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宋朝的哈佛大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天,这三位准仙人真是来问道于王的,因为昨天御花园的演出已经吓倒和征服了这三个自持极高的准仙人了。现在,正一一向王木木求证心中的疑惑呐。
先是关于仪仗队的队列和表演。
古代人,军人虽然也列队布阵,但哪能跟昨天王木木的仪仗队比啊。看看那些仪仗兵,在前二表演在表演时,她们站一旁,一个多小时,纹丝不动,比栽在地上的树木还静。人常言,树欲静而风不止,树自已不想动,可风是不管不顾的呀,即使是微风徐徐,树叶也是要稍稍的动一动,表示一下的呀。可是,那些仪仗兵,铜铸铁造般的,巍然屹立,不被所动,让这三个懂得看门道的准仙人佩服极了。这三人在观看哈佛腰鼓和行进乐队时,总还时不时中瞄瞄这700个仪仗兵,看看她们动了没有。三个佩服之余,准仙人的脑子跟普通人就是不一样,他们有想法了,他们怀疑那700个仪仗兵不是人,或者说,不是真人,是机器人。否则,不仅要能傻站,表演时又要整齐划一得像一个人似的,这是百姓百心的人干得了的活吗?
难懂这三个准仙人会这样想,这也有缘由。一是,当时这700个仪仗兵站队时头盔正面的虾壳弯面罩全拉下了,外人看不见她们的脸部五官,看不见她们的面部表情和各人各貌,也看不见她们的眼眨汗淌,全身的金属铠甲把能揭示是真人的软肋全遮掩了;二是,懂得人体美学的王木木利用紧身铠甲夸张出来的曲线美,是这个时代的人从未见识过的,认为这已非常人,惊为天人,恐是机器人;三是,外面都在传,现在的大琉球,能造许许多多常人匪夷所思的各种物件、器具。那,这些,人模人样的木头人,是不是又是他们哈佛大学的新成果呐?
这三个准仙人作此猜想,自有他们的心理。他们仨,都自认是博学多才之士,这三人昨晚一交流,大家都是该书人,都知道的,咱华夏文化几千年,繁芜驳杂。世人常迷惑于浮华的诗书词赋,而文献中的科技细节常常被掩埋在深处,其间有趣有料的史记,知者甚少,甚至失传。
比如,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工商业已经非常发达,《墨子》中就记载了公输子用一把小刀削竹木,削成一只喜鹊,飞到天空,三天都没有落下来,这是机器鸟,三准仙人觉得,这比只需要在陆地上行走的机器人更难制造。
比如,秦汉以后,机械学和工艺学更加发达了,可惜大都成就都已湮没。秦始皇的墓园大家都知道,其在生前,在骊山共开了三个走道,墓道中央用铜做棺椁,并建造一个很大的宫观,把许多奇器、珍物都布置在宫观里,还制造了许多人物的石俑。中间还装有弩矢机关,只要有人走近,箭就会发出来把那个人射死。外面并用械器灌注水银造河成海。墓园里的照明,是用一种名叫“人鱼膏”做成的烛点燃的,它永远不会熄灭。
比如,正史记载中的黄帝和蚩尤在涿鹿(现河北省涿鹿县东南)打仗。蚩尤会魔术,他在战场上起了一场大雾,伸手不见五指,黄帝的官兵都迷了路,不知去向。黄帝立刻派人把他造的指南车运到战场,坐在指南车上,于浓雾中找到他的部队,打胜了这场战争。周成王时代(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1021年),一个从远方来镐京向成王献书的君主———越裳氏,在半路上迷失了方向,周公赶忙派人送指南车去,把越裳氏接到镐京。自此以后,指南车就失传了。直到公元3世纪有个魏国博士马钧,和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谈到黄帝造指南车,高秦二人都说古代哪里会有指南车,书上记的是靠不住的。马钧则说古代确有过指南车,如果不信,他愿意制造一辆来证明。
