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大宋之安居乐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华亭县现在真的很热闹。
不说新修起的城墙,单说那以前又脏又乱的街道,现在的街道被官府用青石重新铺就,道路两旁的房屋也不复原来的低矮破旧,到处是新建成或者是翻新的房屋店铺。街道上人来人往,比以前多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且人们身上的穿着也开始出现了绫罗绸缎。
以前县城里大多是生活必须的米店、布店、杂货店,现在不但出现了漆器店、饰店、当铺、妓院赌场等,那些店铺里还多出了丝绸、香料、珠玉等以前从未有过的高档商品,连地方富庶到到一定程度才有市场的算卜、字画、园林、石艺等行业也出现了。林家庄园以前修建园林的时候还得跑去松江和苏州请园林石艺匠人,现在却是不用跑那么远了。
华亭最繁华的是东城,从东城门到林家庄园的几里路上人烟稠密房屋鳞次栉比,叫卖之声不绝于耳,杂耍的卖艺的摆摊算命的应有尽有,虽然只是一个县,但热闹程度比之登州也不逞多让,
一家企业带动一方经济。林家织坊现在有织机过四千台,需要织工将近一万人,因为实行的是两班倒停人不停机的方针,目前织坊的织工总数几乎达到了两万多人,加上家属,仅仅一个林家庄园的人口就达好几万人,堪称巨无霸,早就过了官府允许的极限。目前这几万人分属几十家不同的织坊,以宋代的建筑方式和人口密度,区区一个林家庄园当然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人和建筑,有一部分人是居住工作在庄园之外的,目前林忠正在规划将织坊都迁出庄园,庄园内仅仅住人。
这么多的人口,而且相对来说是高收入的人口,当然能带来巨大的消费,如此一来,市井想不繁荣都不行,就林靖文一路所见,各店铺里的顾客十之七八都是织坊里的织工还有他们的家属。
华亭之精华在于城东,在于林家织坊,可以说,目前华亭的一切,包括治政、经济、交通等各方面完全向林家织坊倾斜。东城门到林家庄园的道路全是整块整块的青石铺就,可同时通行四辆马车,但其它地方的道路就差多了,能用砖块就不用青石,能用碎石就不用砖块,即使城中十字主干大道也只不过是能同时行两车的道路而已,只到城东大道的一半。
听说目前华亭县的人口和规模已经过了松江府城,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走着走着,林靖文现一个店铺门口挂着“玄事堂”的招牌,名字起得很是奇怪,而且这家店的顾客不怎么多,别的店铺一会儿就有十数人进进出出,但这家店半天才有那么个把两个人进去,而且进去的人无一不是身着绫罗绸缎,至少也是一身光鲜。
很奇怪,林靖文好奇之下也跑了进去。
别看这家店的生意似乎不怎么好,但店面却很大,大概是别家店面的两倍还多。里面分为两部分,左边的柜台后面摆的是佛像香案念珠之类的,右边的柜台后面一看就是跟道教有关的物事,林靖文甚至在右边现了不少药草矿石之类的东西,应该是给那些术士炼丹用的吧。
原来这是一家售卖宗教器物的店铺,难怪。
此时店里也就小猫三两只,而且几乎都在右边道家的区域里。宋朝崇道但不抑佛,不过宋徽宗离谱,自称“道君皇帝”封了不少道士做官,道教因此而大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宋上下官吏平民大多喜道远佛,倒是北方的契丹党项异族更喜欢佛教一些。
此时店中人虽不多,却是热闹非凡,原来是一个老道士正在训斥一个年轻的道童。
只听那老道士说道:“玄霄,你也太过胡闹了,怎的又要买硝石和硫磺?为师不是告诉你不要再弄那些药物了吗?”
小道童甚是委屈地说道:“可是师父,徒儿改进上次的那种药就快要成功了,只需要一点硝石和硫磺就好,就要一点点,师父,您就多买点吧。”
“不行,你的那种药又不能治病救人,跟是远离长生大道,为师万万不许你再继续炼制,更别说改进了。”
林靖文听得莫名其妙,听两人话里的意思是那个年轻的道童炼制出了一种不算药的药,那个老道士却是不允许自己的徒弟继续炼制下去。只是很奇怪,什么药需要硝石和硫磺,难道?是火药?不过没道理呀,火药在这个时代虽然不是很常见,但火药本来就是炼丹士炼出来的,没道理这两个道士不认得。
好奇之下,林靖文不由问道:“敢问二位道长说的是什么药?”
