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快穿锦鲤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41章 泊河府
宴会结束,许家人也没走。
好不容易来一趟,他们打断多待会儿,为了招待娘家人,许氏干脆领着他们一起去自家另一个别院里游玩。
这个别院要比许家自己住的房子要大得多,坐落于乡野间的群山脚下,这里说是别院,其实更像是一座比较宽阔的农家庄子。
让池梨来看,这地儿完全就是个农家乐嘛。
有屋子有菜地有家禽还有个小小的养鱼池,重点是四周环境完全地贴近大自然,不说现代人偶尔也想去这种地方放松放松,古代的文人墨客们也极喜爱这种地方,一看就是很能产生作诗灵感的样子。
果然,两家人刚一到这里,池梨都还没来得及参观完,就被她爹与舅舅们拉着一起去观赏自然景色,再顺带做几首诗去了。
作诗池梨会,她写的诗还挺有灵性的,偶尔也有些惊艳之作,能令人赞叹不已。
但要观赏自然景色,她却是不怎么感兴趣的。
作为一条鱼,她本身就生长在自然里,这些景色早看腻了,也没办法从中得出什么所谓的灵感来,不过自家亲爹跟舅舅们喜欢,池梨就当陪陪长辈了。
许氏则在另一边招呼着嫂嫂与侄女们,池梨偶尔抽空回来听了一耳朵她们在聊什么,然后默默撤退了。
都是些儿女婚事什么的家里长短,里面甚至还提到了她,她不爱听。
“梨儿表姐。”
许泛儿不知何时来到池梨身边,仰着小脑袋奶声奶气地叫着她。
“怎么了?”池梨闻声低头,又蹲下身来保持与小姑娘视线齐平,听听她想干什么。
小孩子能有什么大事,不过是嘴馋了而已。
原来她瞧上了菜田边树上的桔子,自己却人小身矮地摘不到,所以来找池梨帮忙来了。
“走,表姐带你去摘桔子。”
池梨牵着小表妹一路来到桔子树下,伸手就给她摘下了两颗相连枝的桔子,摘了一对还不够,她又一口气摘了好些成熟桔子回去。
南方桔子一般十二月成熟,现在已经是一月初了,树上还有些晚结果的桔子,正好这些都被池梨给摘了,带回去不仅给表姐表妹们吃,也孝敬些给长辈。
尽管桔子树就在外头,大家想吃自己随便摘,但女儿/外甥女/外孙女的心意,还是让长辈们被哄得乐呵呵的,嘴上不住地夸池梨孝顺。
池梨都已经被夸习惯了。
从她外祖家人来了之后,她几乎每天都在被人夸夸中,一开始可能还会有些不好意思,后面被夸高兴了还有点小骄傲,最后就只剩淡定了。
注意到有一道羡慕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池梨侧头,正好捕捉到许湘儿尚且来不及收回去的目光。
她视线略顿一下,然后若无其事逗收了回来。
此行许氏带两家人来池家别院,除去招呼娘家人前来踏青游玩之外,也有顺带着来看看田地的意思。
之前就说了,池家准备买地。
只是大垵县周边要卖地的人家不多,所以许氏寻摸许久,终于找着一些还算过得去眼的田地。
其中有大部分就正巧零散分布在他们池家别院附近,或者说,这些地的位置其实就是许氏特意找的,若他们将自家别院附近的地都给买了,完全就能直接扩大别院范围,同时也方便管理。
本来许家两位舅母一听说许氏是来这边看地的,还想着帮忙参谋参谋,结果不等许氏婉拒,就被许家外祖母一句话给岔开了去。
感激地给了自家母亲一个眼神,许氏连忙圆着话说不敢劳累两位嫂子,她自个儿领着三个孩子去逛逛就行,全当玩乐。
最后出行的人也就只有许氏与池梨还有许家两位表姐妹。
带上许家表姐妹是许氏有意为之,一是为了安抚被拒绝随行的两位嫂子,二也是打算让孩子们亲自来看看田地长什么模样,日后等她们嫁人管家了,也不至于什么都不懂。
听闻许湘儿所许人家家里也有百亩良田,且一家人主要依靠这些田地过日子,嫁给这种人家,许湘儿是必须要了解些田地知识的,免得日后掌家被下人给糊弄了去。
虽说等她嫁过去了,她那边的婆母自然会教她些该学的东西,但若是自己能多懂点,不也能让人高看一眼吗?