消息传到魏明帝那里,就于青龙元年(公元233年)下诏书叫博士马钧造指南车。马钧接到诏书,立刻开始设计,购买材料并动工制造,没有多久,就造好了一辆指南车献给明帝。
指南车在魏国造成后,就在魏宫流行起来。后来晋武帝篡夺了魏国,在晋宫使用的指南车,已经改名为司南车。每逢皇帝出巡,司南车就开出在出巡车队的前面做引导。
司南车用四匹马驾驶,马由马夫驾驭。车上除了做装饰品的缨带在随风飘动、观测风向以外,主要的是有一个木人笔直地站在车上,不管车辆怎样转动,木人的手指永远指向南方不动。这辆司南车于西晋末年发生战事后失踪了。
一个藩国向魏明帝进贡一种玩杂技的“百戏”,明帝叫人把它装设在洛阳宫里,安装虽然完成,百戏却不会转动。明帝交给马钧处理。
马钧叫人购买上等的木料,叫工人依照他设计好的图样,雕成许多整齐排列的齿轮,一面在地面上建筑一个很大的蓄水池,把百戏和装有齿轮的机器,安装在水池里,用水发动起来,百戏就转动自如,栩栩如生;一面在那辆百戏里加装许许多多的乐器和音响,改建了许多的假山和假兽,并安装许多特制的木人,由他们打鼓吹箫、跳绳掷剑。这些木人在齿轮的转动下,出入自如,非常活跃。明帝和文武百官,在洛阳宫观看百戏,每一个人都称赞马钧是一个了不起的“名巧”。
比如,另外还有一种名叫“小舸子”的小船,船身只有八尺,共造八只。小船上安有木人,身长两尺;每艘各安五个:一个拿着酒杯站在船头上,一个捧着酒钵站在旁边,一个在船后撑船,两个在两旁荡桨。这些小船绕着水池的边行走,走速比“水饰”快;水饰绕池一匝,小船要走三遍,才一同停止下来。
小船每次走到有客人的地方就停下来,手拿着酒杯的木人自动伸出手向客人送上酒杯。如有客人取酒,木人就为他斟酒;客人把酒饮完,酒杯还给木人,木人接过酒杯,又回身向拿酒钵的木人取勺子把酒斟满。这样周而复始地招待客人。
比如,隋炀帝时代,有一个名叫柳的文人,在当朝受到皇帝的重用。他在朝廷上做的是秘书监,封汉南县公。炀帝退朝,常宣召他到**饮酒吟诗;炀帝和后妃在一起饮酒,也宣召他参加,有时还和他同榻共席。原因是柳满腹经纶,知道的故事和古典都很多,为人又很随和,言词诙谐,谈吐幽默,说出的笑话常叫人听得大笑不止。
炀帝不能每天都宣他进宫,特地叫工匠把柳的像刻成一个木人。这个木人的腹部装有机关,能够站起来,坐下去,并能行跪拜礼,和真的柳一模一样。炀帝每晚在**夜饮,就叫宫人把柳的木像放在桌上,用作取笑的工具。柳的身体很弱,跟随炀帝到扬州后,不久就生急病死了,炀帝心里非常难受,木制的柳就陪葬了真人柳……
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本领很大,只是“焚书坑儒”、“秘不外传”、“敝帚自珍”、“传子不传女”等,经年累月地让这些神奇的技艺失传了。现在,好了,在王木木这里,他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看到了鲁班的影子。所以,今天,一大早的就来拜访了。
王木木没想法了,想让他们见识见识这700名有血有肉的美女娇娃,别以为我是机器控,造些机器人来让自已的兄弟姐妹下岗。奈何,现在都被高太后留皇宫了,口说无凭,那,再说吧。喔,请教,还有何事?
接下来是关于乐曲、乐器、乐理、乐律的问题。
古代人的客套早已派司,现在大家都是直切正题,没有虚礼。
许坚:“木木王爷,昨天你们的行进乐队也被叫做管乐队。确实,看得出,乐队中是以吹奏乐器为主,那它跟你们有时说的管弦乐队又有何区别和联系呐?”
