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大辽青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来越大。
去年自从他接手军器监后,竟然大胆的让几名倭人工匠混进了冶炼工坊学徒。掌握密谍司的黄钦第一时间就察觉了这些学徒的来历可疑,立刻派人详细调查,很快就查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才引发了辽国建国以来第一起最大的贪腐泄密案。按律当斩!郑路身份特殊,又是皇室的亲戚。黄存和黄钦碍于私情,不知道如何处理,心底里又很想拯救曾经一起打天下的老伙计。
万般无奈之下,黄存和黄钦才导演了今天的这一幕,让郑路负荆请罪,向皇上求情。郑路抽抽噎噎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完,黄浩的脸色已经铁青。
“慢!”黄浩颤声喝道,他又惊又怒,咬牙道:“朕没有听清楚,究竟有多少倭人被安排进了工坊,郑侯爷,你的胆子好大呀!尽管明知故犯,监守自盗。将朕的话当做耳旁风吗?首辅,朕来问你,郑路犯下这么大的罪,朕该怎么处置呢?”
郑路见黄浩变色,越发惊恐,他用哀求的目光回头看看首辅黄存,黄存也怒其不争地盯着他,面无表情。听皇帝问话,心中虽然不忍,遂硬着头皮奏道:“欺……欺蔑主上,贪污腐败,泄露国家机密。按律理合以谋反论罪,凌……凌迟处死,全家抄斩……”
一时间,偌大勤政殿像古墓一般死寂,只有殿角那一尊最新的产品——镀金自鸣钟机械地“咔咔”响着。殿内部院大臣们面面相觑,殿外的赵允儿强压着极度紧张的心情,小心窥听殿内的动静。黄浩两手抓着椅背,捏出了汗水,胸膛剧烈的起伏,他迫使自己没有拍案大骂。
半晌,只听他喘着粗气地说:“朕曾经三令五申告诫你们,背嵬军、大辽国的根本在于技术上的优势,冶炼、机械、造船、农业技术、畜牧技术、羊毛纺织等等,都是我们强大的基础。朕把其中最最重要的军器监交给朕唯一的舅舅,没想到啊没想到!出问题的竟然会是你。郑路,你好大的狗胆!究竟有多少东西泄密?你给朕说清楚。”
郑路在底下连连叩头,只称“皇上饶命啊”,却无法回答。
黄存和黄钦看着郑路的窝囊相,心里暗自好笑,黄钦心想吓也吓够了,觉得是自己说话的时候到了,于是撩袍出班奏道:“皇上!郑候爷辜负陛下托付之恩,利欲熏心,不尊皇上旨意,泄露国家机密。按理说,与谋反无异,此处分并无不当之处。不过好在发现及时,这些混入各行各业的倭人还只是学徒工,并没有掌握核心的机密。密谍司已经将这些人全部拿下,无一走路消息。应该没有造成真正的损失。请皇上看在郑侯爷这些年的汗马功劳上,酌情从轻处理!”
黄存见黄钦开了口,也觉得是时候帮帮这位老兄弟了,刚想上前一步,却见黄浩的手一抬,目光变得格外凌厉。
只听黄浩悠悠的说道:“当年,黄氏兄弟亲族举义旗造反,席卷天下,将腐朽的大唐连根拔起。算来这才过去了二十年,最后成了一场空。想当年,义军由攻下曹州到攻下长安,花了整整六年;而从大齐建朝到覆灭,才仅仅四年。六年打下的江山只坐了四年就败落如此,被人追的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你们当年痛心吗?吸取了教训吗?古语说:君不肖,则国危。朕身为一朝之君,尚且战战兢兢,生怕行差踏错,辽国再次堕入万劫不复……”
黄浩接着又说:“我父皇是个读书人,记得当年临别之时,再三告诫朕什么‘人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什么‘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你们一个个都在现场。言犹在耳,怎么一旦坐上那把椅子就什么都记不起了,啊?……”
说到这里,黄浩指指黄存,说,“当年在泰山的时候,我亲耳听到十七叔后悔进了长安后种种的荒唐行为。曾经发誓说再也不修什么豪华衙门和府第了!今天,你做到了,可你看看那些老兄弟,又有多少人做到了?郑路,朕来问你。你还想辽国也重蹈覆辙吗?那么多牺牲了的好兄弟在地下看着你,看着你一点一滴,毁坏这刚刚有点起色的大好局面,你的良心不疼吗?”
