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53章 制度必须干净,职责必须明确
宋神宗时期的元丰改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颁布《寄禄格》,官员的升迁都要参照《寄禄格》,官员的品阶和俸禄标准不再需要通过宰相。
二是在恢复旧制的名义下,恢复唐代三省制,元丰改制后,将宰相的权力分割为左仆射和右仆射,分别负责门下省和中书省,并且皇帝直接向三省官员发布命令。
这两条总结就是,削弱宰相权力,让皇帝直接参与到朝政中,从而强化了皇帝个人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虽然这里面也有以阶易官,使官员的职务与职称相符合,减少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也减少了官员之间职务界限不明,相互扯皮推诿的想象,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财政不必要开支的内容。
但本质上来说,元丰改制依旧只是宋神宗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宰相权力的计策而已。而且元丰改制的影响仅限于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由于重重阻碍,效果更是甚微。
所以这次改制,与其说是改制,不如说是宋神宗想要扩大皇权的一次借题发挥。对于实际上的行政效率低下以及冗官情况严重的问题并没有造成多大帮助。
观稼殿内,赵骏环顾众人说道:“元丰改制只是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中央皇权,而王安石变法需要的是提高官员的行政效率,改变官场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可惜宋神宗太执着于皇权,反而使王安石变法失败。”
“大孙,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自己也常说加强皇权是对皇帝有利的事情,那为什么元丰改制不能先加强皇权再改变官府行政效率呢?”
这机构竟然还能下到乡?
“我”
赵骏摇摇头道:“暂时不改军制,军队的问题太大,是一个比冗官还要麻烦的火药桶,一旦点燃,后果不堪设想。先把官制做好,再进行政治改革,最后再进行军队改制吧。”
显然军队是赵祯的底线。
“各个地方?”
赵骏说道:“这对于司法来说非常不公平,容易造成冤假错案。特别是地方官员,一个县令有审查、缉捕、审判权,权力太大了,对于本县百姓来说,生死全捏在县官手里,这不离谱吗?所以明代设立都察院,就是为了司法公正。”
宋朝是典型的人多地少,虽然不像后世建国的时候,中原腹地的人口密度比宋朝高很多。但宋朝经历农业革命之后,已经具备了各县都有分支机构的可能。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已经做好了,这是各个部门的规划书。”
赵骏摇摇头道:“那没有,咱们后世建国的时候这些机构就已经存在各县了,当时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五亿多人口。大宋是二百八十万平方公里,一亿两千万人口,比例其实差不多。”
吕夷简心领神会说道:“加强皇权无大错吧。”
赵骏摇摇头,否认道:“大宋的更加复杂,乱七八糟的官职太多,导致冗官问题,职责不明确问题,行政效率极其低下。这弄得皇帝的权力小,百官的权力也小,大家都开始不干事,那朝政不就废了吗?”
说好支持自己庆历新政,解决冗官问题的呢。
怎么回事小老弟。
由于政制院节制百官,开始政令天下,而皇帝又能节制政制院,就通过政制院控制了权力,犹如明初内阁以及清朝军机处。
虽然枢密院没有发兵权,但当时皇帝发兵需要经过枢密院。
分了他们的权力,确实不算一件坏事。
赵祯与几个宰相对视一眼,深深地看到了大家眼中的震撼。
“那这样的话,县令岂不是什么权力都没了?”
赵祯说道。
吕老登又被噎住,悻悻说不出话来。
他们宰相们也是有自己的政治团体。
如果枢密院又被分权了,那皇帝的兵权也会受到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赵祯会关注的原因。
唐宋时期县令职权极大,有破家县令,灭门知府一说。
谁让大宋江山千创百孔,需要人家来拯救呢。
“大宋原来的审查权、缉捕权、审判权和监察权特别混乱,开封府可以抓人,可以判案,大理寺也可以判案,可以审核,刑部干脆形同虚设,毫无作用。”
赵骏点点头道:“所谓的司法独立就是法律的制定权要独立出一个部门,三权分立是指审查权、缉捕权一个部门,审判权一个部门,监察权一个部门。”
王随纳闷道:“宰相、三司、枢密院向皇帝负责,统筹诸部。”
“臣完全赞同知院的想法,这简直是神人般的构思!”
赵祯想了想,试探性问道:“枢密院要不要改制。”
这么搞不是让自己为难吗?
范仲淹听到赵骏的“奇思妙想”,不由得用一种幽怨地眼神看向他。
唯有范仲淹在旁边一头雾水。
“那不然呢?”
赵骏就继续道:“明清时期算是封建权力的巅峰典范,也是差不多的概念。皇帝、内阁(军机处)、六部,再到中下层各衙门机构,进行规范化治理。这样一旦出了问题,就能够层层问责,从而确定责任在谁的身上。”
赵祯问道:“你的意思是?”
