地。”每次读到这句,心都要颤抖一下,人类最丑恶的动物本能莫过于恃强凌弱。
如果说执拗与偏执造成了姨妈的上访一世,那么,人性的丑恶,为官者的不公,社会环境的压抑,更是它的催化剂,把一个开始只想讨个公道与说法的弱女子变成了一个浑身装满火药的“攻击者”直至把自己炸的百孔千疮。
不由得想起秋菊打官司。秋菊是幸运的,遇到了好官。姨妈就没有这么幸运。随着作者的讲述,一个问号在脑海升起,美好的结局为什么只出现在银幕上?难道是来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
上访一世通篇虽然让人感到沉闷和气郁,但文章最后融进了一丝美丽的温馨,给这篇灰色的图版抹上金色的一笔:“春节后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和母亲一起到敬老院看望姨妈。左弯右拐终于找到了那地方,在敬老院的门口看见一张熟悉的小面孔。那是十一二岁的小女孩,模样端正,惹人怜爱。哦,想起来了,这就是姨妈八九年前收养的那个女孩我奔上前去,搂住小女孩。女孩看了看我母亲,想了想,笑了:是表兄!她挣脱我,蹦跳着跑进敬老院,欢叫:妈妈,妈妈,姑妈、表兄来啦!姑妈表兄来啦!”
小女孩一声声“妈妈”的称呼,不仅感染了读者,也慰藉了姨妈。姨妈还是食人间烟火的,凄凉的一生最后还有一丝温热的小火苗陪伴。
“姨妈,您也到这岁数了,自己的事就算了;只要让他们把小女儿的长远给安排好,别让她再受委屈,你就饶了他们吧。”
作者的心声也是读者的期望!
为了一个公道
你走上艰难的上访路
以卵去击石
不惜两鬓染霜
青春遗失在梦中
可曾享受过爱的滋润
可曾沐浴阳光雨露
人生四季
只有冬天陪伴
转眼成耄耋
为了生命的尊严
勒紧命运的缰绳
宁折不弯
圣洁的心灵没有搀假
纵然屈辱受尽
错乱的年代
人心不古
真理从来用牺牲唤醒
但愿你的悲剧
不再上演
铁骨铿锵的生命
理应受到尊重
四、评母亲上街
品味人生的散文素以文字多且厚重见长。长有长的道理,很耐看。而母亲上街这篇随笔不足千字,在品味人生的文章里这样短小的文字是不多见的。这篇短文给人留下不可抹灭的印象,不是因为它短好记,而是它似戏剧语言,通篇是精彩的对白。取材精到,主题鲜明,有血有肉地描写了年过八十的母亲去街上买米发生的故事。
立夏节快到了,母亲上街买点糯米,准备做立夏饭。米贩称好米,正要收银,却认出母亲是她的小学老师。于是,回忆起40多年前发生的往事。
“我是宅基村的”米贩笑着说:“那年为了早点上学,把十二月出生报成二月出生,被您看穿了。”
“有这样的事吗?”在宅基小学教书,是三、四十年前的事了。
“那还有假啊”米贩像在怪怨:“出校门,我一路哭着回家呢!”
“啊!早知道,该送你回家呢。”母亲显得有点不安“现在还怨我吗?”
读者读到这里时,心里不免有些担忧,米贩和母亲原来有过节,下面她会对母亲如何呢?会不会不卖米给母亲呢?因为在生活中,我们见过师生交恶的事情,有的学生会因为老师当年的管教或者受过委屈而记恨老师一辈子。谁知作者笔锋一转写道:
“哪能怨您呢。您也是实事求是,照政策办嘛。”
米贩又笑着“第二年,还不是进您的班了”
看到这里,读者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心里不免对米贩产生了好感。是的,不仅读者释然,母亲听到这样的话也很开心:
“哈哈哈,没耽误就好。”母亲把手中的糯米往高处提了提“这米,还卖给我?”
“咋不卖呢?”米贩一转想“对对,不卖了,不卖了!”
