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回到明朝当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没两天,永安长公主带着公主命妇们亲蚕回来,汪舜华同意她带着姊妹们去西苑骑马踏春,交代注意安全;同时,还让她去光明学校看看女孩子们。
十四年了,当年收养的烈士遗孤陆续长成出阁了,又相继有新的烈士遗孤和聪明俊秀的重臣之女被送到那里,如今连宗室女也送进去,除了安抚人心,也可以看看有什么优秀的可以培养。
此外,还可以去养济院看看孤寡,感受一下民生疾苦。慈善也好,作秀也罢,这在后代是很常见的;但现在还很新鲜,景泰年间每年出宫去光明学校的时候,汪舜华也会陪景帝去养济院看看。
景帝最初很不适应,但是汪舜华做这些实在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看着她和这些人谈笑风声,闲话家常,景帝还能插两句话,下面的朝臣是真的有点不是滋味。
哪知道永安长公主回来,缠着汪舜华说她们准备成立一个诗社,想请母后也参加。
汪舜华笑道:“我哪里会写诗?你们自己玩吧。”
真是世事无常,记得上辈子好像也加入过校园文学社,可惜什么都没写出来。
她在内心不得不承认,她不是一个诗人,也做不了诗人。
放下永安呈上来的诗词,摸摸她的脑袋,看着她如花般娇艳的容颜,真的是少年情怀总是诗。
汪舜华在心里默默承认,自己已经老了,至少心老了。
想了想:“我倒觉得你们不要拘泥于诗词,什么戏曲散文小说,都可以试试。那么多的文学样式,别把自己的手脚捆住了。要不,你们成立一个文学社吧。设立一笔经费,我赞助点,你们自己出点。除了搞点活动,每年再搞点评比,写得好的给奖励;以后风气蔓延开了,你即便做不了主盟者,也算个首倡人。”
永安长公主咦了一声:“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啊。”
四月初十,宫里的文学社建起来了。
汪舜华忙中偷闲,参加了她们的聚会,给文学社赐名“春晖”,还捐了一千两银子。参加的人员,除了几位公主,还有留京的几位郡主郡君以及王妃命妇、高级女官。
汪舜华心说:“你们这是当成夫人外交,搞成高级沙龙了吗?”
但是没办法,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卑职小——虽然现在除了太皇太后也没比她更高的,但人家申请进来,你不准,反而弄得挺没意思。
但是为了确保质量,永安公主让所有申请入会的人员都交三件作品,题材不限、体裁也不限,如果这也不行,那是真不行了。
最后呈上来的数量不少。汪舜华看过,质量相当不低,不知道是真的她们自己写的,还是有人代为操刀。只是内容大致局限在闺情写景、感时伤春之类的,最多有点颂圣,想来还是视野局限了。
太皇太后对进士宴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对女孩子们写作还是有点兴趣,毕竟很多都是看着长大的。
虽然嘴上说着“女子无才便是德”,但眼睛却看向诗稿,嘴里还称赞着:“我孙女真聪明,能写这么好的诗。”
汪舜华心说老朱家都一个德行:护短,孩子怎么看都是自己的好。于是把她拉进来,压榨了一千银子,又交代永安:“以后每次聚会,记得把太皇太后请来,她老人家才是真正的才女。”
太皇太后笑道:“什么才女,不过就是认得几个字。”
汪舜华笑道:“母后何必谦虚?先帝不就是您手把手教出来的吗?我肚子里这点文墨,还都是先帝教的呢。”
太皇太后这才高兴起来,复抹泪:“如今你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了,还说这些做什么?”