道童只是看了林靖文一眼,没说什么。老道士却是一惊,看向林靖文的目光中有惊恐之色,见到只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问话,这才放下心来,却道:“也不是什么有用的药物,只是劣徒胡闹胡乱炼出来的一种药物而已,既不能治病救人,更不能让人延年益寿,只是没用的东西。”
道童却不乐意了,辩解道:“师父,徒儿炼的药不是没用,只是一般人用不上而已。”说着,还不服气地从身后的包裹中掏出一个小木盒递给林靖文。
老道士大惊,连忙阻止,硬是从道童手中抢过木盒重新塞回去。
林靖文哪能如他的意,说不得蛮横一回了,示意护卫按住那个老道士,他却打开了那个小木盒。
木盒里面不是什么药丸,而是一些颗粒,颗粒呈黄褐色,林靖文闻了闻,硫磺和硝石的气味很浓,这纯粹就是火药嘛!不过火药有这种黄褐色的吗?林大官人想了半天,忽然想起,在19世纪中期,因为远程火炮的出现,普通的黑火药已经不能满足燃烧要求,在需求的刺激下诞生了一种燃烧度比黑火药慢的褐色火药,中国称之为栗色火药。栗... -->>
华亭县现在真的很热闹。
不说新修起的城墙,单说那以前又脏又乱的街道,现在的街道被官府用青石重新铺就,道路两旁的房屋也不复原来的低矮破旧,到处是新建成或者是翻新的房屋店铺。街道上人来人往,比以前多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且人们身上的穿着也开始出现了绫罗绸缎。
以前县城里大多是生活必须的米店、布店、杂货店,现在不但出现了漆器店、饰店、当铺、妓院赌场等,那些店铺里还多出了丝绸、香料、珠玉等以前从未有过的高档商品,连地方富庶到到一定程度才有市场的算卜、字画、园林、石艺等行业也出现了。林家庄园以前修建园林的时候还得跑去松江和苏州请园林石艺匠人,现在却是不用跑那么远了。
华亭最繁华的是东城,从东城门到林家庄园的几里路上人烟稠密房屋鳞次栉比,叫卖之声不绝于耳,杂耍的卖艺的摆摊算命的应有尽有,虽然只是一个县,但热闹程度比之登州也不逞多让,
一家企业带动一方经济。林家织坊现在有织机过四千台,需要织工将近一万人,因为实行的是两班倒停人不停机的方针,目前织坊的织工总数几乎达到了两万多人,加上家属,仅仅一个林家庄园的人口就达好几万人,堪称巨无霸,早就过了官府允许的极限。目前这几万人分属几十家不同的织坊,以宋代的建筑方式和人口密度,区区一个林家庄园当然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人和建筑,有一部分人是居住工作在庄园之外的,目前林忠正在规划将织坊都迁出庄园,庄园内仅仅住人。
这么多的人口,而且相对来说是高收入的人口,当然能带来巨大的消费,如此一来,市井想不繁荣都不行,就林靖文一路所见,各店铺里的顾客十之七八都是织坊里的织工还有他们的家属。
华亭之精华在于城东,在于林家织坊,可以说,目前华亭的一切,包括治政、经济、交通等各方面完全向林家织坊倾斜。东城门到林家庄园的道路全是整块整块的青石铺就,可同时通行四辆马车,但其它地方的道路就差多了,能用砖块就不用青石,能用碎石就不用砖块,即使城中十字主干大道也只不过是能同时行两车的道路而已,只到城东大道的一半。
听说目前华亭县的人口和规模已经过了松江府城,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走着走着,林靖文现一个店铺门口挂着“玄事堂”的招牌,名字起得很是奇怪,而且这家店的顾客不怎么多,别的店铺一会儿就有十数人进进出出,但这家店半天才有那么个把两个人进去,而且进去的人无一不是身着绫罗绸缎,至少也是一身光鲜。
很奇怪,林靖文好奇之下也跑了进去。
别看这家店的生意似乎不怎么好,但店面却很大,大概是别家店面的两倍还多。里面分为两部分,左边的柜台后面摆的是佛像香案念珠之类的,右边的柜台后面一看就是跟道教有关的物事,林靖文甚至在右边现了不少药草矿石之类的东西,应该是给那些术士炼丹用的吧。
原来这是一家售卖宗教器物的店铺,难怪。
此时店里也就小猫三两只,而且几乎都在右边道家的区域里。宋朝崇道但不抑佛,不过宋徽宗离谱,自称“道君皇帝”封了不少道士做官,道教因此而大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宋上下官吏平民大多喜道远佛,倒是北方的契丹党项异族更喜欢佛教一些。
此时店中人虽不多,却是热闹非凡,原来是一个老道士正在训斥一个年轻的道童。
只听那老道士说道:“玄霄,你也太过胡闹了,怎的又要买硝石和硫磺?为师不是告诉你不要再弄那些药物了吗?”
小道童甚是委屈地说道:“可是师父,徒儿改进上次的那种药就快要成功了,只需要一点硝石和硫磺就好,就要一点点,师父,您就多买点吧。”
“不行,你的那种药又不能治病救人,跟是远离长生大道,为师万万不许你再继续炼制,更别说改进了。”
林靖文听得莫名其妙,听两人话里的意思是那个年轻的道童炼制出了一种不算药的药,那个老道士却是不允许自己的徒弟继续炼制下去。只是很奇怪,什么药需要硝石和硫磺,难道?是火药?不过没道理呀,火药在这个时代虽然不是很常见,但火药本来就是炼丹士炼出来的,没道理这两个道士不认得。
好奇之下,林靖文不由问道:“敢问二位道长说的是什么药?”
道童只是看了林靖文一眼,没说什么。老道士却是一惊,看向林靖文的目光中有惊恐之色,见到只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问话,这才放下心来,却道:“也不是什么有用的药物,只是劣徒胡闹胡乱炼出来的一种药物而已,既不能治病救人,更不能让人延年益寿,只是没用的东西。”
道童却不乐意了,辩解道:“师父,徒儿炼的药不是没用,只是一般人用不上而已。”说着,还不服气地从身后的包裹中掏出一个小木盒递给林靖文。
老道士大惊,连忙阻止,硬是从道童手中抢过木盒重新塞回去。
林靖文哪能如他的意,说不得蛮横一回了,示意护卫按住那个老道士,他却打开了那个小木盒。
木盒里面不是什么药丸,而是一些颗粒,颗粒呈黄褐色,林靖文闻了闻,硫磺和硝石的气味很浓,这纯粹就是火药嘛!不过火药有这种黄褐色的吗?林大官人想了半天,忽然想起,在19世纪中期,因为远程火炮的出现,普通的黑火药已经不能满足燃烧要求,在需求的刺激下诞生了一种燃烧度比黑火药慢的褐色火药,中国称之为栗色火药。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