“不卖了?”递上去的硬币被推了回来,母亲不知如何是好。
我们刚释然的心又被提了起来,米贩想干什么?难道真记仇不成?一波刚平又起一波?好奇心驱使读者继续观看后面发生的事情。
“您对我可好啦!刚上学那天,我尿了裤子,不敢说。您发觉了,悄悄带我到您的房间,拿自己孩子的裤给我换;还把我的裤洗了,才让我带回家。”
原来如此。我们眼前顿时闪现了一个慈母般的老师形象。有师如此,学生怎差?
当母亲又看了看手中拎着的糯米,认真问“那米干吗不卖?”
“这点米,拿去,拿去。”
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母亲上街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经过作者的发现,我们从中看到了老师关爱学生的师德之美,看到了学生知恩回报的尊师之美,画面温馨感人,如沐春雨。
作者不过是讲述了母亲买米遇到学生米贩这么一件小事,人生这样的邂逅并不少见,遇到后,不过是拉个家常,事后有个与人聊天的话题而已。可作者却从中发现了有意义的东西,把它提炼、挖掘,成就了一篇感人之作。
一个好写手不仅要善于观察生活,还要具备一颗美好的心灵,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滴之美,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引发心与心的共鸣。
一般而言,人的心灵有多扇窗。打开透视丑恶的心灵之窗,看到的必然不会是美好,打开透视美好的心灵之窗,就会发现即使是别人看来不值一提、平常的事物原来都有美好、可爱之处。母亲上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此。
文章最后描写道:“母亲谢过对方,提着一斤米,慢慢的走了,拐杖点到地上,笃笃有声。”这段描写可谓用心良苦,作者是想告诉读者:当你付出了爱,心灵也会对你有所回报,有一种惬意的满足感。母亲拐杖点到地上,那笃笃有力的声响恰好说明了母亲此刻的心是满足的,惬意的。深深地感染了读者,引导了读者。
品味人生的文章,好就好在每篇结尾都是用了心思的,要么画龙点睛,要么豹尾横扫,已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五、评沪上马兄
与一个人相识得久了,偶有所思,要提起笔来写一写,其实并不是件容易事。品味人生的沪上马兄用了不到3000字,就把一个路上邂逅的上海人写了三十年。多角度、多侧面阐述的淋漓尽致。
沪上马兄是一篇写人叙事性散文。它以流畅朴实的语言,细腻活泼的文笔给人们讲述了一个普通而有人生追求、个性而为人质朴的摄影爱好者——沪上马兄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依然是小人物,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打动人心,时而引人发笑,时而另人沉思。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万般感慨咀嚼在心头。
三十年前,作者与马兄初识在旅途的货车上,二人由于兴趣爱好相投,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文章开篇,作者轻描素写地就把马兄的形态与神态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对马兄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三十年前的马兄有着上海人的优势感,腰间挎着架时髦的海鸥203折叠式相机,拍两寸大底片,在上海某国有工厂上班,常趁工作闲暇外出旅游。他随身带着小相册,身披那时最让人羡慕的军大衣。这一切,无疑都是那个年代活得有头有脸的人的象征。
相比而言,作者是寒酸的,相机是50年代产的华山牌,只能拍单寸底片,而且还是借的。
此外,作者特意提到沪上马兄请客时实行“aa制”抓住了上海人精细的生活习惯,这何尝不是上海人的优越感?作者这样介绍,为马兄三十年后的生活设下(强烈对照)伏笔。
三十年后,当作者再次来到上海,看到了上海巨大的变化,摩天商厦鳞次栉比,豪华轿车招摇而过。而眼前的马兄却是另一番景象:“还是那张细眼宽颧的脸,却有一些明显的污渍;身穿一件老旧的品牌t恤衫;头发蓬乱,还粘着一条塑料包扎带的细丝。我伸手给他摘下。”
