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相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好好儿地抄了一篇几百字的八股文,结果俞兴言突然翻脸将自己给赶了出来,闹得高文甚是没趣。
自己回头想了想,这篇作文里也没什么地方有问题,以至引得老先生勃然大怒啊?
不对……或许有吧……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尤其是如俞兴言这种屡试不第,被士林引为笑谈的老腐儒都有点心理扭曲,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触到了他的逆鳞。
那么,究竟这文章里有什么地方不对呢?
既然想不通,高文索性也不去想。
自己和俞兴言严格说来仅仅是生意上的关系,也谈不上私交。老先生性格古怪,又是个爱钱的人,而高文则大大咧咧不正经,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也没多少话好说。
到初四那天,杜知县传高文去见,交代下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原来,今年朝廷开恩科,乃是大考之年。朝廷在年前就下了圣旨,命令各省布政使司、学政衙门、府县各级机关务必要将此事办得妥贴。
乡试每三年一届,是省一级的考试。士子一旦中式,就能获取举人功名,有做官的资格,相当于后世的公务员国考。不,规格应该更大。你一旦中了举人,又不想参加会试,加上又有门路,大可去吏部报备,然后安排去一个县做县丞,也就是后世的常务副县长。
省一级的乡试同韩城县自然是没有关系的,但别忘记了,明朝的科举考试分四级,分别是童子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子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部分,你得一道一道考下去,只有过了童子试获取了秀才功名,你才有参加乡试的资格,才算是正经的读书人。
和乡试、会试、殿试三年一届不同,童子试每三年考两次。
按照朝廷的选举制度,每年二月县试,被录取之后,五月参加所在府的府试。至于童试最后一关院试,则定在六月底七月中。各地因为气候冷热、路途远近关系,考期并不统一。比如南方地区七月流火,考生热死在考场里的事情也是有的,多半会提前到六月。而院试因为关系到考生的功名,考官都由中央下派。河南、河北、山西离京城近还好些。如陕西、两广、云贵,则定在七月中旬。
明朝考核一个地方官政绩是有严格标准的:赋税、治安、文教。
其中文教就是指你在任期间,治下的出了多少秀才、多少举人甚至进士。
杜生辉杜知县乃是天官冢宰的王直王阁楼的门生,这次空降的韩城做知县,本就是奔着获取政绩而来的。他也是运气,今年韩城雪大,瑞雪兆丰年,来年的两税应该不成问题。至于治安,报恩寺大案在陕西轰动一时,高文很给他长脸,现在只剩文教一项。
杜大人就寻思着要在这事上大干一场,琢磨了一下,韩城经济发达,治下也有不少秀才,这才大可都送去西安城参加秋后的乡试。当然,要送书生们去参考,这路费你总得要给些。按照规矩,考生去参加大比,官府每人都要送上几两银子的路费,还得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这笔钱,自然要着落到城中富户头上,让他们赞助一些。
乡试是一桩,童子试也不能落下了,这才是最容易出政绩的地方。乡试难度实在太大,每届考试,一个县也出不了几个举人。可童子试就不一样了,碰到运气好,一口气考中十七八个秀才也不有的。与其将希望寄... -->>
好好儿地抄了一篇几百字的八股文,结果俞兴言突然翻脸将自己给赶了出来,闹得高文甚是没趣。
自己回头想了想,这篇作文里也没什么地方有问题,以至引得老先生勃然大怒啊?
不对……或许有吧……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尤其是如俞兴言这种屡试不第,被士林引为笑谈的老腐儒都有点心理扭曲,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触到了他的逆鳞。
那么,究竟这文章里有什么地方不对呢?
既然想不通,高文索性也不去想。
自己和俞兴言严格说来仅仅是生意上的关系,也谈不上私交。老先生性格古怪,又是个爱钱的人,而高文则大大咧咧不正经,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也没多少话好说。
到初四那天,杜知县传高文去见,交代下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原来,今年朝廷开恩科,乃是大考之年。朝廷在年前就下了圣旨,命令各省布政使司、学政衙门、府县各级机关务必要将此事办得妥贴。
乡试每三年一届,是省一级的考试。士子一旦中式,就能获取举人功名,有做官的资格,相当于后世的公务员国考。不,规格应该更大。你一旦中了举人,又不想参加会试,加上又有门路,大可去吏部报备,然后安排去一个县做县丞,也就是后世的常务副县长。
省一级的乡试同韩城县自然是没有关系的,但别忘记了,明朝的科举考试分四级,分别是童子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子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部分,你得一道一道考下去,只有过了童子试获取了秀才功名,你才有参加乡试的资格,才算是正经的读书人。
和乡试、会试、殿试三年一届不同,童子试每三年考两次。
按照朝廷的选举制度,每年二月县试,被录取之后,五月参加所在府的府试。至于童试最后一关院试,则定在六月底七月中。各地因为气候冷热、路途远近关系,考期并不统一。比如南方地区七月流火,考生热死在考场里的事情也是有的,多半会提前到六月。而院试因为关系到考生的功名,考官都由中央下派。河南、河北、山西离京城近还好些。如陕西、两广、云贵,则定在七月中旬。
明朝考核一个地方官政绩是有严格标准的:赋税、治安、文教。
其中文教就是指你在任期间,治下的出了多少秀才、多少举人甚至进士。
杜生辉杜知县乃是天官冢宰的王直王阁楼的门生,这次空降的韩城做知县,本就是奔着获取政绩而来的。他也是运气,今年韩城雪大,瑞雪兆丰年,来年的两税应该不成问题。至于治安,报恩寺大案在陕西轰动一时,高文很给他长脸,现在只剩文教一项。
杜大人就寻思着要在这事上大干一场,琢磨了一下,韩城经济发达,治下也有不少秀才,这才大可都送去西安城参加秋后的乡试。当然,要送书生们去参考,这路费你总得要给些。按照规矩,考生去参加大比,官府每人都要送上几两银子的路费,还得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这笔钱,自然要着落到城中富户头上,让他们赞助一些。
乡试是一桩,童子试也不能落下了,这才是最容易出政绩的地方。乡试难度实在太大,每届考试,一个县也出不了几个举人。可童子试就不一样了,碰到运气好,一口气考中十七八个秀才也不有的。与其将希望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