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铁十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清退到了陆军和其他辅助部门,海军总人数表面上基本不变,但实际由于海军作战舰艇吨位和飞机数的增加,以及陆战队的建立,其一线兵力比重提高了很多。通过这样的调整,霍夫曼第一次将德国武装力量实际一线作战兵力比重提高到50%以上,而清退的50万壮劳力可以投入各个生产岗位发挥更大价值。
同时,由于没有斯大林格勒战役和阿拉曼等战役的损失,再加上北方、中央两个集团军群一片平静,德军一线精锐陆军兵力比历史同期增加了近60万——霍夫曼正是靠着这批精锐部队中的一半拿下了北非与中东战事的胜利。
霍夫曼看过档案与原始数据:德国1925-1927年间的婴儿出生率基本维持在2%左右(该年龄段人口将逐步年满18岁而适龄服役),1927年当年甚至只有1.84%,考虑到当时德国总人口只有4500万人,这意味着在满打满算的情况下,年新增服役人口只有40余万(男子),即便加上奥地利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德意志民族适龄人口,年新增总适龄人口也不会超过55万。在得到这个数字后,他终于从人口角度深刻理解了为什么历史上1943年年初在斯大林格勒和北非彻底失败后德国走向最终崩溃——这两次大战整整损失了60多万部队(包括死亡、无法重返战场的负伤与被俘总人数),该数字已超过了全年新增适龄服役人口!
基于这样的人口数字,他给凯特尔下了一个在后者看起来十分怪异的数字:德国武装力量月平均永久损失人数不得超过5万人。考虑到第三帝国面临的战场范围已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这数字简直低到令人发笑。但几个月盘点下来,凯特尔惊愕地发现,由于东线恪守了没有高交换比宁可不打的条例,该数字从未被突破,损失最大的一个月也不过刚刚5万出头。从1942年10月到次年3月,半年间总兵力永久损失不到20万人——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缺口被轻而易举地从后备军抽调的力量给补上了,不仅完全补上,前线兵力还开始大量增加,甚至还能额外编列出一个东方集团军群来担任战略预备队。
兵力损失减少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后备军能按部就班地展开训练,当红军将各种各样的男人甚至女人直接推进部队、拉上前线作战时,后备军总司令勃洛姆堡元帅还再让德国新兵接受为期12周的强化训练,如果是装甲兵、炮兵、工兵等技术兵种,训练周期高达20周。新兵完成强化训练后也不是直接从新训营送往野战部队,而是先到野战部队的“衔接训练大队”报到,并按照国防军特有的两阶段式新兵补充系统运作。
该衔接训练大队(营级单位)除接收由新训营送来的新兵外,由野战医院出院的伤兵及休完假的士兵也都到这里衔接待命,然后新兵老兵再混合编组接受3-4周的合成战术训练,通常每个师独立拥有3个这样的训练大队,这个过程可以让新兵适应野战部队的实际状况,在实际下部队时能有认识的老兵,这对新兵心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锻炼老兵的指挥与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了部队的向心力。
这种训练和补充机制在霍夫曼看来非常重要,第三帝国能在装备、人数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打胜仗,完全就靠了这套体系,而当过军训处处长、陆军管理局局长和国防部长的勃洛姆堡元帅显然比任何一个前任都能深切领会这套体系的重要性,再加上一心想巩固提升自己在元首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干得比较出色。
“看到新编制取得成功我就放心了。”霍夫曼笑道,“凯特尔总长一直为这件事煎熬得睡不好觉,最起码这次回去可以睡个好觉了,我相信他今年一定能完成12个装甲师的整编任务。”
凯特尔只能苦笑着摇头,目光只看着施佩尔,那意思很明显:你生产出足够的装备我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一堆人在指挥部里观察地图和沙盘,判断各部队进军情况,正说话时,电话铃声忽然响了起来,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韦勒中将接了电话后问道,“元首,这是胡贝将军利用大型步话机打来的无线电话,您想不想听一下战地的声音?”(未完待续。)
