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论战庚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访华见闻录中写道:“中国人非常注意积肥。大批无力做其他劳动的老人、妇女和小孩,身后背一个筐,手里拿一个木耙,到街上、公路上和河岸两边,到处寻找可以做肥料的垃圾废物。……在中国农民家庭中,任何老弱残废的人都有用处,他们干不了别的劳动,但他们能积肥弄肥”;“除了家禽粪而外,中国人最重视人的尿粪……中国人耙这种粪便积起来,里面搀进坚硬壤土做成块,在太阳下晒干。这种粪块可以作为商品卖给农民”;同时,农民“在田地里或公路道边安放一些大缸,埋在地里,供来往行人大小便。在村庄附近或公路旁边有时搭一个厕所,里面安放粪缸。在缸里面随时把一些稻草放在上层,借以阻止蒸发消耗”。(《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这段外国观察者的目击记录,证实了酌元亭主人小说中所说并非子虚乌有。
从上述故事和记录可以看到:在清代江南,至卑至贱的人粪受到高度重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土地连续耕种将会导致肥力减退,古人早已从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了这一点。宋末农书《种艺必用》说:“地久耕则耗。”陈旉《农书》说:“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凡田种三五年,其力已乏。”土地肥力减退,作物收成就要下降。清初人梁清远已注意到这一现象,说:“昔日人有记:嘉靖时,垦田一亩,收谷一石。万历间不能五斗。粪非不多,力非不勤,而所入不当昔之半。……乃今十年来,去万历时又不同矣,亩收二三耳,始信昔人言之果然也。”(《雕丘杂录》)嘉庆时,松江人钦善听到“八十以上老农之言曰:‘往昔胠苗,亩三石粟;近日胠苗,亩三斗谷。泽革内犹是,昔厚今薄,地气使然’”(《松问》)。要制止土地肥力下降,就必须施肥,以保持和增进土地肥力。因此清初学者张履祥说:“人畜之粪与灶灰脚泥,无用也,一入田地,便将化为布帛菽粟。”(《补农书》)”
余显跟着大伙听着点头,眼看就要被说服时,余显突然想到一个关键问题:他下令让大伙收粪要是传开了,“粪帮带”恶名跑了吧!中国民间大量办报是在戊戌变法时期,那时候中国形成了办报高潮,一共办了大约100多份报纸,其中有70多家是改良派或改革派的报纸。戊戌变法失败后,一些报纸被查封,但没过几年,进入20世纪,中国又掀起了一个民间办报的高潮。据统计,从1901年到1908年,全国各地创办的各类报刊达302种。1906年,仅上海就有66家报刊,出版刊物达239种。那个时候,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自由办报,藏文和蒙古文的第一份报纸也都是在慈禧时期诞生的。蒙古文的第一份报纸是《婴报》,1905年在昭乌达盟创办。藏汉两种文字的第一份报纸是《西藏白话报》,1907在拉萨创办。新疆的第一家报纸《伊犁白话报》是1910年慈禧死后出版的,用维蒙满汉4种文字出版。
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时,有一位叫林白水的记者,写了一幅对联刊登在《警钟日报》上,公开讥讽慈禧太后穷奢极欲丧权辱国,全国报纸竟然争相转载。对联曰:“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疆!”