作者细腻的观察力洞彻心扉,一个落魄的马兄尽收眼底。尽管生活寒酸,可马兄的热情依然如故。“他不由分说,把我拉到附近一家餐馆,点了几个小菜,两瓶啤酒。”老朋友见面,自然拉起家长里短,马兄告诉作者“厂里不去了,就在家门口摆个小摊,日夜守着,摊上有公用电话,手机不用了。”说到这些,他好象讷言了许多。
这段描写把马兄落魄的原因做了简要的交代,使我们明白了改革大潮中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现状。令人惊讶的是,改革开放后的马... -->>
引子
网海茫茫,网海深深。扪心自问,到底为了什么徜徉在这让人欢喜,让人忧愁的网络不能自拔?是为了品读文章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还是为了知音一曲天涯有梦?无庸置疑,两者兼而有之。
触网7年,我阅读了数不情的文章,从中受益,美文不仅愉悦了身心,也让我走近了作者,结下了一份长长的友谊。
在众多的文友中,品味人生的作品是让人刮目相看的。都说文如其人,但网络中一些人的品行与文章相悖。文章写的华丽的,人品未必高尚。或许华丽文章本身就存在着不实的缺陷,风花雪月大都有无病呻吟的虚幻影象。而品味人生的文章,厚重而多彩,质朴而美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海拾贝。亲情在他的笔下让人潸然落泪,爱情在他的笔下让人称羡不已;一草一木皆有情意,一菜一饭都是滋味。一如他的博客上的门楣:品味人生半卷书。
品味人生,读你,我用了5年时间;懂你,我会用多少时间?也许,很长很长。即使,我们不曾见面,但有你这些深沉而感人的文章陪伴,我的人生就多了一份温暖和感动。
一直想好好评论品味人生的文章,可自身水平有限,笔力不够,惟恐评不到点上,让作者失望。可为了一份念想,为了我们长达5年的友谊,我还是尝试着评论一下吧。
一、评父亲“病舟”的日记
散文中写人物的一生坎坷命运要比写其片段难写的多。品味人生的父亲“病舟”的日记,仅以父亲的一本日记为引线,有头有尾地向读者讲述了父亲在那个时代人生的种种遭遇,记录了一个正直、质朴、有责任感、不怕艰难困苦,为一家人生活而奋争的“知书达礼”的劳动者形象。作品既写出了父亲的坎坷命运,又折射了一定的社会时代风貌。如此用散文形式记述了人物的一生,是难能可贵的。
文章开头,作者告诉人们父亲过世快二十年了,他没留下什么像样的东西,只有一本日记和一些书。日记记述了父亲时跨三十余年的生活片段。父亲本名“炳周”早年是旧地方政府会计,父亲当年虽然四处漂泊,好像并不觉得滞重,他在日记的封二上签名“萍舟”这时的父亲是一个对生活有着浪漫情调的知识分子。认为自己像一叶浮萍似的扁舟飘来飘去,生活虽不稳定,但毕竟是一叶可以行驶的“萍舟”
后来,父亲积极响应政府“精简机关”的号召,主动“下放”到农村工作。父亲很知趣,他在日记上写道:“往农村去是比较长远的,有发展的光明前途,我是迫切要求早日下放”那年,父亲51岁。由此看出,父亲的确是一个本分的人。“他卷起铺盖,来到农村。”从此,父亲走上了一条艰辛的生活道路。他扛起锄头下地,但干不过妇女,一天只拿2个工分。为了生计,父亲搞起副业,养兔养蜂,但最后都是失败。可父亲没有退缩,依然绞尽脑汁为生活奔忙。父亲五十开外的人,为了生计,什么样的活路,都想去试。先是用手头仅有的一点积蓄,自己搭成一辆双轮车,上路拉货,后来又做起制售木拖鞋的生意。生意不好,年关到了父亲又兼做爆米花。
如果说以上描写,作者大都是简要概括的话,那么,对父亲做爆米花的描写,作者倾注了大量笔力,因为,作者亲历了这个过程。“记得父亲用独轮车装载着爆米花的工具,一边放钢制的爆米花机,一边放木制风箱和其他工具。放风箱这一侧明显轻一些,父亲把我安置在风箱这一边。就这样,父亲推着独轮车,穿行在隆冬的乡间小路上。”
“爆米花”的生意似乎做得很好,父亲有了笑容,时常哼着小曲。作者带着我们进行着温馨的回忆,眼前仿佛飘着“爆米花”甜丝丝的香味,父亲似乎终于找到了养家糊口的的营生。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父亲的努力不会白费,一家人的日子会好过起来。“
然而,好景不长,文革时代,是不允许“弃农经商”的,父亲又该如何选择?这时的父亲啊,已经是烈士暮年。也就在这时,那个可怕的时代结束了,政府给父亲落实了政策,父亲迁回城镇。按理,父亲的好日子来了,父亲终于可以伸直累弯的腰享受一下生活了,可父亲却中风倒地。读到这里,读者的泪水滴答而下:慈祥的父亲,憨憨的父亲,一生坎坷,只能受苦不能享福吗?
