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逍遥江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出了坤宁宫,朱高炽坐上轿子,赶往华盖殿,华盖殿。即今故宫中和殿。永乐十八年仿南京宫室之制建。其南为奉天殿,其北为谨身殿,皆在大内中轴线上,该殿有离地的三段台阶,是最高的皇宫建筑。朱高炽便在这里接见文武百官的朝会。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后,政事散于六部,无人总其纲,凡事必面君请旨而后行,于是事无大小便如潮水一般涌到朝会上来了,朱高炽端坐在宝座上,先是听 “试文辞,询问经史及民间政事得失”, 往往一语相得,即予优擢,用人“面选者多”。 官员犯法,也常“面责而处之”,随后听取文武百官事无巨细的禀报,除了选举、盘粮、建言、决囚、开设衙门等大事,以及灾异、雨泽、囚数等类奏事项,还有许多像“收买牛支农具”、“追赃不足家属”之类的杂事。凡涉及“军中机密事情及守卫门禁关防等事”,许官旗军人“径奏”;民间词讼,也往往“实封闻奏”。
朱高炽也当了一个几个月的皇帝,对于这些事无巨细的朝政,倒也没有最初的惊慌,如今的他淡然了一笑了之,除非有大事,他才说与群臣商议一番后,拿些主意。
一番事无巨细的禀报,天色彻底大亮了,朱高炽微微揉了一下有些发胀的大脑,重重的吐了口气,望了一眼满朝文武,犹豫了一阵,仿佛是下定了重大的决心一般。
满朝文武将皇帝的神情看在眼里,不知皇帝又要做什么举动。
登基不过数月,做的举动的确不少,先是释放了前户部尚书夏元吉,随后取消了郑和预定的海上远航,取消了边境的茶、马贸易,停止安南之战,这一系列的手段,群臣是既是敬佩又是惊讶,眼看皇帝神情与前些时日一般无二,群臣知道皇帝又有了大手笔了。
大殿内,无人说话,气氛显得有些怪异。
朱高炽重重的吸了一口气,扫了一眼左侧的三杨,心中暗暗有些底气,这三人是他的心腹,从他做太子之时,便一直追随在他身边多年,不离不弃,这份情谊非旁人可比,为了做好这件事,前些时日,他甚至改建了内阁,任命杨荣为太常寺卿,杨士奇为礼部侍郎,金幼孜为户部侍郎,同时还担任内阁大学士。这样原先只有五品的官职一下子成了三品大员,协助他办事也方便了许多。
三杨分别是杨士奇、杨荣、杨溥因居地、郡望,时人称杨溥为「南杨」,杨士奇为「西杨」,杨荣为「东杨」。三人皆于建文时入翰林院,是干练之臣,论事存大体,请免赋薪、减官田、理冤滞、汰工役、抚逃民、察墨吏,无不精通,朱高炽奉命监国时,三人共佐朝政,多所扶正,如练士卒、严边防、罢侦事校尉、慎刑狱、严核百司等井然有序,深得朱高炽的信任和器重。
三人见朱高炽望来,各自不动声色的对朱高炽点了点头。
朱高炽会意,吐了口气,抬起眼眸不动声色的扫了一眼暗自揣摩的群臣:“齐泰和黄子澄还有无后人?“
朱高炽的声音不大,但整个大殿里一片宁静,所以人人将朱高炽这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惊愕的群臣一时竟没有反应过来,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待回过神来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后,偌大的华盖殿登时喧闹了起来。
这也难怪,早在登基之初,朱高炽突然下达诏令,凡是建文帝时期因为靖难而被罚没为奴的大臣家属们,一律赦免为老百姓,并发给土地,让他们安居乐业。
朱棣奉天靖难,打的旗号就是朝廷有逆臣,所以起义靖难,对朝廷逆臣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杀人无数,罚奴无数,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也被定性为奸臣,此事已是板上钉钉,断无更改之理。
但皇帝还是下了圣旨,碍于新皇帝登基,需要群臣支持,释放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的家属,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所以群臣无人啃声,算是默认了这个事实。
如今倒好,皇帝却突然过问,当年奸臣之事,这让他们如何不惊讶。
望着因吃惊而窃窃私语的群臣,朱高炽不动声色 的看着叽叽喳喳的群臣,看着他们不知所措的模样,朱高炽忽觉得有些得意。
惊慌失措的大臣半天才反应过来,户部侍郎金幼孜忙上前答道:“回禀陛下,据微臣所查,齐泰尚有一子,当年只有六岁,免于杀戮,被成祖皇帝罚戍边。黄子澄后人不多,据微臣所查,没有后代。(后得知,黄子澄有个儿子当年改姓逃脱,后被赦免)。”
朱高炽一叹,当年方孝孺、齐泰、黄子澄挑拨建文帝对父王削藩,倘若建文帝听取前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和户部侍郎卓敬的建议,实行汉代“推恩”的办法曲线削藩。把藩王... -->>