郑路已经吓得魂不附体,连连磕头道:“皇上,皇上!饶命啊!老臣只是一时糊涂,老臣对皇上忠心耿耿……”
“好个忠心耿耿!”黄浩冷笑一声斥道:“你的所作所为是在挖大辽的根基,今日我如果纵容尔等,恐怕朕几年后也要像先父一样举火自焚呐。裴颋何在?”
“臣在!”裴颋赶紧出班。
黄浩说道:“裴颋,汝是刑部尚书,朕曾说过,辽国司法独立,王在法下,王子犯法也同庶民同罪。你从密谍司接手此案,给我一查到底,究竟有多少官员涉入此案,这些人有多么的功勋卓著。汝不必顾忌,一个也不许放过,依法办案,依律定罪!”
“臣领旨!绝不敢辜负圣恩,一定秉公办案。”裴颋叩拜在地。
“如此甚好!”
郑路惊恐地抬起头,躲闪着黄浩的逼视,嗫嚅几下想说话,却什么也没说出来。黄浩此时恨不得一脚踢死他,想了想,长叹一声摆摆手道:“你……带下去吧!”
外面的赵允儿失魂落魄的转身离去,大滴大滴的泪水划过她的脸颊……
——————
建昌三年的夏至,是一个闷沉沉的阴天。云层压得低低的。丁香湖畔的柳树枝儿一动不动直垂水面,街衢上叫卖果子的摊贩也一改平日宽亮而富有弹性的嗓门,有气无力地喊着“香丝儿——麻糖哩——”,“谁要贴饼油条麻花儿啰——”
黄浩睡了中觉起来,洗漱了一下。便去看望了一下月子里的萧麒。月初的时候,萧麒诞下了第三个皇子,如今还在坐月子。黄浩走过中门,却注意到赵允儿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的凉厅下发呆,竟然没有发现皇帝的到来。
黄浩心中叹了一口气,没有让人惊动她,径直去了后院。郑路出事后,一连好几天,赵允儿都是愁眉不展、茶饭不进,就像心上粘上了一层黏糊糊的泥巴一样,粘稠的感觉让赵允儿很不适,在皇帝面前也变得唯唯诺诺,失去了往日的俏皮可爱。这让黄浩心中很不爽。
还有一件不爽的事情让黄浩耿耿于怀。那就是关于萧惕守的问题,根据密谍报告,通辽叛乱时,守军擒下了潜伏在城中的萧惕守,事后却渺无音讯。对于萧讷温私放萧惕守,黄浩能够理解,毕竟是父子情深。可事后萧麒这个知情人从头到尾提都没提这件事,这也让黄浩心中不满,夫妻间也有了些隔阂。黄浩也许是当皇帝久了,为了维护皇权,黄浩的心态也变了,他不会像以前那样无条件的信任某一个人。哪怕是自己的妻子!
