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大明英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辰时将尽,紫禁城,乾清宫。
大明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朱常洛,在早朝过后,请自己的旧时师傅、如今得授太常寺少卿的董其昌留下,又命内官传长子朱由校、皇五子朱由检进殿。
昨日,是两位皇子出阁前往文华殿进学的第一天,讲官孙承宗,即不久前起草万历帝遗诏的执笔,虽在争国本中并不一味赞成制裁郑贵妃党羽,却是朱常洛信任的文臣。
“你两个,昨日聆听孙师傅教导后,何所获?”朱常洛淡淡问道。
已经十五六岁的朱由校,因从小就被李选侍灌输“小爷不喜欢你”,素来到朱常洛跟前回话时,都带着紧张瑟缩之意。
“回陛下,孙师傅教了《大学》,让臣背诵,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我是问你有何心得,不是让你背书1朱常洛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森然。
朱由校一愣,竟下意识地去看身旁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弟弟朱由检。
朱常洛目光也扫过去:“我问的是你们俩,小五你说说吧。”
朱由检侃侃道:“昨日孙师傅讲《大学》,讲到明德于天下者,应有章法,治国须先齐家修身,齐家修身须先正其心、诚其意,正心诚意须先格物致知。臣便想着,致知不仅是致仁良之知,还有致万物之道,故而对今日徐师傅等诸位先生来讲授农桑与火器,越发期盼了。”
听朱由检这番话出口,立于殿中的董其昌,心中滚过几缕惊赞。
这个才十岁出头的皇五子,不可小觑。
或者说,负责抚养他的东李,和伴读太监,不可小觑。
他们大约早已将皇子讲官们的遴选原委打听分明,知晓此番开了先例,增设火器一课,定是天子特意加上去的,说明天子对西法派颇有好感,所以今日也让五皇子捡好听的说,去对天子父亲的胃口。
果然,朱常洛面色稍霁,喝了一口内侍奉上的参汤,叮嘱两个儿子:“徐师傅已是花甲之年,脾气又比孙师傅温煦不少,你二人若欺他性子和顺,有顽皮笑闹、冒犯徐师傅之举,朕定会严惩。”
两兄弟忙喏喏称是。
朱由校也便罢了,朱由检却是当真少年老成,已从这两日的气氛中,印证了养母“东李”所言,父亲朱常洛从前不敢和先帝提长子出阁念学之事,乃因怕郑贵妃以为太子和外臣勾连、用这个法子倒逼万历册封皇太孙,皇太孙一立,太子地位就稳固了,更没福王什么事了。
如今父亲终于坐上龙椅,头一件事就是准奏东林臣子的进言,让皇子们走出深宫,去文华殿听讲,并且十分在意儿子们的求学态度。
此刻,连灌几口温热参汤的朱常洛,精神足了些。
这位新天子看一眼董其昌,又对儿子们追了一句:“与徐师傅一同进讲的,还有位女师傅,姓郑。昨日礼部的拜师大典,她虽有敕命却无官身,又是女流之辈,就未进文华殿受礼。但,董师傅和徐师傅都说与朕知,她是难得的贤良师才,朕还晓得,她与孙承宗师傅当年一样,是去过边塞的人,为国朝立下过汗马功劳,你二人务必也要尊之敬之。”
“臣谨遵陛下教诲。”
“嗯,去文华殿吧。”朱常洛沉声说道。
俩兄弟出得乾清宫,下了玉阶,各自的伴读太监迎上来。
一行人走过准备修缮的三大殿附近时,朱由校的乳母客印月,自慈庆宫方向款款而来。
“哥儿,奴婢送你去文华殿,”客印月笑眯眯道,“这日子过得可真快,咱哥儿一眨眼就出阁了。昨日奴婢在御膳房盯着桂花糕,没来得及瞧见哥儿进学的模样,今可不能错过了。”
朱由校一脸赤子般的喜悦:“好啊,嬷嬷一道走着。”
朱由检却拧了双眉,语气中透着霜意:“文华殿,差不多算外朝了,嬷嬷去,不合适。”
客印月佯作愣怔,继而很快又笑道:“文华殿不就是御药房那块嘛,东李选侍疰夏那阵,奴婢还在御药房遇到过你们宫里的妹子呢。”
朱由检自两年前开始,就厌烦哥哥这个乳母,总觉得她在人前人后,对朱由校是两副模样,人前慈蔼,人后,人后就有些像东李斥责一个宫女的用语:轻佻。
此刻,朱由检听客印月拿自己敬重的养母出来说事,登时挂下脸来:“客嬷嬷,若御药房和文华殿是同一回事,那为何还要用宫墙和长廊隔开?”