作者清理父亲的遗物时,才知道父亲早已自号“病舟”这叶“病舟”再也载不动沉重的命运,驮不动生活的重负吗?也许是这样,可他把不屈不挠、勤勉做人的精神留给了后人,永不消失!一如这本日记代代相传。
通篇文字尽管有些沉重,甚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却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本分勤勉、不屈不挠的父亲形象。既有知识分子的唯诺又有劳动者的质朴,还有一股不服输的硬汉精神。为了生活,父亲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本是一个脑力劳动者,最后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体力劳动者。这是那个时代的烙印和悲剧,非小人物所能改变的。小人物能改变的只有自己。那就是像父亲一样,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为生活奋争。父亲从来就是一个靠本事吃饭的人,这个本事就是他的勤劳双手和一个男人的责任感。尽管生活对父亲的打击层出不穷,可父亲不怨天尤人,而是一次次尝试着找活儿做,不向困难低头。只是在日记里把自己的名字从“炳周”自诩为“病舟”这是父亲对命运的无奈叹息。
从“炳周”到“萍舟”再到“病舟”既是父亲生活转变的历程也是父亲一生的坎坷写照。作者以父亲的日记为主线,以父亲的这三个名号为副线,写尽了父亲坎坷与勤勉的一生,透过这扇坎坷的命运之门,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不屈而质朴的父亲形象,他用不太厚实的肩膀扛起了一家老小的生活。古人云:人过三十不学艺。可父亲知天命的年龄却自学了一门又一门手艺,怎不叫人肃然起敬?怎不叫人眼角湿润?但心里却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百无一用是书生。为了生计父亲这个书生拿起了锄头;为了生存,父亲这个书生四处漂泊养家糊口,可父亲没有倒下,而是顽强地活着,大写地活着,为后代做出了榜样。
正如作者在文章最后写的那样:我知道,在那个非常的年代,父亲的这些境遇,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我唠唠叨叨地写下这些文字,寄希望过去的历史不再重演,也为勉励自己。
这篇散文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叙事条理清晰,层层递进,主题鲜明,给人以思考的空间。唯一不足的是文章对家庭生活基本没有描写,所以,父亲的情感显得单薄了些,有血但“肉”略显不足。
二、评奶奶的香榧树
奶奶的香榧树是一篇让人爱不释手的好文章。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用第一人称,以细致入微的观察,真挚饱满的情感向人们讲述了奶奶与香榧树的故事,缅怀了对奶奶无比深厚的感情。
奶奶的屋后,是一片香榧树林。奶奶十几岁来到香榧树下,就一直守护在这儿。”文章起手可谓不凡,开篇就紧紧扣住题目,引出了奶奶与香榧树的紧密关系。接着,作者话锋一转,说奶奶是被爷爷"抢来的",一下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一个“抢”字戏剧性地揭开了爷爷、奶奶和香榧树的一段传奇爱情。
爷爷年轻的时候,外出闯荡,遇上了奶奶。可奶奶已是人家的童养媳。怎么办呢?二位年轻人心心相印,于是上演了刘巧儿似的抢亲一幕。只因为爷爷告诉奶奶:我家有片香榧树林,上千年了,每年开花结籽,三年成熟,人称"千年香榧三代果",会养得你白白胖胖。奶奶向往那神奇的香榧树,于是,心甘情愿的被爷爷“抢”冲出了封建世俗,寻到真爱的归宿。
香榧树成就了爷爷和奶奶的好姻缘。你看,当爷爷向子孙回忆这段往事“讲得忘乎所以的时候,奶奶会羞红着脸,剥一颗香榧子,塞入爷爷的嘴。”这段描写可以说独具匠心,写活了人物,让读者走进了作者的心。
宋代文人陈郁在活腴论写心中有句名言: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作者以己之心,写人物之心,所以,这篇散文的开头也就有了独创性和感人处。
