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快穿配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也就是,在法律上,她还单身?
江晚茫然了。
比江晚更茫然的,还有姜家的其他人。
村子里的人本来法律意识就薄弱,而且不少人没文化,还大字不识,哪会想到自家辛辛苦苦娶来的媳妇,这还能不是自家媳妇?
姜青的媳妇低声询问姜青:“咱是不是也没领证啊?”
姜青愣了下,傻乎乎地点点头。
他媳妇惊呼:“那咱离婚的话,也是直接走人?”
“走啥走?你俩明天就给我去□□!”陈红花冲俩人吼道。
真是气死她了!
这一晚上,姜家其他人都没睡好,连江晚都辗转反侧,脑子里都是乱七八糟的思绪。
这是一条她从来没走过的路。
有她对将来形势的美好期许,也有对自己未知的未来一丝提心吊胆。
她一边为达成目的而激动,一边又有些患得患失。
全家就只有姜澄一个人早早地就酣然入梦。
一觉睡醒,精神抖擞地目送顶着俩黑眼圈,简单收拾行李的江晚。
江晚其实也啥要收拾的,随身的也就两套换洗衣服,比较重要的就是被她当成宝贝地那一个铁匣子,匣子里头的那些林丰年送她的礼物早就被她托娘家兄弟带去县城偷偷卖掉了,为此,她兄弟还拿了不少回扣,可肉疼死她了!
主要是变卖二手货不贬值得厉害,最值钱的也就那两样金饰,要找人担着风险收这些东西可不太容易,她兄弟也找了不少人才脱手的,好歹换回了好几百块钱。
说到钱,陈红花给姜澄娶媳妇还花了八百块钱呢,能不心疼吗?
不过此时,老太太心里都在懊恼着江晚,还没想到这一茬,等她想到的时候,江晚都不知道走了多少天了,自然是追不回来了。
跟她娘家要?
“还是算了,她娘家穷得连肉都吃不上,上哪儿去给你弄八百块钱!”姜澄安慰老太太。
你确定你真的是在安慰人?
老太太的心更戳了。
江晚的事,一点都没影响到姜澄,他还是照样炒他的瓜子,最近还改良了一下口味,新增加了奶油味和五香味,得到了小摊贩们的一致好评。
就是他每次去县城,大家嗷嗷待哺等着他,可他每次却也只给那么一小把,多的一概没有,把人整得更馋了。
你说你又不卖,做什么把这玩意儿弄得这么好吃?
就这么点儿,自己嗑都不太够,想给家人带点儿,结果把家人都整得馋他那好吃瓜子馋得不行……
这让他们天天等着投喂的人情何以堪?
这些小摊贩们从一开始觉得他穷大方,本着不吃白不吃的想法,结果变成了跪求模式,偏偏他们求还求不到,放在后世称为饥饿营销的手段,在这里效果倒是立竿见影。
姜澄不为所动,这样操作又坚持两年。
八十年代初,个体经济终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一时间,大量的个体户涌了出来,这些小摊贩们也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摆摊和开店了。
姜澄从发现这个风向开始,就开始向村子里收大量的葵花籽,一边给那些馋他瓜子馋得不行的商贩们宣传他的“好吃瓜子”走批发形势,诚招经销商代理的事。
这次是奔着做生意去的,那跟以前免费赠送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瓜子的品质他是要挑过的,不够好的他都拒收,那三种已经小有名气的口味儿也在经过这两年间不断改良,最终才能够终于迎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这个时候,长达两年多隐形宣传和造势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别说这些商贩们,那些因为商贩忍不住强推过的朋友、合作商,还有和他们交易过的路人,甚至是他们家人都知道“好吃瓜子”。
以前买不到的时候,大家已经抓心挠肝,馋得直流口水了,现在能买到了,那还不抓紧买两斤来解解馋、杀杀痒?
姜澄在县城招了几个代理商,只一天功夫,几百斤瓜子就让他们都提走了。
这要让他自己一斤一斤地卖,哪怕利润再高,自己也得早起贪黑地干,累死累活,很没必要。
而让代理去卖就简单多了,他既不用自己租店铺,也不用自己想办法引人来买,而且那些代理商本来自己就爱吃,对他的瓜子也是信心十足,拿起货来毫不手软。
老姜家的人是亲眼看着姜澄是怎么把一院子麻袋捆着的葵花籽卖出去的,一进一出,一天就卖了一百多块钱!
而且利润一算,怎么着也有个三成以上,也就是说,一天至少也能赚个五十来块钱。
对其他人来说,五十块钱那比人家干一个月赚得都多,但对姜澄来说,自己炒了那么多瓜子才赚这么点,这哪够?
