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皇族霸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接着问道:“未知吴大目麾下精锐较之卿之……勇士,战力若何?”他差点把“乌合之众”四个字说出来,幸好及时刹车,用了个含含糊糊的“勇士”替代。至于那些所谓的精锐,赵旻其实并不以为然。没经过训练的一帮泥腿子也能叫精锐,那即墨的将士就是天兵天将了!不过谨慎起见,还是问问为好。
这时徐楚脸色严肃起来:“天军多为农人,于军事一途尚需磨砺。然天蓬将军麾下尚有一千自边塞归来的百战精锐,勇不可当。由于祊亭控扼要道,交通南北,故将军使二百人在吴大目账下听用,目下正在祊亭。其精锐较吾属强出何止百倍!”
赵旻闻言不由眼球一缩!这下子不太好办了!
什么叫精锐?这年月的士兵如果按照等级来划分,大概能分成几等。最末一等是内地的郡县兵,也就是所谓的“正卒”,属于征兵制度下的产物,与其说是士兵,大概就跟后世的城管‘临时工’差不多,对付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问题不大,可要他们上战场,大多一触即溃,当不得大用,只能拿来充充门面。想想当初平叛之时的七县联军,大抵如是。
第二等则是送去戊边的戊卒。这些士兵虽然也是征兵制,但毕竟是在边境,训练度以及艰苦程度绝非内地的老爷兵可比。他们因为训练得宜,加上朝廷的粮俸也向边境倾斜,因此好歹能填得饱肚子,训练起来也有干劲。关键是看得明旗帜听得懂号令,能够在将校的指挥下指哪打哪,因此战斗力较为强大。特别是靠近北地的戊卒,由于北方游牧民族时有寇边,多多少少干过点仗,见过些血,这样的士兵跟内地兵掐起来,一个挑两个问题不大。如果上了一定规模,比如一百人击败一千内地兵也不是不可能。
第三等才属于大夏朝军队的真正骨干,撑起了大夏朝的泱泱国威。这一等中包含有中央的南北两军,还有三大都护府的主力军都属于此列。这些士兵都是采用的募兵制,除了旗号分明、令行禁止以外,因为有粮饷可拿,作战的精神面貌与前两者截然不同。你说这年月的人用什么国家大义去号召纯属扯淡。普通大头兵谁理这个啊!不过却普遍认同一个道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既然领着国家发的粮饷,那就要拼出命来挣这份饷钱!因此这样的部队打起仗来作风硬朗,韧劲十足,哪怕局势不利也不会轻易崩溃,算得上精锐之称。
至于赵旻自己的队伍,如果与之比较的话,即便是新兵都比第一等强,大概介于一二等之间。至于跟随自己上过平叛战场的老兵,与第二等相较之下也要略强一些,最精锐的就是虎贲营和亲卫队了。虎贲营自不必说,复甑山上剿过匪,平寿城下玩过命,自赵旻穿越以来所有的战斗几乎都经历了,比之第三等还要更胜一筹;至于这百名亲卫,虽然没有正经上过战场,但本来就是百里挑一精选的军中勇士,又是经过筛选、考核,可以说随便哪一个放出去,都是单挑之王的存在。
更何况赵旻一直使用戚少保的鸳鸯阵练兵法操练,虽说同样缺乏实战的演练,但这种阵法可是历经岁月的沉淀,而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作战方式。虽说因为作战对象和地形的不同,赵旻对人员配置、队形演变和武器配备做了一定程度的删改,但总体思路相同,同样是利用灵活的阵列模式、小规模的熟练配合以及优秀的单兵素质来克敌制胜。赵旻有自信,如果同等人数下的作战,自己的亲卫队不惧于同时代的任何对手。
但现在的问题是,对手可不止同等人数啊!按照赵旻早先的想法,如果这次来援的红巾部队跟第一次的素质相同,则完全可以利用优势地形,先以防守为主;待敌军疲惫之时,再一鼓作气冲杀出去。那时敌军疲弱,而且胆气为己方所夺,有很大的几率形成溃败,这样就能够争取到更多的修船时间。
但当听到徐楚说还有两百从边塞归来的戊卒时,赵旻知道情况不妙了。现在己方最大的优势,一是地形占优,二是单兵素质强悍。赵旻所倚仗的也主要是对方不知兵、打不起硬仗,一旦形势不对很容易发生混乱而致溃败。事实上冷兵器时代大部分战争都是击溃战,特别是缺乏训练的农民起义军更是如此,历史上无数血淋淋的教训证明了这一点。不过现在多了两百戊卒,形势很可能发生巨大的改变。
戊卒的战斗力有多强?在平叛之时陆旭麾下就有三千戊卒,其战力强于郡兵,但也不至于难以匹敌。关键是这些戊卒大多上过战场见过血,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不容易因为部分战友的伤亡而心理崩溃,从而一败涂地。一旦这些戊卒缠上自己的亲卫,消耗将士的体力,而其他起义军哪怕战力再孱弱,在己方占优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寻隙进攻,使自己顾此失彼,最终甚至被围困至死!
想到这,赵旻再也不敢安坐,撇下徐楚,大步跑向章韩。这回麻烦大了!
