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红土黑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以后,胡地主隔三差五的就会到她房间里,搂她,摸她。她不知道胡地主要干什么,她只是害怕。最后她吓得连衣服也不敢脱了,每到晚上来临,她就那么拥着被子坐在床上。一有动静她就哆嗦。她想方设法把门关牢,她甚至用根棍子去抵那门,可每次胡地主总是轻而易举地把门捅开,不管她愿不愿意:胡地主总会把她按在床上,用那张有着山羊胡子的脸在她脸上乱蹭一气,口水鼻涕弄她一脸,她便挣扎,反抗,使得胡地主没得逞过一次,累得胡地主气喘吁吁,最后只好作罢。
晚上,胡地主对她的骚扰惊吓,没能阻止黄脸婆白天对她的又一种折磨,她晚上和胡地主的事,黄脸婆似乎早就察觉,换来的是黄脸婆对她更加穷凶极恶的折磨,一边掐她拧她一边骂:你这个小骚货,让你勾引男人,看俺不弄死你!白天,晚上,两人轮番对她的折磨,使她绝望了,她想到了死。
又一次出逃使她改变了死的打算。她是在一天夜里逃走的,胡地主把满嘴的口水留在她的脸上后走了,那时她才想到要逃走。她只带了两身换洗衣服,在这个家属于她的东西也就是两身换洗衣服。这次,和她第一次出逃不一样,那一次她是想回家,这次她想逃得越远越好。
她一口气跑到山里,一口气跑了两天两夜,她直到认为胡地主再也找不到她了,才停下脚步,站在山上。她远远地看见了山脚一处飘着炊烟的小村,便长长地吁了口气:只要有人她便死不了了。
意外地她在山上还发现了一个窝棚,她不知道这个窝棚是谁的,派什么用场,她把窝棚当成了家。睡觉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她想到了吃饭,她已经两天没有吃到东西了。她觉得自己快要饿死了,便趔趔趄趄地向小村走去。她想着,走进小村遇到第一个人就是她的救命恩人,她要向这个恩人讨口饭吃。她走到小村的时候,竟没有遇到一个人,她来到了村头第一户人家门前叫门,开门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小伙子一副山里人的打扮,裤角高挽,一件磨出洞的褂子。那小伙子憨憨地望着她。于英一点也没犹豫就给小伙子跪下了,有气无力地叫了声:大哥,给点吃的吧。那小伙子看了她很久,没说一句话便走进屋里。小伙子再次出来时给她拿出了两个菜团子,后面又跟出了一个年迈的婆婆。婆婆看着她从小伙子手里接过菜团子。她来不及说声谢,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婆婆叹着气,小伙子就那么憨憨地望着她。
后来她知道婆婆家姓王,小伙子叫王铁,这一家只有他们娘俩。
那一次,于英就算认识了王铁娘俩。于英知道,这种靠讨饭的日子终归不是长远的办法,她便每天下山来到小村帮别人家干活,她不为别的,只求人家给她一顿饭吃。别人家有活她就去干,每天回山上时,她总是要到王铁娘俩家看一看,落一下脚。有时王铁便替她出去揽活。刚开始,她并没有对王铁娘俩说出自己起初的身份,后来,她看出王铁娘俩是好人,就说了自己的经历。王铁娘俩很是同情她,从那以后,王婆婆便不让她到山上去住了,让她搬到自己家来。于英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山里过着那种野人似的生活,终归也不是办法,就搬下来住到了王铁家,她认王婆婆为干妈。王铁家也不富裕,靠着王铁进山打柴,挑到城里去卖,维持着生活。直到这时,于英才知道自己已经逃到了于都附近。慢慢地,她的生活安定了下来。白天,她帮着王铁去山里砍柴,后来她才知道她在山里住的那个窝棚,是砍柴人盖的,遇到刮风下雨天,砍柴人要在那里休息。砍够一担柴,王铁便挑着去了于都城里。她送走王铁后,回到家便帮助王婆婆做家务,于英屋里屋外这么操劳,深得王婆婆的喜欢,晚上便和于英躺在床上说自己的家事。王婆婆丈夫去世早,是王婆婆把王铁一手拉扯大的,王铁今年已经20岁了。王婆婆一说到王铁就心事重重地叹气,然后说王铁年龄大了,穷人家讨个媳妇不容易。王婆婆一说到这儿于英的脸上就发烧,她知道王铁是个好小伙,憨憨的冲她只会笑,她甚至想:要是以后能嫁给王铁这样的男人也就心满意足了。但她只是在心里想,并没有把这一层捅破。
不知从哪一天起,王铁从于都一回来,就说于都大街上红军的事,那时红军部队已经开进了于都。王铁一提起红军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说红军如何打土豪,分田地,红军成士个个都那么喜气。于英和王婆婆总是新奇地听着。