作者继续讲着奶奶和香榧树的故事。奶奶真的像千年香榧树一样开花结果,慈及了三代。奶奶先是把父亲送到山外念书,是希望父亲将来有出息。这在当时的山村是不多见的,进一步证明了奶奶的不俗,奶奶的远见。
父亲在城里成家立业后,要把奶奶接走,可奶奶离不开那片香榧树,奶奶与香榧树早已融为一体。当听说香榧树要归农业合作社时“奶奶万分不舍,趴在屋后的香榧树上号哭。”足见奶奶对香榧树的感情之深厚。幸好合作社把贴近屋后的几棵香榧树留给了奶奶,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奶奶似香榧树,要慈及三代的。
三年自然灾害,城里人的日子不如乡村,奶奶把“我”带回老家抚养。奶奶之所以敢把我带走,是因为家有香榧树。当父亲不愿意把我交给奶奶要自己抚养时“奶奶大怒:家里有香榧树,不会亏待哪一个。说着,从父亲的怀里抢过我就走。”注意,作者在这里第二次用了“抢”字。
如果说第一个“抢”字是爷爷对奶奶爱的占有的话,那么,这第二个“抢”字充满了奶奶对隔辈人的疼爱,对生命的大爱。文字背后。使人读懂了奶奶真正的用意:奶奶怕“我”饿着。据说,三年自然灾害时,许多人吃不上一顿饱饭。有香榧树的养育,一代代生命会旺盛成长。两个“抢”字都是肢体语言,此处无声胜有声,此爱绵绵无绝期。
就这样“我”在奶奶的香榧树下成长,上完了小学、初中。一天,父亲对奶奶说:孩子长大了,该到城里去念书。奶奶点点头,眼眶里满是泪水。为了孙儿的前途,奶奶尽管万般不舍,但依然点头,二话不说。
贯穿文章始终的主线是奶奶的慈祥、开明和大义。当代教育学家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好父亲胜过一个好老师,一个好母亲可以缔造一个民族。奶奶虽然没有文化,可她懂得文化的宝贵,知道怎样才能让儿女有出息。中华民族正是有了奶奶这样的千千万万个好母亲,才有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旺。
当“我”也有了孩子时,她老人家喜从天降。但奶奶已经抱不动眼前活蹦乱跳的曾孙了。她支撑着瘦弱的身子,为她的三代人忙活着炒出香榧子,只是节奏不像先前那么均匀了,奶奶老了。
奶奶像香榧树一样,结满“三代果”养育了三代人,最后长眠在香榧树下。
这篇散文重在抒发内心朴实的感情,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丝丝入扣。巧妙的以物喻人,托物喻意,主题鲜明,含意隽永,让人们永远地记住了慈及三代的奶奶和她的香榧树。从中,我们读到了许多真诚而动情的话语。如文章结尾“我儿也若有所思,为奶奶敬上一柱清香,说:老奶奶化成香榧树了。”堪称点睛之笔。
什么是好的作品?抛开它固有的定义不说,应该是让人感动和深有感触的。别人看了你的文章,虽然不曾接触那些事情,不曾发生内心变化,可是由于文章的媒介,却接触过了,发生过了,结果自然来了感动,所谓身临其境,这就是好作品。这里人格在其中取着决定性因素,人格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散文的水平。
品味人生的作品之所以能感动读者,是因为他本身具备的人格魅力。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所以,品味人生才能够创作出奶奶的香榧树这么好的作品。
当然,奶奶的香榧树在写作上并非没有瑕疵。如奶奶对曾孙说,你吃的叫“芝麻榧”个小、皮薄、仁满、质脆。她又从别处找出个儿大的说:这叫“圆榧”肉硬味淡。这段介绍有人为雕刻的痕迹。按理,奶奶是说不出这些广告用语的。因此,作者再斟酌一下。
瑕不掩瑜,奶奶的香榧树是一篇值得品读的好文章。
三、评上访一世
已经不止一次读品味人生的上访一世。文章主人公是作者的亲姨妈。这个姨妈年轻时因为小学教师工作被校长解聘,找校长理论不成,被校长斥责为“一盏不省油的灯”一气之下走上了一条上访路,从县城到省城,直至告到北京。
“京城说这鸡毛蒜皮的事,让她马上回当地去,她不肯,又大闹了京城信访室。”后果很严重,被送去劳动教养。”教养七年,释放后,姨妈继续上访。这一上访就是半个世纪啊,姨妈从一个豆蔻年华的清丽姑娘渐渐变成白发满头的老妪,在上访的路上颠沛流离了一生。沧海桑田,国家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可姨妈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那颗执拗的心,最后她得到了什么?
