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浅谈清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却说喇布仍退到吉安城下,也不敢急攻。城内的韩大任,并未曾投降清兵,只因隔河鸣炮,还疑是清兵诱他出来,所以寂然不动,嗣闻清兵追击马宝,自懊悔不及,遂于昏夜间开城逃去。喇布还以为韩大任出来劫营,只令部兵守住营寨,由他渡河而去。
江西略定,浙江亦迭报胜仗,康亲王杰书等,起初到了浙江,亦没有什么得利,幸亏总督李之芳,扼守浙西,连败曾养性、马九玉等军。
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精忠就在福建发生了叛乱。耿精忠派遣他的将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等数路觊觎浙江,浙江上下震动。李之芳急调手下各将防御仙霞关,派总兵李荣率副将分道率兵抗击。
此时康熙帝命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贝子傅喇塔为宁海将军,出师浙江。
五月,李之芳率满兵一千人、绿旗兵两千人、兵勇五百人,进驻衢州。众人都认为会城是战略要地,不应该轻易放弃。李之芳说:“衢州位居上游,如果没有了衢州,这就没有了浙江。今天扼守衢州的事,义无反顾。”
贝子傅喇塔,也请杰书移师衢州,与李之芳并力合攻,免得兵分力弱。杰书依议连夜赶到衢州,与之芳合军一处。
此时马九玉拥兵数万,占住衢河南岸的九龙山,又分兵万人屯扎大溪滩,保护饷道。傅喇塔复献了截击敌饷的计策,带了精骑,冲破大溪滩敌营。
马九玉闻饷道被截,急下山来救,巧遇杰书、李之芳两军渡河而来,马九玉欲乘流邀击,偏这清兵连放西洋大炮,九玉立足不住,引兵退还。杰书、李之芳渡河追杀,马九玉急收兵回营,可奈山下密布木桩,前时想阻住清兵,到此反把自己阻住,不能骤进。
清兵又接连放炮,可怜九玉部下的兵连遭炮击,损伤惨重。李之芳复令兵士纵火,熊熊烈火燃烧起来,大小木桩,一概燃着,顿时飞焰扑叠,焚去营帐无算。
马九玉见势不支,忙领了步骑数百,从山后逃走。恰碰傅喇塔回军接应,马九玉带兵冲出,走了数里,见喇塔不来追赶,方才停住。检点手下,只剩了几十骑,长叹一声,逃回福建。杰书等立拔衢州,令李之芳回军攻击曾养性,自偕傅喇塔南下,转西攻仙霞关。
此时耿精忠联络郑经,去攻广东,陷潮州、惠州二郡。平南亲王尚可喜急命其子尚之孝,趋惠州拦截耿军,不料广西提督马雄,与孙延龄通同一气,来攻高、雷二州,总兵祖泽清,又望风迎降。
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喜东西受敌,一面向江西乞援,一面促其子尚之信拒敌。奈何尚之信发动兵变,派兵封锁尚可喜的府第,接管了平南王的权利。并接受了吴三桂“招讨大将军”之伪号。病中的尚可喜闻讯,气急,挣扎着起来,投缳自尽,被左右人发现,急救过来,自此,病情日益加重,不久后尚可喜忧愤而死。
尚之信越加猖獗,江西将军舒恕,及都统莽依图,率兵援广州,反被之信用炮击退。两广总督金光祖、巡抚佟养钜、陈洪明也听其号令,跟着降了吴三桂。
耿精忠方拟对敌,闻报清兵已破马九玉,攻入仙霞关,急回军福建,途中又闻白显忠已降清,不觉魂飞天外。
原来清军直入仙霞关,招降守将金应虎,攻拔浦城,进入福建。白显忠闻讯,声言将趋福建建阳,断清军后路。但经李之芳劝说,白显忠降清。
耿精忠赶到福州,又闻清兵将到,耿精忠忙檄令各处总兵严守。檄差回报,建宁、延平等郡,已投降清军,漳州、泉州、汀州等郡,已献降郑经。十月,朝廷命大将军杰书遵诏招降耿精忠。清兵大军压境。耿精忠献出“总统将军印”,并杀范承谟以灭口,准备率水师外逃。但其亲信徐文焕已暗投清军,重兵在握,诓住耿精忠,不让出城。
