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三国求生手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道袁大将军会如何赏赐官渡第一功臣。
袁绍对颜良的看法是复杂的,既感念颜良在官渡前前后后出的力气,尤其是走水路抄袭曹军后路,挽回了一场山崩海啸式的大败。
随着颜良的声威日隆,袁绍又十分小心提防,往昔麴义的例子在前,而颜良如今在河北军中的威望已经不在当日麴义之下。
虽然颜良这些时日以来的态度都十分良好,对袁绍的命令一应遵从,不似麴义那般桀骜不驯,但阳武军议时,当堂痛斥郭图的表现仍旧令袁绍不无芥蒂。
可是,立下如此大功的将领却不能不赏,还不得不重赏,不然河北上上下下的所有官员将如何看待。
最后,袁绍拖了半天,才在逢纪等人的建议之下,定下了主意,任命颜良为常山国相,领讨逆将军如故,总掌剿灭黑山贼事,如有必要,可临时调拨中山国、赵郡等与黑山交界郡县协助。
对于这个任命,袁绍当然有仔细考量,一国国相兼统兵大将,更可临时调拨附近郡县的兵力,不可不谓地位尊崇,但这个职务面对的困难也着实不小。
黑山贼在张燕的率领之下十分顽固,这些年与河北军也不是打了一次两次,有一次袁绍联合吕布把张燕在冀州的所有势力全部打光,但逼到常山国境内的黑山山脉之后,也拿他没什么办法。
无论是袁绍还是他手下的幕僚认为,颜良这把利刃对上张燕这个滑不留手的黑山匪首,至少也需要两三年才能打出名堂。
在这期间,若是形势有变,袁绍完全可以命颜良担任救火队员,以应不时。
就在颜良躲在营中休息的第八天上,袁大将军的命令终于到达,颜良自然是十分欣喜,可麾下的将士们却有些不太高兴。
大家都知道黑山贼是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非但没什么油水还难啃,远不如在兖州那般一路劫掠府库肥的流油。
颜良可没心思管手下将士们如何想,他得了命令后立刻心急火燎地往邺城赶,准备去面谒袁绍答谢此次任命。
来到邺城之后,颜良连自家宅邸都不回,直接去了袁绍的大将军府邸请见。
等候不久,侍从便来传颜良入见,颜良跟着侍从穿过院子往里走。
袁绍的大将军府经过特别的修建,共有七进院落,第一第二进届时大将军府幕僚掾属的差房,第三进为外堂,第四进为中堂,第五进为内堂,都是用来议事场所,第六、第七进为休息的居所。
为了表示对颜良的亲近,袁绍选在第五进的内堂接见,而当颜良走到第四进时,迎面却遇上一人。
来人见到颜良便笑着招呼道:“讨逆将军竟然来了,我前些时日可是遣了好几次人去府上相请,可惜都没能请到将军呐!”
颜良一看是袁绍第三子袁尚袁显甫,看那架势哪里像是巧遇,分明是听说自己来拜谒袁绍,赶着点守着自己呢!
近几年,袁绍几个儿子争夺嗣位的架势愈发明显,而长子袁谭与三子袁尚便是争得最凶的两个。
袁谭有嫡长子的名义优势,而袁尚深得袁绍后妻刘氏所喜,两个人在争夺中的优势不分上下。
袁绍命袁谭为青州刺史,而留三子袁尚在邺城的举动很是得到沮授、田丰等人的反对,但袁绍对此自有打算,并不予理会。
先前袁绍唯独带了袁谭南下官渡,让袁谭的呼声隐隐提升,不少原先举棋不定的人更是投向了袁谭。
但随着官渡战罢,袁谭在官渡的表现并不能让袁绍满意,可谓是高开低走,而与之相对的是留守邺城的袁尚则低开高走,又进入了众人的视野。
颜良却知道这俩袁公子都是标准的草包,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道理都不懂,竟然不顾曹操这头猛虎窥伺在侧,自己先斗了个两败俱伤,让曹操轻轻松松就一一收拾了。
此刻袁谭、袁尚斗得正激烈,眼下亲袁尚的逢纪、审配都得到了重用,而亲袁谭的郭图被贬斥,倒是辛评算是接替审配掌控邺城。
颜良一丝一毫都不想掺和进这俩草包之间的争斗,先前他离开邺城宅邸避往平阳军营,就不无躲避二人频繁邀请的用意。
可眼下袁尚都守在路上了,颜良也不好冷面相对,也堆起笑道:“手下人几天不见就不消停,所以得去营中镇着他们,不想却错过了显甫公子的相邀,失礼之处,还望公子莫怪。”
