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崇祯窃听系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哐当”
“哗啦”
囚车被砸成了两半,但是没有伤到囚车里面的金尚宪半分。不过因为他在囚车中的时间太久,在失去了枷锁的支撑之后,身子晃了晃,差点没跌倒。亏了边上的明军将士眼疾手快,一下就扶住他了。
“阿弥陀佛,大人没事,真是太好了!”独步上前,欣喜地说了一句,而后立刻侧步,给金尚宪介绍他背后的那人道:“这位是大明保定总督卢大人。”
金尚宪一听,顿时一愣。
这个被明军将士簇拥着的骑马者,身材高大,穿武将盔甲,一看之下,金尚宪还以为是一员大明武将,心中猜测可能是总兵之类的,毕竟东江镇最高武将就是总兵了。不过他也有点奇怪,怎么还有一股读书人的气质,儒雅风范。
听到独步僧人的介绍后,他才知道,这位根本就不是什么武将,而是大明的封疆大吏,总管一方的总督。顿时,金尚宪下意识地收拾自己的衣裳,整理仪容,而后恭恭敬敬地行礼道:“小国罪民拜见上国总督大人,小国罪民,实在、实在无颜面见上国大人啊!呜呜呜……”
大明对朝鲜一直是如同长兄一样照顾,特别是两次倭乱,更是对朝鲜恩同再造。只要有点良心的,都是认定了大明的。可是,在随后的虏乱之中,朝鲜对于大明的一次次背弃,一次次屈服于建虏,这都让深受儒家熏陶的朝鲜士人为之羞愧。
也是如此,当年仁祖反正才有那么多人附和,一举推翻了亲虏的光海君。可是,随后,又再次的屈服于建虏淫威之下。虽然第一次皮岛海战的时候,朝鲜拒绝向建虏派船助战去攻打皮岛。可到后来第二次皮岛海战,终归是借船去攻打明军了。从此开始,朝鲜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派兵协助满清军队作战。
对于这种种事情,哪怕心中有不得已的苦衷,如今见到了大明高级文官,保定总督卢象升,金尚宪心中自然万分羞愧,放声痛哭。
卢象升和朝鲜打交道,始于旅顺一战。说真的,他并没有多少好感,感觉是大明养了白眼狼。后来得到了崔鸣吉的血书,让他的印象有了一点改变。
此时见到金尚宪,他才不管金尚宪在朝鲜的威望有多高。以他的身份,就算是朝鲜国主李倧在此,都要向他行礼的。不过此时,他看到金尚宪真情流露,失声痛哭,身为文人,一下感受到了金尚宪的心情。
卢象升看着他的花白胡子,想起他坚持不肯向建虏投降。便立刻翻身下马,在金尚宪跪伏下去之前,便一把扶住了他道:“无需多礼,朝鲜有老大人这样的忠臣在,本官必定会上奏皇上,说明朝鲜之苦衷。以前之事,既往不咎。但是,以后,朝鲜决不能再黑白不分,助纣为虐。本官就在辽东看着的!”
事实上,崇祯皇帝一直就没有放弃朝鲜,几次虏乱,崇祯皇帝都派兵来援。只是朝鲜垮得太快,救都来不及救。
金尚宪原本想着,一定要跪拜才能明心迹,可是,被卢象升那么一扶,他压根就跪不下去,只好站了起来,擦擦眼泪,连忙应承道:“总督大人放心,大明天兵已至,相信王上闻之,必定也是欣喜若狂。只要有大人撑腰,我朝鲜上下,绝不会再向建虏屈服!”
这支明军,是他见过的最为精锐的明军,就在他面前,上演了一场一面倒的战事,自然给了他无穷的信心。
对于金尚宪的表态,卢象升还是满意的。如果朝鲜重新倒向大明,对于孤立和打击建虏,会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棋子。
这么想着,他挥手让手下牵来一匹战马,而后对金尚宪问道:“老大人可还能骑马么?一起随本官巡视战场如何?”