“姨妈年过半百,嫁了一个偏远县城丧偶的局长。老头理解她的辛酸,什么都依着她。姨妈本可以从此过上安逸的日子。可是她还要上访。后来她遇上过一个格外“知心”的妇女,认她做干娘,最后,把她的所有积蓄都借走,跑了。
面对这样一个执著,一世上访的姨妈,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看上去这篇文章很像拉家常,似乎也没有什么鲜明的主题。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上访一世就像一部原生态电影,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时代印记,再现了一个弱女子艰涩的一生。一个有高度人格的作者,应该敢于直面严酷的历史,直面苦难的昨天。作者虽然没有具体描写当时的具体年代,可我们感觉到了,姨妈被解聘被劳动教养的年代正是文革前夕和文革中间。那是个是非混淆颠倒,无政府无秩序的错乱年代。
一个好写手写出来的作品应该是与时代相通,应当与社会前进的脉搏相连“心事浩茫连广宇”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用社会大背景烘托人物的命运,虽不刻意,但筋骨相连。
姨妈这个小人物为了讨回一个公道,竟然上访了一生。对她个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悲剧,但发人深省,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或者说始作俑者是脱不了干系的。社会无论发生怎样的变革,但姨妈的事情无人管,直至她走完悲惨的一生,念念不忘的还是上访。
再翻回来说姨妈为什么会上访一世?命运多舛?除了当时所处环境“叵测”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性格。
姨妈是一个知识女性,近于高中毕业。看姨妈年轻时的照片,身段婀娜,大辫齐腰;白皙的脸上,配一副边框透明的近视眼镜;满身透出清秀灵气。这样一个模样清秀,又有文化的女子,理应让人羡慕,有一个好归宿,可姨妈一生和幸运无缘。
她参加工作不久就被解聘,换了别人也许会重新找个工作,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谓“树挪死人挪活”这些先人总结出的人生经验在她这里完全不起作用。她就是要追根问底,逐级上告。结果,这冤雪球越滚越大,直至搭进了一生。
到头来,连她自己都不知自己的上访初衷从哪里拐了弯?她要求查处乡长、要求恢复原职,要求平反。却被告知乡长因别的问题早被解职,已无法再追究。关于“劳动教养”的问题,经过文革的动乱,也早无处查找了。“她一年6次去京城上访,京城领导说让她回家过团圆年。她不肯回去,故意给他们出了三道难题:一,我体力吃不消,要乘飞机回去;二,要县长的车子到机场迎接。第三,我生活也不会自理了,回去要住宾馆。没想到过了半天工夫,全部条件都答应了。”难道这就是她上访的初衷和意义?自然不是,起码开始不是。
她状告的对象的级别随着上访的次数呈上升趋势:从校长到乡长再到京城信访室,都成了她上访控诉者。老的问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她本想告倒别人,结果,却把自己送进牢教所。漫漫上访路,何处是归鸿?从20多岁到70多岁,蹉跎了一生。
姨妈的命运再次验证了“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她的所作所为不由得让人想起作者的父亲“病舟”真是相差甚远,或者说是鲜明的对照。父亲”病舟“所处的生活逆境比她还要艰难,但父亲不怨天尤人,而是一次次寻找生活的出路,勤勉而发奋。虽然,没有享过晚年之福,可他的憨厚与勤勉深深地打动了人们,获得人们的景仰。所以,姨妈的性格确实存在着问题。
