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生于望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船队,往海上做生意呢!”
柳复立即就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莫非东平王想要把王妃的妹婿安置在海边的城镇,好方便他的海上行动?只是,东平王平白无故地,做什么海上生意?这事儿却从未听人说起……
柳东行自然不会把通政司与罗明敏打听到的消息通通告诉柳复,便含含糊糊地说:“圣上不满东平王府,这事儿二叔心里也清楚,本来苏姑父的事也没什么难的,但东平王爷一插手,事情便不成了。苏姑父恐怕暂时离不得南疆,便是离了那里,也不会回京城来了,为了小姑姑一家子的平安,二叔还是歇了这个心思吧。只是东平王府那头……仅仅不远不近地处着,恐怕是不够的。咱们柳家出了一位王妃,与王府便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二叔,听说太后身子欠佳,东平王府的动作却越来越过分了,接连拜访高官勋贵,重礼可送了不少,上头都看着呢。二叔恐怕要早做决断才行。”
柳复面色一变,沉下脸来:“休得胡言乱语!你一个小小的武举人,便是能替通政司的大人们跑腿办些零碎差事,也不可能知道什么机密,可见是哄人!今儿只有我听见,便罢了,若再叫我听到你提这事儿,或是在外头胡吣半句,我便要禀上祖宗,对你行家法了!”
柳东行心中冷笑,也不去揭穿他的色厉内荏,只是肃正了神色,郑重应了,又道:“二叔说得是,到底是朝中的老人,见识比侄儿强多了。”接着语气一转,“其实侄儿前儿往司里办事时,偶然听到有人这么议论,也不知事情轻重,担心您一家子会受连累,方才向您提起的。二叔若不信,只管使人去打听,真不是侄儿胡乱编的!”
通政司的消息,叫他往哪里打听?!
柳复黑着脸,暗自生着闷气,但是心里却对柳东行的话越来越在意。为了避免引起帝王猜忌,他对东平王一向是敬而远之的,但与做王妃的大妹却关系极好,私下没少往来。先前因为妻子柳顾氏行事不当,惹恼了大妹,两家之间明面上是断了来往,实际上他与大妹之间却依然保持着一旬一信。然而眼下东平王府的行事,叫他越来越看不明白了。那世子外甥接连在京城中招惹高门贵女,选的还都是家中父兄官位高又有实权的,之前还不惜开罪皇帝与三皇子,想要争夺东阳侯府的千金,加上东平府那头又有些不大好的消息传来,妹夫父子俩到底在想什么呢?!难不成……真的如传闻中那样,有不臣之心?!
好糊涂!别说当今圣上登基二十余载,早已坐稳了江山,膝下又有好几位皇子,其中不乏成年有才智之人。东平王虽是先帝嫡出,又有太后偏宠,到底是隔了一层。古往今来,有几个皇帝会在血脉尚存之际,让兄弟继承大统的?!一个不好,便是亲手足,也只有事败身死的下场!妹妹怎的就不知道劝一劝?!
柳复犹自在那里烦恼,柳东行却静静地扫视书房中的物件,眼尖地发现从前那副花鸟挂屏所在的墙面已经是一片雪白,只空落落地挂了两幅条幅,中间摆着一个香案,供着一炉香、一盆佛手、一个白玉磬,如此而已。他微微一笑,将视线重新转回柳复身上,状似无意地道:“说起来,二叔可曾听说过?东平王世子这些天跟永昌侯家的大小姐过从甚密呢,听说王妃已经向太后提过,不日就要赐婚了。”
柳复闻言一惊:“永昌侯?那不是……”他立时闭上了嘴。
永昌侯何家,乃是郑王母家,郑王生母何淑妃,便是现任永昌侯的嫡亲妹子。永昌老侯爷早年在户部经营多年,圣上能顺利登基,平息政局,老侯爷居功至伟。只是如今这位袭爵的侯爷,性情有些执拗,又没有乃父的才干,却每每仗着先人的功绩谋权逐利。圣上对其不满久矣,为了防备他家,甚至不惜让亲生骨肉郑王娶了一位二流国公家的千金为正妃,省得何家将嫡长女何曼筠嫁过去,再生事端。
柳复开始怀疑,东平王也许做了两手准备……
柳东行看着他陷入沉思,小声叫了两声,见他没有反应,嘴边不由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便轻轻退出了书房,看着外头明亮的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如果二叔真的上了当,从今往后,便真的要孤立无援了。哼,当自己不知道他与东平王府私下有联系么?!
