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青云英雄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甚至可以和儒家、道家并驾齐驱,并称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家。
墨家的思想,和其他所有学派和流派的都有所不同,极为鲜明。
异志记载,墨家思想之中,最为世人所知的,便是平等、兼爱和非攻。
这三种观念,既成就了墨家,也直接导致了墨家的衰败。
史书记载,春秋之时。各国诸侯之间,偶有冲突之时,均多以和议而决。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极少会大打出手。
即使真地有和议所解决不了的争端。需要诉诸武力时,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采用的方式,也是会猎。
所谓会猎,便是双方在约定好的时间。将各自的军队带至事先约定好的地点,各自排兵布阵。
列阵布兵完毕,双方往往一看,便可知敌己之优劣,断敌己之强弱。
通常情况下,摆出阵势后,不需要双方动手,自觉稍弱的一方,便会主动认输,争端也就此得到解决。
若实在是有一些个好战的诸侯国主。不守规矩,会猎时,真刀真枪地与对方打将起来的话,被对方打败,或者将对方打败后,只要一方认输,另一方也会立即鸣金收兵,而不会赶尽杀绝,更不会兴起灭国之战。
墨家,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之中。渐渐兴起。
异志相传,墨家之人,多忠勇之辈,死节之士。只要墨家之人认为是对的。他们便可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至战国之时,天下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大兴战端。普天之下,战火纷飞。尸殍遍地。民不聊生。
而且,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一旦发动战争,便大多是灭国之战。春秋之时的君子之风,荡然无存。
而墨家,也正是在这个时代,大兴于世。
为了止战火、救万民,墨家之人,游走于各路诸侯之间,竭尽全力,试图阻止一场又一场的战争。
除了以劝阻止战,墨家之人,更是亲自投身于战场,奋勇拼杀,帮助那些被攻打的国家,抵抗侵略,以身止战。
一批批、一代代墨家之人,前赴后继,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终于将墨家思想,遍传于世。
墨家思想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兼爱、平等和非攻,一方面广为普通百姓所接收和拥护,另一方面,却又深为帝皇、王侯、贵胄所忌。
帝皇者,天之子也。君权者,天命所授也。墨家所主张的人人平等,显然,与这种思想完全相悖。
而为帝、为皇、为王者,莫不希望,心之所向,梦之所及,普天之土,尽归其下。故而,历代帝、皇、王,无不心存开疆辟土之志。而墨家主张非攻,又与其这些帝、皇、王的这种意志,完全相悖。
是以,一方面,普通百姓,对墨家的思想大为拥护。另一方面,历代帝王,却对墨家多番打压。
待到陈胜王吼出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历朝历代的帝王,更是将墨家思想,视为洪水猛兽,直接将之列为异端邪说。对墨家之人,也或杀或剿。
正因为如此,墨家日渐式微。墨家思想,也渐渐地,从世人心中淡出。
同时,历朝史书之中,更是刻意淡化,甚至抹去关于墨家的一切记载。唯有一些和墨家相关的传说和异志,流传了下来。
传说所言,墨家虽然势微,但却从来没有真正消亡。墨家之人,也从来没有放弃,或者改变过自己的主张。
传说之中,最为江湖人所知的,便是墨门之杀。
墨门之人,向不参与江湖争斗。
但每当中原天下有大事发生时,墨门之人,又总会参与其中。无论在墨门鼎盛之时,还是在墨门衰退之后,都是如此。
墨门参与的大事,往往与战争有关。
每当中原之内有战乱,或者中原与其他邻国开战时,墨门之人,便会现世。
他们现世的目的,便是为阻止战祸。
只是,随着墨门的衰败,墨门之人所用的方法,不再是如鼎盛之时那般,游走于交战双方,进行劝阻。也不再是仅仅帮助任何一方,亲临战场作战。
他们用得更多的新方法,是以杀止战。他们杀的,大多是某一方的大军主帅或者将领,以致其群龙无首,从而不得不止战。在最极端的时候,墨门之人,甚至刺杀过几位好战的帝王和国主。
依传言和异志所载,墨门之人,每逢战乱现世,少则三人,多则十三人,皆是修为极为高深的死节之士。
因为每一次墨门之人现世,皆是为杀人而来,所以,传言和异志之中,直接将他们称为墨门之杀。
若是三人,便称为墨门三杀。若是五人,便称为墨门五杀。若是十三人,便称为墨门十三杀。
墨门之杀,虽然平时不现于世间,但每次现世,皆不会隐藏身份。杀人之后,更会公诸于世。所以,大凡有些见识的江湖之人,或多或少,都听过与他们相关的传说。
独孤寒之所以会觉得震惊,场中听闻过他们名号的人,也尽皆面色沉重,乃是因为,墨门之杀,每次现世,都会掀起一场大杀劫。
传说之中,被墨门之杀盯上的人,还从来没有一个,能够成功从他们手中逃脱的。
此次,北人大举入侵,与中原掀起大战,世人尚未闻墨门之杀出现。
谁知道,七位墨门之人,居然于今日出现在此处。
这七人的名字,若是按照他们自报名号的顺序连起来,乃是“非、攻、即、伐、战、为、先”。
