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叛逃 (1/2)
奇书网 www.qishuwu.cc,执宰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李云天离开皇宫的时候已经是临晨时分,张辅走后宣德帝和他密议了良久,决定召回镇守广宁的武清侯石山和镇守永平的遂安伯陈英。
此二人都是能征善战之将,以备宣德帝调遣。
另外,宣德帝暗中谕令居庸关和宣府镇的守将枕戈待旦,严加防守,以免受到大宁都司和山西行都司的兵马突袭。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汉王南逃,宣德帝还准备敕遣京畿都督府都督佥事黄谦前往运河上的重镇淮安,协助淮安总兵、平江伯陈防守淮安。
为了应对来自山西都司和彰德赵王的威胁,在李云天的建议下,宣德帝让义国公张昊去守北直隶与山西交界的真定府,让安平侯牛世豪去守与彰德临近的大名府。
只要能守住真定城和大名城,那么山西都司和赵王的兵力将无法向北直隶推进一步,北直隶最大的两个隐患也就随之解除,这使得宣德帝没了后顾之忧,可以用全部精力对付汉王。
虽然张辅擒住了枚青,可李云天却并不感到轻松,他可以肯定汉王不单单派了枚青一个人潜入京城来联络内应,但只有张辅一个人向宣德帝汇报了此事,其余人出于各式各样的原因进行了隐瞒,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
第二天上午,一个不速之客风尘仆仆地赶来了京城,他就是都察院监察御史李浚,特意从乐安州赶来京城举报汉王造反。
李浚是山东乐安州遂家村人,永乐初入国子监,后升为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曾经巡按四川。[4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4 执宰大明7
永乐二十二年,李浚父亲去世,他也因此回乡丁忧。
几天前,汉王派人前去请李浚前往乐安州担任左副都御使一职。
李浚闻之后大吃了一惊,意识到汉王要造反,很显然只有朝廷才能任命官员,而且还是都察院左副都御使这样的重职。
由于深知其中的厉害,李浚自然不敢拒绝,否则全家都将有血光之灾,故而假装答应了汉王的邀请,以身体有疾为由推脱晚两天再去乐安城。
汉王派来的人不疑有诈,欣然回去复命,而李浚则召集族人,让他们逃离乐安州到外地避难,然后连夜赶去了济南城向山东都司报信。
路上,李浚亲眼目睹了汉王手下四处劫掠的一幕,尤其是尽收当地的马匹充作战马,心中更加确定汉王造反一事。
到了济南城,李浚第一时间拜访了山东都司都指挥使靳荣,将汉王谋反的事情告诉了靳荣,希望靳荣能给他山东都司的符验作为凭证,以便他进京告发汉王谋反。
由于不清楚靳荣和汉王之间的密切关系,李浚差一就要死于非命,靳荣已经答应汉王一同造反,因此表面上答应了给李浚符验,实际上想要暗中置他于死地。
倘若不是靳荣府中的一名女子给李浚通风报信,使得李浚找机会翻墙逃离了靳荣的府上,那么他的命可就休矣。
经历了靳荣府里一事后,李浚成为了惊弓之鸟,不敢再在济南城久留,化名王刚,星夜赶来了京城。
李浚的到来使得满朝文武一派哗然,谁也没有想到汉王竟然毫无征兆地就造反,京城里一时间人心惶惶,风声鹤唳。
就在李浚抵达京城的下午,山东布政使司用八百里加急送来了一道公文,将汉王纵容手下军士四处劫掠的消息正式通报了京城,确定了汉王造反的事实。
出乎满朝文武的意料,宣德帝并没有立刻发兵征讨汉王,而是派遣了内侍中官侯泰前往乐安送信给汉王,询问汉王为何纵兵劫掠地方。
李云天知道,宣德帝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希望汉王回头是岸,避免一场战火,二是时机未到,不易出兵。
虽然汉王已经举兵谋反,但目前只是在乐安州境内劫掠,并没有攻打周边的府县城池,也未发表反叛的檄文,故而宣德帝认为此时不易出兵,等时机成熟,汉王造反一事板上钉钉后再去平叛。[4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4 执宰大明7
与此同时,李云天打开了讲武堂的库房,将武器和铠甲等物品分发给讲武堂的学员,让他们带甲训练,只要宣德帝平叛的谕令一下,他就带着讲武堂的学员加入平叛大军,使得学员们在战争中得以历练。
晚饭后,李云天正在卧室里修改未来几天的训练计划,宣德帝派来一名内侍传他进宫。
李云天知道肯定与汉王的事情有关,因此不敢怠慢,连忙赶去了皇宫。
乾清宫里有不少人,除了宣德帝外,还有杨士奇、杨荣、金幼孜和张辅、周征等人,气氛显得沉闷而压抑。