就算二叔没上当,东平王府的行事只会让他越来越惊慌的,自己远远地看戏,也很有趣呢……
迈步在回廊间,柳东行往正院的方向走去。他是要去给二婶柳顾氏请安的。只是走到半路,便有两个小丫头结伴从他身边笑着走过,给他行礼请安,却在蹲下身后,迅速地传了一句话:“春香姐姐带着夫婿回来请安,正在太太屋里说话。”另一个小丫头则补充说:“春香姐姐劝太太莫上了白姨娘的当,太太发了一顿火,又赏了春香姐姐一对金镯子。”
柳东行一挑眉,微微颌首,那两个小丫头已经快步走开了。
事情进展很顺利,看来他真的能看上几出好戏呢……
自从东平王妃与王妃长嫂柳尚书夫人生了口角以来,两府之间便甚少来往,不过还能维持着面上的礼数。然而,让全京城的人都惊讶不已的是,王府前日送了一份丰厚的年礼去柳家,柳家次日便将其中贵重之物全数送回,只收了些瓜果牲畜,却又还了一车粮食布匹与两幅柳尚书的亲笔字画做年礼,着实太失礼了。据说王爷很是恼火,王妃也觉得娘家不给自己长脸,亲自带了人坐车往柳家里走了一遭,离开时脸都黑了。
东平王府与柳尚书府翻脸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京城。有人说,这是因为王妃与柳夫人姑嫂不和;也有人说,是因为柳尚书清高太过,不愿与皇亲交好;但也有人说,这是两家的障眼法,用来糊弄外人的,其实私底下交情好着呢。
且不说这些传言是怎么传出来,又是怎么在短短三天内传得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的,与王府相关的流言,皇宫之中自然会格外留心。传闻中正忙着为立储大典做准备的三皇子,便特地召来了相熟的官家子弟,打听这件事的真伪。(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船队,往海上做生意呢!”
柳复立即就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莫非东平王想要把王妃的妹婿安置在海边的城镇,好方便他的海上行动?只是,东平王平白无故地,做什么海上生意?这事儿却从未听人说起……
柳东行自然不会把通政司与罗明敏打听到的消息通通告诉柳复,便含含糊糊地说:“圣上不满东平王府,这事儿二叔心里也清楚,本来苏姑父的事也没什么难的,但东平王爷一插手,事情便不成了。苏姑父恐怕暂时离不得南疆,便是离了那里,也不会回京城来了,为了小姑姑一家子的平安,二叔还是歇了这个心思吧。只是东平王府那头……仅仅不远不近地处着,恐怕是不够的。咱们柳家出了一位王妃,与王府便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二叔,听说太后身子欠佳,东平王府的动作却越来越过分了,接连拜访高官勋贵,重礼可送了不少,上头都看着呢。二叔恐怕要早做决断才行。”
柳复面色一变,沉下脸来:“休得胡言乱语!你一个小小的武举人,便是能替通政司的大人们跑腿办些零碎差事,也不可能知道什么机密,可见是哄人!今儿只有我听见,便罢了,若再叫我听到你提这事儿,或是在外头胡吣半句,我便要禀上祖宗,对你行家法了!”
柳东行心中冷笑,也不去揭穿他的色厉内荏,只是肃正了神色,郑重应了,又道:“二叔说得是,到底是朝中的老人,见识比侄儿强多了。”接着语气一转,“其实侄儿前儿往司里办事时,偶然听到有人这么议论,也不知事情轻重,担心您一家子会受连累,方才向您提起的。二叔若不信,只管使人去打听,真不是侄儿胡乱编的!”
通政司的消息,叫他往哪里打听?!