“的确。”
众人围过来。
按理来说穿过过来,已经没有联网,要做PPT的话,就必须从网上找图片来做。
赵骏指着上面说道:“要想精简部门,确定职责规划,就必须先把各个职能部门给规划好,然后再安排官员进去,从而明确他们的责任义务。所以我以后世政治制度为参考,做出了官府部门规划。”
他说道:“你们看,三司原本是用来牵制宰相,让宰相失去财政权,但这样把整个大宋的财政权握在一司,包括兵器制造、财政收支、粮食漕运、户口、赋税、榷酒、盐铁等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事情。”
赵骏道:“这个规划就是以皇帝为国家首脑,以政制院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然后下面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来达到精简政府部门,提高行政效率的问题。”
赵骏打开笔记本,将这些日子自己制作的各个部门的规划书用PPT的形式文档打开。
不过似乎也不无道理。
不过他也知道赵骏可能是有别的想法,倒也没反对。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然后吕夷简第一个站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臣以为知院之言,甚有道理,这官制必须要改!”
还不是砸了天下官员的饭碗,所以才导致官员们群起而攻吗?
现在赵骏不仅没有裁撤冗官,还增加了那么多职能部门安置闲置的官员们,这对于他们来说岂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既然涉及到自身利益,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赵骏应了一声,随后点了下鼠标,PPT下一张图就出现了各部门职能。
“景祐改制,要把官员的岗位、职责确定好,各个衙门的办事效率提高起来。确定责任制度,不能再出现那种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
赵骏扫了他一眼。
“细说。”
这个办法并不是后世我们国家独有,在古代明清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明朝设立都察院后,司法三权分立。由都察院、大理寺以及刑部组成,类似于后世的检察院,法院以及公安局。
众人翻了个白眼。
“唔”
而且现在可以说是提前做好预备,等过几年出海的船只带回来高产作物,这些作物又经过几十年的本土化适应,也许未来还会发生人口暴涨。
众人对视。
“宋慈做提刑官的时候,查获那么多冤假错案。但大宋也只有一个宋慈,所以靠一个人来完成司法的公正显然是不可能,只有靠制度。”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发兵权在皇帝手里,但军队调拨也需要枢密院。
就看到第一页便是部门框架图,最上面的是个皇帝图片,旁边有个箭头,写着皇帝二... -->>
第153章 制度必须干净,职责必须明确
宋神宗时期的元丰改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颁布《寄禄格》,官员的升迁都要参照《寄禄格》,官员的品阶和俸禄标准不再需要通过宰相。
二是在恢复旧制的名义下,恢复唐代三省制,元丰改制后,将宰相的权力分割为左仆射和右仆射,分别负责门下省和中书省,并且皇帝直接向三省官员发布命令。
这两条总结就是,削弱宰相权力,让皇帝直接参与到朝政中,从而强化了皇帝个人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虽然这里面也有以阶易官,使官员的职务与职称相符合,减少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也减少了官员之间职务界限不明,相互扯皮推诿的想象,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财政不必要开支的内容。
但本质上来说,元丰改制依旧只是宋神宗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宰相权力的计策而已。而且元丰改制的影响仅限于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由于重重阻碍,效果更是甚微。
所以这次改制,与其说是改制,不如说是宋神宗想要扩大皇权的一次借题发挥。对于实际上的行政效率低下以及冗官情况严重的问题并没有造成多大帮助。
观稼殿内,赵骏环顾众人说道:“元丰改制只是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中央皇权,而王安石变法需要的是提高官员的行政效率,改变官场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可惜宋神宗太执着于皇权,反而使王安石变法失败。”
“大孙,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自己也常说加强皇权是对皇帝有利的事情,那为什么元丰改制不能先加强皇权再改变官府行政效率呢?”
这机构竟然还能下到乡?
“我”
赵骏摇摇头道:“暂时不改军制,军队的问题太大,是一个比冗官还要麻烦的火药桶,一旦点燃,后果不堪设想。先把官制做好,再进行政治改革,最后再进行军队改制吧。”
显然军队是赵祯的底线。
“各个地方?”
赵骏说道:“这对于司法来说非常不公平,容易造成冤假错案。特别是地方官员,一个县令有审查、缉捕、审判权,权力太大了,对于本县百姓来说,生死全捏在县官手里,这不离谱吗?所以明代设立都察院,就是为了司法公正。”
宋朝是典型的人多地少,虽然不像后世建国的时候,中原腹地的人口密度比宋朝高很多。但宋朝经历农业革命之后,已经具备了各县都有分支机构的可能。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已经做好了,这是各个部门的规划书。”
赵骏摇摇头道:“那没有,咱们后世建国的时候这些机构就已经存在各县了,当时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五亿多人口。大宋是二百八十万平方公里,一亿两千万人口,比例其实差不多。”
吕夷简心领神会说道:“加强皇权无大错吧。”
赵骏摇摇头,否认道:“大宋的更加复杂,乱七八糟的官职太多,导致冗官问题,职责不明确问题,行政效率极其低下。这弄得皇帝的权力小,百官的权力也小,大家都开始不干事,那朝政不就废了吗?”