王木木:“喔,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看。一般,我们将凡是使用管乐器与弦乐器进行演奏的作品几乎都可以算作管弦乐。因此,交响诗、交响曲、舞剧配乐、组曲等等,只要使用了管弦乐队,都可以算作此列。
而什么叫管乐器呐,管乐器包括单簧管,双簧管,萨克斯,长笛,巴松等木管乐器;小号,中音号,长号,圆号,大号等铜管乐器。管乐器有许多分类方法,一般按照发音的方式方法,分为吹孔气鸣乐器,单簧气鸣乐器,双簧气鸣乐器和唇簧气鸣乐器。前三类乐器由于从历史渊源上都起源于芦管乐器,且音色缺乏金属感,所以统称为木管乐器,尽管现在许多乐器都已使用金属,橡胶乃至合成材料为原材料了。在管弦乐队和军乐队中,这一组乐器被称为木管组,相对应的,唇簧气鸣乐器被称为铜管组(实际上,这类乐器也确实是铜制的)。管乐可以进行独奏,重奏,也可组成军乐团,行进管乐团,室内管乐团,交响管乐团等多种形式的演奏团对。
至于弦乐器,一般是指管弦乐队中的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弦乐方面最常见的是弦乐四重奏(第一小提,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广义上的弦乐不仅包括此类弓弦乐器,还有吉他、古筝一类的拨弦乐器,以及扬琴、钢琴一类的击弦乐器。
由于管弦乐定义的广泛,管弦乐队的编制相对宽松,可大可小。一般用于演奏交响乐的大型管弦乐队分为五个器乐组: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贝斯大提琴))、木管组(短笛、长笛(横笛)、双簧管(竖笛、黑管)、英国管(巴松)、单簧管、低音管(大管))、铜管组(小号、圆号(法国号)、长号、大号、低音号)、打击乐组(定音鼓、军鼓、锣、镲、铃鼓、三角铁等)和色彩乐器组(钢琴、竖琴、木琴、铝板钟琴、羽管键琴等)。”
曹国舅:“木木王爷,你说的交响乐是什么意思?与我们一般的歌曲有何差异?”
王木木:“交响曲是一种富于戏剧性的大型管弦乐套曲。简单地说,交响曲就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最初,交响曲是各种多声部乐曲的泛称。后来,渐渐有了明确的涵义,通常是指意大利式的歌剧序曲。意大利序曲是由快板、慢板和快板三个段落组成的。当这三个段落发展成为三个自成起迄的**乐章时,就具备了近代交响曲的形式。而后来,维也纳作曲家蒙恩第一次在慢乐章和最后的快乐章之间,加进了一个“小步舞”乐章。这种四乐章的作品,渐渐成为古典交响曲的典型形式。在海顿的创作中,交响曲达到了古典成熟的高度。
交响曲和其他音乐体裁相比,就象文学中的戏剧或小说一样,具有较大的规模。它结构宏大、色恣绚丽、音响丰满,音乐有广阔的发展,因而能够通过多种音乐形象的变化发展来深刻地揭示人们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生**验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等。如果和国舅爷你说的一般我们唱的歌曲比,则其体量、内涵、时长、配器、声响、结构、规模都大大的领先、庞大、丰富。
交响曲和奏鸣曲一样,通常包含四个**的乐章,但各个乐章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按照一定的关系先后排列,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思想。
第一乐章是快板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
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是慢板乐章,它通常是整个交响曲的抒情中心,适于表现人们的生**验、心理感受和哲理性的思考等。这一乐章常采用三段式、变奏曲式或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写成……。
第三乐章又是快速乐章,常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大多用复三段式写成。这个乐章一般比较生动活跃,常反映出人们斗争之后的休息、娱乐等……。
第四乐章即终曲,通常为快板或急板,多用**曲式、奏鸣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写成。内容常常是描绘生活风俗的情景和人民群众欢庆节目的宏伟场面……。
在早年的交响曲中,还没有明显的戏剧性,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两个主题,还不是互相矛盾的对立物,而是表现世态风俗情景的两个侧面;甚至整个奏鸣曲式只有一个统一的主题。例如海顿的第104号交响曲第一乐章,象海顿的许多交响曲一样,在奏鸣曲式前面,有一个庄严缓慢的小调式引子,同奏鸣曲式的大调式快板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奏鸣曲式本身的两个主题,则用了同一个民歌型的旋律,表现出一种淳朴明朗的感情,具有乡村音乐的格调。两个主题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出现在不同的调上而已。第一主题在D大调上,由弦乐器奏出。第二主题只是把第一主题移高五度,变成A大调,稍稍变化它的织体,改由木管乐器和弦乐器演奏出来。因此,这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是单主题的奏鸣曲式,表现清新欢快的生活情趣,音乐形象非常统一……。”
子湘寒:“木木王爷,你曾说起过,乐器无处不在,人其实也是一乐器,本人不甚理解,烦请指点。”
王木木:“指点谈不止,谈点个人体会而已。想想,人,其实也真奇妙,从婴儿降临人世的第一响哭声,人就使用了“人体乐器”了,从此参与了人生生命历程的“大合唱”。歌唱是人声唱出的音乐,这是一种最古老而又最自然的音乐。按传统观点,人的歌唱与乐器发声并列,是音乐的两大组成部分。人体的各个与发声有关的器官就好像是一件乐器的各个部件。有人把“人体乐器”比喻为一件管乐器,另一些人比喻为簧振乐器,还有人则比喻为簧管乐器。现在,让我们先看... -->>
今天,这三位准仙人真是来问道于王的,因为昨天御花园的演出已经吓倒和征服了这三个自持极高的准仙人了。现在,正一一向王木木求证心中的疑惑呐。
先是关于仪仗队的队列和表演。
古代人,军人虽然也列队布阵,但哪能跟昨天王木木的仪仗队比啊。看看那些仪仗兵,在前二表演在表演时,她们站一旁,一个多小时,纹丝不动,比栽在地上的树木还静。人常言,树欲静而风不止,树自已不想动,可风是不管不顾的呀,即使是微风徐徐,树叶也是要稍稍的动一动,表示一下的呀。可是,那些仪仗兵,铜铸铁造般的,巍然屹立,不被所动,让这三个懂得看门道的准仙人佩服极了。这三人在观看哈佛腰鼓和行进乐队时,总还时不时中瞄瞄这700个仪仗兵,看看她们动了没有。三个佩服之余,准仙人的脑子跟普通人就是不一样,他们有想法了,他们怀疑那700个仪仗兵不是人,或者说,不是真人,是机器人。否则,不仅要能傻站,表演时又要整齐划一得像一个人似的,这是百姓百心的人干得了的活吗?
