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wu.cc,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北宋开国到最终征服南唐,赵匡胤发动的南线战争总共用时十六年,时间并不算短。但我们来回顾一下他的战果,灭荆南兵不血刃;灭湖南用时一个月;灭后蜀用时六十六天;灭南汉刚满半年;灭南唐也不过就是一年的时间,把这些时间加在一起还不到两年,可以说是进展神速。

    而这些战争的过程中,宋军也都是一帆风顺,每一次都是从一出兵就开始打胜仗,一直打到对方毫无还手之力,然后战争就结束了。

    从表面上看,这样的战争不够精彩,因为双方的实力相差太远,战争过程全是一边倒,连一次惊心动魄的大战役都没有出现,让人觉得不过瘾。然而,打仗是要死人的,越是大规模的战役死得人就越多,那种惊心动魄的大战役确实能吸引读者,却无法感动当事人。

    现代社会提出了一种叫做“零伤亡战争”的概念,其出发点就是基于人的生命价值,力争减少在战争中的伤亡人数,使战争更加人性化,而赵匡胤在统一战争中的表现,与“零伤亡战争”这一概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零伤亡战争”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制造不规则和不对称,交战双方必须实力悬殊,这样优势一方可以利用无人战机、高精度导弹这类先进武器打击敌人,以尽量避免己方的伤亡,比如说当年科索沃战争时,美国就基本达到了这一战略构想。

    而在冷兵器时代,除非是一方直接投降,否则“零伤亡战争”是不可能出现的,那么又要如何尽量减少伤亡人数呢?这同样也需要尽量拉大敌我双方的军事实力,从而制造出不规则和不对称的战争。

    赵匡胤如果是从称帝时起,就开始不间断地发动对外战争。也不见得就不能消灭那些割据政权,甚至还很有可能加速这一进程。但那样的战争就绝对不会如此顺利,伤亡人数必然会大幅增加。国力消耗也必将十分严重。

    因此,赵匡胤并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他每一次出兵,也都要先给自己找一个适当的名义,每打一仗后,都要去休息几年,到南方战争结束后,不但自己的国家越打越强大,就连被占领地区也没有受到大的伤害,这在整部中国战争史上还是不多见的。

    当然。尽管赵匡胤捕捉战机的能力非常强,而且在每次发动战争前都可称是小心翼翼,但也没有能够做到拔刀就见血,比如说他在对北汉的战争中就受到了一定的挫折。

    赵匡胤没什么弱点,李世民晚年还有点堕落了,自己都说自己宫殿修得太多了,但赵匡胤从始至终没出过大毛病,比谁都不差。

    个人感觉沁园春里的五强皇帝,成吉思汗和秦始皇虽然残暴,但好歹都占了个第一。李世民和赵匡胤没什么问题,就汉武帝像是凑数的,打匈奴虽然赢了几场。但人口消耗百分之五十,海内虚耗,西汉也由强转弱了。就算有点成绩,也没什么好吹嘘的,应该比不上朱元璋的功劳吧,所以应该是秦皇明太、唐宗宋祖并称才合理一点。

    老赵整体的战略是非常出色的,一步一步走得非常扎实.几乎就没有什么直接失误.这是非常难得的.以他当时的实力保持自己不犯错误就可以获得最终胜利.但是很多人意识到了,却不能做到.意识到自己拥有优势而产生骄傲轻敌是经常发生的.很多军人政客都倒在这个关口.虽而且国家之间的战争是国力的交锋,

    可是一旦开战,生灵涂炭,倒霉的是前方的军士和后方的人民.战争时间越长,人民的生活所遭受的影响就越大.能够短期内实现战略目标是很成功的.现代的美国也是这样的,要在短时间内取得战役胜利.这样才有足够的实力控制整个局面,不给潜在的对手混水摸鱼趁火打劫的机会.这才是真正的战略意识.所以以老赵所处的国际环境,能做到这样的确难能可贵。

    北汉的来历前文已多次提及,在此就不做重复,但有一点是必须强调的,就是这个国家和中原的世仇关系。

    北汉的建立者刘崇。本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亲弟弟,郭威夺取了后汉的江山。自然就跟刘崇结下了深仇,更何况郭威在称帝前还杀了刘崇的儿子刘赟。这又在仇上加仇,所以从后周建国时起,就与北汉结下了不解之仇。

    后周年间,北汉就曾两次进犯中原,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北宋开国后,北汉主刘承钧也曾和原后周的昭义节度使李筠联兵南下,但同样也只是换来一场惨败。

    这一战结束后,赵匡胤有意用和平方式解决北汉问题,遂传书给刘承钧说道:“小刘,你跟后周是世仇,所以不肯屈服,这倒是可以理解。不过我跟你素无积怨,又为何因此困一方百姓乎?若真有志于中国,宜出太行一决胜负。”刘承钧接到书信后立即派人答复,称:“老赵你别逗了!

    以河东土地甲兵,不足当中国之十一,以此守土,犹惧汉室不得血食(祭品),安敢南下太行乎!”赵匡胤哀其言,便笑谓来使道:“为我语刘钧,开尔一路以为生!”至此终刘承钧一生,赵匡胤都没有出兵北伐。

    当然以上这段对话,只不过是双方使用在外交场合上的一种套话,并无任何实际意义,赵匡胤绝不会去可怜刘承钧,刘承钧也不甘心始终偏安一隅,只要时机一旦成熟,双方翻脸的速度肯定比翻书还要快。不过,昭义之战结束后,刘承钧至死都没能找到再对北宋发动战争的战机。

    而北宋的基本国策是先南后北,也没有急于对北汉动手,所以其后几年中,两国还真就是相安无事,当然这种状况注定是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的。

    北宋开宝元年(968年)七月,刘承钧在晋阳病故。死年四十三岁,因他本人无子,所以临死前立养子刘继恩为帝。这就给北汉的政坛留下来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