说好支持自己庆历新政,解决冗官问题的呢。
怎么回事小老弟。
由于政制院节制百官,开始政令天下,而皇帝又能节制政制院,就通过政制院控制了权力,犹如明初内阁以及清朝军机处。
虽然枢密院没有发兵权,但当时皇帝发兵需要经过枢密院。
分了他们的权力,确实不算一件坏事。
赵祯与几个宰相对视一眼,深深地看到了大家眼中的震撼。
“那这样的话,县令岂不是什么权力都没了?”
赵祯说道。
吕老登又被噎住,悻悻说不出话来。
他们宰相们也是有自己的政治团体。
如果枢密院又被分权了,那皇帝的兵权也会受到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赵祯会关注的原因。
唐宋时期县令职权极大,有破家县令,灭门知府一说。
谁让大宋江山千创百孔,需要人家来拯救呢。
“大宋原来的审查权、缉捕权、审判权和监察权特别混乱,开封府可以抓人,可以判案,大理寺也可以判案,可以审核,刑部干脆形同虚设,毫无作用。”
赵骏点点头道:“所谓的司法独立就是法律的制定权要独立出一个部门,三权分立是指审查权、缉捕权一个部门,审判权一个部门,监察权一个部门。”
王随纳闷道:“宰相、三司、枢密院向皇帝负责,统筹诸部。”
“臣完全赞同知院的想法,这简直是神人般的构思!”
赵祯想了想,试探性问道:“枢密院要不要改制。”
这么搞不是让自己为难吗?
范仲淹听到赵骏的“奇思妙想”,不由得用一种幽怨地眼神看向他。
唯有范仲淹在旁边一头雾水。
“那不然呢?”
赵骏就继续道:“明清时期算是封建权力的巅峰典范,也是差不多的概念。皇帝、内阁(军机处)、六部,再到中下层各衙门机构,进行规范化治理。这样一旦出了问题,就能够层层问责,从而确定责任在谁的身上。”
赵祯问道:“你的意思是?”
“的确。”
众人围过来。
按理来说穿过过来,已经没有联网,要做PPT的话,就必须从网上找图片来做。
赵骏指着上面说道:“要想精简部门,确定职责规划,就必须先把各个职能部门给规划好,然后再安排官员进去,从而明确他们的责任义务。所以我以后世政治制度为参考,做出了官府部门规划。”
他说道:“你们看,三司原本是用来牵制宰相,让宰相失去财政权,但这样把整个大宋的财政权握在一司,包括兵器制造、财政收支、粮食漕运、户口、赋税、榷酒、盐铁等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事情。”
赵骏道:“这个规划就是以皇帝为国家首脑,以政制院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然后下面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来达到精简政府部门,提高行政效率的问题。”
赵骏打开笔记本,将这些日子自己制作的各个部门的规划书用PPT的形式文档打开。
不过似乎也不无道理。
不过他也知道赵骏可能是有别的想法,倒也没反对。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然后吕夷简第一个站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臣以为知院之言,甚有道理,这官制必须要改!”
还不是砸了天下官员的饭碗,所以才导致官员们群起而攻吗?
现在赵骏不仅没有裁撤冗官,还增加了那么多职能部门安置闲置的官员们,这对于他们来说岂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既然涉及到自身利益,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赵骏应了一声,随后点了下鼠标,PPT下一张图就出现了各部门职能。
“景祐改制,要把官员的岗位、职责确定好,各个衙门的办事效率提高起来。确定责任制度,不能再出现那种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
赵骏扫了他一眼。
“细说。”
这个办法并不是后世我们国家独有,在古代明清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明朝设立都察院后,司法三权分立。由都察院、大理寺以及刑部组成,类似于后世的检察院,法院以及公安局。
众人翻了个白眼。
“唔”
而且现在可以说是提前做好预备,等过几年出海的船只带回来高产作物,这些作物又经过几十年的本土化适应,也许未来还会发生人口暴涨。
众人对视。
“宋慈做提刑官的时候,查获那么多冤假错案。但大宋也只有一个宋慈,所以靠一个人来完成司法的公正显然是不可能,只有靠制度。”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发兵权在皇帝手里,但军队调拨也需要枢密院。
就看到第一页便是部门框架图,最上面的是个皇帝图片,旁边有个箭头,写着皇帝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