难懂这三个准仙人会这样想,这也有缘由。一是,当时这700个仪仗兵站队时头盔正面的虾壳弯面罩全拉下了,外人看不见她们的脸部五官,看不见她们的面部表情和各人各貌,也看不见她们的眼眨汗淌,全身的金属铠甲把能揭示是真人的软肋全遮掩了;二是,懂得人体美学的王木木利用紧身铠甲夸张出来的曲线美,是这个时代的人从未见识过的,认为这已非常人,惊为天人,恐是机器人;三是,外面都在传,现在的大琉球,能造许许多多常人匪夷所思的各种物件、器具。那,这些,人模人样的木头人,是不是又是他们哈佛大学的新成果呐?
这三个准仙人作此猜想,自有他们的心理。他们仨,都自认是博学多才之士,这三人昨晚一交流,大家都是该书人,都知道的,咱华夏文化几千年,繁芜驳杂。世人常迷惑于浮华的诗书词赋,而文献中的科技细节常常被掩埋在深处,其间有趣有料的史记,知者甚少,甚至失传。
比如,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工商业已经非常发达,《墨子》中就记载了公输子用一把小刀削竹木,削成一只喜鹊,飞到天空,三天都没有落下来,这是机器鸟,三准仙人觉得,这比只需要在陆地上行走的机器人更难制造。
比如,秦汉以后,机械学和工艺学更加发达了,可惜大都成就都已湮没。秦始皇的墓园大家都知道,其在生前,在骊山共开了三个走道,墓道中央用铜做棺椁,并建造一个很大的宫观,把许多奇器、珍物都布置在宫观里,还制造了许多人物的石俑。中间还装有弩矢机关,只要有人走近,箭就会发出来把那个人射死。外面并用械器灌注水银造河成海。墓园里的照明,是用一种名叫“人鱼膏”做成的烛点燃的,它永远不会熄灭。
比如,正史记载中的黄帝和蚩尤在涿鹿(现河北省涿鹿县东南)打仗。蚩尤会魔术,他在战场上起了一场大雾,伸手不见五指,黄帝的官兵都迷了路,不知去向。黄帝立刻派人把他造的指南车运到战场,坐在指南车上,于浓雾中找到他的部队,打胜了这场战争。周成王时代(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1021年),一个从远方来镐京向成王献书的君主———越裳氏,在半路上迷失了方向,周公赶忙派人送指南车去,把越裳氏接到镐京。自此以后,指南车就失传了。直到公元3世纪有个魏国博士马钧,和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谈到黄帝造指南车,高秦二人都说古代哪里会有指南车,书上记的是靠不住的。马钧则说古代确有过指南车,如果不信,他愿意制造一辆来证明。
消息传到魏明帝那里,就于青龙元年(公元233年)下诏书叫博士马钧造指南车。马钧接到诏书,立刻开始设计,购买材料并动工制造,没有多久,就造好了一辆指南车献给明帝。
指南车在魏国造成后,就在魏宫流行起来。后来晋武帝篡夺了魏国,在晋宫使用的指南车,已经改名为司南车。每逢皇帝出巡,司南车就开出在出巡车队的前面做引导。
