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话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知是北幽朝廷的有意安排还是祈京袁氏的无心之举,北幽戏春会结束后的第二天便是北幽广纳贤士的功名三试。
北幽的功名考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各州县书院的“会试”,即由北幽各地县衙监督的各个书院举行的考试,按各州县给定的名额筛选读书人,若所处乡县并无书院,则由乡贤或私塾推选读书人送往其余书院参与“会试”。
通过“会试”之后,便是共赴祈京,参加“行试”。万人赴京,“行试”只取贤士百人。“行试”之后,这百名读书人方可进祈京皇城,于皇城中央太武殿外进行最后一场“进试”。
行试与进试皆由国师江山亲自命题、北幽官僚共同评阅,是北幽读书人改变命途的最直接途径,连渡秋书院的夏院长都对北幽的三试称赞有加。
而今年的行试结束之后,进试开始之前,恰巧是北幽的戏春会。北幽学子皆知国师取仕不拘泥于文书,这戏春会又是国师大力支持举办的,便想着今年的戏春会中兴许就藏了今年“进试”的考题,于是他们尽赴游园画舫,参加了那场盛会。
入进试者百人,有九十八人参加了戏春会。未参加的两人,一人是行试后被查出会试之时或有舞弊迹象,已被收押听候裁断,另一人则是沉心于读书,无意去戏春会闲逛。
前者被北幽朝廷有意压下了消息,不知姓名。后者则是位无身世,无背景的普通读书种子,由中北乡私塾先生庄佩文推荐,通过了玄壁县的会试,数日后又通过了行试。那读书人姓傅,名广书。
此时,天方破晓,九十九位读书人皆身着素衣广袖,丹褐高冠,齐聚于皇城太武殿外,引一众皇城禁卫侧目。太武殿内,一位官员侧头往外看了一眼,随后哑然失笑。
“白衣赤冠,倒像是国师养在池边的那群仙鹤。”
殿中另一位官员听闻此语,则是笑着摇了摇头。大殿之内空空荡荡,仅有他们两人相对而立,大殿正位,皇高登,却是在等候北幽的皇帝降下圣驾,亲自前来主持这场进试。
大殿外,虽然进试在前,一众读书人却颇为轻松,有相熟者甚至还攀谈起来,丝毫没有半点紧张的氛围。
傅广书孤身一人游离在众人之外,翻看着自己这身服饰。在祈京数日,傅广书潜心修学,北幽都城之富庶自是无心赏评,而这皇城禁宫的景象在他眼中也不过尔尔,尚不及游学途中的炊雾人烟。自会试至进试,也就这国师安排的服饰有点意思。
北幽三试,唯进试最为繁琐,早在一个时辰之前,他们便已聚集在皇城外中,杂物尽去,配饰皆除。随后在北幽官员的带领下,他们才开始步入皇城。
途经廊桥禁湖上,飞架祈京皇城间,取鱼跃龙门之意。桥身以玄铁所铸,金银铁器不得入。
进了皇城后,又有宫女百人,各引贤士沐浴熏香,更国师所置素衣高冠,方得聚于太武殿前。
这贤士九十九人来自北幽各地,相识相知者原本不多,但除傅广书外,其余贤士都去了游园画舫,自然有共同的谈资,此刻在聊的,便是戏春会上的见闻。
傅广书听着他们闲聊,似乎戏春会上来了不下一位天下十二绝,但他也不觉可惜,他之所以竖起耳朵听着,无非是旁人只言片语里似乎提到了那云间道,好像是在说有谁谁谁和谁谁谁是自那云间道而来。
傅广书听不真切,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几分,如今云间道复通的消息已在坊间流传了些只言片语,如今又听得有不止一人是自云间道而来,那估摸着那条山道已经复通了。
想到这里,傅广书压在表情下的紧张感稍稍消淡了一些。想到云间道便想到了在“山贼”们手中救下自己的三个恩人,更想到了自己十年来远赴他国的所见所闻,自信心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
这种自信不仅仅是他与生俱来的性格,更是之前在行试中的发挥。
因为,说巧不巧,北幽国师向来不喜读书人死读书。于是,数日前的行试,北幽国师江山给出的题目,便是“见闻”二字。
傅广书蒙学于乡间私塾,私塾先生不仅学识渊博,教书育人更是尽心尽力。倾囊相授之余,在傅广书十六岁那年,先生便将他赶出私塾,要他远去西铮游学。
十六岁少年起于北幽中北乡,最远直至西铮敛都,两地相去五千里,一来一回,便是万里。