他直接让家人都“入股”,动员姜老头和陈红花把家里能够活动的钱拿些出来。
因为有了这一次成功的示范,陈红花十分大方地掏出一千块家底。
一直不知道原来他们家还挺有钱的姜老头一脸惊悚地看着连抠他几毛私房钱都不放过的抠门媳妇:“……”
老太婆居然还有那么大方的一天?
一直不知道原来他们家还挺有钱的姜青夫妻俩也都傻眼了:“……”
原来他们家在村子还算是富户么?
怎么以前他们自己不知道?
姜澄直接在划给他们家的宅基地盖了个厂。
说是厂,也就是两百来平的屋子,虽然不大,但条件有限,只能如此。
他又在村子里招了几个临时工先做着,毕竟炒瓜子是力气活,他一个人精力和力气都有限,让别人干活,他来调料,再盯着掌握火候就行。
这种一个月出给工人四十块钱的活,在村子里可是头一份,大家抢破了头也才只有八个人抢到这个活。
当然,也有人保持怀疑的态度,觉得他这生意肯定赚不了那么多,到时候发不出工资可就闹笑话咯。
但不管怎么样,他的小厂子还是顺顺当当开起来了。
厂里弄得很干净,地面是青砖,墙面刷得很白,玻璃窗也干干净净,让人一看就觉得环境特别好。
那几个代理商都是分批带人来抬早就称好的货的。
从一开始的每三五天来拿一次,到后来隔天就要来一次。
现在已经要每天都来拿货了,每次从一百斤到后面两百斤、五百斤……
没办法,销量太好,县城的人都爱吃,还有人专门买礼盒装送人的,这种不值几个钱的东西送人不一定最有面子,但却很贴心,逢年过节不管是自家还是亲朋好友家,都要摆上些才行。
“好吃瓜子”在县里刚红起来,迅速地在附近几个县也打响了知名度。
这还是某个代理商在姜澄的“提点”下想到的,在本地开始红起来的瓜子,其他县城还没有人尝过这个,这当中的巨大商机可想而知。
于是,不知不觉中,好吃瓜子渐渐从县里火到了城里,又火到了附近几大城市……
短短几个月,当初拿出一千块的陈红花,看着儿子从一麻袋里掏出一捆捆的钱……
集体都惊呆了!
陈红花:“……”
娘的老天爷哟!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快结束了,咳咳
我只能后台看到大家的评论,其他看不到,感觉自己是在单机qaq
p;也就是,在法律上,她还单身?
江晚茫然了。
比江晚更茫然的,还有姜家的其他人。
村子里的人本来法律意识就薄弱,而且不少人没文化,还大字不识,哪会想到自家辛辛苦苦娶来的媳妇,这还能不是自家媳妇?
姜青的媳妇低声询问姜青:“咱是不是也没领证啊?”
姜青愣了下,傻乎乎地点点头。
他媳妇惊呼:“那咱离婚的话,也是直接走人?”
“走啥走?你俩明天就给我去□□!”陈红花冲俩人吼道。
真是气死她了!
这一晚上,姜家其他人都没睡好,连江晚都辗转反侧,脑子里都是乱七八糟的思绪。
这是一条她从来没走过的路。
有她对将来形势的美好期许,也有对自己未知的未来一丝提心吊胆。
她一边为达成目的而激动,一边又有些患得患失。
全家就只有姜澄一个人早早地就酣然入梦。
一觉睡醒,精神抖擞地目送顶着俩黑眼圈,简单收拾行李的江晚。
江晚其实也啥要收拾的,随身的也就两套换洗衣服,比较重要的就是被她当成宝贝地那一个铁匣子,匣子里头的那些林丰年送她的礼物早就被她托娘家兄弟带去县城偷偷卖掉了,为此,她兄弟还拿了不少回扣,可肉疼死她了!
主要是变卖二手货不贬值得厉害,最值钱的也就那两样金饰,要找人担着风险收这些东西可不太容易,她兄弟也找了不少人才脱手的,好歹换回了好几百块钱。
说到钱,陈红花给姜澄娶媳妇还花了八百块钱呢,能不心疼吗?
不过此时,老太太心里都在懊恼着江晚,还没想到这一茬,等她想到的时候,江晚都不知道走了多少天了,自然是追不回来了。
跟她娘家要?
“还是算了,她娘家穷得连肉都吃不上,上哪儿去给你弄八百块钱!”姜澄安慰老太太。
你确定你真的是在安慰人?
老太太的心更戳了。
江晚的事,一点都没影响到姜澄,他还是照样炒他的瓜子,最近还改良了一下口味,新增加了奶油味和五香味,得到了小摊贩们的一致好评。
就是他每次去县城,大家嗷嗷待哺等着他,可他每次却也只给那么一小把,多的一概没有,把人整得更馋了。
你说你又不卖,做什么把这玩意儿弄得这么好吃?