不久,红军就来到了他们村,先是分了地主家的地,又分了房,王铁家也分到了二亩田地。王铁像换了个人,天天总是乐得合不拢嘴,后来又参加了村里的赤卫队,拿着一杆红缨枪,天天在外面跑,经常开会和参加村里的活动。
一天,王铁突然回来宣布:俺要参加红军。王婆婆愣了半晌,王铁说这话时先看的是于英,后来才望他娘。那时,村里参军已经不稀奇了,已经有很多青年报名参军。王铁就这么决定参军了。
王铁参军走的那一天,于英一直把他送到于都。于英第一次感受到了离别的惆怅,这么多年来,她从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自从到了王婆婆家后,她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温暖。王婆婆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王铁也把她当成了妹妹。
这使她想起了自己7岁前生活过的那个家,想起了父母和哥哥。她走的那一天,是穿着二哥的夹袄离开家的。日子虽说辛劳,但却愉快、充实。只要她和王铁在一起时,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她想笑也想喊。她从王铁的眼神里看到,王铁也是喜欢她的。自从进了王婆婆家后,她便改口叫王婆婆“娘”管王铁叫“哥”
那天在于都街头,王铁把她领到一个没人的地方,突然握住了她的手,王铁就那么一直握着。她没动,任凭他握着。她感受到王铁那双大手那么温暖有力,这种感觉一直传到她的心里,此时,她真希望时光静止,这一瞬变成永恒。后来王铁就说:俺走了,娘就交给你了。她听了王铁的话想哭,她低下头,用劲地点了点。王铁说:那俺就放心了。她抬起头迎着目光望着。王铁似乎要顺着她的目光走进她的心里。王铁用劲地捏了一下她的手说:那俺走了。王铁果然松开她的手就走了。她突然喊住了他,叫了一声:哥,你放心走吧,家里有俺呢。她说完这话时,分明看见王铁眼角噙了泪。那一刻,她的眼泪也涌了出来。她觉得有许多话要对王铁说,可一时又不知道说什么,她一直看着王铁高高大大的背影消失在新兵队伍里。王铁走了,参加了红军。
从此,于英的心里便揣了一个梦,她一看见穿军装的人就像又看到了王铁,便亲近了许多。后来村里许多青年都参军了,又有不少妇女走出家门参加了工作。
当时她也想出来工作,天天和那么多红军打交道,只有那样她才觉得离王铁近了。
有一天,她把要出去工作的想法对王婆婆说了。王婆婆自从王铁走后,话似乎比以前多了,没事就打听红军的消息,似乎知道了红军的消息也就知道了王铁的消息。于英一提出来工作,她满口答应,乐不可支地说:去吧,俺还不老,自己能照顾自己。想了想又说:在外面遇到你王铁哥,告诉他俺身体好,不用他记挂。
就这样,于英从小村王家坪来到了于都,报名参加了妇女会。她日思夜想着见一见王铁,可王铁自从参了军就再也没见过面。一个月前,王铁只捎回一个口信,说自己随部队已经到了瑞金。于英坚信,她离红军越近,就是离王铁越近。
于英出来工作两年了,她已是妇女会的老资格了。于英在出来工作的两年里明白了许多道理,她听过毛泽东在于都给群众和干部讲的课,她甚至学会了写字。
她明白,要让穷人过好日子,就要打倒富人,建立一个没有压迫、人人都平等的苏维埃。她每次回到王家坪王婆婆那里,总是喋喋不休地说上一会儿她在外面的所见所闻,包括那些大道理。王婆婆总是很有耐心地听着。这使她想起了儿子王铁,王铁一晃当兵也满两年了,前一段时间,有人捎信回来说:王铁已经是连长了。她一想到出息的儿子心里就充满了柔情。看着同样出息的干女儿,她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她的幻想里不时地出现一幅温馨的画面:儿子骑马背枪地回来了,然后是儿子和于英的婚礼,接下来就是有一个白白胖胖的孙子坐在她的膝前那时没有了战争,人人都平等了,然后他们一家人,宁静又温馨地生活。
于英一有时间就回到王家坪看望王婆婆,她永远忘不掉王婆婆对她的救命之恩,更因为王铁这一层关系,使于英和王婆婆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起来。