康亲王杰书率清军至洪塘进福州,耿精忠无奈,袒身露体,率文武官员出城迎降,并请仍留靖南王爵,愿随大兵立功赎罪。
尚之信叛清后,因吴三桂索重金助饷,又派将占领冲要,因此心生悔意。又见甘肃王辅臣、浙江耿精忠先后降清,尚之信亦遣人赴江西,到清简亲王喇布军前乞降,喇布亦据实上奏。康熙帝因吴三桂未除,不便声罪,仍留耿、尚爵位,命他们立功抵罪。于是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已算基本平定。
康熙十六年(1677年)孙延龄派傅弘烈到江西与清军会合。吴三桂探听之后知道了这件事,派其从孙吴应麒之子吴世琮率兵逼近桂林,将孙延龄杀害,孔四贞的独生子也被吴世琮所杀。吴世琮入据桂林,复进占平乐。
此时清将莽依图,正由广东赴广西,闻胡国柱、马宝奉吴三桂命,来夺广东,急回军赴援,适遇于韶州城下,与战不利,退入韶州固守。
胡国柱等极力攻扑,莽依图巡视城北,见城堞未坚,令部卒筑起一层土墙,两重守护。果然胡国柱兵,登高发炮,把城堞毁去,惟土墙无恙,城得不陷。莽依图正在焦灼,突闻城东鼓角喧天,回头一望,遥见清兵如飞而至,锦旗绣着“江宁将军”四大字。莽依图趁此机会,领兵杀出,内外互应,将胡国柱等杀退,遂接江宁兵入城。江宁将军,叫作额楚,奉廷命来援广东,巧与莽依图合军,并力杀退胡国柱、马宝二人,遂留额楚守韶州,莽依图赴广西去讫。
胡国柱、马宝两人,奔回湖南,吴三桂大惊,又闻清廷命将军穆占,来助岳乐,连拔永兴、茶陵、攸县、酃县、安仁、兴宁、郴州、宜章、临武、蓝山、嘉禾、桂东、桂阳十三城,益自震恐。
为改变军队困境,以振军心,吴三桂决定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定年号为昭武。
却说喇布仍退到吉安城下,也不敢急攻。城内的韩大任,并未曾投降清兵,只因隔河鸣炮,还疑是清兵诱他出来,所以寂然不动,嗣闻清兵追击马宝,自懊悔不及,遂于昏夜间开城逃去。喇布还以为韩大任出来劫营,只令部兵守住营寨,由他渡河而去。
江西略定,浙江亦迭报胜仗,康亲王杰书等,起初到了浙江,亦没有什么得利,幸亏总督李之芳,扼守浙西,连败曾养性、马九玉等军。
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精忠就在福建发生了叛乱。耿精忠派遣他的将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等数路觊觎浙江,浙江上下震动。李之芳急调手下各将防御仙霞关,派总兵李荣率副将分道率兵抗击。
此时康熙帝命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贝子傅喇塔为宁海将军,出师浙江。
五月,李之芳率满兵一千人、绿旗兵两千人、兵勇五百人,进驻衢州。众人都认为会城是战略要地,不应该轻易放弃。李之芳说:“衢州位居上游,如果没有了衢州,这就没有了浙江。今天扼守衢州的事,义无反顾。”
贝子傅喇塔,也请杰书移师衢州,与李之芳并力合攻,免得兵分力弱。杰书依议连夜赶到衢州,与之芳合军一处。
此时马九玉拥兵数万,占住衢河南岸的九龙山,又分兵万人屯扎大溪滩,保护饷道。傅喇塔复献了截击敌饷的计策,带了精骑,冲破大溪滩敌营。
马九玉闻饷道被截,急下山来救,巧遇杰书、李之芳两军渡河而来,马九玉欲乘流邀击,偏这清兵连放西洋大炮,九玉立足不住,引兵退还。杰书、李之芳渡河追杀,马九玉急收兵回营,可奈山下密布木桩,前时想阻住清兵,到此反把自己阻住,不能骤进。