就这么点儿,自己嗑都不太够,想给家人带点儿,结果把家人都整得馋他那好吃瓜子馋得不行……
这让他们天天等着投喂的人情何以堪?
这些小摊贩们从一开始觉得他穷大方,本着不吃白不吃的想法,结果变成了跪求模式,偏偏他们求还求不到,放在后世称为饥饿营销的手段,在这里效果倒是立竿见影。
姜澄不为所动,这样操作又坚持两年。
八十年代初,个体经济终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一时间,大量的个体户涌了出来,这些小摊贩们也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摆摊和开店了。
姜澄从发现这个风向开始,就开始向村子里收大量的葵花籽,一边给那些馋他瓜子馋得不行的商贩们宣传他的“好吃瓜子”走批发形势,诚招经销商代理的事。
这次是奔着做生意去的,那跟以前免费赠送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瓜子的品质他是要挑过的,不够好的他都拒收,那三种已经小有名气的口味儿也在经过这两年间不断改良,最终才能够终于迎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这个时候,长达两年多隐形宣传和造势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别说这些商贩们,那些因为商贩忍不住强推过的朋友、合作商,还有和他们交易过的路人,甚至是他们家人都知道“好吃瓜子”。
以前买不到的时候,大家已经抓心挠肝,馋得直流口水了,现在能买到了,那还不抓紧买两斤来解解馋、杀杀痒?
姜澄在县城招了几个代理商,只一天功夫,几百斤瓜子就让他们都提走了。
这要让他自己一斤一斤地卖,哪怕利润再高,自己也得早起贪黑地干,累死累活,很没必要。
而让代理去卖就简单多了,他既不用自己租店铺,也不用自己想办法引人来买,而且那些代理商本来自己就爱吃,对他的瓜子也是信心十足,拿起货来毫不手软。
老姜家的人是亲眼看着姜澄是怎么把一院子麻袋捆着的葵花籽卖出去的,一进一出,一天就卖了一百多块钱!
而且利润一算,怎么着也有个三成以上,也就是说,一天至少也能赚个五十来块钱。
对其他人来说,五十块钱那比人家干一个月赚得都多,但对姜澄来说,自己炒了那么多瓜子才赚这么点,这哪够?
他直接让家人都“入股”,动员姜老头和陈红花把家里能够活动的钱拿些出来。
因为有了这一次成功的示范,陈红花十分大方地掏出一千块家底。
一直不知道原来他们家还挺有钱的姜老头一脸惊悚地看着连抠他几毛私房钱都不放过的抠门媳妇:“……”
老太婆居然还有那么大方的一天?
一直不知道原来他们家还挺有钱的姜青夫妻俩也都傻眼了:“……”
原来他们家在村子还算是富户么?
怎么以前他们自己不知道?
姜澄直接在划给他们家的宅基地盖了个厂。
说是厂,也就是两百来平的屋子,虽然不大,但条件有限,只能如此。
他又在村子里招了几个临时工先做着,毕竟炒瓜子是力气活,他一个人精力和力气都有限,让别人干活,他来调料,再盯着掌握火候就行。
这种一个月出给工人四十块钱的活,在村子里可是头一份,大家抢破了头也才只有八个人抢到这个活。
当然,也有人保持怀疑的态度,觉得他这生意肯定赚不了那么多,到时候发不出工资可就闹笑话咯。
但不管怎么样,他的小厂子还是顺顺当当开起来了。
厂里弄得很干净,地面是青砖,墙面刷得很白,玻璃窗也干干净净,让人一看就觉得环境特别好。
那几个代理商都是分批带人来抬早就称好的货的。
从一开始的每三五天来拿一次,到后来隔天就要来一次。
现在已经要每天都来拿货了,每次从一百斤到后面两百斤、五百斤……
没办法,销量太好,县城的人都爱吃,还有人专门买礼盒装送人的,这种不值几个钱的东西送人不一定最有面子,但却很贴心,逢年过节不管是自家还是亲朋好友家,都要摆上些才行。
“好吃瓜子”在县里刚红起来,迅速地在附近几个县也打响了知名度。
这还是某个代理商在姜澄的“提点”下想到的,在本地开始红起来的瓜子,其他县城还没有人尝过这个,这当中的巨大商机可想而知。
于是,不知不觉中,好吃瓜子渐渐从县里火到了城里,又火到了附近几大城市……
短短几个月,当初拿出一千块的陈红花,看着儿子从一麻袋里掏出一捆捆的钱……
集体都惊呆了!
陈红花:“……”
娘的老天爷哟!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快结束了,咳咳
我只能后台看到大家的评论,其他看不到,感觉自己是在单机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