所以许氏这位做姑姑的,也是又在为侄女的未来做打算。
许湘儿本就聪慧,自然看得出来姑姑的良苦用心,只是她本人似乎对这些东西并不怎么感兴趣,随行全程虽也有在用心听姑姑教授的,如何看田地庄稼蔬果什么的好坏,但也有些提不起劲儿。
俨然一副不想学却不得不学的模样。
与她相反,池梨与许泛儿倒是听得兴致勃勃,偶尔还会自己发问,让许氏或是随行的别院农户帮忙解答些她俩的疑问。
例如什么水稻是何时播种的,上等良田与中等田有什么区别,如何看土地肥不肥沃等等。
等她们将所有准备售卖的地都看过一圈后,还有些意犹未荆
“没想到种个田还有这么多学问。”许泛儿小大人似地感叹道。
池梨笑着回她:“那是自然,我们老百姓能不能吃上饱饭,全靠这地里的收获,自然得好好研究里面的学问,粮食如何种植,施肥,灌溉,预防虫害等等,都是老祖先们一代代试验后传承下来的宝贵知识,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说得好,哈哈…没想到我儿竟有如此见解,不错不错。”也不知道在旁边听了多久,听完女儿一番话后,池秀才忍不住拍手大笑着称赞道。
作为也是一辈子与田地打交道的人,池秀才对于田地的感情也极为深厚,见到女儿能够从中得出这么一番见解,更是欣慰万分。
虽说如今想这些还太早,但他真的有那么一瞬间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今后女儿若能够当官的话,那必定能当个好官吧。
池梨不知她爹已经想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了,再又一次别夸了之后忍不住回道:“爹爹可别再夸了,再夸女儿该骄傲了。”
“骄傲就骄傲,我家女儿那么优秀,就该骄傲又自信。”话是这么说,但等第二日池梨读书时,池秀才又特地去教导她中庸之道,让她做人要学会谦逊,莫要自娇自傲,等等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为池梨好的做人道理,池梨也有在学着,可今后具体要如何做,她还是决定根据实际情况来,毕竟这世界上多得是一些不需要让你讲文明讲礼貌的人,对待这种连人都不做的家伙,不需要跟他们讲究人的那一套。
“爹娘,你们想好要买哪些地了吗?”
夜里,在池家夫妻的正屋厅堂里,池梨好奇地询问爹娘最后的买地决定。
在这件事上池梨并未提出什么意见去左右父母的想法,全然都是池家夫妻自己做主,毕竟他俩管家那么久,对方面的经验要比池梨多得多,还真不需要梨帮忙做些什么。
池梨现在会问,也不过是出于好奇罢了。
家里的事从女儿考上秀才后基本就对她全面开放了,如今女儿想了解家中买地情况,池秀才也不隐瞒,将他们夫妻俩商议许久的决定告知女儿。
“我们准备将别院周围有在卖的田不论好次,都给买下来。”
不等池梨追问原因,许氏就为她解答道:“那些地里面一共有三十四亩良田,二十一亩中等田,一口气买下虽花费有些大,但依长远计,还是于我们家有益的。”
池梨迅速心算一遍,依照现在的市场价,要一口气买下这些田地怎么说都得花上个七百二十两,自家前段日子才花大价钱在府城买了两间铺子,按理说现如今家里财政情况应该有些紧吧才对。
所以若真要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银两出来,势必得动用父母的棺材本才行。
一想到这池梨就有些皱眉:“买那么多地,家里会不会支撑不开?”
“倒也不会,伱忘了,秋收刚过,咱家前段时间刚收割完一大批粮食,为父将其中一半卖了,所得银钱加上家里原有的,也差不多就够买这些地了。”
若不是顾忌着自家还开着粮店,得留些货供应店里,池秀才可能卖的就不止这一半的粮了。
其实也是凑了巧,最近正赶上官府收粮,给的价格叶合适,池秀才才愿意卖粮,不然即便他想卖,这一时半会儿地要找到能一口气吞下自家一半粮的买家,也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官府收粮?是要打仗了吗?还是什么地方遭了灾?”