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姨妈为自己的饭碗被莫名其妙地砸掉,切身利益被损害难道不应该讨个说法吗?难道不应该矫正吗?她没有做错什么,错的是人心不古。。
上访一世即是一篇醒世之作也是一篇劝世之作。主人公的命运由开始的让人同情变成让亲人不理解不支持,从“一盏不省油的灯”到被“劳教所的大汉跪在她的肚子上,她的屎都涂了一地。”每次读到这句,心都要颤抖一下,人类最丑恶的动物本能莫过于恃强凌弱。
如果说执拗与偏执造成了姨妈的上访一世,那么,人性的丑恶,为官者的不公,社会环境的压抑,更是它的催化剂,把一个开始只想讨个公道与说法的弱女子变成了一个浑身装满火药的“攻击者”直至把自己炸的百孔千疮。
不由得想起秋菊打官司。秋菊是幸运的,遇到了好官。姨妈就没有这么幸运。随着作者的讲述,一个问号在脑海升起,美好的结局为什么只出现在银幕上?难道是来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
上访一世通篇虽然让人感到沉闷和气郁,但文章最后融进了一丝美丽的温馨,给这篇灰色的图版抹上金色的一笔:“春节后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和母亲一起到敬老院看望姨妈。左弯右拐终于找到了那地方,在敬老院的门口看见一张熟悉的小面孔。那是十一二岁的小女孩,模样端正,惹人怜爱。哦,想起来了,这就是姨妈八九年前收养的那个女孩我奔上前去,搂住小女孩。女孩看了看我母亲,想了想,笑了:是表兄!她挣脱我,蹦跳着跑进敬老院,欢叫:妈妈,妈妈,姑妈、表兄来啦!姑妈表兄来啦!”
小女孩一声声“妈妈”的称呼,不仅感染了读者,也慰藉了姨妈。姨妈还是食人间烟火的,凄凉的一生最后还有一丝温热的小火苗陪伴。
“姨妈,您也到这岁数了,自己的事就算了;只要让他们把小女儿的长远给安排好,别让她再受委屈,你就饶了他们吧。”
作者的心声也是读者的期望!
为了一个公道
你走上艰难的上访路
以卵去击石
不惜两鬓染霜
青春遗失在梦中
可曾享受过爱的滋润
可曾沐浴阳光雨露
人生四季
只有冬天陪伴
转眼成耄耋
为了生命的尊严
勒紧命运的缰绳
宁折不弯
圣洁的心灵没有搀假
纵然屈辱受尽
错乱的年代
人心不古
真理从来用牺牲唤醒
但愿你的悲剧
不再上演
铁骨铿锵的生命
理应受到尊重
四、评母亲上街
品味人生的散文素以文字多且厚重见长。长有长的道理,很耐看。而母亲上街这篇随笔不足千字,在品味人生的文章里这样短小的文字是不多见的。这篇短文给人留下不可抹灭的印象,不是因为它短好记,而是它似戏剧语言,通篇是精彩的对白。取材精到,主题鲜明,有血有肉地描写了年过八十的母亲去街上买米发生的故事。
立夏节快到了,母亲上街买点糯米,准备做立夏饭。米贩称好米,正要收银,却认出母亲是她的小学老师。于是,回忆起40多年前发生的往事。
“我是宅基村的”米贩笑着说:“那年为了早点上学,把十二月出生报成二月出生,被您看穿了。”
“有这样的事吗?”在宅基小学教书,是三、四十年前的事了。
“那还有假啊”米贩像在怪怨:“出校门,我一路哭着回家呢!”
“啊!早知道,该送你回家呢。”母亲显得有点不安“现在还怨我吗?”
读者读到这里时,心里不免有些担忧,米贩和母亲原来有过节,下面她会对母亲如何呢?会不会不卖米给母亲呢?因为在生活中,我们见过师生交恶的事情,有的学生会因为老师当年的管教或者受过委屈而记恨老师一辈子。谁知作者笔锋一转写道:
“哪能怨您呢。您也是实事求是,照政策办嘛。”
米贩又笑着“第二年,还不是进您的班了”
看到这里,读者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心里不免对米贩产生了好感。是的,不仅读者释然,母亲听到这样的话也很开心:
“哈哈哈,没耽误就好。”母亲把手中的糯米往高处提了提“这米,还卖给我?”
“咋不卖呢?”米贩一转想“对对,不卖了,不卖了!”