袁尚虽然心里对颜良几次三番推拒自己的拉拢很不满意,但眼下却也笑意盈盈地道:“无妨无妨,将军军务要紧不能耽搁,既然今日恰巧遇见,那我便设个小宴,请将军一会儿赏光小酌几杯,还望将军莫要推辞。”
颜良虽然百般不愿,但却没有什么推拒的理由,含混道:“在下还要面谒明公,只怕还需得耗费不少时间。”
袁尚却十分大度地道:“眼下时辰尚早,我便在前边外堂看会儿书,待将军从我父处告退后,与我一同去我府上便是。”
“既如此,那在下稍后便叨扰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颜良也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然后暂别袁尚,继续往里走。
袁尚看着颜良转过一道院墙不见,脸上的笑意顿时一收,换上一副阴郁的脸色啐道:“不就是在南边打赢了几仗,竟然端起了老大的架子,我亲自来请还推推让让的。”
这时候一直跟在袁尚身侧,一直一言不发很没有存在感的二十余岁青年官吏劝道:“公子,那颜良如今在军中威望素著,又任一方国相,还当尽力结好才是。”
此人名叫李孚,字子宪,也是钜鹿郡人,不过因着年轻,尚且并不知名,先前在郡县为吏,这两年才调入邺城,在袁尚手下当差。
袁尚不过是表达一下心里的不满,也不是完全不知轻重,被劝解之下说道:“我心中有数,子宪你且去请逢元图、田元皓、荀友若、陈孔璋、审泰弘等人,便说我在府中设宴款待。”说完便径自往外堂而去。
袁尚提及的人不是支持他的人,就是那些秉持中立的人,就连审配走了,都不忘记叫上审配的儿子来凑数,但凡是表明态度支持袁谭的则一概不叫,其用意无非是想要告诉别人,他和颜良关系好而已。
李孚依令而去,而颜良尚且不知道,自己已经又被算计上了。11
道袁大将军会如何赏赐官渡第一功臣。
袁绍对颜良的看法是复杂的,既感念颜良在官渡前前后后出的力气,尤其是走水路抄袭曹军后路,挽回了一场山崩海啸式的大败。
随着颜良的声威日隆,袁绍又十分小心提防,往昔麴义的例子在前,而颜良如今在河北军中的威望已经不在当日麴义之下。
虽然颜良这些时日以来的态度都十分良好,对袁绍的命令一应遵从,不似麴义那般桀骜不驯,但阳武军议时,当堂痛斥郭图的表现仍旧令袁绍不无芥蒂。
可是,立下如此大功的将领却不能不赏,还不得不重赏,不然河北上上下下的所有官员将如何看待。
最后,袁绍拖了半天,才在逢纪等人的建议之下,定下了主意,任命颜良为常山国相,领讨逆将军如故,总掌剿灭黑山贼事,如有必要,可临时调拨中山国、赵郡等与黑山交界郡县协助。
对于这个任命,袁绍当然有仔细考量,一国国相兼统兵大将,更可临时调拨附近郡县的兵力,不可不谓地位尊崇,但这个职务面对的困难也着实不小。
黑山贼在张燕的率领之下十分顽固,这些年与河北军也不是打了一次两次,有一次袁绍联合吕布把张燕在冀州的所有势力全部打光,但逼到常山国境内的黑山山脉之后,也拿他没什么办法。
无论是袁绍还是他手下的幕僚认为,颜良这把利刃对上张燕这个滑不留手的黑山匪首,至少也需要两三年才能打出名堂。
在这期间,若是形势有变,袁绍完全可以命颜良担任救火队员,以应不时。
就在颜良躲在营中休息的第八天上,袁大将军的命令终于到达,颜良自然是十分欣喜,可麾下的将士们却有些不太高兴。
大家都知道黑山贼是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非但没什么油水还难啃,远不如在兖州那般一路劫掠府库肥的流油。
颜良可没心思管手下将士们如何想,他得了命令后立刻心急火燎地往邺城赶,准备去面谒袁绍答谢此次任命。
来到邺城之后,颜良连自家宅邸都不回,直接去了袁绍的大将军府邸请见。
等候不久,侍从便来传颜良入见,颜良跟着侍从穿过院子往里走。
袁绍的大将军府经过特别的修建,共有七进院落,第一第二进届时大将军府幕僚掾属的差房,第三进为外堂,第四进为中堂,第五进为内堂,都是用来议事场所,第六、第七进为休息的居所。
为了表示对颜良的亲近,袁绍选在第五进的内堂接见,而当颜良走到第四进时,迎面却遇上一人。
来人见到颜良便笑着招呼道:“讨逆将军竟然来了,我前些时日可是遣了好几次人去府上相请,可惜都没能请到将军呐!”