若说进学前的池梨与进学后的她对比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她对时事的敏锐度。
仅仅是从父亲的一番无意间的话里,她就意识到什么,并直接猜了个大概。
“没听说哪里遭了灾,边境那边还是以前那样,就没消停过,只是为父听闻似乎西北那边有人不满女帝上位,打着清君侧的名号,起了叛乱,官府收粮,应当是准备为剿灭叛乱的军队供应军需吧。”
同样也会时刻关注国家时事的池秀才由于多年累积的人脉势力,所得消息要比女儿多得多,张口就肯定了女儿的猜测,还给了她一个赞赏的目光。
他们这边是国内最主要的产粮地之一,每回若有大战事,或是哪里遭了灾,朝廷都得派人下来收粮,支援那些有需要的地方。
所以他们其实都习惯了,但凡官府有大规模收粮的举动,必定是哪里出了事。
只是西边那边距离他们南边远得很,即便有战事也波及不过来,所以并不影响池家拿着卖粮钱与老两口的大部分棺材本去买地。
反正他们夫妻俩还年轻,棺材本花了就花了,今后再攒就是了。
虽说父亲说这事与他们关系不大,但池梨后面还是一直有在默默关注西北边的叛乱。
西北边的叛乱闹起来快,被平定得更快。
朝廷所派出的平乱军队还是女帝麾下最精锐的一支骑兵,由镇国公兼护国大将军莫瑜率领。
这支人数足足有六千人,个个装备精良的骑兵一出,所到之处如反叛军如摧拉枯朽一般成片倒下,听闻那场面,就跟秋收割麦子似地,刷刷刷就躺倒一片,那场面,相当震撼人心,也震慑得反叛军四处溃逃,最终不超三日,便散得一干二净,而主导这场叛乱的罪魁祸首西北王也被镇国公擒获,如今正押送往京都让女帝发落。
在反叛被平定时,许氏也安排好了家里的一切事物,带着女儿,跟着娘家人一起启程回了她娘家所在的泊河府陈兴县。
他们全程除了坐马车,中间还得乘坐客船,赶一... -->>
第141章 泊河府
宴会结束,许家人也没走。
好不容易来一趟,他们打断多待会儿,为了招待娘家人,许氏干脆领着他们一起去自家另一个别院里游玩。
这个别院要比许家自己住的房子要大得多,坐落于乡野间的群山脚下,这里说是别院,其实更像是一座比较宽阔的农家庄子。
让池梨来看,这地儿完全就是个农家乐嘛。
有屋子有菜地有家禽还有个小小的养鱼池,重点是四周环境完全地贴近大自然,不说现代人偶尔也想去这种地方放松放松,古代的文人墨客们也极喜爱这种地方,一看就是很能产生作诗灵感的样子。
果然,两家人刚一到这里,池梨都还没来得及参观完,就被她爹与舅舅们拉着一起去观赏自然景色,再顺带做几首诗去了。
作诗池梨会,她写的诗还挺有灵性的,偶尔也有些惊艳之作,能令人赞叹不已。
但要观赏自然景色,她却是不怎么感兴趣的。
作为一条鱼,她本身就生长在自然里,这些景色早看腻了,也没办法从中得出什么所谓的灵感来,不过自家亲爹跟舅舅们喜欢,池梨就当陪陪长辈了。
许氏则在另一边招呼着嫂嫂与侄女们,池梨偶尔抽空回来听了一耳朵她们在聊什么,然后默默撤退了。
都是些儿女婚事什么的家里长短,里面甚至还提到了她,她不爱听。
“梨儿表姐。”
许泛儿不知何时来到池梨身边,仰着小脑袋奶声奶气地叫着她。
“怎么了?”池梨闻声低头,又蹲下身来保持与小姑娘视线齐平,听听她想干什么。
小孩子能有什么大事,不过是嘴馋了而已。
原来她瞧上了菜田边树上的桔子,自己却人小身矮地摘不到,所以来找池梨帮忙来了。
“走,表姐带你去摘桔子。”
池梨牵着小表妹一路来到桔子树下,伸手就给她摘下了两颗相连枝的桔子,摘了一对还不够,她又一口气摘了好些成熟桔子回去。
南方桔子一般十二月成熟,现在已经是一月初了,树上还有些晚结果的桔子,正好这些都被池梨给摘了,带回去不仅给表姐表妹们吃,也孝敬些给长辈。
尽管桔子树就在外头,大家想吃自己随便摘,但女儿/外甥女/外孙女的心意,还是让长辈们被哄得乐呵呵的,嘴上不住地夸池梨孝顺。
池梨都已经被夸习惯了。
