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状元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人散步之间,时光匆匆而流走。交谈之下,芷荷机灵聪明,柳青瑶智慧博学,陈尧咨谈吐风雅,三人留恋在花园之内,陈尧咨深感其聪慧明理,心里想着:
“这师姐智慧非常,不是寻常人物啊。”
在书房,陈尧咨提笔写文,芷荷在此为他研墨,柳青瑶也在一边临摹他的字,陈尧咨的字写得真俊俏,真是字如其人,写的字字珠玑,精神兼备。不多时,两首绝句便染现在宣纸上,芷荷拿起宣纸便如获美玉似当的看的出神,柳青瑶也称赞:
“师弟真是写得一手好字,即使比起父亲,也不曾多让。假以时日,必是文豪宗师,不可估量啊。”
陈尧咨笑笑道:“师姐玩笑了,就区区几字,就是宗师了,那王羲之为何不是宗师呢?”
柳青瑶觉得好笑,道:“怎可如此相比,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是文采斐然,只是其字更胜罢了?”
“就是因为如此,王羲之只是书行天下,却未得文师之名啊。”陈尧咨小小的感叹了一下,回答说道。
此言而出,使得柳青瑶蹙眉反思,只见她道:“师弟此言有理,我等皆落至下乘。”
陈尧咨笑道:“师姐之聪慧,无人出其右者。”就这样,三人一边说笑一边在写着字,随着陈尧咨写的字越多,他和柳青瑶越是洞悉,有相见恨晚之感,又有芷荷机灵俏皮,书房里总是笑声不断。
时至午时,处理完衙门公务的柳开道别陈省华、李主簿等众属官,回到柳府。才一盏茶完毕,便想起陈尧咨来,今日衙门事物太过繁忙,耽搁时日不少,也就没有时间再给陈尧咨讲古文要旨。往日此时,陈尧咨应折返回陈府了,但书桌却是留下大量之书字,楷体、形体,不一而足。柳开对陈尧咨的字深得喜爱,认为其内藏精骨,外显神采,是不可多得之作。念及于此,便转向书房而来。
此时,三人正在书房探讨诗词,陈尧咨对杜甫之诗有其独到见解。正兴趣正浓时,芷荷开口问道:
“陈公子,杜少陵之诗文多以朴素、通俗、写实,却未若李白之潇洒想象。”
陈尧咨道:“杜子美诗文通俗,却见其功力,虽是通俗,却抑扬顿挫,并无华丽雕琢之词,实为佳品。更为重要之处,在于其拳拳爱民之情,唐太宗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杜子美深知其意。曾以三吏、三别言其心,更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通爱民之情。如此心怀天下,心胸坦然,却是诗德超然。李白之诗文,虽为上上之作,至今无出其右者,但却只是夸张想象,比喻出神,如游山玩水可以。”
“那陈公子认为,这天下士子读杜子美之诗,有何见教?”柳青瑶也出声问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陈尧咨答道“我古文之风,是以文达其意,文笔自然,便如杜子美诗。士林之人,功名在身,则必心有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陈尧咨昂昂回答。
“好,好,此言甚妙,正合吾心意。”
一声赞叹从书房门外传过来,却是柳开不知何时走了进来。他刚到书房之时,便听见屋里的辩论之声,便停下仔细耳听,待到这番言语,其情不自禁的称赞,如觅得知音,兴致盎然。
见到柳开走了进来,陈尧咨放下笔,道:“恩师,”柳青瑶和芷荷也对柳开行礼。柳开点了点头,道:“尧咨之言,为之精辟,老夫为官半生,只是愿为百姓谋些福利罢了,此言甚和心意。”
陈尧咨道:“恩师过奖,尧咨虽是顽劣,却也得父亲教诲,兄长点拨,当然知晓以百姓社稷为重。”
“你们三兄弟均是人中之龙凤,想你大哥持重,你二哥才名远扬,你却是更甚。”接着又问道:“你大哥二哥可有功名在身?”
陈尧咨答道:“大哥本是想参与今年秋闱,二哥与我亦是年纪太小,均无功名。”这时期,科举应试本无定制,可三年一开、可一年一开。自四年之前,朝廷却是没有开科举,于是陈尧叟还是无名之士。柳开并不之情,当初本想将三兄弟一同教授,但碍于两兄弟已有功名,不好办。听陈尧咨讲,豁然开朗起来。
于是笑笑的问道:“他们可有习古文之兴致?”
陈尧咨听闻此言道:“恩师教授,是我兄弟之福,在此感谢恩师教导。”
柳开此时也是笑容满面,青瑶、芷荷等听闻此言,也为陈尧咨感到高兴,青瑶说道:“如此,你们三兄弟同为父亲门下,岂不是柳门三才子,当真是一段佳话。”
陈尧咨嘿嘿直笑。
柳大人又看起陈尧咨的字,一个一个,一张一张,没有半丝含糊,并不时的说上几句。待到看到那首绝句,道:“此尧咨之作乎?”
陈尧咨回答道:“是今日学生与师姐切磋时而作。”
柳开释然了,笑着说:“看来,你定是拔头了?”
青瑶听此而言,有些娇嗔的说道:“父亲偏心,你怎么知道不是我拔头呢?”