颜良一看是袁绍第三子袁尚袁显甫,看那架势哪里像是巧遇,分明是听说自己来拜谒袁绍,赶着点守着自己呢!
近几年,袁绍几个儿子争夺嗣位的架势愈发明显,而长子袁谭与三子袁尚便是争得最凶的两个。
袁谭有嫡长子的名义优势,而袁尚深得袁绍后妻刘氏所喜,两个人在争夺中的优势不分上下。
袁绍命袁谭为青州刺史,而留三子袁尚在邺城的举动很是得到沮授、田丰等人的反对,但袁绍对此自有打算,并不予理会。
先前袁绍唯独带了袁谭南下官渡,让袁谭的呼声隐隐提升,不少原先举棋不定的人更是投向了袁谭。
但随着官渡战罢,袁谭在官渡的表现并不能让袁绍满意,可谓是高开低走,而与之相对的是留守邺城的袁尚则低开高走,又进入了众人的视野。
颜良却知道这俩袁公子都是标准的草包,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道理都不懂,竟然不顾曹操这头猛虎窥伺在侧,自己先斗了个两败俱伤,让曹操轻轻松松就一一收拾了。
此刻袁谭、袁尚斗得正激烈,眼下亲袁尚的逢纪、审配都得到了重用,而亲袁谭的郭图被贬斥,倒是辛评算是接替审配掌控邺城。
颜良一丝一毫都不想掺和进这俩草包之间的争斗,先前他离开邺城宅邸避往平阳军营,就不无躲避二人频繁邀请的用意。
可眼下袁尚都守在路上了,颜良也不好冷面相对,也堆起笑道:“手下人几天不见就不消停,所以得去营中镇着他们,不想却错过了显甫公子的相邀,失礼之处,还望公子莫怪。”
袁尚虽然心里对颜良几次三番推拒自己的拉拢很不满意,但眼下却也笑意盈盈地道:“无妨无妨,将军军务要紧不能耽搁,既然今日恰巧遇见,那我便设个小宴,请将军一会儿赏光小酌几杯,还望将军莫要推辞。”
颜良虽然百般不愿,但却没有什么推拒的理由,含混道:“在下还要面谒明公,只怕还需得耗费不少时间。”
袁尚却十分大度地道:“眼下时辰尚早,我便在前边外堂看会儿书,待将军从我父处告退后,与我一同去我府上便是。”
“既如此,那在下稍后便叨扰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颜良也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然后暂别袁尚,继续往里走。
袁尚看着颜良转过一道院墙不见,脸上的笑意顿时一收,换上一副阴郁的脸色啐道:“不就是在南边打赢了几仗,竟然端起了老大的架子,我亲自来请还推推让让的。”
这时候一直跟在袁尚身侧,一直一言不发很没有存在感的二十余岁青年官吏劝道:“公子,那颜良如今在军中威望素著,又任一方国相,还当尽力结好才是。”
此人名叫李孚,字子宪,也是钜鹿郡人,不过因着年轻,尚且并不知名,先前在郡县为吏,这两年才调入邺城,在袁尚手下当差。
袁尚不过是表达一下心里的不满,也不是完全不知轻重,被劝解之下说道:“我心中有数,子宪你且去请逢元图、田元皓、荀友若、陈孔璋、审泰弘等人,便说我在府中设宴款待。”说完便径自往外堂而去。
袁尚提及的人不是支持他的人,就是那些秉持中立的人,就连审配走了,都不忘记叫上审配的儿子来凑数,但凡是表明态度支持袁谭的则一概不叫,其用意无非是想要告诉别人,他和颜良关系好而已。
李孚依令而去,而颜良尚且不知道,自己已经又被算计上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