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香江大财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13章 【购置金门】
10月26日,星期三。
袁天凡高兴的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汇报道:“老板,我们已经收购到99%的淘化大同股权,此次私有化行动获得完全成功。”
动用2.2亿港币,收购25%淘化大同的股权,实际上股民不亏、泰富集团不亏。
当初,泰富集团收购淘化大同75%股权的代价是6亿港币,相当于估值是8亿港币;在这期间,淘化大同分红三次,总计分红约2.5亿港币,股民狂喜;而如今,淘化大同被私有化时,估值近9亿港币。一番计算下来,淘化大同的散户不吃亏!
而对于泰富集团来说,淘化大同在股市巅峰时,市值近12亿港币,如今以9亿港币的市值私有化,剩下不少钱;以资产计算,淘化大同如今每年盈利6000多万港币,账上的现金流高达3亿港币。
泰富集团私有化淘化大同花了2.2亿港币,但淘化大同却可以马上贡献给泰富集团3亿港币的现金流。若不是股市低谷,泰富集团又溢价15%,料想不会如此顺利。
林正杰满意的说道:“泰富集团倒是赚8000万港币1
袁天凡心照不宣的说道:“这些资金本来就是我们赚的,如果不是我们高峰时卖出物业和地皮,自然也不会有这些资金,仅贬值就会高达1.5亿左右。”
林正杰自然也是如此认为,不管是趁股市低迷私有化淘化大同,还是趁股市低迷增持港灯、中巴、九巴,他认为都是泰富集团该得到的利益。
“私有化淘化大同后,我打算将其更名为‘泰安企业’,以后作为我们食品、饮料、零售等业务的控股企业。另外,将3亿港币纳入集团财务。”
“好,我明白了1
目前,淘化大同主要的产品有:
包括多种豉油、多种蚝油及多种调味酱料,其中淘大酱油是名牌产品;
生产绿宝橙汁,拥有百事可乐等7种品牌的汽水饮品代理权;
包括多种点心、水饺、馄饨、汤圆及饭团等;
洋酒的进口和分销;
包装纸盒的生产和销售;
OK便利店;
在泰富集团收购淘化大同后,业务得到很大的发展,并涉及新的领域:
比如说收购过一家叫做‘健全食品’的企业,进入冷冻食品行列,包括多种点心、水饺、馄饨、汤圆及饭团等;至于参股的旺仔码头,则只是占股50%。
比如进军零售产业,发展OK便利店,成为香港门店最多的便利店,超过7-11便利店的发展。
袁天凡离开后,林正杰心里非常的开心。
泰富集团次轮在购入9亿港币的土地储备(还在进行中,预计700万平方尺的楼面)、完成三家子公司的股权增持至45%、完成一家子公司的私有化、偿还16亿的债务及3亿港币的利息;
最终,泰富集团的债务仅剩下20亿港币,但还有33亿港币的现金流(美股还在套现中)。
本来是30亿的现金流,没想到淘化大同又能贡献3亿港币,再次变回33亿现金流。
当然,这些资金要年底才能全部回流香港,但本来就是为明年的商业行动准备的。
“老板”
泰富集团的副总经理陈伟忠,走进来。
“嗯”
陈伟忠迫不及待的说道:“老板,我打听到金门大厦打算分层销售,不过市场对于这座大厦的价格持不乐观态度,因为其前后四任业主都以凶隙告终,觉得此座大厦甚为邪门,所以估价要比周边的大厦低。”
林正杰当然明白原因:
当年,金门公司由始至终与置地公司追逐竞投‘金门大厦原址(金钟兵房一部分)’,到最后置地公司因为价钱太高,觉得不划算而放弃,遂将这幅地皮拱手让给名不经传的金门建筑公司。
当时的报纸,纷纷以“金门气走置地”,”金门大胜置地”等字眼为标题,可想而知,置地公司的高层心底里,着实感到佷不是味儿,这亦埋下了日后金门建筑公司全军覆殁的祸根。
所以说,金门大厦的第一任业主就是金门建筑。
由于置地在拍卖会丢了面子,便在金门建筑上市后(1970)暗地里吸纳其股票。1975年金门大厦落成,成为中环的一幢大厦,所以金门大厦更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由于怡和,志在金门大厦(个中也可能渗入复仇的因素),自然不惜代价. 1975年5月怡和宣布以每9股面值6元的怡和股票,换取10股面值5元的金门建筑公司的股票,最后成功地收购了金门建筑公司,将它收归名下。