“上国大人有命,岂能违之!”金尚宪说到这里,忽然脸色涨红,而后结巴地说道,“只是……只是……”
卢象升一见,有点奇怪,稍微仔细一打量,心中便明白过来,不由得微微一笑道:“无妨,本官先行一步,老大人随后赶过来便是!”
说完之后,他便矫健地翻身上马,自己先走了。
看着他离去,金尚宪如释重负,同时也是异常的感激。这让他觉得,这个总督大人非常地好,能为属下着想,要不然,自己当面说出要如厕,实在是太失礼了!
没多久,金尚宪骑马跟上卢象升,就在卢象升的身后侧,默默地看着卢象升巡视战场,看着明军打扫战场。
这一仗能打成这样,对于金尚宪来说,会惊讶于明军的战力,竟然是如此强大,让建虏都没有还手之力。可身为统帅的卢象升却是知道,这一仗能打成这样,绝对不是双方实力的体现。而是来自于林庆业的那些消息,记录了这支军队的一举一动,从而让卢象升掐住了最佳的进攻地点和进攻时机。
如果要说建虏这一仗输得冤不冤,其实战场从来就没有冤不冤一说。输了就是输了,不会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建虏的残暴,不得民心,虽然能强横一时,可一旦遭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其残暴不能再镇压一切的时候,所有的副作用便会呈现。比如这一仗,朝鲜就为明军提供了足够的情报。
卢象升心中想着这事,这一路看去,都是投降的朝鲜兵卒,基本上看不到一个金钱鼠尾。
一直过去了七里左右的时候,才开始有看到金钱鼠尾的样子。不过都是死的,并无一个活口。
对于这种情况,卢象升不由得微微有点吃惊。因为他在战前,曾有明令要求,建虏要是能抓活的,就要抓活的,这是圣旨。
可是,就算如此,也没看到一个活着的金钱鼠尾,那就可以说明不少问题了。不是明军不想抓活的,而是建虏就没有想过投降。
想想也是,建虏和大明的仇,那是比天还高,比海还深,在任何一个建虏看来,就算他们想投降,明军也肯定不会放过他们。与其这样,还不如战死。
... -->>
“哐当”
“哗啦”
囚车被砸成了两半,但是没有伤到囚车里面的金尚宪半分。不过因为他在囚车中的时间太久,在失去了枷锁的支撑之后,身子晃了晃,差点没跌倒。亏了边上的明军将士眼疾手快,一下就扶住他了。
“阿弥陀佛,大人没事,真是太好了!”独步上前,欣喜地说了一句,而后立刻侧步,给金尚宪介绍他背后的那人道:“这位是大明保定总督卢大人。”
金尚宪一听,顿时一愣。
这个被明军将士簇拥着的骑马者,身材高大,穿武将盔甲,一看之下,金尚宪还以为是一员大明武将,心中猜测可能是总兵之类的,毕竟东江镇最高武将就是总兵了。不过他也有点奇怪,怎么还有一股读书人的气质,儒雅风范。
听到独步僧人的介绍后,他才知道,这位根本就不是什么武将,而是大明的封疆大吏,总管一方的总督。顿时,金尚宪下意识地收拾自己的衣裳,整理仪容,而后恭恭敬敬地行礼道:“小国罪民拜见上国总督大人,小国罪民,实在、实在无颜面见上国大人啊!呜呜呜……”
大明对朝鲜一直是如同长兄一样照顾,特别是两次倭乱,更是对朝鲜恩同再造。只要有点良心的,都是认定了大明的。可是,在随后的虏乱之中,朝鲜对于大明的一次次背弃,一次次屈服于建虏,这都让深受儒家熏陶的朝鲜士人为之羞愧。
也是如此,当年仁祖反正才有那么多人附和,一举推翻了亲虏的光海君。可是,随后,又再次的屈服于建虏淫威之下。虽然第一次皮岛海战的时候,朝鲜拒绝向建虏派船助战去攻打皮岛。可到后来第二次皮岛海战,终归是借船去攻打明军了。从此开始,朝鲜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派兵协助满清军队作战。
对于这种种事情,哪怕心中有不得已的苦衷,如今见到了大明高级文官,保定总督卢象升,金尚宪心中自然万分羞愧,放声痛哭。
卢象升和朝鲜打交道,始于旅顺一战。说真的,他并没有多少好感,感觉是大明养了白眼狼。后来得到了崔鸣吉的血书,让他的印象有了一点改变。
此时见到金尚宪,他才不管金尚宪在朝鲜的威望有多高。以他的身份,就算是朝鲜国主李倧在此,都要向他行礼的。不过此时,他看到金尚宪真情流露,失声痛哭,身为文人,一下感受到了金尚宪的心情。
卢象升看着他的花白胡子,想起他坚持不肯向建虏投降。便立刻翻身下马,在金尚宪跪伏下去之前,便一把扶住了他道:“无需多礼,朝鲜有老大人这样的忠臣在,本官必定会上奏皇上,说明朝鲜之苦衷。以前之事,既往不咎。但是,以后,朝鲜决不能再黑白不分,助纣为虐。本官就在辽东看着的!”