接着问道:“未知吴大目麾下精锐较之卿之……勇士,战力若何?”他差点把“乌合之众”四个字说出来,幸好及时刹车,用了个含含糊糊的“勇士”替代。至于那些所谓的精锐,赵旻其实并不以为然。没经过训练的一帮泥腿子也能叫精锐,那即墨的将士就是天兵天将了!不过谨慎起见,还是问问为好。
这时徐楚脸色严肃起来:“天军多为农人,于军事一途尚需磨砺。然天蓬将军麾下尚有一千自边塞归来的百战精锐,勇不可当。由于祊亭控扼要道,交通南北,故将军使二百人在吴大目账下听用,目下正在祊亭。其精锐较吾属强出何止百倍!”
赵旻闻言不由眼球一缩!这下子不太好办了!
什么叫精锐?这年月的士兵如果按照等级来划分,大概能分成几等。最末一等是内地的郡县兵,也就是所谓的“正卒”,属于征兵制度下的产物,与其说是士兵,大概就跟后世的城管‘临时工’差不多,对付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问题不大,可要他们上战场,大多一触即溃,当不得大用,只能拿来充充门面。想想当初平叛之时的七县联军,大抵如是。
第二等则是送去戊边的戊卒。这些士兵虽然也是征兵制,但毕竟是在边境,训练度以及艰苦程度绝非内地的老爷兵可比。他们因为训练得宜,加上朝廷的粮俸也向边境倾斜,因此好歹能填得饱肚子,训练起来也有干劲。关键是看得明旗帜听得懂号令,能够在将校的指挥下指哪打哪,因此战斗力较为强大。特别是靠近北地的戊卒,由于北方游牧民族时有寇边,多多少少干过点仗,见过些血,这样的士兵跟内地兵掐起来,一个挑两个问题不大。如果上了一定规模,比如一百人击败一千内地兵也不是不可能。
第三等才属于大夏朝军队的真正骨干,撑起了大夏朝的泱泱国威。这一等中包含有中央的南北两军,还有三大都护府的主力军都属于此列。这些士兵都是采用的募兵制,除了旗号分明、令行禁止以外,因为有粮饷可拿,作战的精神面貌与前两者截然不同。你说这年月的人用什么国家大义去号召纯属扯淡。普通大头兵谁理这个啊!不过却普遍认同一个道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既然领着国家发的粮饷,那就要拼出命来挣这份饷钱!因此这样的部队打起仗来作风硬朗,韧劲十足,哪怕局势不利也不会轻易崩溃,算得上精锐之称。
至于赵旻自己的队伍,如果与之比较的话,即便是新兵都比第一等强,大概介于一二等之间。至于跟随自己上过平叛战场的老兵,与第二等相较之下也要略强一些,最精锐的就是虎贲营和亲卫队了。虎贲营自不必说,复甑山上剿过匪,平寿城下玩过命,自赵旻穿越以来所有的战斗几乎都经历了,比之第三等还要更胜一筹;至于这百名亲卫,虽然没有正经上过战场,但本来就是百里挑一精选的军中勇士,又是经过筛选、考核,可以说随便哪一个放出去,都是单挑之王的存在。
更何况赵旻一直使用戚少保的鸳鸯阵练兵法操练,虽说同样缺乏实战的演练,但这种阵法可是历经岁月的沉淀,而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作战方式。虽说因为作战对象和地形的不同,赵旻对人员配置、队形演变和武器配备做了一定程度的删改,但总体思路相同,同样是利用灵活的阵列模式、小规模的熟练配合以及优秀的单兵素质来克敌制胜。赵旻有自信,如果同等人数下的作战,自己的亲卫队不惧于同时代的任何对手。
但现在的问题是,对手可不止同等人数啊!按照赵旻早先的想法,如果这次来援的红巾部队跟第一次的素质相同,则完全可以利用优势地形,先以防守为主;待敌军疲惫之时,再一鼓作气冲杀出去。那时敌军疲弱,而且胆气为己方所夺,有很大的几率形成溃败,这样就能够争取到更多的修船时间。
但当听到徐楚说还有两百从边塞归来的戊卒时,赵旻知道情况不妙了。现在己方最大的优势,一是地形占优,二是单兵素质强悍。赵旻所倚仗的也主要是对方不知兵、打不起硬仗,一旦形势不对很容易发生混乱而致溃败。事实上冷兵器时代大部分战争都是击溃战,特别是缺乏训练的农民起义军更是如此,历史上无数血淋淋的教训证明了这一点。不过现在多了两百戊卒,形势很可能发生巨大的改变。
戊卒的战斗力有多强?在平叛之时陆旭麾下就有三千戊卒,其战力强于郡兵,但也不至于难以匹敌。关键是这些戊卒大多上过战场见过血,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不容易因为部分战友的伤亡而心理崩溃,从而一败涂地。一旦这些戊卒缠上自己的亲卫,消耗将士的体力,而其他起义军哪怕战力再孱弱,在己方占优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寻隙进攻,使自己顾此失彼,最终甚至被围困至死!
想到这,赵旻再也不敢安坐,撇下徐楚,大步跑向章韩。这回麻烦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