“不卖了?”递上去的硬币被推了回来,母亲不知如何是好。
我们刚释然的心又被提了起来,米贩想干什么?难道真记仇不成?一波刚平又起一波?好奇心驱使读者继续观看后面发生的事情。
“您对我可好啦!刚上学那天,我尿了裤子,不敢说。您发觉了,悄悄带我到您的房间,拿自己孩子的裤给我换;还把我的裤洗了,才让我带回家。”
原来如此。我们眼前顿时闪现了一个慈母般的老师形象。有师如此,学生怎差?
当母亲又看了看手中拎着的糯米,认真问“那米干吗不卖?”
“这点米,拿去,拿去。”
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母亲上街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经过作者的发现,我们从中看到了老师关爱学生的师德之美,看到了学生知恩回报的尊师之美,画面温馨感人,如沐春雨。
作者不过是讲述了母亲买米遇到学生米贩这么一件小事,人生这样的邂逅并不少见,遇到后,不过是拉个家常,事后有个与人聊天的话题而已。可作者却从中发现了有意义的东西,把它提炼、挖掘,成就了一篇感人之作。
一个好写手不仅要善于观察生活,还要具备一颗美好的心灵,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滴之美,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引发心与心的共鸣。
一般而言,人的心灵有多扇窗。打开透视丑恶的心灵之窗,看到的必然不会是美好,打开透视美好的心灵之窗,就会发现即使是别人看来不值一提、平常的事物原来都有美好、可爱之处。母亲上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此。
文章最后描写道:“母亲谢过对方,提着一斤米,慢慢的走了,拐杖点到地上,笃笃有声。”这段描写可谓用心良苦,作者是想告诉读者:当你付出了爱,心灵也会对你有所回报,有一种惬意的满足感。母亲拐杖点到地上,那笃笃有力的声响恰好说明了母亲此刻的心是满足的,惬意的。深深地感染了读者,引导了读者。
品味人生的文章,好就好在每篇结尾都是用了心思的,要么画龙点睛,要么豹尾横扫,已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五、评沪上马兄
与一个人相识得久了,偶有所思,要提起笔来写一写,其实并不是件容易事。品味人生的沪上马兄用了不到3000字,就把一个路上邂逅的上海人写了三十年。多角度、多侧面阐述的淋漓尽致。
沪上马兄是一篇写人叙事性散文。它以流畅朴实的语言,细腻活泼的文笔给人们讲述了一个普通而有人生追求、个性而为人质朴的摄影爱好者——沪上马兄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依然是小人物,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打动人心,时而引人发笑,时而另人沉思。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万般感慨咀嚼在心头。
三十年前,作者与马兄初识在旅途的货车上,二人由于兴趣爱好相投,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文章开篇,作者轻描素写地就把马兄的形态与神态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对马兄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三十年前的马兄有着上海人的优势感,腰间挎着架时髦的海鸥203折叠式相机,拍两寸大底片,在上海某国有工厂上班,常趁工作闲暇外出旅游。他随身带着小相册,身披那时最让人羡慕的军大衣。这一切,无疑都是那个年代活得有头有脸的人的象征。
相比而言,作者是寒酸的,相机是50年代产的华山牌,只能拍单寸底片,而且还是借的。
此外,作者特意提到沪上马兄请客时实行“aa制”抓住了上海人精细的生活习惯,这何尝不是上海人的优越感?作者这样介绍,为马兄三十年后的生活设下(强烈对照)伏笔。
三十年后,当作者再次来到上海,看到了上海巨大的变化,摩天商厦鳞次栉比,豪华轿车招摇而过。而眼前的马兄却是另一番景象:“还是那张细眼宽颧的脸,却有一些明显的污渍;身穿一件老旧的品牌t恤衫;头发蓬乱,还粘着一条塑料包扎带的细丝。我伸手给他摘下。”
作者细腻的观察力洞彻心扉,一个落魄的马兄尽收眼底。尽管生活寒酸,可马兄的热情依然如故。“他不由分说,把我拉到附近一家餐馆,点了几个小菜,两瓶啤酒。”老朋友见面,自然拉起家长里短,马兄告诉作者“厂里不去了,就在家门口摆个小摊,日夜守着,摊上有公用电话,手机不用了。”说到这些,他好象讷言了许多。
这段描写把马兄落魄的原因做了简要的交代,使我们明白了改革大潮中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现状。令人惊讶的是,改革开放后的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