清兵又接连放炮,可怜九玉部下的兵连遭炮击,损伤惨重。李之芳复令兵士纵火,熊熊烈火燃烧起来,大小木桩,一概燃着,顿时飞焰扑叠,焚去营帐无算。
马九玉见势不支,忙领了步骑数百,从山后逃走。恰碰傅喇塔回军接应,马九玉带兵冲出,走了数里,见喇塔不来追赶,方才停住。检点手下,只剩了几十骑,长叹一声,逃回福建。杰书等立拔衢州,令李之芳回军攻击曾养性,自偕傅喇塔南下,转西攻仙霞关。
此时耿精忠联络郑经,去攻广东,陷潮州、惠州二郡。平南亲王尚可喜急命其子尚之孝,趋惠州拦截耿军,不料广西提督马雄,与孙延龄通同一气,来攻高、雷二州,总兵祖泽清,又望风迎降。
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喜东西受敌,一面向江西乞援,一面促其子尚之信拒敌。奈何尚之信发动兵变,派兵封锁尚可喜的府第,接管了平南王的权利。并接受了吴三桂“招讨大将军”之伪号。病中的尚可喜闻讯,气急,挣扎着起来,投缳自尽,被左右人发现,急救过来,自此,病情日益加重,不久后尚可喜忧愤而死。
尚之信越加猖獗,江西将军舒恕,及都统莽依图,率兵援广州,反被之信用炮击退。两广总督金光祖、巡抚佟养钜、陈洪明也听其号令,跟着降了吴三桂。
耿精忠方拟对敌,闻报清兵已破马九玉,攻入仙霞关,急回军福建,途中又闻白显忠已降清,不觉魂飞天外。
原来清军直入仙霞关,招降守将金应虎,攻拔浦城,进入福建。白显忠闻讯,声言将趋福建建阳,断清军后路。但经李之芳劝说,白显忠降清。
耿精忠赶到福州,又闻清兵将到,耿精忠忙檄令各处总兵严守。檄差回报,建宁、延平等郡,已投降清军,漳州、泉州、汀州等郡,已献降郑经。十月,朝廷命大将军杰书遵诏招降耿精忠。清兵大军压境。耿精忠献出“总统将军印”,并杀范承谟以灭口,准备率水师外逃。但其亲信徐文焕已暗投清军,重兵在握,诓住耿精忠,不让出城。
康亲王杰书率清军至洪塘进福州,耿精忠无奈,袒身露体,率文武官员出城迎降,并请仍留靖南王爵,愿随大兵立功赎罪。
尚之信叛清后,因吴三桂索重金助饷,又派将占领冲要,因此心生悔意。又见甘肃王辅臣、浙江耿精忠先后降清,尚之信亦遣人赴江西,到清简亲王喇布军前乞降,喇布亦据实上奏。康熙帝因吴三桂未除,不便声罪,仍留耿、尚爵位,命他们立功抵罪。于是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已算基本平定。
康熙十六年(1677年)孙延龄派傅弘烈到江西与清军会合。吴三桂探听之后知道了这件事,派其从孙吴应麒之子吴世琮率兵逼近桂林,将孙延龄杀害,孔四贞的独生子也被吴世琮所杀。吴世琮入据桂林,复进占平乐。
此时清将莽依图,正由广东赴广西,闻胡国柱、马宝奉吴三桂命,来夺广东,急回军赴援,适遇于韶州城下,与战不利,退入韶州固守。
胡国柱等极力攻扑,莽依图巡视城北,见城堞未坚,令部卒筑起一层土墙,两重守护。果然胡国柱兵,登高发炮,把城堞毁去,惟土墙无恙,城得不陷。莽依图正在焦灼,突闻城东鼓角喧天,回头一望,遥见清兵如飞而至,锦旗绣着“江宁将军”四大字。莽依图趁此机会,领兵杀出,内外互应,将胡国柱等杀退,遂接江宁兵入城。江宁将军,叫作额楚,奉廷命来援广东,巧与莽依图合军,并力杀退胡国柱、马宝二人,遂留额楚守韶州,莽依图赴广西去讫。
胡国柱、马宝两人,奔回湖南,吴三桂大惊,又闻清廷命将军穆占,来助岳乐,连拔永兴、茶陵、攸县、酃县、安仁、兴宁、郴州、宜章、临武、蓝山、嘉禾、桂东、桂阳十三城,益自震恐。
为改变军队困境,以振军心,吴三桂决定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定年号为昭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