从她外祖家人来了之后,她几乎每天都在被人夸夸中,一开始可能还会有些不好意思,后面被夸高兴了还有点小骄傲,最后就只剩淡定了。
注意到有一道羡慕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池梨侧头,正好捕捉到许湘儿尚且来不及收回去的目光。
她视线略顿一下,然后若无其事逗收了回来。
此行许氏带两家人来池家别院,除去招呼娘家人前来踏青游玩之外,也有顺带着来看看田地的意思。
之前就说了,池家准备买地。
只是大垵县周边要卖地的人家不多,所以许氏寻摸许久,终于找着一些还算过得去眼的田地。
其中有大部分就正巧零散分布在他们池家别院附近,或者说,这些地的位置其实就是许氏特意找的,若他们将自家别院附近的地都给买了,完全就能直接扩大别院范围,同时也方便管理。
本来许家两位舅母一听说许氏是来这边看地的,还想着帮忙参谋参谋,结果不等许氏婉拒,就被许家外祖母一句话给岔开了去。
感激地给了自家母亲一个眼神,许氏连忙圆着话说不敢劳累两位嫂子,她自个儿领着三个孩子去逛逛就行,全当玩乐。
最后出行的人也就只有许氏与池梨还有许家两位表姐妹。
带上许家表姐妹是许氏有意为之,一是为了安抚被拒绝随行的两位嫂子,二也是打算让孩子们亲自来看看田地长什么模样,日后等她们嫁人管家了,也不至于什么都不懂。
听闻许湘儿所许人家家里也有百亩良田,且一家人主要依靠这些田地过日子,嫁给这种人家,许湘儿是必须要了解些田地知识的,免得日后掌家被下人给糊弄了去。
虽说等她嫁过去了,她那边的婆母自然会教她些该学的东西,但若是自己能多懂点,不也能让人高看一眼吗?
所以许氏这位做姑姑的,也是又在为侄女的未来做打算。
许湘儿本就聪慧,自然看得出来姑姑的良苦用心,只是她本人似乎对这些东西并不怎么感兴趣,随行全程虽也有在用心听姑姑教授的,如何看田地庄稼蔬果什么的好坏,但也有些提不起劲儿。
俨然一副不想学却不得不学的模样。
与她相反,池梨与许泛儿倒是听得兴致勃勃,偶尔还会自己发问,让许氏或是随行的别院农户帮忙解答些她俩的疑问。
例如什么水稻是何时播种的,上等良田与中等田有什么区别,如何看土地肥不肥沃等等。
等她们将所有准备售卖的地都看过一圈后,还有些意犹未荆
“没想到种个田还有这么多学问。”许泛儿小大人似地感叹道。
池梨笑着回她:“那是自然,我们老百姓能不能吃上饱饭,全靠这地里的收获,自然得好好研究里面的学问,粮食如何种植,施肥,灌溉,预防虫害等等,都是老祖先们一代代试验后传承下来的宝贵知识,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说得好,哈哈…没想到我儿竟有如此见解,不错不错。”也不知道在旁边听了多久,听完女儿一番话后,池秀才忍不住拍手大笑着称赞道。
作为也是一辈子与田地打交道的人,池秀才对于田地的感情也极为深厚,见到女儿能够从中得出这么一番见解,更是欣慰万分。
虽说如今想这些还太早,但他真的有那么一瞬间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今后女儿若能够当官的话,那必定能当个好官吧。
池梨不知她爹已经想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了,再又一次别夸了之后忍不住回道:“爹爹可别再夸了,再夸女儿该骄傲了。”
“骄傲就骄傲,我家女儿那么优秀,就该骄傲又自信。”话是这么说,但等第二日池梨读书时,池秀才又特地去教导她中庸之道,让她做人要学会谦逊,莫要自娇自傲,等等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为池梨好的做人道理,池梨也有在学着,可今后具体要如何做,她还是决定根据实际情况来,毕竟这世界上多得是一些不需要让你讲文明讲礼貌的人,对待这种连人都不做的家伙,不需要跟他们讲究人的那一套。
“爹娘,你们想好要买哪些地了吗?”
