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年少天纵1931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家国天下最后一代的孝子忠臣(作者:偶然)
第一次看《代人受过》的时候,没能看下去,看了几章,好象是两兄弟的故事,却又归在耽美类,自然有些狐疑。接着被汉威挨大哥汉辰的那一顿毒打吓上一跳,——其实后来在《天下风雷》中看到汉辰和杨小七遭受的夏楚捶笞,才知道汉威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无论如何,封建军阀家族这些不把子弟当人待的严酷家法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几乎便要以为紫陌弄的是SP文。再接着扯出幼弟的身世之谜,又以为是家族恩怨的戏码,于是便扔在了一边。怎么着第二次起头看了起来,已经记不大准,好象是看到小七叔的往事那段,有了些感觉,然后胡孝彦出场,故事逐渐从豪门恩怨走上了一个广阔的历史舞台,才发现远不是讲一个家族故事那么简单。再后来,格局见大,气势亦见沉重,杨汉辰的风采越来越夺目,及至“正气歌”,眼泪终于涌出,到最后“南高峰对北高峰”、“便凌云去也无心”,辛酸的滋味一直贯穿至小说完结。从那时起就想写一篇评,可是却总感觉无从下笔,好象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昨天在仪陇参观朱德故居纪念馆,却不知怎的想起了这个小说,也许是因为听到讲武堂,也许是想起了成王败寇,也许是记起有人说过,那段历史我们只记住了进步的共产党和反动的国民党,却忘记了还有一些夹在中间的历史风云和挣扎往事。于是回头来又翻看了一次《代》文,还是觉得小说写得好。都知道民国文其实不好写,沉重不说,囿于当代历史观教育的单线条,也很难写出“曲径通幽”的创意。但《代人受过》和《天下风雷》这对姊妹小说却可算是另辟蹊径的作品了。
《天下风雷》的开篇,军阀家的大少爷与奶妈的女儿私奔,打算投奔自由与革命的故乡法国,这就是一个出走的“娜拉”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在两人第一次的争吵中嘎然转向:秋月要求汉辰登报声明“与军阀大帅脱离父子关系”,而汉辰却守住了这条血脉的底线。历来革命精神、进步青年,都要求与封建家庭决裂,否则就是懦弱、不坚决甚至虚伪——秋月就是这样指责汉辰的。而在小说中,那些让人胆战心惊、不把人当人待的家法折磨也在在为主人公们的离家提供了充分依据。事实上,从杨小七、汉辰、汉威等杨家子弟到子卿大少爷,都曾经离家出走过,小七逃家数年,汉辰更是激烈地抗争过,甚至悲惨地以死寻求解脱。他们不是没有反抗过,只是最后都没有成功。可如果就停留于一场失败的反抗,那就不过是又一个被封建家庭吞噬的“觉新大哥”而已。
一切都因为他们特殊的身份,使这场反抗与屈服具有了不一样的含义。《代人受过》和《天下风雷》两文属于架空类型,但紫陌的金庸式笔法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私人解读。两文的时代背景从北洋军阀割据时代绵延至民国抗战年代,其中的人物除了“龙城杨家”其他基本都是典出有型,他们是一群十年内就可能执掌一方大权、手握重兵、“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北洋军阀世家子弟,他们被称为“少帅”,被称为“民国八公子”。这烙刻在他们骨血上的标记,使家与国、忠与孝、责任与桎梏微妙地联系在了一起。这就是小说的立意特殊之处。
中国向来是民族国家,立国的根本从来不是什么信仰与主义,而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脉联系。因此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家与国向来是一体的,在三纲五常的伦理下,父子之情与君臣之义一脉相承,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如小说中顾无疾常说的“自古求忠臣必出孝子之家”,古代帝王以“孝”治天下,其实就是以治家的方式治国,以君父对子民。《代人受过》中何文厚(蒋介石原型)治国即如《天下风雷》中杨大帅治家。“家国天下”,正是这两部小说的立足点。
这种家国天下的伦理下,君父对子民的要求最主要就是二点:一是忠贞,二是责任。关于忠孝,中国的文化有时候是矛盾的,既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又说“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但总体来说,儒家的伦理文化仍然是一种要求忠贞、憎恶背叛的思想。平常时候,也许可以考虑“良禽择木”,然而一旦面临家国危机之时,忠贞总是获得最高礼赞,所谓“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而在传统文化中受到高度推崇的“正气”亦与伦常紧密相关,文天祥《正气歌》里说道“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三纲常系命,道义为之根”。关于责任,中国的国家概念是父权文化的体现,家国的君父对子民具有无上地位,而子民对家国更多的是强调义务而非权利,强调承担责任而非个人情感(当然也会因为教育之故使责任上升为情感),这种责任同样特别表现在内忧外患之时,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小说中的几位年轻主人公就是生在这种“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时代,多少年的教育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这个家国面临存亡危机的时刻去逃避。即使家族和国家留给他们的都是苦难的回忆,家族里的夏楚加身、家法ling辱,国家里哀鸿遍野、焦土硝烟的现实,都是令人窒息的,人如同在苦海里挣扎不到岸。杨小七说“生在杨家是你我的悲哀,生为中国人也是你我的无奈,尤其是在这个内忧外患沧海横流的世道”。厌恶这个丑陋的家国,不只是要离家,还要去国,要逃开、... -->>