学子未读万卷书,十载已行万里路。最远一次,他曾只靠双... -->>
不知是北幽朝廷的有意安排还是祈京袁氏的无心之举,北幽戏春会结束后的第二天便是北幽广纳贤士的功名三试。
北幽的功名考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各州县书院的“会试”,即由北幽各地县衙监督的各个书院举行的考试,按各州县给定的名额筛选读书人,若所处乡县并无书院,则由乡贤或私塾推选读书人送往其余书院参与“会试”。
通过“会试”之后,便是共赴祈京,参加“行试”。万人赴京,“行试”只取贤士百人。“行试”之后,这百名读书人方可进祈京皇城,于皇城中央太武殿外进行最后一场“进试”。
行试与进试皆由国师江山亲自命题、北幽官僚共同评阅,是北幽读书人改变命途的最直接途径,连渡秋书院的夏院长都对北幽的三试称赞有加。
而今年的行试结束之后,进试开始之前,恰巧是北幽的戏春会。北幽学子皆知国师取仕不拘泥于文书,这戏春会又是国师大力支持举办的,便想着今年的戏春会中兴许就藏了今年“进试”的考题,于是他们尽赴游园画舫,参加了那场盛会。
入进试者百人,有九十八人参加了戏春会。未参加的两人,一人是行试后被查出会试之时或有舞弊迹象,已被收押听候裁断,另一人则是沉心于读书,无意去戏春会闲逛。
前者被北幽朝廷有意压下了消息,不知姓名。后者则是位无身世,无背景的普通读书种子,由中北乡私塾先生庄佩文推荐,通过了玄壁县的会试,数日后又通过了行试。那读书人姓傅,名广书。
此时,天方破晓,九十九位读书人皆身着素衣广袖,丹褐高冠,齐聚于皇城太武殿外,引一众皇城禁卫侧目。太武殿内,一位官员侧头往外看了一眼,随后哑然失笑。
“白衣赤冠,倒像是国师养在池边的那群仙鹤。”
殿中另一位官员听闻此语,则是笑着摇了摇头。大殿之内空空荡荡,仅有他们两人相对而立,大殿正位,皇高登,却是在等候北幽的皇帝降下圣驾,亲自前来主持这场进试。
大殿外,虽然进试在前,一众读书人却颇为轻松,有相熟者甚至还攀谈起来,丝毫没有半点紧张的氛围。
傅广书孤身一人游离在众人之外,翻看着自己这身服饰。在祈京数日,傅广书潜心修学,北幽都城之富庶自是无心赏评,而这皇城禁宫的景象在他眼中也不过尔尔,尚不及游学途中的炊雾人烟。自会试至进试,也就这国师安排的服饰有点意思。
北幽三试,唯进试最为繁琐,早在一个时辰之前,他们便已聚集在皇城外中,杂物尽去,配饰皆除。随后在北幽官员的带领下,他们才开始步入皇城。
途经廊桥禁湖上,飞架祈京皇城间,取鱼跃龙门之意。桥身以玄铁所铸,金银铁器不得入。
进了皇城后,又有宫女百人,各引贤士沐浴熏香,更国师所置素衣高冠,方得聚于太武殿前。
这贤士九十九人来自北幽各地,相识相知者原本不多,但除傅广书外,其余贤士都去了游园画舫,自然有共同的谈资,此刻在聊的,便是戏春会上的见闻。
傅广书听着他们闲聊,似乎戏春会上来了不下一位天下十二绝,但他也不觉可惜,他之所以竖起耳朵听着,无非是旁人只言片语里似乎提到了那云间道,好像是在说有谁谁谁和谁谁谁是自那云间道而来。
傅广书听不真切,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几分,如今云间道复通的消息已在坊间流传了些只言片语,如今又听得有不止一人是自云间道而来,那估摸着那条山道已经复通了。
想到这里,傅广书压在表情下的紧张感稍稍消淡了一些。想到云间道便想到了在“山贼”们手中救下自己的三个恩人,更想到了自己十年来远赴他国的所见所闻,自信心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
这种自信不仅仅是他与生俱来的性格,更是之前在行试中的发挥。
因为,说巧不巧,北幽国师向来不喜读书人死读书。于是,数日前的行试,北幽国师江山给出的题目,便是“见闻”二字。
傅广书蒙学于乡间私塾,私塾先生不仅学识渊博,教书育人更是尽心尽力。倾囊相授之余,在傅广书十六岁那年,先生便将他赶出私塾,要他远去西铮游学。
十六岁少年起于北幽中北乡,最远直至西铮敛都,两地相去五千里,一来一回,便是万里。
学子未读万卷书,十载已行万里路。最远一次,他曾只靠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