柳复黑着脸,暗自生着闷气,但是心里却对柳东行的话越来越在意。为了避免引起帝王猜忌,他对东平王一向是敬而远之的,但与做王妃的大妹却关系极好,私下没少往来。先前因为妻子柳顾氏行事不当,惹恼了大妹,两家之间明面上是断了来往,实际上他与大妹之间却依然保持着一旬一信。然而眼下东平王府的行事,叫他越来越看不明白了。那世子外甥接连在京城中招惹高门贵女,选的还都是家中父兄官位高又有实权的,之前还不惜开罪皇帝与三皇子,想要争夺东阳侯府的千金,加上东平府那头又有些不大好的消息传来,妹夫父子俩到底在想什么呢?!难不成……真的如传闻中那样,有不臣之心?!
好糊涂!别说当今圣上登基二十余载,早已坐稳了江山,膝下又有好几位皇子,其中不乏成年有才智之人。东平王虽是先帝嫡出,又有太后偏宠,到底是隔了一层。古往今来,有几个皇帝会在血脉尚存之际,让兄弟继承大统的?!一个不好,便是亲手足,也只有事败身死的下场!妹妹怎的就不知道劝一劝?!
柳复犹自在那里烦恼,柳东行却静静地扫视书房中的物件,眼尖地发现从前那副花鸟挂屏所在的墙面已经是一片雪白,只空落落地挂了两幅条幅,中间摆着一个香案,供着一炉香、一盆佛手、一个白玉磬,如此而已。他微微一笑,将视线重新转回柳复身上,状似无意地道:“说起来,二叔可曾听说过?东平王世子这些天跟永昌侯家的大小姐过从甚密呢,听说王妃已经向太后提过,不日就要赐婚了。”
柳复闻言一惊:“永昌侯?那不是……”他立时闭上了嘴。
永昌侯何家,乃是郑王母家,郑王生母何淑妃,便是现任永昌侯的嫡亲妹子。永昌老侯爷早年在户部经营多年,圣上能顺利登基,平息政局,老侯爷居功至伟。只是如今这位袭爵的侯爷,性情有些执拗,又没有乃父的才干,却每每仗着先人的功绩谋权逐利。圣上对其不满久矣,为了防备他家,甚至不惜让亲生骨肉郑王娶了一位二流国公家的千金为正妃,省得何家将嫡长女何曼筠嫁过去,再生事端。
柳复开始怀疑,东平王也许做了两手准备……
柳东行看着他陷入沉思,小声叫了两声,见他没有反应,嘴边不由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便轻轻退出了书房,看着外头明亮的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如果二叔真的上了当,从今往后,便真的要孤立无援了。哼,当自己不知道他与东平王府私下有联系么?!
就算二叔没上当,东平王府的行事只会让他越来越惊慌的,自己远远地看戏,也很有趣呢……
迈步在回廊间,柳东行往正院的方向走去。他是要去给二婶柳顾氏请安的。只是走到半路,便有两个小丫头结伴从他身边笑着走过,给他行礼请安,却在蹲下身后,迅速地传了一句话:“春香姐姐带着夫婿回来请安,正在太太屋里说话。”另一个小丫头则补充说:“春香姐姐劝太太莫上了白姨娘的当,太太发了一顿火,又赏了春香姐姐一对金镯子。”
柳东行一挑眉,微微颌首,那两个小丫头已经快步走开了。
事情进展很顺利,看来他真的能看上几出好戏呢……
自从东平王妃与王妃长嫂柳尚书夫人生了口角以来,两府之间便甚少来往,不过还能维持着面上的礼数。然而,让全京城的人都惊讶不已的是,王府前日送了一份丰厚的年礼去柳家,柳家次日便将其中贵重之物全数送回,只收了些瓜果牲畜,却又还了一车粮食布匹与两幅柳尚书的亲笔字画做年礼,着实太失礼了。据说王爷很是恼火,王妃也觉得娘家不给自己长脸,亲自带了人坐车往柳家里走了一遭,离开时脸都黑了。
东平王府与柳尚书府翻脸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京城。有人说,这是因为王妃与柳夫人姑嫂不和;也有人说,是因为柳尚书清高太过,不愿与皇亲交好;但也有人说,这是两家的障眼法,用来糊弄外人的,其实私底下交情好着呢。
且不说这些传言是怎么传出来,又是怎么在短短三天内传得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的,与王府相关的流言,皇宫之中自然会格外留心。传闻中正忙着为立储大典做准备的三皇子,便特地召来了相熟的官家子弟,打听这件事的真伪。(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