客印月将抚媚之态收了,目光在朱由检面上驻留须臾,叹口气。
“殿下把奴婢教训得对,”她显了无奈委屈之意,“嬷嬷只是听说,今日给哥儿讲课的,有个女师傅,便以为,无甚不便之处。”
朱由校不忍,睥睨了弟弟一眼:“就是,那位郑师傅不也和嬷嬷一样,是个妇人?有什么不合适的。”
又拿过侍读小太监手里的书箱,递给客印月:“嬷嬷提着,咱走。”
……
卯时三刻,郑海珠和卢象升就在东华门外等候了。
得授皇子讲官后,李选侍的娘家人一时三刻不可能再为难郑海珠,她便从左光斗府中搬了出来,住到秦方寻好的商铺后院中,卢象升和张名世则住在隔壁的独门民宅里,互相有个照应。
今日,郑、卢二人特意很早就到了宫外,因昨日不被允准参加礼部的仪式,便想迎到徐光启后,再问几句礼仪细节事项。
不料,将将要交辰时之际,徐府的管事匆匆赶来,说是徐光启昨天傍晚开始腹泻,一夜不宁,府里天没亮就去请大夫了,今日的讲学定是来不了。
“还有此事?”郑海珠问那徐府管事,“是晚膳前就开始的?”
管事点头。
“那,难道是文华殿的食盒……”
“哎夫人慎言,”管事忙压着声儿道,“咱家老爷估摸着也是菜不太新鲜,但老爷最是个仁义脾气,说是吃几副药就行了,莫来宫里头计较,免得御膳房那里有宫人内侍的挨罚。”
他说话间,东华门里出来个二十几岁的内侍,略一张望,就向此处走过来。
“可是郑师傅和一位姓卢的公子?”
郑海珠忙与卢象升还礼。
“咦,徐翰林呢?”
徐府管家上前陈情,内侍“哦”了一声,想一想,说道:“那咱家回头与孙翰林禀报,郑师傅和卢公子,先赶紧随咱家进宫去,讲官还得先更衣。”
太子与皇孙的讲官,都要换上红袍子,再进文华殿,这个规矩,郑海珠已在前日拜见徐光启、商量讲课分工时得知。
侍卫验看牌子后,三人进了东华门。
“公公贵姓?”郑海珠问道。
“唷,您客气,免贵,姓薛。”
“... -->>
辰时将尽,紫禁城,乾清宫。
大明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朱常洛,在早朝过后,请自己的旧时师傅、如今得授太常寺少卿的董其昌留下,又命内官传长子朱由校、皇五子朱由检进殿。
昨日,是两位皇子出阁前往文华殿进学的第一天,讲官孙承宗,即不久前起草万历帝遗诏的执笔,虽在争国本中并不一味赞成制裁郑贵妃党羽,却是朱常洛信任的文臣。
“你两个,昨日聆听孙师傅教导后,何所获?”朱常洛淡淡问道。
已经十五六岁的朱由校,因从小就被李选侍灌输“小爷不喜欢你”,素来到朱常洛跟前回话时,都带着紧张瑟缩之意。
“回陛下,孙师傅教了《大学》,让臣背诵,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我是问你有何心得,不是让你背书1朱常洛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森然。
朱由校一愣,竟下意识地去看身旁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弟弟朱由检。
朱常洛目光也扫过去:“我问的是你们俩,小五你说说吧。”
朱由检侃侃道:“昨日孙师傅讲《大学》,讲到明德于天下者,应有章法,治国须先齐家修身,齐家修身须先正其心、诚其意,正心诚意须先格物致知。臣便想着,致知不仅是致仁良之知,还有致万物之道,故而对今日徐师傅等诸位先生来讲授农桑与火器,越发期盼了。”
听朱由检这番话出口,立于殿中的董其昌,心中滚过几缕惊赞。
这个才十岁出头的皇五子,不可小觑。
或者说,负责抚养他的东李,和伴读太监,不可小觑。
他们大约早已将皇子讲官们的遴选原委打听分明,知晓此番开了先例,增设火器一课,定是天子特意加上去的,说明天子对西法派颇有好感,所以今日也让五皇子捡好听的说,去对天子父亲的胃口。
果然,朱常洛面色稍霁,喝了一口内侍奉上的参汤,叮嘱两个儿子:“徐师傅已是花甲之年,脾气又比孙师傅温煦不少,你二人若欺他性子和顺,有顽皮笑闹、冒犯徐师傅之举,朕定会严惩。”
