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穿回明朝做国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朱升知道元帅夫人这是因自己此前侍奉过元朝朝廷,怕如今自己为难,才借小儿拜师之名成全自己的节义。更是一时感激难以言表。
阿秀道:“老先生,虽说‘良禽择木而息,良臣择主而事’,但亦有‘忠臣不事二主’之说,阿秀深知先生并非不想出山,实在是因为此前曾效命元廷,如今要是随了我家元帅,怕污了贤名,误了子孙。”
朱升摇头刚要开口,阿秀又道:“我如今只将我家小儿送来先生义学里就学,先生也不用格外优待,只当他是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岂不就两全了?只求标儿将来学到先生一点皮毛,能辅佐他的父亲便好。”朱升终于坐不住了,站起身子就是一记长揖,颤声道:“朱升何德何能,禁得起两位贵客几番来请?只要是于苍生万民有利,我朱升又何惧负了骂名?!夫人请莫再言,朱升自当殒首结发以报知遇之恩!”
阿秀起身扶起朱升,也欣喜感佩道:“先生一出山,万民幸甚!”
于是朱升即刻齐整了家眷细软,当日就投了应天府。
了解了这桩心事,阿秀心里想:现在既然收了朱升,又有了徐达和李善长,过不了几年,刘伯温来到之后,自己就可以彻底退居幕后了吧。
朱升投靠了朱元璋,朱元璋亲自设宴款待,并有阿秀、李善长、徐达、汤和等人从旁作陪。
席间朱元璋问道:“如今应天刚刚平定,四围都是豪强势力,先生以为元璋如今该怎么办呢?”
朱升回到:“元帅不需多虑,三策九字足以。乃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也。”
朱元璋道:“先生何解?”
朱升道:“高筑墙,乃修筑加高城墙以御强敌;广积粮,乃大力振兴农牧修建屯粮所以防灾荒;至于缓称王,请元帅赎罪,元帅如今手握重兵要塞,足以称王,但所谓缓称,意在分散其他诸强的注意力,使他们不将元帅看做威胁。”
朱元璋略一沉吟,便领会了三策的含义,连称:“好计谋好计谋!好!好!好!”
说着,亲自斟酒命人递与朱升,朱升接过谢恩,一饮而尽。朱元璋又命李善长徐达即刻按照此三策进行谋划,二人领命。
朱升此次刚一出山,便献良策,朱元璋大喜过望,命人马上为其修建府邸。
朱升离席谢赏,发誓倾尽全力辅佐朱元璋,至死方休。自此成为朱元璋麾下首屈一指的辅佐重臣。说话快到年底了,蕙兰也到了快临盆的时候。
这一日阿秀早起左右眼皮就不停的跳,偷偷查了下年表,除了过完年要和张士诚开始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没查出个所以然来,心里七上八下的。到了下午,阿秀安心了,因为蕙兰要生了,于是自己这次一起装作生孩子,生的又是一个男孩,交给了阿秀,素心派人收购的女孩子便当成了蕙兰的孩子养。
朱元璋为这两个孩子起名,男孩叫朱樉,女孩叫朱梽。
----------------------------------------------
刚过完年没多久,徐达派到张士诚部的细作传来风声说,张士诚正在筹集兵马要来打应天。
这个张士诚是至正十三年(1353年)造的反,当初是个卖盐的,但是自古盐警无良,大的盐商他们不敢欺负,只敢欺负和张士诚一样的小盐贩,一来二去的,张士诚就带着三个弟弟和十几个人造了反,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
这个家伙和朱元璋应该都算得是苦出身,一个是卖盐被欺负,一个是淘金被榨血汗,也都是粗人,没什么文化,所以张士诚几次试探被朱元璋打回去后,如今竟好像终于要带大队人马来抢地盘了。
阿秀听见此人来了,心里气的够呛:我家朱元璋刚刚夺了地盘,请了朱升,城墙才修了一半,地也刚种了一半,你来寻什么晦气?
想到这里,命人请了徐达来,问他城外种粮的百姓可安全撤回来没有。徐达回答撤回来了,按说这徐达就该告退,却欲言又止。
阿秀心生疑惑,这徐达如何变得这么小心了,便道:“徐将军可知我不喜猜谜,还请将军有话直说。”徐达一愣,回道:“夫人怎知我有话说?”