“什么?威国公消失了?”等李云天了解了事情的真相,顿时大吃了一惊,愕然望向了坐在龙椅上的宣德帝。
... -->>
(
李云天离开皇宫的时候已经是临晨时分,张辅走后宣德帝和他密议了良久,决定召回镇守广宁的武清侯石山和镇守永平的遂安伯陈英。
此二人都是能征善战之将,以备宣德帝调遣。
另外,宣德帝暗中谕令居庸关和宣府镇的守将枕戈待旦,严加防守,以免受到大宁都司和山西行都司的兵马突袭。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汉王南逃,宣德帝还准备敕遣京畿都督府都督佥事黄谦前往运河上的重镇淮安,协助淮安总兵、平江伯陈防守淮安。
为了应对来自山西都司和彰德赵王的威胁,在李云天的建议下,宣德帝让义国公张昊去守北直隶与山西交界的真定府,让安平侯牛世豪去守与彰德临近的大名府。
只要能守住真定城和大名城,那么山西都司和赵王的兵力将无法向北直隶推进一步,北直隶最大的两个隐患也就随之解除,这使得宣德帝没了后顾之忧,可以用全部精力对付汉王。
虽然张辅擒住了枚青,可李云天却并不感到轻松,他可以肯定汉王不单单派了枚青一个人潜入京城来联络内应,但只有张辅一个人向宣德帝汇报了此事,其余人出于各式各样的原因进行了隐瞒,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
第二天上午,一个不速之客风尘仆仆地赶来了京城,他就是都察院监察御史李浚,特意从乐安州赶来京城举报汉王造反。
李浚是山东乐安州遂家村人,永乐初入国子监,后升为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曾经巡按四川。[4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4 执宰大明7
永乐二十二年,李浚父亲去世,他也因此回乡丁忧。
几天前,汉王派人前去请李浚前往乐安州担任左副都御使一职。
李浚闻之后大吃了一惊,意识到汉王要造反,很显然只有朝廷才能任命官员,而且还是都察院左副都御使这样的重职。
由于深知其中的厉害,李浚自然不敢拒绝,否则全家都将有血光之灾,故而假装答应了汉王的邀请,以身体有疾为由推脱晚两天再去乐安城。
汉王派来的人不疑有诈,欣然回去复命,而李浚则召集族人,让他们逃离乐安州到外地避难,然后连夜赶去了济南城向山东都司报信。
路上,李浚亲眼目睹了汉王手下四处劫掠的一幕,尤其是尽收当地的马匹充作战马,心中更加确定汉王造反一事。
到了济南城,李浚第一时间拜访了山东都司都指挥使靳荣,将汉王谋反的事情告诉了靳荣,希望靳荣能给他山东都司的符验作为凭证,以便他进京告发汉王谋反。
由于不清楚靳荣和汉王之间的密切关系,李浚差一就要死于非命,靳荣已经答应汉王一同造反,因此表面上答应了给李浚符验,实际上想要暗中置他于死地。
倘若不是靳荣府中的一名女子给李浚通风报信,使得李浚找机会翻墙逃离了靳荣的府上,那么他的命可就休矣。
经历了靳荣府里一事后,李浚成为了惊弓之鸟,不敢再在济南城久留,化名王刚,星夜赶来了京城。
李浚的到来使得满朝文武一派哗然,谁也没有想到汉王竟然毫无征兆地就造反,京城里一时间人心惶惶,风声鹤唳。
就在李浚抵达京城的下午,山东布政使司用八百里加急送来了一道公文,将汉王纵容手下军士四处劫掠的消息正式通报了京城,确定了汉王造反的事实。
出乎满朝文武的意料,宣德帝并没有立刻发兵征讨汉王,而是派遣了内侍中官侯泰前往乐安送信给汉王,询问汉王为何纵兵劫掠地方。
李云天知道,宣德帝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希望汉王回头是岸,避免一场战火,二是时机未到,不易出兵。
虽然汉王已经举兵谋反,但目前只是在乐安州境内劫掠,并没有攻打周边的府县城池,也未发表反叛的檄文,故而宣德帝认为此时不易出兵,等时机成熟,汉王造反一事板上钉钉后再去平叛。[4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4 执宰大明7
与此同时,李云天打开了讲武堂的库房,将武器和铠甲等物品分发给讲武堂的学员,让他们带甲训练,只要宣德帝平叛的谕令一下,他就带着讲武堂的学员加入平叛大军,使得学员们在战争中得以历练。
晚饭后,李云天正在卧室里修改未来几天的训练计划,宣德帝派来一名内侍传他进宫。
李云天知道肯定与汉王的事情有关,因此不敢怠慢,连忙赶去了皇宫。
乾清宫里有不少人,除了宣德帝外,还有杨士奇、杨荣、金幼孜和张辅、周征等人,气氛显得沉闷而压抑。
“什么?威国公消失了?”等李云天了解了事情的真相,顿时大吃了一惊,愕然望向了坐在龙椅上的宣德帝。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