清退到了陆军和其他辅助部门,海军总人数表面上基本不变,但实际由于海军作战舰艇吨位和飞机数的增加,以及陆战队的建立,其一线兵力比重提高了很多。通过这样的调整,霍夫曼第一次将德国武装力量实际一线作战兵力比重提高到50%以上,而清退的50万壮劳力可以投入各个生产岗位发挥更大价值。
同时,由于没有斯大林格勒战役和阿拉曼等战役的损失,再加上北方、中央两个集团军群一片平静,德军一线精锐陆军兵力比历史同期增加了近60万——霍夫曼正是靠着这批精锐部队中的一半拿下了北非与中东战事的胜利。
霍夫曼看过档案与原始数据:德国1925-1927年间的婴儿出生率基本维持在2%左右(该年龄段人口将逐步年满18岁而适龄服役),1927年当年甚至只有1.84%,考虑到当时德国总人口只有4500万人,这意味着在满打满算的情况下,年新增服役人口只有40余万(男子),即便加上奥地利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德意志民族适龄人口,年新增总适龄人口也不会超过55万。在得到这个数字后,他终于从人口角度深刻理解了为什么历史上1943年年初在斯大林格勒和北非彻底失败后德国走向最终崩溃——这两次大战整整损失了60多万部队(包括死亡、无法重返战场的负伤与被俘总人数),该数字已超过了全年新增适龄服役人口!
基于这样的人口数字,他给凯特尔下了一个在后者看起来十分怪异的数字:德国武装力量月平均永久损失人数不得超过5万人。考虑到第三帝国面临的战场范围已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这数字简直低到令人发笑。但几个月盘点下来,凯特尔惊愕地发现,由于东线恪守了没有高交换比宁可不打的条例,该数字从未被突破,损失最大的一个月也不过刚刚5万出头。从1942年10月到次年3月,半年间总兵力永久损失不到20万人——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缺口被轻而易举地从后备军抽调的力量给补上了,不仅完全补上,前线兵力还开始大量增加,甚至还能额外编列出一个东方集团军群来担任战略预备队。
兵力损失减少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后备军能按部就班地展开训练,当红军将各种各样的男人甚至女人直接推进部队、拉上前线作战时,后备军总司令勃洛姆堡元帅还再让德国新兵接受为期12周的强化训练,如果是装甲兵、炮兵、工兵等技术兵种,训练周期高达20周。新兵完成强化训练后也不是直接从新训营送往野战部队,而是先到野战部队的“衔接训练大队”报到,并按照国防军特有的两阶段式新兵补充系统运作。
该衔接训练大队(营级单位)除接收由新训营送来的新兵外,由野战医院出院的伤兵及休完假的士兵也都到这里衔接待命,然后新兵老兵再混合编组接受3-4周的合成战术训练,通常每个师独立拥有3个这样的训练大队,这个过程可以让新兵适应野战部队的实际状况,在实际下部队时能有认识的老兵,这对新兵心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锻炼老兵的指挥与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了部队的向心力。
这种训练和补充机制在霍夫曼看来非常重要,第三帝国能在装备、人数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打胜仗,完全就靠了这套体系,而当过军训处处长、陆军管理局局长和国防部长的勃洛姆堡元帅显然比任何一个前任都能深切领会这套体系的重要性,再加上一心想巩固提升自己在元首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干得比较出色。
“看到新编制取得成功我就放心了。”霍夫曼笑道,“凯特尔总长一直为这件事煎熬得睡不好觉,最起码这次回去可以睡个好觉了,我相信他今年一定能完成12个装甲师的整编任务。”
凯特尔只能苦笑着摇头,目光只看着施佩尔,那意思很明显:你生产出足够的装备我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一堆人在指挥部里观察地图和沙盘,判断各部队进军情况,正说话时,电话铃声忽然响了起来,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韦勒中将接了电话后问道,“元首,这是胡贝将军利用大型步话机打来的无线电话,您想不想听一下战地的声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