汪舜华笑道:“再怎么样,也不能忘了师承;再说,咱们做长辈的,不就盼着青出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吗?我是希望皇帝和公主们,都能胜过咱们。”
太皇太后笑着点头。
汪舜华想到《红楼梦》中贾探春的那纸花笺,鼓励孩子们:“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你们的诗文写的不错,以后聚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我是希望大明能多出几个李清照一样的才女;要是芝兰生于庭院,那就更好了。”
她还特意提点了一下:“别只想着诗词,还可以多写戏曲和小说。”
——长期待在.asxs.晋江的文学青年,穿越到大明朝不写点小说... -->>
没两天,永安长公主带着公主命妇们亲蚕回来,汪舜华同意她带着姊妹们去西苑骑马踏春,交代注意安全;同时,还让她去光明学校看看女孩子们。
十四年了,当年收养的烈士遗孤陆续长成出阁了,又相继有新的烈士遗孤和聪明俊秀的重臣之女被送到那里,如今连宗室女也送进去,除了安抚人心,也可以看看有什么优秀的可以培养。
此外,还可以去养济院看看孤寡,感受一下民生疾苦。慈善也好,作秀也罢,这在后代是很常见的;但现在还很新鲜,景泰年间每年出宫去光明学校的时候,汪舜华也会陪景帝去养济院看看。
景帝最初很不适应,但是汪舜华做这些实在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看着她和这些人谈笑风声,闲话家常,景帝还能插两句话,下面的朝臣是真的有点不是滋味。
哪知道永安长公主回来,缠着汪舜华说她们准备成立一个诗社,想请母后也参加。
汪舜华笑道:“我哪里会写诗?你们自己玩吧。”
真是世事无常,记得上辈子好像也加入过校园文学社,可惜什么都没写出来。
她在内心不得不承认,她不是一个诗人,也做不了诗人。
放下永安呈上来的诗词,摸摸她的脑袋,看着她如花般娇艳的容颜,真的是少年情怀总是诗。
汪舜华在心里默默承认,自己已经老了,至少心老了。
想了想:“我倒觉得你们不要拘泥于诗词,什么戏曲散文小说,都可以试试。那么多的文学样式,别把自己的手脚捆住了。要不,你们成立一个文学社吧。设立一笔经费,我赞助点,你们自己出点。除了搞点活动,每年再搞点评比,写得好的给奖励;以后风气蔓延开了,你即便做不了主盟者,也算个首倡人。”
永安长公主咦了一声:“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啊。”
四月初十,宫里的文学社建起来了。
汪舜华忙中偷闲,参加了她们的聚会,给文学社赐名“春晖”,还捐了一千两银子。参加的人员,除了几位公主,还有留京的几位郡主郡君以及王妃命妇、高级女官。
汪舜华心说:“你们这是当成夫人外交,搞成高级沙龙了吗?”
但是没办法,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卑职小——虽然现在除了太皇太后也没比她更高的,但人家申请进来,你不准,反而弄得挺没意思。
但是为了确保质量,永安公主让所有申请入会的人员都交三件作品,题材不限、体裁也不限,如果这也不行,那是真不行了。
最后呈上来的数量不少。汪舜华看过,质量相当不低,不知道是真的她们自己写的,还是有人代为操刀。只是内容大致局限在闺情写景、感时伤春之类的,最多有点颂圣,想来还是视野局限了。
太皇太后对进士宴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对女孩子们写作还是有点兴趣,毕竟很多都是看着长大的。
虽然嘴上说着“女子无才便是德”,但眼睛却看向诗稿,嘴里还称赞着:“我孙女真聪明,能写这么好的诗。”
汪舜华心说老朱家都一个德行:护短,孩子怎么看都是自己的好。于是把她拉进来,压榨了一千银子,又交代永安:“以后每次聚会,记得把太皇太后请来,她老人家才是真正的才女。”
太皇太后笑道:“什么才女,不过就是认得几个字。”
汪舜华笑道:“母后何必谦虚?先帝不就是您手把手教出来的吗?我肚子里这点文墨,还都是先帝教的呢。”
太皇太后这才高兴起来,复抹泪:“如今你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了,还说这些做什么?”
汪舜华笑道:“再怎么样,也不能忘了师承;再说,咱们做长辈的,不就盼着青出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吗?我是希望皇帝和公主们,都能胜过咱们。”
太皇太后笑着点头。
汪舜华想到《红楼梦》中贾探春的那纸花笺,鼓励孩子们:“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你们的诗文写的不错,以后聚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我是希望大明能多出几个李清照一样的才女;要是芝兰生于庭院,那就更好了。”
她还特意提点了一下:“别只想着诗词,还可以多写戏曲和小说。”
——长期待在.asxs.晋江的文学青年,穿越到大明朝不写点小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