毋庸置疑,即使是萧麒也明显的感觉到了这种隔阂。她心里明白,萧惕守所做的事的确罪不容赦,至少应该由皇帝决定他的命运。可萧麒根本无法面对父亲哀求的眼神,一边是亲情,一边是夫妻之情和丈夫的宏图伟业,没有人知道当初她萧麒下这个决心有多难,承受着多么巨大的压力。她也很委屈!尤其后来黄浩调父亲去山西担任太守,这让萧麒心中很是不满。很明显,黄浩不像过去那样信赖她了。
这件事如同恶魔萦绕在萧麒心底,不像那晚刺客刀尖一样刺得萧麒疼得冷汗直流,却能轻易摆脱,刀子拔出来止住血就没事了,而这种不适虽然不能让萧麒一下子痛不欲生,却怎么也甩不掉,这种寂寞中称不上相思的情感让萧麒欲罢不能,也让这位孤傲的皇后所独享的美妙夏日也失去了她该有的风范。
黄浩匆匆看过她后,又匆匆离去。夫妻俩不像以前那样有那么多话说。再次躺在宫苑的荷池旁凉椅上,仰头看着天空中的变幻无穷的白云天狗,天上的云朵也极不配合萧麒,似乎都在捣乱似的,东边一缕,西边一缕,总是构成不出美丽的图案。萧麒闭上眼,梦中却还是黄浩那假惺惺的微笑,默默地披衣坐起,心中都是挥不去的忧郁。
平叛过后,黄浩的圣旨表面上虽然是封赏了萧讷温,可是通辽毕竟是阿里拔氏契丹人的老家,把父亲一个契丹人扔到太原去担任河东道太守,这种明升暗降的意思非常明显,其实萧讷温一举击退挞马军和飞鸦军,顺便将阿里拔契丹的兵权全部收归中央,自然是奇功一件,黄浩却这样对待他,并不是因为萧讷温忠奸不分,只是作为一个汉族的天子,他有着更多的难言之隐。之所以会把萧讷温调走,也是有原因的。
平叛后,黄浩命令背嵬军发起了对迭剌契丹的反击,数万大军深入内蒙古大草原,直接进次潢水城,清剿迭剌部,萧讷温作为契丹八部的元老,眼瞅着契丹覆灭,不知作何感想。黄浩认为,此时萧讷温留在通辽并不合适,所以这才把他调到了太原。
萧麒当然知道黄浩这么做是对的,可她心里就是很不舒服。夫君不能好好地奖赏父亲,反而明升暗降,让她觉得夫妻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她也知道知道如果黄浩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如果不把父亲调走,这次剿灭迭剌契丹,会让契丹人产生兔死狐悲的感觉。辽国汉人的臣将们肯定也会因为父亲的参与而缩手缩脚,万一和阿里拔氏契丹有了争执,契丹族和汉族之间的和睦就不复存在了。
作为一个刚刚在草原上崛起,且一直被视为蛮夷的少数民族,契丹的族人们比汉人更有一种令人恶心的自卑,而在黄浩的眼中,维持汉族和契丹族的和睦,远胜于一个对他忠心耿耿的贤臣良将。
这难道就是帝王的心术吗?萧麒深深地陷入迷茫之中。
(未完待续)
来越大。
去年自从他接手军器监后,竟然大胆的让几名倭人工匠混进了冶炼工坊学徒。掌握密谍司的黄钦第一时间就察觉了这些学徒的来历可疑,立刻派人详细调查,很快就查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才引发了辽国建国以来第一起最大的贪腐泄密案。按律当斩!郑路身份特殊,又是皇室的亲戚。黄存和黄钦碍于私情,不知道如何处理,心底里又很想拯救曾经一起打天下的老伙计。
万般无奈之下,黄存和黄钦才导演了今天的这一幕,让郑路负荆请罪,向皇上求情。郑路抽抽噎噎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完,黄浩的脸色已经铁青。
“慢!”黄浩颤声喝道,他又惊又怒,咬牙道:“朕没有听清楚,究竟有多少倭人被安排进了工坊,郑侯爷,你的胆子好大呀!尽管明知故犯,监守自盗。将朕的话当做耳旁风吗?首辅,朕来问你,郑路犯下这么大的罪,朕该怎么处置呢?”
郑路见黄浩变色,越发惊恐,他用哀求的目光回头看看首辅黄存,黄存也怒其不争地盯着他,面无表情。听皇帝问话,心中虽然不忍,遂硬着头皮奏道:“欺……欺蔑主上,贪污腐败,泄露国家机密。按律理合以谋反论罪,凌……凌迟处死,全家抄斩……”
一时间,偌大勤政殿像古墓一般死寂,只有殿角那一尊最新的产品——镀金自鸣钟机械地“咔咔”响着。殿内部院大臣们面面相觑,殿外的赵允儿强压着极度紧张的心情,小心窥听殿内的动静。黄浩两手抓着椅背,捏出了汗水,胸膛剧烈的起伏,他迫使自己没有拍案大骂。
半晌,只听他喘着粗气地说:“朕曾经三令五申告诫你们,背嵬军、大辽国的根本在于技术上的优势,冶炼、机械、造船、农业技术、畜牧技术、羊毛纺织等等,都是我们强大的基础。朕把其中最最重要的军器监交给朕唯一的舅舅,没想到啊没想到!出问题的竟然会是你。郑路,你好大的狗胆!究竟有多少东西泄密?你给朕说清楚。”
郑路在底下连连叩头,只称“皇上饶命啊”,却无法回答。
黄存和黄钦看着郑路的窝囊相,心里暗自好笑,黄钦心想吓也吓够了,觉得是自己说话的时候到了,于是撩袍出班奏道:“皇上!郑候爷辜负陛下托付之恩,利欲熏心,不尊皇上旨意,泄露国家机密。按理说,与谋反无异,此处分并无不当之处。不过好在发现及时,这些混入各行各业的倭人还只是学徒工,并没有掌握核心的机密。密谍司已经将这些人全部拿下,无一走路消息。应该没有造成真正的损失。请皇上看在郑侯爷这些年的汗马功劳上,酌情从轻处理!”