两兄弟忙喏喏称是。
朱由校也便罢了,朱由检却是当真少年老成,已从这两日的气氛中,印证了养母“东李”所言,父亲朱常洛从前不敢和先帝提长子出阁念学之事,乃因怕郑贵妃以为太子和外臣勾连、用这个法子倒逼万历册封皇太孙,皇太孙一立,太子地位就稳固了,更没福王什么事了。
如今父亲终于坐上龙椅,头一件事就是准奏东林臣子的进言,让皇子们走出深宫,去文华殿听讲,并且十分在意儿子们的求学态度。
此刻,连灌几口温热参汤的朱常洛,精神足了些。
这位新天子看一眼董其昌,又对儿子们追了一句:“与徐师傅一同进讲的,还有位女师傅,姓郑。昨日礼部的拜师大典,她虽有敕命却无官身,又是女流之辈,就未进文华殿受礼。但,董师傅和徐师傅都说与朕知,她是难得的贤良师才,朕还晓得,她与孙承宗师傅当年一样,是去过边塞的人,为国朝立下过汗马功劳,你二人务必也要尊之敬之。”
“臣谨遵陛下教诲。”
“嗯,去文华殿吧。”朱常洛沉声说道。
俩兄弟出得乾清宫,下了玉阶,各自的伴读太监迎上来。
一行人走过准备修缮的三大殿附近时,朱由校的乳母客印月,自慈庆宫方向款款而来。
“哥儿,奴婢送你去文华殿,”客印月笑眯眯道,“这日子过得可真快,咱哥儿一眨眼就出阁了。昨日奴婢在御膳房盯着桂花糕,没来得及瞧见哥儿进学的模样,今可不能错过了。”
朱由校一脸赤子般的喜悦:“好啊,嬷嬷一道走着。”
朱由检却拧了双眉,语气中透着霜意:“文华殿,差不多算外朝了,嬷嬷去,不合适。”
客印月佯作愣怔,继而很快又笑道:“文华殿不就是御药房那块嘛,东李选侍疰夏那阵,奴婢还在御药房遇到过你们宫里的妹子呢。”
朱由检自两年前开始,就厌烦哥哥这个乳母,总觉得她在人前人后,对朱由校是两副模样,人前慈蔼,人后,人后就有些像东李斥责一个宫女的用语:轻佻。
此刻,朱由检听客印月拿自己敬重的养母出来说事,登时挂下脸来:“客嬷嬷,若御药房和文华殿是同一回事,那为何还要用宫墙和长廊隔开?”
客印月将抚媚之态收了,目光在朱由检面上驻留须臾,叹口气。
“殿下把奴婢教训得对,”她显了无奈委屈之意,“嬷嬷只是听说,今日给哥儿讲课的,有个女师傅,便以为,无甚不便之处。”
朱由校不忍,睥睨了弟弟一眼:“就是,那位郑师傅不也和嬷嬷一样,是个妇人?有什么不合适的。”
又拿过侍读小太监手里的书箱,递给客印月:“嬷嬷提着,咱走。”
……
卯时三刻,郑海珠和卢象升就在东华门外等候了。
得授皇子讲官后,李选侍的娘家人一时三刻不可能再为难郑海珠,她便从左光斗府中搬了出来,住到秦方寻好的商铺后院中,卢象升和张名世则住在隔壁的独门民宅里,互相有个照应。
今日,郑、卢二人特意很早就到了宫外,因昨日不被允准参加礼部的仪式,便想迎到徐光启后,再问几句礼仪细节事项。
不料,将将要交辰时之际,徐府的管事匆匆赶来,说是徐光启昨天傍晚开始腹泻,一夜不宁,府里天没亮就去请大夫了,今日的讲学定是来不了。
“还有此事?”郑海珠问那徐府管事,“是晚膳前就开始的?”
管事点头。
“那,难道是文华殿的食盒……”
“哎夫人慎言,”管事忙压着声儿道,“咱家老爷估摸着也是菜不太新鲜,但老爷最是个仁义脾气,说是吃几副药就行了,莫来宫里头计较,免得御膳房那里有宫人内侍的挨罚。”
他说话间,东华门里出来个二十几岁的内侍,略一张望,就向此处走过来。
“可是郑师傅和一位姓卢的公子?”
郑海珠忙与卢象升还礼。
“咦,徐翰林呢?”
徐府管家上前陈情,内侍“哦”了一声,想一想,说道:“那咱家回头与孙翰林禀报,郑师傅和卢公子,先赶紧随咱家进宫去,讲官还得先更衣。”
太子与皇孙的讲官,都要换上红袍子,再进文华殿,这个规矩,郑海珠已在前日拜见徐光启、商量讲课分工时得知。
侍卫验看牌子后,三人进了东华门。
“公公贵姓?”郑海珠问道。
“唷,您客气,免贵,姓薛。”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