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溯留文艺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朱昌盛说得没错,于东有了《生化危机》带来的名气,《向西》单行本的销量肯定不会太差。
但是,也只能保证不会太差而已。
如果《向西》本身吸引不了读者,又没得到好的宣传,最终自然也不会卖得太好。
当然,这对于人文社来说已经足够了,不管怎么说,这本书出单行本都不会令他们亏本。
中午于东在社里蹭了个工作餐,下午就跟何启智他们告辞,坐上了去往蓉城的火车。
可惜这次时间太紧,不然可以去学校那边看看,见见老师。
于东本来想坐飞机过来的,后来去看看航班,也不是很节省时间,而且他本身对金陵现在的机场就有些阴影,最终还是没有选择。
到蓉城的时候,已经是七月十六号中午。
编辑部的小李来接他,跟小李一起的还有杨朋。
杨朋同样背着个包,看样子也是刚到。
等到于东到了跟前,杨朋就说:“师哥,我听李编说你从燕京来的啊,要是早知道你去燕京,我应该在燕京等你一起的。”
于东笑着说道,“你从老家来的?”
“嗯,回去看了看。”杨朋点头。
说着杨朋要去接于东身上的包,却被于东闪开,“你的行李比我还多,就别操心我了。”
一旁小李笑道:“我来,我来。”
“也不用你来,咱们先去酒店吧。”
小李开车,带着于东他们去锦江饭店,一路上杨朋一直在问《生化危机》的事情。
后来又说到学校,“师哥,你现在彻底成了咱们系的名人了,不少学弟学妹都拿你当榜样。现在有不少人都开始写科幻小说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嘿嘿,因为这事,我也跟着沾光。”
“哈哈,我可怕咱们系老师说我做了个坏榜样啊。”
“没有的事,胡院长多次公开支持你,没人会说什么的。再说了,师哥你也不只是写科幻小说啊,去年不是还拿了庄重文文学奖么,学校还把这事通告给学生们看了。”
于东笑着点头,“回头如果有时间,我们一起去学校看看。”
“好好好。”
听杨朋说一些学校现在的事情,于东挺开心的。人生中本就没有多少个四年,而大学的那四年又是人生中极为不同凡响的四年,学生对学校的感情自然也非同一般。
说起写作的事情,于东倒不奇怪,他当时在学校的时候也是这样,同学们都会研究最近市场上火热的文章以及毕业的师哥师姐们的文章。
当时苏桐的小说就在学校很出名。
燕师大中文系跟别校的中文系稍有不同,因为燕师大中文系向来有写作的传统,几乎每个燕师大中文系的学生都曾想过当个作家。
不过根据于东的经验,他们班以前那些相当作家的人,反而被中文系的那些课程给拦住了路。
中文系的课程对当作家这件事情没有帮助,反而有阻碍。
于东的很多同学,原本有着一腔写作热情,可是几年的文学理论课程学下来,脑子就开始变乱,动不了笔了。最终当不了作家,只能去做学者。
苏桐跟于东两个人最后成了作家,但是经历却完全不同。
于东是因为毕业后没再接触文学理论相关的东西,后来又生了病,才开始写东西。
苏桐则是从一开始就在写作,整个大学时期都在写作,抵抗住了文学理论的冲击。
有人曾提过一个理论,说假如那些报考中文系的学生,当时没有上中文系,成为作家的概率反而会变大。当然,这个理论无从证实,因为无法让报考中文系的学生都不去上中文系。
事实上,也确实有些想当作家的人报考了中文系,后来才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
……
去酒店洗了澡吃了饭,于东没有睡觉,而是拿出笔记本看着上面记的东西,认真思考着该如何对《向西》进行修改。
朱昌盛他们提的这些,大部分于东都是同意的,不过也有小部分让他觉得没什么道理。
于东是经过了几番思考,依旧觉得没有道理。
所以他先把这些自己觉得没什么道理的用笔划掉,然后再开始考虑其他条。
咚咚咚——
于东正用笔将那几条划掉的时候,有人敲门。
... -->>
朱昌盛说得没错,于东有了《生化危机》带来的名气,《向西》单行本的销量肯定不会太差。
但是,也只能保证不会太差而已。
如果《向西》本身吸引不了读者,又没得到好的宣传,最终自然也不会卖得太好。
当然,这对于人文社来说已经足够了,不管怎么说,这本书出单行本都不会令他们亏本。
中午于东在社里蹭了个工作餐,下午就跟何启智他们告辞,坐上了去往蓉城的火车。
可惜这次时间太紧,不然可以去学校那边看看,见见老师。
于东本来想坐飞机过来的,后来去看看航班,也不是很节省时间,而且他本身对金陵现在的机场就有些阴影,最终还是没有选择。
到蓉城的时候,已经是七月十六号中午。
编辑部的小李来接他,跟小李一起的还有杨朋。
杨朋同样背着个包,看样子也是刚到。
等到于东到了跟前,杨朋就说:“师哥,我听李编说你从燕京来的啊,要是早知道你去燕京,我应该在燕京等你一起的。”
于东笑着说道,“你从老家来的?”