&n... -->>
三人散步之间,时光匆匆而流走。交谈之下,芷荷机灵聪明,柳青瑶智慧博学,陈尧咨谈吐风雅,三人留恋在花园之内,陈尧咨深感其聪慧明理,心里想着:
“这师姐智慧非常,不是寻常人物啊。”
在书房,陈尧咨提笔写文,芷荷在此为他研墨,柳青瑶也在一边临摹他的字,陈尧咨的字写得真俊俏,真是字如其人,写的字字珠玑,精神兼备。不多时,两首绝句便染现在宣纸上,芷荷拿起宣纸便如获美玉似当的看的出神,柳青瑶也称赞:
“师弟真是写得一手好字,即使比起父亲,也不曾多让。假以时日,必是文豪宗师,不可估量啊。”
陈尧咨笑笑道:“师姐玩笑了,就区区几字,就是宗师了,那王羲之为何不是宗师呢?”
柳青瑶觉得好笑,道:“怎可如此相比,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是文采斐然,只是其字更胜罢了?”
“就是因为如此,王羲之只是书行天下,却未得文师之名啊。”陈尧咨小小的感叹了一下,回答说道。
此言而出,使得柳青瑶蹙眉反思,只见她道:“师弟此言有理,我等皆落至下乘。”
陈尧咨笑道:“师姐之聪慧,无人出其右者。”就这样,三人一边说笑一边在写着字,随着陈尧咨写的字越多,他和柳青瑶越是洞悉,有相见恨晚之感,又有芷荷机灵俏皮,书房里总是笑声不断。
时至午时,处理完衙门公务的柳开道别陈省华、李主簿等众属官,回到柳府。才一盏茶完毕,便想起陈尧咨来,今日衙门事物太过繁忙,耽搁时日不少,也就没有时间再给陈尧咨讲古文要旨。往日此时,陈尧咨应折返回陈府了,但书桌却是留下大量之书字,楷体、形体,不一而足。柳开对陈尧咨的字深得喜爱,认为其内藏精骨,外显神采,是不可多得之作。念及于此,便转向书房而来。
此时,三人正在书房探讨诗词,陈尧咨对杜甫之诗有其独到见解。正兴趣正浓时,芷荷开口问道:
“陈公子,杜少陵之诗文多以朴素、通俗、写实,却未若李白之潇洒想象。”
陈尧咨道:“杜子美诗文通俗,却见其功力,虽是通俗,却抑扬顿挫,并无华丽雕琢之词,实为佳品。更为重要之处,在于其拳拳爱民之情,唐太宗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杜子美深知其意。曾以三吏、三别言其心,更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通爱民之情。如此心怀天下,心胸坦然,却是诗德超然。李白之诗文,虽为上上之作,至今无出其右者,但却只是夸张想象,比喻出神,如游山玩水可以。”
“那陈公子认为,这天下士子读杜子美之诗,有何见教?”柳青瑶也出声问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陈尧咨答道“我古文之风,是以文达其意,文笔自然,便如杜子美诗。士林之人,功名在身,则必心有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陈尧咨昂昂回答。
“好,好,此言甚妙,正合吾心意。”
一声赞叹从书房门外传过来,却是柳开不知何时走了进来。他刚到书房之时,便听见屋里的辩论之声,便停下仔细耳听,待到这番言语,其情不自禁的称赞,如觅得知音,兴致盎然。
见到柳开走了进来,陈尧咨放下笔,道:“恩师,”柳青瑶和芷荷也对柳开行礼。柳开点了点头,道:“尧咨之言,为之精辟,老夫为官半生,只是愿为百姓谋些福利罢了,此言甚和心意。”
陈尧咨道:“恩师过奖,尧咨虽是顽劣,却也得父亲教诲,兄长点拨,当然知晓以百姓社稷为重。”
“你们三兄弟均是人中之龙凤,想你大哥持重,你二哥才名远扬,你却是更甚。”接着又问道:“你大哥二哥可有功名在身?”
陈尧咨答道:“大哥本是想参与今年秋闱,二哥与我亦是年纪太小,均无功名。”这时期,科举应试本无定制,可三年一开、可一年一开。自四年之前,朝廷却是没有开科举,于是陈尧叟还是无名之士。柳开并不之情,当初本想将三兄弟一同教授,但碍于两兄弟已有功名,不好办。听陈尧咨讲,豁然开朗起来。
于是笑笑的问道:“他们可有习古文之兴致?”
陈尧咨听闻此言道:“恩师教授,是我兄弟之福,在此感谢恩师教导。”
柳开此时也是笑容满面,青瑶、芷荷等听闻此言,也为陈尧咨感到高兴,青瑶说道:“如此,你们三兄弟同为父亲门下,岂不是柳门三才子,当真是一段佳话。”
陈尧咨嘿嘿直笑。
柳大人又看起陈尧咨的字,一个一个,一张一张,没有半丝含糊,并不时的说上几句。待到看到那首绝句,道:“此尧咨之作乎?”
陈尧咨回答道:“是今日学生与师姐切磋时而作。”
柳开释然了,笑着说:“看来,你定是拔头了?”
青瑶听此而言,有些娇嗔的说道:“父亲偏心,你怎么知道不是我拔头呢?”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