家国天下最后一代的孝子忠臣(作者:偶然)
第一次看《代人受过》的时候,没能看下去,看了几章,好象是两兄弟的故事,却又归在耽美类,自然有些狐疑。接着被汉威挨大哥汉辰的那一顿毒打吓上一跳,——其实后来在《天下风雷》中看到汉辰和杨小七遭受的夏楚捶笞,才知道汉威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无论如何,封建军阀家族这些不把子弟当人待的严酷家法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几乎便要以为紫陌弄的是SP文。再接着扯出幼弟的身世之谜,又以为是家族恩怨的戏码,于是便扔在了一边。怎么着第二次起头看了起来,已经记不大准,好象是看到小七叔的往事那段,有了些感觉,然后胡孝彦出场,故事逐渐从豪门恩怨走上了一个广阔的历史舞台,才发现远不是讲一个家族故事那么简单。再后来,格局见大,气势亦见沉重,杨汉辰的风采越来越夺目,及至“正气歌”,眼泪终于涌出,到最后“南高峰对北高峰”、“便凌云去也无心”,辛酸的滋味一直贯穿至小说完结。从那时起就想写一篇评,可是却总感觉无从下笔,好象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昨天在仪陇参观朱德故居纪念馆,却不知怎的想起了这个小说,也许是因为听到讲武堂,也许是想起了成王败寇,也许是记起有人说过,那段历史我们只记住了进步的共产党和反动的国民党,却忘记了还有一些夹在中间的历史风云和挣扎往事。于是回头来又翻看了一次《代》文,还是觉得小说写得好。都知道民国文其实不好写,沉重不说,囿于当代历史观教育的单线条,也很难写出“曲径通幽”的创意。但《代人受过》和《天下风雷》这对姊妹小说却可算是另辟蹊径的作品了。
《天下风雷》的开篇,军阀家的大少爷与奶妈的女儿私奔,打算投奔自由与革命的故乡法国,这就是一个出走的“娜拉”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在两人第一次的争吵中嘎然转向:秋月要求汉辰登报声明“与军阀大帅脱离父子关系”,而汉辰却守住了这条血脉的底线。历来革命精神、进步青年,都要求与封建家庭决裂,否则就是懦弱、不坚决甚至虚伪——秋月就是这样指责汉辰的。而在小说中,那些让人胆战心惊、不把人当人待的家法折磨也在在为主人公们的离家提供了充分依据。事实上,从杨小七、汉辰、汉威等杨家子弟到子卿大少爷,都曾经离家出走过,小七逃家数年,汉辰更是激烈地抗争过,甚至悲惨地以死寻求解脱。他们不是没有反抗过,只是最后都没有成功。可如果就停留于一场失败的反抗,那就不过是又一个被封建家庭吞噬的“觉新大哥”而已。
一切都因为他们特殊的身份,使这场反抗与屈服具有了不一样的含义。《代人受过》和《天下风雷》两文属于架空类型,但紫陌的金庸式笔法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私人解读。两文的时代背景从北洋军阀割据时代绵延至民国抗战年代,其中的人物除了“龙城杨家”其他基本都是典出有型,他们是一群十年内就可能执掌一方大权、手握重兵、“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北洋军阀世家子弟,他们被称为“少帅”,被称为“民国八公子”。这烙刻在他们骨血上的标记,使家与国、忠与孝、责任与桎梏微妙地联系在了一起。这就是小说的立意特殊之处。
中国向来是民族国家,立国的根本从来不是什么信仰与主义,而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脉联系。因此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家与国向来是一体的,在三纲五常的伦理下,父子之情与君臣之义一脉相承,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如小说中顾无疾常说的“自古求忠臣必出孝子之家”,古代帝王以“孝”治天下,其实就是以治家的方式治国,以君父对子民。《代人受过》中何文厚(蒋介石原型)治国即如《天下风雷》中杨大帅治家。“家国天下”,正是这两部小说的立足点。
这种家国天下的伦理下,君父对子民的要求最主要就是二点:一是忠贞,二是责任。关于忠孝,中国的文化有时候是矛盾的,既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又说“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但总体来说,儒家的伦理文化仍然是一种要求忠贞、憎恶背叛的思想。平常时候,也许可以考虑“良禽择木”,然而一旦面临家国危机之时,忠贞总是获得最高礼赞,所谓“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而在传统文化中受到高度推崇的“正气”亦与伦常紧密相关,文天祥《正气歌》里说道“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三纲常系命,道义为之根”。关于责任,中国的国家概念是父权文化的体现,家国的君父对子民具有无上地位,而子民对家国更多的是强调义务而非权利,强调承担责任而非个人情感(当然也会因为教育之故使责任上升为情感),这种责任同样特别表现在内忧外患之时,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小说中的几位年轻主人公就是生在这种“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时代,多少年的教育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这个家国面临存亡危机的时刻去逃避。即使家族和国家留给他们的都是苦难的回忆,家族里的夏楚加身、家法ling辱,国家里哀鸿遍野、焦土硝烟的现实,都是令人窒息的,人如同在苦海里挣扎不到岸。杨小七说“生在杨家是你我的悲哀,生为中国人也是你我的无奈,尤其是在这个内忧外患沧海横流的世道”。厌恶这个丑陋的家国,不只是要离家,还要去国,要逃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