事实上,崇祯皇帝一直就没有放弃朝鲜,几次虏乱,崇祯皇帝都派兵来援。只是朝鲜垮得太快,救都来不及救。
金尚宪原本想着,一定要跪拜才能明心迹,可是,被卢象升那么一扶,他压根就跪不下去,只好站了起来,擦擦眼泪,连忙应承道:“总督大人放心,大明天兵已至,相信王上闻之,必定也是欣喜若狂。只要有大人撑腰,我朝鲜上下,绝不会再向建虏屈服!”
这支明军,是他见过的最为精锐的明军,就在他面前,上演了一场一面倒的战事,自然给了他无穷的信心。
对于金尚宪的表态,卢象升还是满意的。如果朝鲜重新倒向大明,对于孤立和打击建虏,会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棋子。
这么想着,他挥手让手下牵来一匹战马,而后对金尚宪问道:“老大人可还能骑马么?一起随本官巡视战场如何?”
“上国大人有命,岂能违之!”金尚宪说到这里,忽然脸色涨红,而后结巴地说道,“只是……只是……”
卢象升一见,有点奇怪,稍微仔细一打量,心中便明白过来,不由得微微一笑道:“无妨,本官先行一步,老大人随后赶过来便是!”
说完之后,他便矫健地翻身上马,自己先走了。
看着他离去,金尚宪如释重负,同时也是异常的感激。这让他觉得,这个总督大人非常地好,能为属下着想,要不然,自己当面说出要如厕,实在是太失礼了!
没多久,金尚宪骑马跟上卢象升,就在卢象升的身后侧,默默地看着卢象升巡视战场,看着明军打扫战场。
这一仗能打成这样,对于金尚宪来说,会惊讶于明军的战力,竟然是如此强大,让建虏都没有还手之力。可身为统帅的卢象升却是知道,这一仗能打成这样,绝对不是双方实力的体现。而是来自于林庆业的那些消息,记录了这支军队的一举一动,从而让卢象升掐住了最佳的进攻地点和进攻时机。
如果要说建虏这一仗输得冤不冤,其实战场从来就没有冤不冤一说。输了就是输了,不会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建虏的残暴,不得民心,虽然能强横一时,可一旦遭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其残暴不能再镇压一切的时候,所有的副作用便会呈现。比如这一仗,朝鲜就为明军提供了足够的情报。
卢象升心中想着这事,这一路看去,都是投降的朝鲜兵卒,基本上看不到一个金钱鼠尾。
一直过去了七里左右的时候,才开始有看到金钱鼠尾的样子。不过都是死的,并无一个活口。
对于这种情况,卢象升不由得微微有点吃惊。因为他在战前,曾有明令要求,建虏要是能抓活的,就要抓活的,这是圣旨。
可是,就算如此,也没看到一个活着的金钱鼠尾,那就可以说明不少问题了。不是明军不想抓活的,而是建虏就没有想过投降。
想想也是,建虏和大明的仇,那是比天还高,比海还深,在任何一个建虏看来,就算他们想投降,明军也肯定不会放过他们。与其这样,还不如战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