于英的心里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向往,革命胜利了,那时她才能和王铁团聚,到那时她会让王铁一直拉着她的手,然后为他生儿育女,过太平日子。她知道,要想革命胜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恨不能所有的青年都去参加红军,早日取得胜利,她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去参加扩红工作的。她不知道苦累,一村一户地跑着,给青年人讲大道理,讲参加红军的好处。她知道青年人的工作好做,难就难在那些做父母的身上,他们怕儿子参军打仗有什么意外,舍不得儿子参军。
这时的于英就很有耐心地做青年父母的工作,有时那青年父母不答应,她就赖在人家里不走,一边和人聊家常,一边帮人家干家务活,里里外外地忙活。一次不行,就来第二次,时间长了,青年的母亲喜欢上了于英,拉着于英的手说:你要是答应给俺做儿媳,俺就让儿子参军。于英先红了脸,最后就笑着答应:行啊,只要革命胜利了,我答应做你的儿媳。这话让青年听了幸福无比,就是青年父母听了,心里也宽慰了许多。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就是父母不同意儿子参军,青年人也心动了。就这样,一个又一个青年在于英的动员下报名参了军。
也有做不通父母工作的时候,于英便做青年的工作。于英这时就把青年约到村头的山坡上,坐在树下,先讲穷人富人的道理,然后再讲自己的身世,以此打动青年。青年人似乎没心思听她讲那些大道理,从坐下开始便盯着于英的脸看,盯完脸又盯她的胸,随后呼吸就急促起来。于英意识到了什么,先红了脸,那张妩媚的脸颊就愈发鲜活了。青年终于忍不住就捉了于英的手捏来弄去。这时的于英仍然不恼,任凭那青年捏去,她此时想着的却是王铁,觉得是王铁在捏她。那青年就说:你答应嫁俺,俺就参军。于英红着脸又答:行啊,等革命胜利了,俺就嫁你。她说这话时,觉得自己是在对王铁说。那个青年便答应了,很快报名参了军。参军走时,想方设法再见一次于英,找到于英后,便和于英说一些亲密的话。于英一直笑着听着青年人说话。有时自己也说一两句鼓励青年的话,或者把自己亲手编的草鞋送给青年一双。青年便揣着一份美好的梦想欢快地参军,走向了战场。于英动员参军的这些青年,有的再也没见到过于英一眼,但他们的心里都珍藏着于英美好的允诺和念想。
那以后,胡地主隔三差五的就会到她房间里,搂她,摸她。她不知道胡地主要干什么,她只是害怕。最后她吓得连衣服也不敢脱了,每到晚上来临,她就那么拥着被子坐在床上。一有动静她就哆嗦。她想方设法把门关牢,她甚至用根棍子去抵那门,可每次胡地主总是轻而易举地把门捅开,不管她愿不愿意:胡地主总会把她按在床上,用那张有着山羊胡子的脸在她脸上乱蹭一气,口水鼻涕弄她一脸,她便挣扎,反抗,使得胡地主没得逞过一次,累得胡地主气喘吁吁,最后只好作罢。
晚上,胡地主对她的骚扰惊吓,没能阻止黄脸婆白天对她的又一种折磨,她晚上和胡地主的事,黄脸婆似乎早就察觉,换来的是黄脸婆对她更加穷凶极恶的折磨,一边掐她拧她一边骂:你这个小骚货,让你勾引男人,看俺不弄死你!白天,晚上,两人轮番对她的折磨,使她绝望了,她想到了死。
又一次出逃使她改变了死的打算。她是在一天夜里逃走的,胡地主把满嘴的口水留在她的脸上后走了,那时她才想到要逃走。她只带了两身换洗衣服,在这个家属于她的东西也就是两身换洗衣服。这次,和她第一次出逃不一样,那一次她是想回家,这次她想逃得越远越好。
她一口气跑到山里,一口气跑了两天两夜,她直到认为胡地主再也找不到她了,才停下脚步,站在山上。她远远地看见了山脚一处飘着炊烟的小村,便长长地吁了口气:只要有人她便死不了了。
意外地她在山上还发现了一个窝棚,她不知道这个窝棚是谁的,派什么用场,她把窝棚当成了家。睡觉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她想到了吃饭,她已经两天没有吃到东西了。她觉得自己快要饿死了,便趔趔趄趄地向小村走去。她想着,走进小村遇到第一个人就是她的救命恩人,她要向这个恩人讨口饭吃。她走到小村的时候,竟没有遇到一个人,她来到了村头第一户人家门前叫门,开门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小伙子一副山里人的打扮,裤角高挽,一件磨出洞的褂子。那小伙子憨憨地望着她。于英一点也没犹豫就给小伙子跪下了,有气无力地叫了声:大哥,给点吃的吧。那小伙子看了她很久,没说一句话便走进屋里。小伙子再次出来时给她拿出了两个菜团子,后面又跟出了一个年迈的婆婆。婆婆看着她从小伙子手里接过菜团子。她来不及说声谢,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婆婆叹着气,小伙子就那么憨憨地望着她。