这几个字若是连成一句话,众人怎么听,也听不出其中有止战之意。(未完待续。)
甚至可以和儒家、道家并驾齐驱,并称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家。
墨家的思想,和其他所有学派和流派的都有所不同,极为鲜明。
异志记载,墨家思想之中,最为世人所知的,便是平等、兼爱和非攻。
这三种观念,既成就了墨家,也直接导致了墨家的衰败。
史书记载,春秋之时。各国诸侯之间,偶有冲突之时,均多以和议而决。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极少会大打出手。
即使真地有和议所解决不了的争端。需要诉诸武力时,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采用的方式,也是会猎。
所谓会猎,便是双方在约定好的时间。将各自的军队带至事先约定好的地点,各自排兵布阵。
列阵布兵完毕,双方往往一看,便可知敌己之优劣,断敌己之强弱。
通常情况下,摆出阵势后,不需要双方动手,自觉稍弱的一方,便会主动认输,争端也就此得到解决。
若实在是有一些个好战的诸侯国主。不守规矩,会猎时,真刀真枪地与对方打将起来的话,被对方打败,或者将对方打败后,只要一方认输,另一方也会立即鸣金收兵,而不会赶尽杀绝,更不会兴起灭国之战。
墨家,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之中。渐渐兴起。
异志相传,墨家之人,多忠勇之辈,死节之士。只要墨家之人认为是对的。他们便可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至战国之时,天下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大兴战端。普天之下,战火纷飞。尸殍遍地。民不聊生。
而且,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一旦发动战争,便大多是灭国之战。春秋之时的君子之风,荡然无存。
而墨家,也正是在这个时代,大兴于世。
为了止战火、救万民,墨家之人,游走于各路诸侯之间,竭尽全力,试图阻止一场又一场的战争。
除了以劝阻止战,墨家之人,更是亲自投身于战场,奋勇拼杀,帮助那些被攻打的国家,抵抗侵略,以身止战。
一批批、一代代墨家之人,前赴后继,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终于将墨家思想,遍传于世。
墨家思想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兼爱、平等和非攻,一方面广为普通百姓所接收和拥护,另一方面,却又深为帝皇、王侯、贵胄所忌。
帝皇者,天之子也。君权者,天命所授也。墨家所主张的人人平等,显然,与这种思想完全相悖。
而为帝、为皇、为王者,莫不希望,心之所向,梦之所及,普天之土,尽归其下。故而,历代帝、皇、王,无不心存开疆辟土之志。而墨家主张非攻,又与其这些帝、皇、王的这种意志,完全相悖。
是以,一方面,普通百姓,对墨家的思想大为拥护。另一方面,历代帝王,却对墨家多番打压。
待到陈胜王吼出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历朝历代的帝王,更是将墨家思想,视为洪水猛兽,直接将之列为异端邪说。对墨家之人,也或杀或剿。
正因为如此,墨家日渐式微。墨家思想,也渐渐地,从世人心中淡出。
同时,历朝史书之中,更是刻意淡化,甚至抹去关于墨家的一切记载。唯有一些和墨家相关的传说和异志,流传了下来。
传说所言,墨家虽然势微,但却从来没有真正消亡。墨家之人,也从来没有放弃,或者改变过自己的主张。
传说之中,最为江湖人所知的,便是墨门之杀。
墨门之人,向不参与江湖争斗。
但每当中原天下有大事发生时,墨门之人,又总会参与其中。无论在墨门鼎盛之时,还是在墨门衰退之后,都是如此。
墨门参与的大事,往往与战争有关。
每当中原之内有战乱,或者中原与其他邻国开战时,墨门之人,便会现世。
他们现世的目的,便是为阻止战祸。
只是,随着墨门的衰败,墨门之人所用的方法,不再是如鼎盛之时那般,游走于交战双方,进行劝阻。也不再是仅仅帮助任何一方,亲临战场作战。
他们用得更多的新方法,是以杀止战。他们杀的,大多是某一方的大军主帅或者将领,以致其群龙无首,从而不得不止战。在最极端的时候,墨门之人,甚至刺杀过几位好战的帝王和国主。
依传言和异志所载,墨门之人,每逢战乱现世,少则三人,多则十三人,皆是修为极为高深的死节之士。
因为每一次墨门之人现世,皆是为杀人而来,所以,传言和异志之中,直接将他们称为墨门之杀。
若是三人,便称为墨门三杀。若是五人,便称为墨门五杀。若是十三人,便称为墨门十三杀。
墨门之杀,虽然平时不现于世间,但每次现世,皆不会隐藏身份。杀人之后,更会公诸于世。所以,大凡有些见识的江湖之人,或多或少,都听过与他们相关的传说。
独孤寒之所以会觉得震惊,场中听闻过他们名号的人,也尽皆面色沉重,乃是因为,墨门之杀,每次现世,都会掀起一场大杀劫。
传说之中,被墨门之杀盯上的人,还从来没有一个,能够成功从他们手中逃脱的。
此次,北人大举入侵,与中原掀起大战,世人尚未闻墨门之杀出现。
谁知道,七位墨门之人,居然于今日出现在此处。
这七人的名字,若是按照他们自报名号的顺序连起来,乃是“非、攻、即、伐、战、为、先”。
这几个字若是连成一句话,众人怎么听,也听不出其中有止战之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