所以,‘金门大厦’第一任业主‘金门建筑’以被恶意收购而结束。
接下来便是金门大厦的第二任业主‘怡和’,七十年代,怡和集团在投资策略上犯了连串致命的错误。集团高层认为香港地方太小,发展空间有限,所以大举向外投资;在夏威夷、菲律宾收购地产、糖厂等项目,在中东、非洲收购银行,运输公司;在澳洲及欧洲则收购连锁超级市场,更大举在英国收购地产公司,但这些策畧后来证明都是错误的。
集团投资了天文数字的资金,结果所收购回来的项目不是效益不佳、就是要大幅撇帐,更加是集团错失了分享香港70至8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成果的机会。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怡和唯有向‘亲儿’置地求救,并以7.15亿元作价将金门大厦卖给了置地,以筹集资金渡过难关。
‘金门大厦’的第三任业主,便是置地。
置地因为在七十年代末调整投资方向——过去主要投资商业地产(出租),如今决定投资发展地产(出售为主),故决定售出金门大厦,再加上当时佳宁的陈松青给价实在太高,所以最终以9.98亿港币成交。
置地就因为投资过于突飞猛进,如今陷入很大的困境,仅白笔山别墅、美丽华酒店旧翼、交易大厦项目这三大项目,就足足亏损32亿港币。如今的置地,过着变卖资产,和靠怡和卖资产来救,更要盯着华资大亨们的窥觊。
‘金门大厦’的第四任业务佳宁集团,就不用说了,其集团主席陈松青此时还在监狱里被审查。
四任业主,没有一个落得好下场,难怪市场对金门大厦估值低!
“你觉得呢?”林正杰询问陈伟忠。
陈伟忠说道:“其实,中巴、九巴的现金流都在接近十亿港币,可以让其中一家买下,再将大厦的冠名权单独卖出去。”
林正杰一愣,随即问道:“冠名权卖出去?”
陈伟忠马上说道:“我是觉得如果作为泰富集团的总部大厦,也有些不太好。我们有那么多资金,以后总有机会打造自己的总部大厦。但如果两家巴士公司的一家购买,又用不着冠名权,干脆... -->>
第213章 【购置金门】
10月26日,星期三。
袁天凡高兴的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汇报道:“老板,我们已经收购到99%的淘化大同股权,此次私有化行动获得完全成功。”
动用2.2亿港币,收购25%淘化大同的股权,实际上股民不亏、泰富集团不亏。
当初,泰富集团收购淘化大同75%股权的代价是6亿港币,相当于估值是8亿港币;在这期间,淘化大同分红三次,总计分红约2.5亿港币,股民狂喜;而如今,淘化大同被私有化时,估值近9亿港币。一番计算下来,淘化大同的散户不吃亏!
而对于泰富集团来说,淘化大同在股市巅峰时,市值近12亿港币,如今以9亿港币的市值私有化,剩下不少钱;以资产计算,淘化大同如今每年盈利6000多万港币,账上的现金流高达3亿港币。
泰富集团私有化淘化大同花了2.2亿港币,但淘化大同却可以马上贡献给泰富集团3亿港币的现金流。若不是股市低谷,泰富集团又溢价15%,料想不会如此顺利。
林正杰满意的说道:“泰富集团倒是赚8000万港币1
袁天凡心照不宣的说道:“这些资金本来就是我们赚的,如果不是我们高峰时卖出物业和地皮,自然也不会有这些资金,仅贬值就会高达1.5亿左右。”
林正杰自然也是如此认为,不管是趁股市低迷私有化淘化大同,还是趁股市低迷增持港灯、中巴、九巴,他认为都是泰富集团该得到的利益。
“私有化淘化大同后,我打算将其更名为‘泰安企业’,以后作为我们食品、饮料、零售等业务的控股企业。另外,将3亿港币纳入集团财务。”
“好,我明白了1
目前,淘化大同主要的产品有:
包括多种豉油、多种蚝油及多种调味酱料,其中淘大酱油是名牌产品;
生产绿宝橙汁,拥有百事可乐等7种品牌的汽水饮品代理权;
包括多种点心、水饺、馄饨、汤圆及饭团等;
洋酒的进口和分销;
包装纸盒的生产和销售;
OK便利店;
在泰富集团收购淘化大同后,业务得到很大的发展,并涉及新的领域:
比如说收购过一家叫做‘健全食品’的企业,进入冷冻食品行列,包括多种点心、水饺、馄饨、汤圆及饭团等;至于参股的旺仔码头,则只是占股50%。
比如进军零售产业,发展OK便利店,成为香港门店最多的便利店,超过7-11便利店的发展。
袁天凡离开后,林正杰心里非常的开心。
泰富集团次轮在购入9亿港币的土地储备(还在进行中,预计700万平方尺的楼面)、完成三家子公司的股权增持至45%、完成一家子公司的私有化、偿还16亿的债务及3亿港币的利息;
最终,泰富集团的债务仅剩下20亿港币,但还有33亿港币的现金流(美股还在套现中)。
本来是30亿的现金流,没想到淘化大同又能贡献3亿港币,再次变回33亿现金流。
当然,这些资金要年底才能全部回流香港,但本来就是为明年的商业行动准备的。
“老板”
泰富集团的副总经理陈伟忠,走进来。
“嗯”
陈伟忠迫不及待的说道:“老板,我打听到金门大厦打算分层销售,不过市场对于这座大厦的价格持不乐观态度,因为其前后四任业主都以凶隙告终,觉得此座大厦甚为邪门,所以估价要比周边的大厦低。”
林正杰当然明白原因:
当年,金门公司由始至终与置地公司追逐竞投‘金门大厦原址(金钟兵房一部分)’,到最后置地公司因为价钱太高,觉得不划算而放弃,遂将这幅地皮拱手让给名不经传的金门建筑公司。
当时的报纸,纷纷以“金门气走置地”,”金门大胜置地”等字眼为标题,可想而知,置地公司的高层心底里,着实感到佷不是味儿,这亦埋下了日后金门建筑公司全军覆殁的祸根。
所以说,金门大厦的第一任业主就是金门建筑。
由于置地在拍卖会丢了面子,便在金门建筑上市后(1970)暗地里吸纳其股票。1975年金门大厦落成,成为中环的一幢大厦,所以金门大厦更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由于怡和,志在金门大厦(个中也可能渗入复仇的因素),自然不惜代价. 1975年5月怡和宣布以每9股面值6元的怡和股票,换取10股面值5元的金门建筑公司的股票,最后成功地收购了金门建筑公司,将它收归名下。
所以,‘金门大厦’第一任业主‘金门建筑’以被恶意收购而结束。
接下来便是金门大厦的第二任业主‘怡和’,七十年代,怡和集团在投资策略上犯了连串致命的错误。集团高层认为香港地方太小,发展空间有限,所以大举向外投资;在夏威夷、菲律宾收购地产、糖厂等项目,在中东、非洲收购银行,运输公司;在澳洲及欧洲则收购连锁超级市场,更大举在英国收购地产公司,但这些策畧后来证明都是错误的。
集团投资了天文数字的资金,结果所收购回来的项目不是效益不佳、就是要大幅撇帐,更加是集团错失了分享香港70至8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成果的机会。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怡和唯有向‘亲儿’置地求救,并以7.15亿元作价将金门大厦卖给了置地,以筹集资金渡过难关。
‘金门大厦’的第三任业主,便是置地。
置地因为在七十年代末调整投资方向——过去主要投资商业地产(出租),如今决定投资发展地产(出售为主),故决定售出金门大厦,再加上当时佳宁的陈松青给价实在太高,所以最终以9.98亿港币成交。
置地就因为投资过于突飞猛进,如今陷入很大的困境,仅白笔山别墅、美丽华酒店旧翼、交易大厦项目这三大项目,就足足亏损32亿港币。如今的置地,过着变卖资产,和靠怡和卖资产来救,更要盯着华资大亨们的窥觊。
‘金门大厦’的第四任业务佳宁集团,就不用说了,其集团主席陈松青此时还在监狱里被审查。
四任业主,没有一个落得好下场,难怪市场对金门大厦估值低!
“你觉得呢?”林正杰询问陈伟忠。
陈伟忠说道:“其实,中巴、九巴的现金流都在接近十亿港币,可以让其中一家买下,再将大厦的冠名权单独卖出去。”
林正杰一愣,随即问道:“冠名权卖出去?”
陈伟忠马上说道:“我是觉得如果作为泰富集团的总部大厦,也有些不太好。我们有那么多资金,以后总有机会打造自己的总部大厦。但如果两家巴士公司的一家购买,又用不着冠名权,干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