司南车用四匹马驾驶,马由马夫驾驭。车上除了做装饰品的缨带在随风飘动、观测风向以外,主要的是有一个木人笔直地站在车上,不管车辆怎样转动,木人的手指永远指向南方不动。这辆司南车于西晋末年发生战事后失踪了。
一个藩国向魏明帝进贡一种玩杂技的“百戏”,明帝叫人把它装设在洛阳宫里,安装虽然完成,百戏却不会转动。明帝交给马钧处理。
马钧叫人购买上等的木料,叫工人依照他设计好的图样,雕成许多整齐排列的齿轮,一面在地面上建筑一个很大的蓄水池,把百戏和装有齿轮的机器,安装在水池里,用水发动起来,百戏就转动自如,栩栩如生;一面在那辆百戏里加装许许多多的乐器和音响,改建了许多的假山和假兽,并安装许多特制的木人,由他们打鼓吹箫、跳绳掷剑。这些木人在齿轮的转动下,出入自如,非常活跃。明帝和文武百官,在洛阳宫观看百戏,每一个人都称赞马钧是一个了不起的“名巧”。
比如,另外还有一种名叫“小舸子”的小船,船身只有八尺,共造八只。小船上安有木人,身长两尺;每艘各安五个:一个拿着酒杯站在船头上,一个捧着酒钵站在旁边,一个在船后撑船,两个在两旁荡桨。这些小船绕着水池的边行走,走速比“水饰”快;水饰绕池一匝,小船要走三遍,才一同停止下来。
小船每次走到有客人的地方就停下来,手拿着酒杯的木人自动伸出手向客人送上酒杯。如有客人取酒,木人就为他斟酒;客人把酒饮完,酒杯还给木人,木人接过酒杯,又回身向拿酒钵的木人取勺子把酒斟满。这样周而复始地招待客人。
比如,隋炀帝时代,有一个名叫柳的文人,在当朝受到皇帝的重用。他在朝廷上做的是秘书监,封汉南县公。炀帝退朝,常宣召他到**饮酒吟诗;炀帝和后妃在一起饮酒,也宣召他参加,有时还和他同榻共席。原因是柳满腹经纶,知道的故事和古典都很多,为人又很随和,言词诙谐,谈吐幽默,说出的笑话常叫人听得大笑不止。
炀帝不能每天都宣他进宫,特地叫工匠把柳的像刻成一个木人。这个木人的腹部装有机关,能够站起来,坐下去,并能行跪拜礼,和真的柳一模一样。炀帝每晚在**夜饮,就叫宫人把柳的木像放在桌上,用作取笑的工具。柳的身体很弱,跟随炀帝到扬州后,不久就生急病死了,炀帝心里非常难受,木制的柳就陪葬了真人柳……
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本领很大,只是“焚书坑儒”、“秘不外传”、“敝帚自珍”、“传子不传女”等,经年累月地让这些神奇的技艺失传了。现在,好了,在王木木这里,他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看到了鲁班的影子。所以,今天,一大早的就来拜访了。
王木木没想法了,想让他们见识见识这700名有血有肉的美女娇娃,别以为我是机器控,造些机器人来让自已的兄弟姐妹下岗。奈何,现在都被高太后留皇宫了,口说无凭,那,再说吧。喔,请教,还有何事?
接下来是关于乐曲、乐器、乐理、乐律的问题。
古代人的客套早已派司,现在大家都是直切正题,没有虚礼。
许坚:“木木王爷,昨天你们的行进乐队也被叫做管乐队。确实,看得出,乐队中是以吹奏乐器为主,那它跟你们有时说的管弦乐队又有何区别和联系呐?”