黄存见黄钦开了口,也觉得是时候帮帮这位老兄弟了,刚想上前一步,却见黄浩的手一抬,目光变得格外凌厉。
只听黄浩悠悠的说道:“当年,黄氏兄弟亲族举义旗造反,席卷天下,将腐朽的大唐连根拔起。算来这才过去了二十年,最后成了一场空。想当年,义军由攻下曹州到攻下长安,花了整整六年;而从大齐建朝到覆灭,才仅仅四年。六年打下的江山只坐了四年就败落如此,被人追的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你们当年痛心吗?吸取了教训吗?古语说:君不肖,则国危。朕身为一朝之君,尚且战战兢兢,生怕行差踏错,辽国再次堕入万劫不复……”
黄浩接着又说:“我父皇是个读书人,记得当年临别之时,再三告诫朕什么‘人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什么‘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你们一个个都在现场。言犹在耳,怎么一旦坐上那把椅子就什么都记不起了,啊?……”
说到这里,黄浩指指黄存,说,“当年在泰山的时候,我亲耳听到十七叔后悔进了长安后种种的荒唐行为。曾经发誓说再也不修什么豪华衙门和府第了!今天,你做到了,可你看看那些老兄弟,又有多少人做到了?郑路,朕来问你。你还想辽国也重蹈覆辙吗?那么多牺牲了的好兄弟在地下看着你,看着你一点一滴,毁坏这刚刚有点起色的大好局面,你的良心不疼吗?”
郑路已经吓得魂不附体,连连磕头道:“皇上,皇上!饶命啊!老臣只是一时糊涂,老臣对皇上忠心耿耿……”
“好个忠心耿耿!”黄浩冷笑一声斥道:“你的所作所为是在挖大辽的根基,今日我如果纵容尔等,恐怕朕几年后也要像先父一样举火自焚呐。裴颋何在?”
“臣在!”裴颋赶紧出班。
黄浩说道:“裴颋,汝是刑部尚书,朕曾说过,辽国司法独立,王在法下,王子犯法也同庶民同罪。你从密谍司接手此案,给我一查到底,究竟有多少官员涉入此案,这些人有多么的功勋卓著。汝不必顾忌,一个也不许放过,依法办案,依律定罪!”
“臣领旨!绝不敢辜负圣恩,一定秉公办案。”裴颋叩拜在地。
“如此甚好!”
郑路惊恐地抬起头,躲闪着黄浩的逼视,嗫嚅几下想说话,却什么也没说出来。黄浩此时恨不得一脚踢死他,想了想,长叹一声摆摆手道:“你……带下去吧!”