出了坤宁宫,朱高炽坐上轿子,赶往华盖殿,华盖殿。即今故宫中和殿。永乐十八年仿南京宫室之制建。其南为奉天殿,其北为谨身殿,皆在大内中轴线上,该殿有离地的三段台阶,是最高的皇宫建筑。朱高炽便在这里接见文武百官的朝会。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后,政事散于六部,无人总其纲,凡事必面君请旨而后行,于是事无大小便如潮水一般涌到朝会上来了,朱高炽端坐在宝座上,先是听 “试文辞,询问经史及民间政事得失”, 往往一语相得,即予优擢,用人“面选者多”。 官员犯法,也常“面责而处之”,随后听取文武百官事无巨细的禀报,除了选举、盘粮、建言、决囚、开设衙门等大事,以及灾异、雨泽、囚数等类奏事项,还有许多像“收买牛支农具”、“追赃不足家属”之类的杂事。凡涉及“军中机密事情及守卫门禁关防等事”,许官旗军人“径奏”;民间词讼,也往往“实封闻奏”。
朱高炽也当了一个几个月的皇帝,对于这些事无巨细的朝政,倒也没有最初的惊慌,如今的他淡然了一笑了之,除非有大事,他才说与群臣商议一番后,拿些主意。
一番事无巨细的禀报,天色彻底大亮了,朱高炽微微揉了一下有些发胀的大脑,重重的吐了口气,望了一眼满朝文武,犹豫了一阵,仿佛是下定了重大的决心一般。
满朝文武将皇帝的神情看在眼里,不知皇帝又要做什么举动。
登基不过数月,做的举动的确不少,先是释放了前户部尚书夏元吉,随后取消了郑和预定的海上远航,取消了边境的茶、马贸易,停止安南之战,这一系列的手段,群臣是既是敬佩又是惊讶,眼看皇帝神情与前些时日一般无二,群臣知道皇帝又有了大手笔了。
大殿内,无人说话,气氛显得有些怪异。
朱高炽重重的吸了一口气,扫了一眼左侧的三杨,心中暗暗有些底气,这三人是他的心腹,从他做太子之时,便一直追随在他身边多年,不离不弃,这份情谊非旁人可比,为了做好这件事,前些时日,他甚至改建了内阁,任命杨荣为太常寺卿,杨士奇为礼部侍郎,金幼孜为户部侍郎,同时还担任内阁大学士。这样原先只有五品的官职一下子成了三品大员,协助他办事也方便了许多。
三杨分别是杨士奇、杨荣、杨溥因居地、郡望,时人称杨溥为「南杨」,杨士奇为「西杨」,杨荣为「东杨」。三人皆于建文时入翰林院,是干练之臣,论事存大体,请免赋薪、减官田、理冤滞、汰工役、抚逃民、察墨吏,无不精通,朱高炽奉命监国时,三人共佐朝政,多所扶正,如练士卒、严边防、罢侦事校尉、慎刑狱、严核百司等井然有序,深得朱高炽的信任和器重。
三人见朱高炽望来,各自不动声色的对朱高炽点了点头。
朱高炽会意,吐了口气,抬起眼眸不动声色的扫了一眼暗自揣摩的群臣:“齐泰和黄子澄还有无后人?“
朱高炽的声音不大,但整个大殿里一片宁静,所以人人将朱高炽这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惊愕的群臣一时竟没有反应过来,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待回过神来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后,偌大的华盖殿登时喧闹了起来。
这也难怪,早在登基之初,朱高炽突然下达诏令,凡是建文帝时期因为靖难而被罚没为奴的大臣家属们,一律赦免为老百姓,并发给土地,让他们安居乐业。
朱棣奉天靖难,打的旗号就是朝廷有逆臣,所以起义靖难,对朝廷逆臣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杀人无数,罚奴无数,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也被定性为奸臣,此事已是板上钉钉,断无更改之理。
但皇帝还是下了圣旨,碍于新皇帝登基,需要群臣支持,释放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的家属,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所以群臣无人啃声,算是默认了这个事实。
如今倒好,皇帝却突然过问,当年奸臣之事,这让他们如何不惊讶。
望着因吃惊而窃窃私语的群臣,朱高炽不动声色 的看着叽叽喳喳的群臣,看着他们不知所措的模样,朱高炽忽觉得有些得意。
惊慌失措的大臣半天才反应过来,户部侍郎金幼孜忙上前答道:“回禀陛下,据微臣所查,齐泰尚有一子,当年只有六岁,免于杀戮,被成祖皇帝罚戍边。黄子澄后人不多,据微臣所查,没有后代。(后得知,黄子澄有个儿子当年改姓逃脱,后被赦免)。”
朱高炽一叹,当年方孝孺、齐泰、黄子澄挑拨建文帝对父王削藩,倘若建文帝听取前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和户部侍郎卓敬的建议,实行汉代“推恩”的办法曲线削藩。把藩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