王木木:“喔,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看。一般,我们将凡是使用管乐器与弦乐器进行演奏的作品几乎都可以算作管弦乐。因此,交响诗、交响曲、舞剧配乐、组曲等等,只要使用了管弦乐队,都可以算作此列。
而什么叫管乐器呐,管乐器包括单簧管,双簧管,萨克斯,长笛,巴松等木管乐器;小号,中音号,长号,圆号,大号等铜管乐器。管乐器有许多分类方法,一般按照发音的方式方法,分为吹孔气鸣乐器,单簧气鸣乐器,双簧气鸣乐器和唇簧气鸣乐器。前三类乐器由于从历史渊源上都起源于芦管乐器,且音色缺乏金属感,所以统称为木管乐器,尽管现在许多乐器都已使用金属,橡胶乃至合成材料为原材料了。在管弦乐队和军乐队中,这一组乐器被称为木管组,相对应的,唇簧气鸣乐器被称为铜管组(实际上,这类乐器也确实是铜制的)。管乐可以进行独奏,重奏,也可组成军乐团,行进管乐团,室内管乐团,交响管乐团等多种形式的演奏团对。
至于弦乐器,一般是指管弦乐队中的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弦乐方面最常见的是弦乐四重奏(第一小提,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广义上的弦乐不仅包括此类弓弦乐器,还有吉他、古筝一类的拨弦乐器,以及扬琴、钢琴一类的击弦乐器。
由于管弦乐定义的广泛,管弦乐队的编制相对宽松,可大可小。一般用于演奏交响乐的大型管弦乐队分为五个器乐组: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贝斯大提琴))、木管组(短笛、长笛(横笛)、双簧管(竖笛、黑管)、英国管(巴松)、单簧管、低音管(大管))、铜管组(小号、圆号(法国号)、长号、大号、低音号)、打击乐组(定音鼓、军鼓、锣、镲、铃鼓、三角铁等)和色彩乐器组(钢琴、竖琴、木琴、铝板钟琴、羽管键琴等)。”
曹国舅:“木木王爷,你说的交响乐是什么意思?与我们一般的歌曲有何差异?”
王木木:“交响曲是一种富于戏剧性的大型管弦乐套曲。简单地说,交响曲就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最初,交响曲是各种多声部乐曲的泛称。后来,渐渐有了明确的涵义,通常是指意大利式的歌剧序曲。意大利序曲是由快板、慢板和快板三个段落组成的。当这三个段落发展成为三个自成起迄的**乐章时,就具备了近代交响曲的形式。而后来,维也纳作曲家蒙恩第一次在慢乐章和最后的快乐章之间,加进了一个“小步舞”乐章。这种四乐章的作品,渐渐成为古典交响曲的典型形式。在海顿的创作中,交响曲达到了古典成熟的高度。
交响曲和其他音乐体裁相比,就象文学中的戏剧或小说一样,具有较大的规模。它结构宏大、色恣绚丽、音响丰满,音乐有广阔的发展,因而能够通过多种音乐形象的变化发展来深刻地揭示人们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生**验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等。如果和国舅爷你说的一般我们唱的歌曲比,则其体量、内涵、时长、配器、声响、结构、规模都大大的领先、庞大、丰富。
交响曲和奏鸣曲一样,通常包含四个**的乐章,但各个乐章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按照一定的关系先后排列,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思想。
第一乐章是快板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
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是慢板乐章,它通常是整个交响曲的抒情中心,适于表现人们的生**验、心理感受和哲理性的思考等。这一乐章常采用三段式、变奏曲式或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写成……。
第三乐章又是快速乐章,常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大多用复三段式写成。这个乐章一般比较生动活跃,常反映出人们斗争之后的休息、娱乐等……。
第四乐章即终曲,通常为快板或急板,多用**曲式、奏鸣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写成。内容常常是描绘生活风俗的情景和人民群众欢庆节目的宏伟场面……。
在早年的交响曲中,还没有明显的戏剧性,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两个主题,还不是互相矛盾的对立物,而是表现世态风俗情景的两个侧面;甚至整个奏鸣曲式只有一个统一的主题。例如海顿的第104号交响曲第一乐章,象海顿的许多交响曲一样,在奏鸣曲式前面,有一个庄严缓慢的小调式引子,同奏鸣曲式的大调式快板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奏鸣曲式本身的两个主题,则用了同一个民歌型的旋律,表现出一种淳朴明朗的感情,具有乡村音乐的格调。两个主题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出现在不同的调上而已。第一主题在D大调上,由弦乐器奏出。第二主题只是把第一主题移高五度,变成A大调,稍稍变化它的织体,改由木管乐器和弦乐器演奏出来。因此,这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是单主题的奏鸣曲式,表现清新欢快的生活情趣,音乐形象非常统一……。”
子湘寒:“木木王爷,你曾说起过,乐器无处不在,人其实也是一乐器,本人不甚理解,烦请指点。”
王木木:“指点谈不止,谈点个人体会而已。想想,人,其实也真奇妙,从婴儿降临人世的第一响哭声,人就使用了“人体乐器”了,从此参与了人生生命历程的“大合唱”。歌唱是人声唱出的音乐,这是一种最古老而又最自然的音乐。按传统观点,人的歌唱与乐器发声并列,是音乐的两大组成部分。人体的各个与发声有关的器官就好像是一件乐器的各个部件。有人把“人体乐器”比喻为一件管乐器,另一些人比喻为簧振乐器,还有人则比喻为簧管乐器。现在,让我们先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