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贞观文宗系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孔颖达讲《尚书》的速度很快,饶是如此,罗彦感觉也需要好几个月才能把这本书讲完。好在这个时候罗彦没有公事,所以除了每天看书,就是听孔颖达讲课,这日子也算是过的惬意。
只是,这样的日子过了两三个月就开始有了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人和罗彦抢老师。
秦王世子李承乾,出生于武德二年,因为当时长孙无垢是在太极宫承乾殿生的他,所以就起名叫做李承乾。当然了,罗彦认为那时候李世民绝对就有了想上位的心,或者说这种心思一直都有,而且把自家儿子的名字都起成了这样。
如今的李承乾已经虚五岁了,作为皇家,自然是需要找以为赫赫有名的大儒来给孩子蒙学。找谁呢?李世民的文学馆里正好就有这么两个人。孔颖达和陆德明。
这两位都是宽厚的长者,对于孩子有耐心,而且学问深。李世民早就想到了这两个人。而且,一直对自己儿子寄托着深厚期望的李世民,也希望借此能够得到士林的认可。
遭遇到这样的事情,这两位也自然是不好拒绝,所以只能答应李世民的请求,去为这样一个五岁的孩童蒙学。
但是问题就来了。孔颖达还好一些,年龄才四十多岁,虽说是年纪大了,但是精力还是有一些的。陆德明老爷子就不行了,已经七十多岁的他可比不上孔颖达。两个人都是国子学的助教,平日里还要管管国子学的那些学生,再加上一个世子,简直是要老命的节奏。
所以两个人一合计,来吧,老孔你年轻,这事你多管管。闹腾到最后结果就是,两个人轮流给李承乾上课,孔颖达两天,陆德明一天。
原本这样划分下来,确实是让陆德明轻松不少。刚开始的时候也就让学学《千字文》之类的东西,也就是简单的开始识字。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耐心,相应的,需要花费的时间就比较多。
但是可苦了罗彦了。
孔颖达讲的正好呢,罗彦这些天苦学《尚书》,也是被里边的内容给吸引了。加上孔颖达的授课方式很对罗彦的胃口,所以就像是吃东西上瘾了一样,罗彦已经沉醉子在这种学习的节奏中了。
谁知道突然间李世民插了这么一杠子,这样一来,孔颖达就没办法每天都给罗彦讲课了。毕竟孔颖达人家也有正经的工作要做的,是个人都会累,哪怕被别人称为大儒,每天在三个地方给三种不同的人讲课,身体和精神也都吃不住。
所以罗彦只好很是贴心的跟孔颖达商量,这不给李承乾讲课的那天就留给我吧,其他时候我自学好了。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好在还让孔颖达是一阵感动,罗彦觉得自己这样也算是比较划算了。
就这样熬着,又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罗彦终于在孔颖达的教导下学习完了《尚书》。而这个时候,李承乾的学习进度已经是蒙学结束了。
一般人家的孩子,蒙学怎么说也得一年。
怎么说,一方面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学馆学习的时间每天固定就那么一点,学到的东西本来就有限,而且如果回到家忘了,那就是彻底忘了,连向别人问的机会都没有。
李承乾是什么人,秦王世子啊,虽说孔颖达和陆德明两个人白天讲完课就走人了。但是别忘了,作为世子不仅有同龄的伴读,这身边还跟着一帮子文人呢。所以蒙学的时候,这李承乾也是吃了不少苦。
小孩子为了得到自己父亲的一句夸奖,不仅是两位老师授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就是老师走了,也会认真复习,然后练练字什么的。这种事情,李承乾坚持了半年,然后这两位老师就惊讶地发现,这孩子蒙学可以不用继续了。
接下来就是讲《孝经》。在这一块就需要各种认真地讲解经义了,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精神去做这个事情。因此孔颖达只能跟罗彦讲,他以后的经义还是先去自学好了。反正罗彦这几年跟着陆德明学了不少,这读书的能力还是有的。
听到孔颖达这样的安排,罗彦也只能乖乖认了。原本还想着孔颖达能够一并把《诗经》也能讲一遍。罗彦到现在听过的《诗经》只有陆德明说过一部分,所以他还想听听其他的比较完整的讲解。
无奈之下,罗彦也只能认了。