<... -->>
朱升知道元帅夫人这是因自己此前侍奉过元朝朝廷,怕如今自己为难,才借小儿拜师之名成全自己的节义。更是一时感激难以言表。
阿秀道:“老先生,虽说‘良禽择木而息,良臣择主而事’,但亦有‘忠臣不事二主’之说,阿秀深知先生并非不想出山,实在是因为此前曾效命元廷,如今要是随了我家元帅,怕污了贤名,误了子孙。”
朱升摇头刚要开口,阿秀又道:“我如今只将我家小儿送来先生义学里就学,先生也不用格外优待,只当他是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岂不就两全了?只求标儿将来学到先生一点皮毛,能辅佐他的父亲便好。”朱升终于坐不住了,站起身子就是一记长揖,颤声道:“朱升何德何能,禁得起两位贵客几番来请?只要是于苍生万民有利,我朱升又何惧负了骂名?!夫人请莫再言,朱升自当殒首结发以报知遇之恩!”
阿秀起身扶起朱升,也欣喜感佩道:“先生一出山,万民幸甚!”
于是朱升即刻齐整了家眷细软,当日就投了应天府。
了解了这桩心事,阿秀心里想:现在既然收了朱升,又有了徐达和李善长,过不了几年,刘伯温来到之后,自己就可以彻底退居幕后了吧。
朱升投靠了朱元璋,朱元璋亲自设宴款待,并有阿秀、李善长、徐达、汤和等人从旁作陪。
席间朱元璋问道:“如今应天刚刚平定,四围都是豪强势力,先生以为元璋如今该怎么办呢?”
朱升回到:“元帅不需多虑,三策九字足以。乃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也。”
朱元璋道:“先生何解?”
朱升道:“高筑墙,乃修筑加高城墙以御强敌;广积粮,乃大力振兴农牧修建屯粮所以防灾荒;至于缓称王,请元帅赎罪,元帅如今手握重兵要塞,足以称王,但所谓缓称,意在分散其他诸强的注意力,使他们不将元帅看做威胁。”
朱元璋略一沉吟,便领会了三策的含义,连称:“好计谋好计谋!好!好!好!”
说着,亲自斟酒命人递与朱升,朱升接过谢恩,一饮而尽。朱元璋又命李善长徐达即刻按照此三策进行谋划,二人领命。
朱升此次刚一出山,便献良策,朱元璋大喜过望,命人马上为其修建府邸。
朱升离席谢赏,发誓倾尽全力辅佐朱元璋,至死方休。自此成为朱元璋麾下首屈一指的辅佐重臣。说话快到年底了,蕙兰也到了快临盆的时候。
这一日阿秀早起左右眼皮就不停的跳,偷偷查了下年表,除了过完年要和张士诚开始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没查出个所以然来,心里七上八下的。到了下午,阿秀安心了,因为蕙兰要生了,于是自己这次一起装作生孩子,生的又是一个男孩,交给了阿秀,素心派人收购的女孩子便当成了蕙兰的孩子养。
朱元璋为这两个孩子起名,男孩叫朱樉,女孩叫朱梽。
----------------------------------------------
刚过完年没多久,徐达派到张士诚部的细作传来风声说,张士诚正在筹集兵马要来打应天。
这个张士诚是至正十三年(1353年)造的反,当初是个卖盐的,但是自古盐警无良,大的盐商他们不敢欺负,只敢欺负和张士诚一样的小盐贩,一来二去的,张士诚就带着三个弟弟和十几个人造了反,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
这个家伙和朱元璋应该都算得是苦出身,一个是卖盐被欺负,一个是淘金被榨血汗,也都是粗人,没什么文化,所以张士诚几次试探被朱元璋打回去后,如今竟好像终于要带大队人马来抢地盘了。
阿秀听见此人来了,心里气的够呛:我家朱元璋刚刚夺了地盘,请了朱升,城墙才修了一半,地也刚种了一半,你来寻什么晦气?
想到这里,命人请了徐达来,问他城外种粮的百姓可安全撤回来没有。徐达回答撤回来了,按说这徐达就该告退,却欲言又止。
阿秀心生疑惑,这徐达如何变得这么小心了,便道:“徐将军可知我不喜猜谜,还请将军有话直说。”徐达一愣,回道:“夫人怎知我有话说?”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