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对单身者生活满意度的调查
洛温斯坦等人的抽样对象为5至65岁的单身女性包括三种情况:离婚者、寡居者和从未结过婚的人。调查发现影响独身者生活满意度的5个主要因素是:健康状况,自我感觉不孤独,有女邻居,短期朋友较多,工作专心努力。调查还表明,样本中50%的调查对象承认有性要求(已得满足或未得满足),另外50%说自己没有性要求。两种人在生活的满意度上并无显著区别。在无子女的单身女性中,有5%的人表示遗憾,似并不一定影响生活满意度。总的看来,调查对象中生活满意度低的占15%,这一比例同全国抽样(即一般人)的这一比例相似。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有些女人在没有X生活、婚姻和作母亲这些一般认为不可缺少的需要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过她们自己认为满意的生活。
考克拉姆等人的研究证明,影响从未结过婚的人的生活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为:自我评价,社会支持,孤独感。男女略有区别,对单身女性影响最大的是孤独感和有无其他社会关系,对男性最重要的因素是自我评价和社会交往。鲍克特则发现,单身女性比单身男性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要高,只是从未结过婚的人除外。原因是单身女性比单身男性有更多的朋友和社会支持。此外,研究还发现,年龄和工资的增长对独身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比预期的要大。
卡甘等人将调查对象分为从未结婚者、离婚者和再离婚者三组。研究发现,再离婚与从未结婚的男性孤独感和与世隔绝感最重。解决孤独的途径各不相同:再次离婚申的女性倾向于参加社会运动,男性则倾向于寻找新的伴侣,而罾从未结婚者倾向于保持现状,不作任何改变。最使人减少孤独河感的事情对男性单身者来说是性,对女性单身者来说是工作和文事业。此外,再次离婚女性中有过抑郁症经历的最多,女性哭泣的频率较高,男性患有性病和血压病的较多,吸毒者较多。但是总的看来,独身者吸毒酗酒的现象并不普遍。
独身者与己婚者的区别
卡甘曾研究过独身者同已婚者及其他社会人群的区别。从家庭背景上看,独身者比已婚者的家庭和谐程度要差些。从生活方式与闲暇时间的支配上看,独身者每周出门的次数比已婚者要高,主要内容为看朋友、下饭馆和看电影,但很少串亲戚。已婚者出门的主要内容依次为看朋友,下饭馆和串亲戚,却很少看电影,两种人共同的日常娱乐都是看电视。
摩根哈根等人的研究指出,过去的研究证明,已婚者的死亡率比起各类单身者为低。1959至1961年的—项调查表明,死亡率按高低排列依次为:离婚者,寡居者,从未结婚者,结婚者。1979年的调查发现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主要是离婚者的健康状况比过去提高了,但寡居者的健康状态比过去下降了,从未结婚者的健康状况也比过去有所下降。
对独身者的看法
斯托克等人以澳大利亚已婚男女为对象,调查他们对0岁以上未婚女人的看法。5的调查对象称她们为“老处女”,同时,认为别人会使用这种称呼的占66。河男性调查对象的态度比女性更加严厉,认为“到0岁还没有文男人”,一定是有什么缺陷。但是,有1%的研究对象认为,有些女人对有没有男人、婚姻和子女是不看重的。
波尔纳以“宁死不结婚”为题,阐述了人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产生的种影响:由于在大众传播媒介中,英雄人物多为单身男人,致使男青年们容易把英雄与独身者联系在一起,而同结婚相对立,因而激发对婚姻的否定态度。
调查的样本、方法及结果
由于独身者在人口中所占比例甚小,难以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这项研究是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取得样本的。具体做法是,在报刊上刊登广告,征求志愿者参加调査。用这种方法共征集到47位独身者,全部是北京市民。调查采用深入访谈、了解个案史的方法进行,因而属于定性的研究。(未完待续)
对单身者生活满意度的调查
洛温斯坦等人的抽样对象为5至65岁的单身女性包括三种情况:离婚者、寡居者和从未结过婚的人。调查发现影响独身者生活满意度的5个主要因素是:健康状况,自我感觉不孤独,有女邻居,短期朋友较多,工作专心努力。调查还表明,样本中50%的调查对象承认有性要求(已得满足或未得满足),另外50%说自己没有性要求。两种人在生活的满意度上并无显著区别。在无子女的单身女性中,有5%的人表示遗憾,似并不一定影响生活满意度。总的看来,调查对象中生活满意度低的占15%,这一比例同全国抽样(即一般人)的这一比例相似。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有些女人在没有X生活、婚姻和作母亲这些一般认为不可缺少的需要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过她们自己认为满意的生活。
考克拉姆等人的研究证明,影响从未结过婚的人的生活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为:自我评价,社会支持,孤独感。男女略有区别,对单身女性影响最大的是孤独感和有无其他社会关系,对男性最重要的因素是自我评价和社会交往。鲍克特则发现,单身女性比单身男性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要高,只是从未结过婚的人除外。原因是单身女性比单身男性有更多的朋友和社会支持。此外,研究还发现,年龄和工资的增长对独身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比预期的要大。
卡甘等人将调查对象分为从未结婚者、离婚者和再离婚者三组。研究发现,再离婚与从未结婚的男性孤独感和与世隔绝感最重。解决孤独的途径各不相同:再次离婚申的女性倾向于参加社会运动,男性则倾向于寻找新的伴侣,而罾从未结婚者倾向于保持现状,不作任何改变。最使人减少孤独河感的事情对男性单身者来说是性,对女性单身者来说是工作和文事业。此外,再次离婚女性中有过抑郁症经历的最多,女性哭泣的频率较高,男性患有性病和血压病的较多,吸毒者较多。但是总的看来,独身者吸毒酗酒的现象并不普遍。
独身者与己婚者的区别
卡甘曾研究过独身者同已婚者及其他社会人群的区别。从家庭背景上看,独身者比已婚者的家庭和谐程度要差些。从生活方式与闲暇时间的支配上看,独身者每周出门的次数比已婚者要高,主要内容为看朋友、下饭馆和看电影,但很少串亲戚。已婚者出门的主要内容依次为看朋友,下饭馆和串亲戚,却很少看电影,两种人共同的日常娱乐都是看电视。
摩根哈根等人的研究指出,过去的研究证明,已婚者的死亡率比起各类单身者为低。1959至1961年的—项调查表明,死亡率按高低排列依次为:离婚者,寡居者,从未结婚者,结婚者。1979年的调查发现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主要是离婚者的健康状况比过去提高了,但寡居者的健康状态比过去下降了,从未结婚者的健康状况也比过去有所下降。
对独身者的看法
斯托克等人以澳大利亚已婚男女为对象,调查他们对0岁以上未婚女人的看法。5的调查对象称她们为“老处女”,同时,认为别人会使用这种称呼的占66。河男性调查对象的态度比女性更加严厉,认为“到0岁还没有文男人”,一定是有什么缺陷。但是,有1%的研究对象认为,有些女人对有没有男人、婚姻和子女是不看重的。
波尔纳以“宁死不结婚”为题,阐述了人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产生的种影响:由于在大众传播媒介中,英雄人物多为单身男人,致使男青年们容易把英雄与独身者联系在一起,而同结婚相对立,因而激发对婚姻的否定态度。
调查的样本、方法及结果
由于独身者在人口中所占比例甚小,难以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这项研究是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取得样本的。具体做法是,在报刊上刊登广告,征求志愿者参加调査。用这种方法共征集到47位独身者,全部是北京市民。调查采用深入访谈、了解个案史的方法进行,因而属于定性的研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