“嗯,回去看了看。”杨朋点头。
说着杨朋要去接于东身上的包,却被于东闪开,“你的行李比我还多,就别操心我了。”
一旁小李笑道:“我来,我来。”
“也不用你来,咱们先去酒店吧。”
小李开车,带着于东他们去锦江饭店,一路上杨朋一直在问《生化危机》的事情。
后来又说到学校,“师哥,你现在彻底成了咱们系的名人了,不少学弟学妹都拿你当榜样。现在有不少人都开始写科幻小说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嘿嘿,因为这事,我也跟着沾光。”
“哈哈,我可怕咱们系老师说我做了个坏榜样啊。”
“没有的事,胡院长多次公开支持你,没人会说什么的。再说了,师哥你也不只是写科幻小说啊,去年不是还拿了庄重文文学奖么,学校还把这事通告给学生们看了。”
于东笑着点头,“回头如果有时间,我们一起去学校看看。”
“好好好。”
听杨朋说一些学校现在的事情,于东挺开心的。人生中本就没有多少个四年,而大学的那四年又是人生中极为不同凡响的四年,学生对学校的感情自然也非同一般。
说起写作的事情,于东倒不奇怪,他当时在学校的时候也是这样,同学们都会研究最近市场上火热的文章以及毕业的师哥师姐们的文章。
当时苏桐的小说就在学校很出名。
燕师大中文系跟别校的中文系稍有不同,因为燕师大中文系向来有写作的传统,几乎每个燕师大中文系的学生都曾想过当个作家。
不过根据于东的经验,他们班以前那些相当作家的人,反而被中文系的那些课程给拦住了路。
中文系的课程对当作家这件事情没有帮助,反而有阻碍。
于东的很多同学,原本有着一腔写作热情,可是几年的文学理论课程学下来,脑子就开始变乱,动不了笔了。最终当不了作家,只能去做学者。
苏桐跟于东两个人最后成了作家,但是经历却完全不同。
于东是因为毕业后没再接触文学理论相关的东西,后来又生了病,才开始写东西。
苏桐则是从一开始就在写作,整个大学时期都在写作,抵抗住了文学理论的冲击。
有人曾提过一个理论,说假如那些报考中文系的学生,当时没有上中文系,成为作家的概率反而会变大。当然,这个理论无从证实,因为无法让报考中文系的学生都不去上中文系。
事实上,也确实有些想当作家的人报考了中文系,后来才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
……
去酒店洗了澡吃了饭,于东没有睡觉,而是拿出笔记本看着上面记的东西,认真思考着该如何对《向西》进行修改。
朱昌盛他们提的这些,大部分于东都是同意的,不过也有小部分让他觉得没什么道理。
于东是经过了几番思考,依旧觉得没有道理。
所以他先把这些自己觉得没什么道理的用笔划掉,然后再开始考虑其他条。
咚咚咚——
于东正用笔将那几条划掉的时候,有人敲门。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