后来她知道婆婆家姓王,小伙子叫王铁,这一家只有他们娘俩。
那一次,于英就算认识了王铁娘俩。于英知道,这种靠讨饭的日子终归不是长远的办法,她便每天下山来到小村帮别人家干活,她不为别的,只求人家给她一顿饭吃。别人家有活她就去干,每天回山上时,她总是要到王铁娘俩家看一看,落一下脚。有时王铁便替她出去揽活。刚开始,她并没有对王铁娘俩说出自己起初的身份,后来,她看出王铁娘俩是好人,就说了自己的经历。王铁娘俩很是同情她,从那以后,王婆婆便不让她到山上去住了,让她搬到自己家来。于英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山里过着那种野人似的生活,终归也不是办法,就搬下来住到了王铁家,她认王婆婆为干妈。王铁家也不富裕,靠着王铁进山打柴,挑到城里去卖,维持着生活。直到这时,于英才知道自己已经逃到了于都附近。慢慢地,她的生活安定了下来。白天,她帮着王铁去山里砍柴,后来她才知道她在山里住的那个窝棚,是砍柴人盖的,遇到刮风下雨天,砍柴人要在那里休息。砍够一担柴,王铁便挑着去了于都城里。她送走王铁后,回到家便帮助王婆婆做家务,于英屋里屋外这么操劳,深得王婆婆的喜欢,晚上便和于英躺在床上说自己的家事。王婆婆丈夫去世早,是王婆婆把王铁一手拉扯大的,王铁今年已经20岁了。王婆婆一说到王铁就心事重重地叹气,然后说王铁年龄大了,穷人家讨个媳妇不容易。王婆婆一说到这儿于英的脸上就发烧,她知道王铁是个好小伙,憨憨的冲她只会笑,她甚至想:要是以后能嫁给王铁这样的男人也就心满意足了。但她只是在心里想,并没有把这一层捅破。
不知从哪一天起,王铁从于都一回来,就说于都大街上红军的事,那时红军部队已经开进了于都。王铁一提起红军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说红军如何打土豪,分田地,红军成士个个都那么喜气。于英和王婆婆总是新奇地听着。
不久,红军就来到了他们村,先是分了地主家的地,又分了房,王铁家也分到了二亩田地。王铁像换了个人,天天总是乐得合不拢嘴,后来又参加了村里的赤卫队,拿着一杆红缨枪,天天在外面跑,经常开会和参加村里的活动。
一天,王铁突然回来宣布:俺要参加红军。王婆婆愣了半晌,王铁说这话时先看的是于英,后来才望他娘。那时,村里参军已经不稀奇了,已经有很多青年报名参军。王铁就这么决定参军了。
王铁参军走的那一天,于英一直把他送到于都。于英第一次感受到了离别的惆怅,这么多年来,她从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自从到了王婆婆家后,她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温暖。王婆婆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王铁也把她当成了妹妹。
这使她想起了自己7岁前生活过的那个家,想起了父母和哥哥。她走的那一天,是穿着二哥的夹袄离开家的。日子虽说辛劳,但却愉快、充实。只要她和王铁在一起时,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她想笑也想喊。她从王铁的眼神里看到,王铁也是喜欢她的。自从进了王婆婆家后,她便改口叫王婆婆“娘”管王铁叫“哥”
那天在于都街头,王铁把她领到一个没人的地方,突然握住了她的手,王铁就那么一直握着。她没动,任凭他握着。她感受到王铁那双大手那么温暖有力,这种感觉一直传到她的心里,此时,她真希望时光静止,这一瞬变成永恒。后来王铁就说:俺走了,娘就交给你了。她听了王铁的话想哭,她低下头,用劲地点了点。王铁说:那俺就放心了。她抬起头迎着目光望着。王铁似乎要顺着她的目光走进她的心里。王铁用劲地捏了一下她的手说:那俺走了。王铁果然松开她的手就走了。她突然喊住了他,叫了一声:哥,你放心走吧,家里有俺呢。她说完这话时,分明看见王铁眼角噙了泪。那一刻,她的眼泪也涌了出来。她觉得有许多话要对王铁说,可一时又不知道说什么,她一直看着王铁高高大大的背影消失在新兵队伍里。王铁走了,参加了红军。
从此,于英的心里便揣了一个梦,她一看见穿军装的人就像又看到了王铁,便亲近了许多。后来村里许多青年都参军了,又有不少妇女走出家门参加了工作。
