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杜正坤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时候,家乡照明基本上是用松树蔸蔸砍成筷子粗的油亮子,在桌子或锅台上放一块石板,把点燃的油亮子架在石板上,就成了一盏灯。这种灯,油亮子放少了,一烘而尽,油亮子放多了,松油烟又十分呛人。为了不让油亮子的松烟呛我,母亲和父亲商量,卖掉两斗口粮,换来两斤桐油,在铁制的灯盏里倒进桐油,放两根灯草,为了节省桐油和减少桐油烟雾,母亲只舍得点燃一根灯草,而且还在油盏灯草上放上一丁点儿盐巴,这样一来,一盏桐油就可以照半个晚上。
在家乡还有点菜油灯的规矩。将菜油倒进一个有缺口的陶瓷碗里,放上两根灯草,用来祭祀神灵。死了人,也用菜油灯放在灵柩前,名曰“脚灯”或“长明灯”
在解放前的漫长岁月里,家乡的农村,除了松树油亮子、桐油灯以外,还有用干竹签缠上火纸,浇上用漆树子榨出的漆蜡制成的蜡烛来照明的。解放后的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用煤油。记得刚开始用煤油时,乡亲们闹了不少笑话。他们买不起玻璃制造的煤油灯,也不知道用紧口的瓶子来自制煤油灯,而是将煤油倒在过去的桐油灯盏里,放上灯芯,刚一点燃,煤油就“呼”的一下子全燃烧了,由此引发烧伤或火灾的不在少数。
在20世纪70—80年代,家乡的中小学校学生和乡村农民夜校的学员,每人都备有一盏用墨水瓶制作的煤油灯,放在一个用篾片和白纸制成的小灯笼里,每当上晚课时,一个班40—50个学生,就有40—50盏灯笼,虽然照得满屋通明,但煤油的气味和烟雾使室内空气变得很恶浊,每个人的鼻孔都被煤油烟熏得黑黢黢的。晚上下学后,学员们鱼贯而出,灯光宛若长龙,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世纪90年代,改革东风劲吹,家乡的电力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电灯进入千家万户。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县城及
乡镇街道高楼林立,人口剧增,市政部门在硬化了的场镇街道两旁安装了华丽的路灯,现在家乡的夜晚,到处是一片灯的海洋,满街尽是车的长龙。火树银花,勾勒出家乡生态明珠的瑰丽夜景,水波灯影,幻化为天上人间的灿烂辉煌。伴随家乡千百年的油亮子—桐油灯—漆蜡烛—煤油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永远藏进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小时候,家乡照明基本上是用松树蔸蔸砍成筷子粗的油亮子,在桌子或锅台上放一块石板,把点燃的油亮子架在石板上,就成了一盏灯。这种灯,油亮子放少了,一烘而尽,油亮子放多了,松油烟又十分呛人。为了不让油亮子的松烟呛我,母亲和父亲商量,卖掉两斗口粮,换来两斤桐油,在铁制的灯盏里倒进桐油,放两根灯草,为了节省桐油和减少桐油烟雾,母亲只舍得点燃一根灯草,而且还在油盏灯草上放上一丁点儿盐巴,这样一来,一盏桐油就可以照半个晚上。
在家乡还有点菜油灯的规矩。将菜油倒进一个有缺口的陶瓷碗里,放上两根灯草,用来祭祀神灵。死了人,也用菜油灯放在灵柩前,名曰“脚灯”或“长明灯”
在解放前的漫长岁月里,家乡的农村,除了松树油亮子、桐油灯以外,还有用干竹签缠上火纸,浇上用漆树子榨出的漆蜡制成的蜡烛来照明的。解放后的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用煤油。记得刚开始用煤油时,乡亲们闹了不少笑话。他们买不起玻璃制造的煤油灯,也不知道用紧口的瓶子来自制煤油灯,而是将煤油倒在过去的桐油灯盏里,放上灯芯,刚一点燃,煤油就“呼”的一下子全燃烧了,由此引发烧伤或火灾的不在少数。
在20世纪70—80年代,家乡的中小学校学生和乡村农民夜校的学员,每人都备有一盏用墨水瓶制作的煤油灯,放在一个用篾片和白纸制成的小灯笼里,每当上晚课时,一个班40—50个学生,就有40—50盏灯笼,虽然照得满屋通明,但煤油的气味和烟雾使室内空气变得很恶浊,每个人的鼻孔都被煤油烟熏得黑黢黢的。晚上下学后,学员们鱼贯而出,灯光宛若长龙,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世纪90年代,改革东风劲吹,家乡的电力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电灯进入千家万户。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县城及
乡镇街道高楼林立,人口剧增,市政部门在硬化了的场镇街道两旁安装了华丽的路灯,现在家乡的夜晚,到处是一片灯的海洋,满街尽是车的长龙。火树银花,勾勒出家乡生态明珠的瑰丽夜景,水波灯影,幻化为天上人间的灿烂辉煌。伴随家乡千百年的油亮子—桐油灯—漆蜡烛—煤油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永远藏进了人们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