夜里,在池家夫妻的正屋厅堂里,池梨好奇地询问爹娘最后的买地决定。
在这件事上池梨并未提出什么意见去左右父母的想法,全然都是池家夫妻自己做主,毕竟他俩管家那么久,对方面的经验要比池梨多得多,还真不需要梨帮忙做些什么。
池梨现在会问,也不过是出于好奇罢了。
家里的事从女儿考上秀才后基本就对她全面开放了,如今女儿想了解家中买地情况,池秀才也不隐瞒,将他们夫妻俩商议许久的决定告知女儿。
“我们准备将别院周围有在卖的田不论好次,都给买下来。”
不等池梨追问原因,许氏就为她解答道:“那些地里面一共有三十四亩良田,二十一亩中等田,一口气买下虽花费有些大,但依长远计,还是于我们家有益的。”
池梨迅速心算一遍,依照现在的市场价,要一口气买下这些田地怎么说都得花上个七百二十两,自家前段日子才花大价钱在府城买了两间铺子,按理说现如今家里财政情况应该有些紧吧才对。
所以若真要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银两出来,势必得动用父母的棺材本才行。
一想到这池梨就有些皱眉:“买那么多地,家里会不会支撑不开?”
“倒也不会,伱忘了,秋收刚过,咱家前段时间刚收割完一大批粮食,为父将其中一半卖了,所得银钱加上家里原有的,也差不多就够买这些地了。”
若不是顾忌着自家还开着粮店,得留些货供应店里,池秀才可能卖的就不止这一半的粮了。
其实也是凑了巧,最近正赶上官府收粮,给的价格叶合适,池秀才才愿意卖粮,不然即便他想卖,这一时半会儿地要找到能一口气吞下自家一半粮的买家,也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官府收粮?是要打仗了吗?还是什么地方遭了灾?”
若说进学前的池梨与进学后的她对比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她对时事的敏锐度。
仅仅是从父亲的一番无意间的话里,她就意识到什么,并直接猜了个大概。
“没听说哪里遭了灾,边境那边还是以前那样,就没消停过,只是为父听闻似乎西北那边有人不满女帝上位,打着清君侧的名号,起了叛乱,官府收粮,应当是准备为剿灭叛乱的军队供应军需吧。”
同样也会时刻关注国家时事的池秀才由于多年累积的人脉势力,所得消息要比女儿多得多,张口就肯定了女儿的猜测,还给了她一个赞赏的目光。
他们这边是国内最主要的产粮地之一,每回若有大战事,或是哪里遭了灾,朝廷都得派人下来收粮,支援那些有需要的地方。
所以他们其实都习惯了,但凡官府有大规模收粮的举动,必定是哪里出了事。
只是西边那边距离他们南边远得很,即便有战事也波及不过来,所以并不影响池家拿着卖粮钱与老两口的大部分棺材本去买地。
反正他们夫妻俩还年轻,棺材本花了就花了,今后再攒就是了。
虽说父亲说这事与他们关系不大,但池梨后面还是一直有在默默关注西北边的叛乱。
西北边的叛乱闹起来快,被平定得更快。
朝廷所派出的平乱军队还是女帝麾下最精锐的一支骑兵,由镇国公兼护国大将军莫瑜率领。
这支人数足足有六千人,个个装备精良的骑兵一出,所到之处如反叛军如摧拉枯朽一般成片倒下,听闻那场面,就跟秋收割麦子似地,刷刷刷就躺倒一片,那场面,相当震撼人心,也震慑得反叛军四处溃逃,最终不超三日,便散得一干二净,而主导这场叛乱的罪魁祸首西北王也被镇国公擒获,如今正押送往京都让女帝发落。
在反叛被平定时,许氏也安排好了家里的一切事物,带着女儿,跟着娘家人一起启程回了她娘家所在的泊河府陈兴县。
他们全程除了坐马车,中间还得乘坐客船,赶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