清末期间,对民间办报纸没有限制,一个人出资几个人凑钱或什么会社办都行。康有为的强学社就先后办了两份报纸。清政府更没有对媒体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那时也并没有搞一个什么部去控制媒体。报纸可以自由创办,办报纸几乎不存在任何门槛。办报采用的是注册制,不要求呈报登记,也毋需获得批准,外国人只要有一定的资金,在领事馆注册,报馆就成立。华人如果是自办报纸也似乎不需要任何法定手续。晚清上海是外国人在中国最早创办外文报刊的地方,也是中国外文报纸最集中的地方,早在1850年,就有《北华捷报》创刊。外文报纸以寓沪外侨为主要读者,同时也是外国了解中国的主要信息渠道。外文报纸时常对中国有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性言论,但未见清政府因此与各国或者租界有过交涉。清政府对外商办中文报纸没有提出过异议,也不禁止华人服务外商报馆。
余显也不觉得现在愈演愈烈的报纸会放过自己这个粪统带,以清末反应民众疾苦、抨击官员腐败无能和社会黑暗的办报潮流来说,没准那天余显就被某家不知名的小报社给黑了。
想清楚这些后,余显赶紧拒绝,可邵一更传来一张纸条,余显把刚到嘴的话噎了回去,二话不说就答应慢慢谈。
访华见闻录中写道:“中国人非常注意积肥。大批无力做其他劳动的老人、妇女和小孩,身后背一个筐,手里拿一个木耙,到街上、公路上和河岸两边,到处寻找可以做肥料的垃圾废物。……在中国农民家庭中,任何老弱残废的人都有用处,他们干不了别的劳动,但他们能积肥弄肥”;“除了家禽粪而外,中国人最重视人的尿粪……中国人耙这种粪便积起来,里面搀进坚硬壤土做成块,在太阳下晒干。这种粪块可以作为商品卖给农民”;同时,农民“在田地里或公路道边安放一些大缸,埋在地里,供来往行人大小便。在村庄附近或公路旁边有时搭一个厕所,里面安放粪缸。在缸里面随时把一些稻草放在上层,借以阻止蒸发消耗”。(《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这段外国观察者的目击记录,证实了酌元亭主人小说中所说并非子虚乌有。
从上述故事和记录可以看到:在清代江南,至卑至贱的人粪受到高度重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土地连续耕种将会导致肥力减退,古人早已从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了这一点。宋末农书《种艺必用》说:“地久耕则耗。”陈旉《农书》说:“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凡田种三五年,其力已乏。”土地肥力减退,作物收成就要下降。清初人梁清远已注意到这一现象,说:“昔日人有记:嘉靖时,垦田一亩,收谷一石。万历间不能五斗。粪非不多,力非不勤,而所入不当昔之半。……乃今十年来,去万历时又不同矣,亩收二三耳,始信昔人言之果然也。”(《雕丘杂录》)嘉庆时,松江人钦善听到“八十以上老农之言曰:‘往昔胠苗,亩三石粟;近日胠苗,亩三斗谷。泽革内犹是,昔厚今薄,地气使然’”(《松问》)。要制止土地肥力下降,就必须施肥,以保持和增进土地肥力。因此清初学者张履祥说:“人畜之粪与灶灰脚泥,无用也,一入田地,便将化为布帛菽粟。”(《补农书》)”
余显跟着大伙听着点头,眼看就要被说服时,余显突然想到一个关键问题:他下令让大伙收粪要是传开了,“粪帮带”恶名跑了吧!中国民间大量办报是在戊戌变法时期,那时候中国形成了办报高潮,一共办了大约100多份报纸,其中有70多家是改良派或改革派的报纸。戊戌变法失败后,一些报纸被查封,但没过几年,进入20世纪,中国又掀起了一个民间办报的高潮。据统计,从1901年到1908年,全国各地创办的各类报刊达302种。1906年,仅上海就有66家报刊,出版刊物达239种。那个时候,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自由办报,藏文和蒙古文的第一份报纸也都是在慈禧时期诞生的。蒙古文的第一份报纸是《婴报》,1905年在昭乌达盟创办。藏汉两种文字的第一份报纸是《西藏白话报》,1907在拉萨创办。新疆的第一家报纸《伊犁白话报》是1910年慈禧死后出版的,用维蒙满汉4种文字出版。
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时,有一位叫林白水的记者,写了一幅对联刊登在《警钟日报》上,公开讥讽慈禧太后穷奢极欲丧权辱国,全国报纸竟然争相转载。对联曰:“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疆!”
清末期间,对民间办报纸没有限制,一个人出资几个人凑钱或什么会社办都行。康有为的强学社就先后办了两份报纸。清政府更没有对媒体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那时也并没有搞一个什么部去控制媒体。报纸可以自由创办,办报纸几乎不存在任何门槛。办报采用的是注册制,不要求呈报登记,也毋需获得批准,外国人只要有一定的资金,在领事馆注册,报馆就成立。华人如果是自办报纸也似乎不需要任何法定手续。晚清上海是外国人在中国最早创办外文报刊的地方,也是中国外文报纸最集中的地方,早在1850年,就有《北华捷报》创刊。外文报纸以寓沪外侨为主要读者,同时也是外国了解中国的主要信息渠道。外文报纸时常对中国有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性言论,但未见清政府因此与各国或者租界有过交涉。清政府对外商办中文报纸没有提出过异议,也不禁止华人服务外商报馆。
余显也不觉得现在愈演愈烈的报纸会放过自己这个粪统带,以清末反应民众疾苦、抨击官员腐败无能和社会黑暗的办报潮流来说,没准那天余显就被某家不知名的小报社给黑了。
想清楚这些后,余显赶紧拒绝,可邵一更传来一张纸条,余显把刚到嘴的话噎了回去,二话不说就答应慢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