想起自己好久没有去探望过自己的老师,罗彦... -->>
孔颖达讲《尚书》的速度很快,饶是如此,罗彦感觉也需要好几个月才能把这本书讲完。好在这个时候罗彦没有公事,所以除了每天看书,就是听孔颖达讲课,这日子也算是过的惬意。
只是,这样的日子过了两三个月就开始有了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人和罗彦抢老师。
秦王世子李承乾,出生于武德二年,因为当时长孙无垢是在太极宫承乾殿生的他,所以就起名叫做李承乾。当然了,罗彦认为那时候李世民绝对就有了想上位的心,或者说这种心思一直都有,而且把自家儿子的名字都起成了这样。
如今的李承乾已经虚五岁了,作为皇家,自然是需要找以为赫赫有名的大儒来给孩子蒙学。找谁呢?李世民的文学馆里正好就有这么两个人。孔颖达和陆德明。
这两位都是宽厚的长者,对于孩子有耐心,而且学问深。李世民早就想到了这两个人。而且,一直对自己儿子寄托着深厚期望的李世民,也希望借此能够得到士林的认可。
遭遇到这样的事情,这两位也自然是不好拒绝,所以只能答应李世民的请求,去为这样一个五岁的孩童蒙学。
但是问题就来了。孔颖达还好一些,年龄才四十多岁,虽说是年纪大了,但是精力还是有一些的。陆德明老爷子就不行了,已经七十多岁的他可比不上孔颖达。两个人都是国子学的助教,平日里还要管管国子学的那些学生,再加上一个世子,简直是要老命的节奏。
所以两个人一合计,来吧,老孔你年轻,这事你多管管。闹腾到最后结果就是,两个人轮流给李承乾上课,孔颖达两天,陆德明一天。
原本这样划分下来,确实是让陆德明轻松不少。刚开始的时候也就让学学《千字文》之类的东西,也就是简单的开始识字。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耐心,相应的,需要花费的时间就比较多。
但是可苦了罗彦了。
孔颖达讲的正好呢,罗彦这些天苦学《尚书》,也是被里边的内容给吸引了。加上孔颖达的授课方式很对罗彦的胃口,所以就像是吃东西上瘾了一样,罗彦已经沉醉子在这种学习的节奏中了。
谁知道突然间李世民插了这么一杠子,这样一来,孔颖达就没办法每天都给罗彦讲课了。毕竟孔颖达人家也有正经的工作要做的,是个人都会累,哪怕被别人称为大儒,每天在三个地方给三种不同的人讲课,身体和精神也都吃不住。
所以罗彦只好很是贴心的跟孔颖达商量,这不给李承乾讲课的那天就留给我吧,其他时候我自学好了。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好在还让孔颖达是一阵感动,罗彦觉得自己这样也算是比较划算了。
就这样熬着,又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罗彦终于在孔颖达的教导下学习完了《尚书》。而这个时候,李承乾的学习进度已经是蒙学结束了。
一般人家的孩子,蒙学怎么说也得一年。
怎么说,一方面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学馆学习的时间每天固定就那么一点,学到的东西本来就有限,而且如果回到家忘了,那就是彻底忘了,连向别人问的机会都没有。
李承乾是什么人,秦王世子啊,虽说孔颖达和陆德明两个人白天讲完课就走人了。但是别忘了,作为世子不仅有同龄的伴读,这身边还跟着一帮子文人呢。所以蒙学的时候,这李承乾也是吃了不少苦。
小孩子为了得到自己父亲的一句夸奖,不仅是两位老师授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就是老师走了,也会认真复习,然后练练字什么的。这种事情,李承乾坚持了半年,然后这两位老师就惊讶地发现,这孩子蒙学可以不用继续了。
接下来就是讲《孝经》。在这一块就需要各种认真地讲解经义了,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精神去做这个事情。因此孔颖达只能跟罗彦讲,他以后的经义还是先去自学好了。反正罗彦这几年跟着陆德明学了不少,这读书的能力还是有的。
听到孔颖达这样的安排,罗彦也只能乖乖认了。原本还想着孔颖达能够一并把《诗经》也能讲一遍。罗彦到现在听过的《诗经》只有陆德明说过一部分,所以他还想听听其他的比较完整的讲解。
无奈之下,罗彦也只能认了。
想起自己好久没有去探望过自己的老师,罗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