外面的赵允儿失魂落魄的转身离去,大滴大滴的泪水划过她的脸颊……
——————
建昌三年的夏至,是一个闷沉沉的阴天。云层压得低低的。丁香湖畔的柳树枝儿一动不动直垂水面,街衢上叫卖果子的摊贩也一改平日宽亮而富有弹性的嗓门,有气无力地喊着“香丝儿——麻糖哩——”,“谁要贴饼油条麻花儿啰——”
黄浩睡了中觉起来,洗漱了一下。便去看望了一下月子里的萧麒。月初的时候,萧麒诞下了第三个皇子,如今还在坐月子。黄浩走过中门,却注意到赵允儿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的凉厅下发呆,竟然没有发现皇帝的到来。
黄浩心中叹了一口气,没有让人惊动她,径直去了后院。郑路出事后,一连好几天,赵允儿都是愁眉不展、茶饭不进,就像心上粘上了一层黏糊糊的泥巴一样,粘稠的感觉让赵允儿很不适,在皇帝面前也变得唯唯诺诺,失去了往日的俏皮可爱。这让黄浩心中很不爽。
还有一件不爽的事情让黄浩耿耿于怀。那就是关于萧惕守的问题,根据密谍报告,通辽叛乱时,守军擒下了潜伏在城中的萧惕守,事后却渺无音讯。对于萧讷温私放萧惕守,黄浩能够理解,毕竟是父子情深。可事后萧麒这个知情人从头到尾提都没提这件事,这也让黄浩心中不满,夫妻间也有了些隔阂。黄浩也许是当皇帝久了,为了维护皇权,黄浩的心态也变了,他不会像以前那样无条件的信任某一个人。哪怕是自己的妻子!
毋庸置疑,即使是萧麒也明显的感觉到了这种隔阂。她心里明白,萧惕守所做的事的确罪不容赦,至少应该由皇帝决定他的命运。可萧麒根本无法面对父亲哀求的眼神,一边是亲情,一边是夫妻之情和丈夫的宏图伟业,没有人知道当初她萧麒下这个决心有多难,承受着多么巨大的压力。她也很委屈!尤其后来黄浩调父亲去山西担任太守,这让萧麒心中很是不满。很明显,黄浩不像过去那样信赖她了。
这件事如同恶魔萦绕在萧麒心底,不像那晚刺客刀尖一样刺得萧麒疼得冷汗直流,却能轻易摆脱,刀子拔出来止住血就没事了,而这种不适虽然不能让萧麒一下子痛不欲生,却怎么也甩不掉,这种寂寞中称不上相思的情感让萧麒欲罢不能,也让这位孤傲的皇后所独享的美妙夏日也失去了她该有的风范。
黄浩匆匆看过她后,又匆匆离去。夫妻俩不像以前那样有那么多话说。再次躺在宫苑的荷池旁凉椅上,仰头看着天空中的变幻无穷的白云天狗,天上的云朵也极不配合萧麒,似乎都在捣乱似的,东边一缕,西边一缕,总是构成不出美丽的图案。萧麒闭上眼,梦中却还是黄浩那假惺惺的微笑,默默地披衣坐起,心中都是挥不去的忧郁。
平叛过后,黄浩的圣旨表面上虽然是封赏了萧讷温,可是通辽毕竟是阿里拔氏契丹人的老家,把父亲一个契丹人扔到太原去担任河东道太守,这种明升暗降的意思非常明显,其实萧讷温一举击退挞马军和飞鸦军,顺便将阿里拔契丹的兵权全部收归中央,自然是奇功一件,黄浩却这样对待他,并不是因为萧讷温忠奸不分,只是作为一个汉族的天子,他有着更多的难言之隐。之所以会把萧讷温调走,也是有原因的。
平叛后,黄浩命令背嵬军发起了对迭剌契丹的反击,数万大军深入内蒙古大草原,直接进次潢水城,清剿迭剌部,萧讷温作为契丹八部的元老,眼瞅着契丹覆灭,不知作何感想。黄浩认为,此时萧讷温留在通辽并不合适,所以这才把他调到了太原。
萧麒当然知道黄浩这么做是对的,可她心里就是很不舒服。夫君不能好好地奖赏父亲,反而明升暗降,让她觉得夫妻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她也知道知道如果黄浩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如果不把父亲调走,这次剿灭迭剌契丹,会让契丹人产生兔死狐悲的感觉。辽国汉人的臣将们肯定也会因为父亲的参与而缩手缩脚,万一和阿里拔氏契丹有了争执,契丹族和汉族之间的和睦就不复存在了。
作为一个刚刚在草原上崛起,且一直被视为蛮夷的少数民族,契丹的族人们比汉人更有一种令人恶心的自卑,而在黄浩的眼中,维持汉族和契丹族的和睦,远胜于一个对他忠心耿耿的贤臣良将。
这难道就是帝王的心术吗?萧麒深深地陷入迷茫之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