当时她也想出来工作,天天和那么多红军打交道,只有那样她才觉得离王铁近了。
有一天,她把要出去工作的想法对王婆婆说了。王婆婆自从王铁走后,话似乎比以前多了,没事就打听红军的消息,似乎知道了红军的消息也就知道了王铁的消息。于英一提出来工作,她满口答应,乐不可支地说:去吧,俺还不老,自己能照顾自己。想了想又说:在外面遇到你王铁哥,告诉他俺身体好,不用他记挂。
就这样,于英从小村王家坪来到了于都,报名参加了妇女会。她日思夜想着见一见王铁,可王铁自从参了军就再也没见过面。一个月前,王铁只捎回一个口信,说自己随部队已经到了瑞金。于英坚信,她离红军越近,就是离王铁越近。
于英出来工作两年了,她已是妇女会的老资格了。于英在出来工作的两年里明白了许多道理,她听过毛泽东在于都给群众和干部讲的课,她甚至学会了写字。
她明白,要让穷人过好日子,就要打倒富人,建立一个没有压迫、人人都平等的苏维埃。她每次回到王家坪王婆婆那里,总是喋喋不休地说上一会儿她在外面的所见所闻,包括那些大道理。王婆婆总是很有耐心地听着。这使她想起了儿子王铁,王铁一晃当兵也满两年了,前一段时间,有人捎信回来说:王铁已经是连长了。她一想到出息的儿子心里就充满了柔情。看着同样出息的干女儿,她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她的幻想里不时地出现一幅温馨的画面:儿子骑马背枪地回来了,然后是儿子和于英的婚礼,接下来就是有一个白白胖胖的孙子坐在她的膝前那时没有了战争,人人都平等了,然后他们一家人,宁静又温馨地生活。
于英一有时间就回到王家坪看望王婆婆,她永远忘不掉王婆婆对她的救命之恩,更因为王铁这一层关系,使于英和王婆婆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起来。
于英的心里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向往,革命胜利了,那时她才能和王铁团聚,到那时她会让王铁一直拉着她的手,然后为他生儿育女,过太平日子。她知道,要想革命胜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恨不能所有的青年都去参加红军,早日取得胜利,她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去参加扩红工作的。她不知道苦累,一村一户地跑着,给青年人讲大道理,讲参加红军的好处。她知道青年人的工作好做,难就难在那些做父母的身上,他们怕儿子参军打仗有什么意外,舍不得儿子参军。
这时的于英就很有耐心地做青年父母的工作,有时那青年父母不答应,她就赖在人家里不走,一边和人聊家常,一边帮人家干家务活,里里外外地忙活。一次不行,就来第二次,时间长了,青年的母亲喜欢上了于英,拉着于英的手说:你要是答应给俺做儿媳,俺就让儿子参军。于英先红了脸,最后就笑着答应:行啊,只要革命胜利了,我答应做你的儿媳。这话让青年听了幸福无比,就是青年父母听了,心里也宽慰了许多。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就是父母不同意儿子参军,青年人也心动了。就这样,一个又一个青年在于英的动员下报名参了军。
也有做不通父母工作的时候,于英便做青年的工作。于英这时就把青年约到村头的山坡上,坐在树下,先讲穷人富人的道理,然后再讲自己的身世,以此打动青年。青年人似乎没心思听她讲那些大道理,从坐下开始便盯着于英的脸看,盯完脸又盯她的胸,随后呼吸就急促起来。于英意识到了什么,先红了脸,那张妩媚的脸颊就愈发鲜活了。青年终于忍不住就捉了于英的手捏来弄去。这时的于英仍然不恼,任凭那青年捏去,她此时想着的却是王铁,觉得是王铁在捏她。那青年就说:你答应嫁俺,俺就参军。于英红着脸又答:行啊,等革命胜利了,俺就嫁你。她说这话时,觉得自己是在对王铁说。那个青年便答应了,很快报名参了军。参军走时,想方设法再见一次于英,找到于英后,便和于英说一些亲密的话。于英一直笑着听着青年人说话。有时自己也说一两句鼓励青年的话,或者把自己亲手编的草鞋送给青年一双。青年便揣着一份美好的梦想欢快地参军,走向了战场。于英动员参军的这些青年,有的再也没见到过于英一眼,但他们的心里都珍藏着于英美好的允诺和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