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南国江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已经不是杨渥第一次遭到刺杀了,不过相比于上一次的刺杀,这一次刺客虽然成功的借着科举之便接近了自己,不过接下来的表现却显得极为不专业,被侍卫们很轻松的就放倒了。
发生了这种事情后,杨渥自然也没心情继续探望考生了,匆匆交代了几句便离开。
然而,他的宽宏大度却给那些还以为会遭到迁怒的士子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他们一个个私下里说起这件事时,都觉得杨渥有明主之相,完全继承了他父亲的宽厚的同时,还是一位天下知名的统帅,遇到这样一位继承人,不仅是淮南的大幸,更是他们这些士子们的大幸。
所以无论是淮南本地的士子,还是那些从别的藩镇千里迢迢跑过来参加科举的士子,到了此时都更加觉得参加这次科举是无比明智的选择。
结果,杨渥无意中的一番举动,反而收获了大批士子之心,即便是一些杨行密的老部下,在得知杨渥的处置方式之后,也不由感叹杨渥的仁厚不比他的父亲差,甚至许多曾经还觉得他比较严苛的官员对他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这也算是意外之喜。
回到节度使府后,杨行密听说自己儿子遇刺,顿时大怒,到了这个时候,他对杨渥可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若是失去了这个优秀的继承人,他难以想象他的基业将来还能交给谁。
所以勃然大怒的杨行密便打算对这些士子来一次大清查,不过在杨渥的劝说下最终还是罢手了。
倒不是说杨渥就不想进行清查,而是如今科举的复选只有三天时间就要开始了,如果此时大规模搞清查,肯定会影响到许多考生的发挥的,所以最好还是在暗中秘密进行调查。
当然,这件事也还给杨渥提了个醒,自此之后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极为注意自己的安全,倒是让他在以后避过了许多次刺杀。
至于这一次抓获的刺客,经过范遇的调查和审问后,发现这人竟然不是杨渥预想中的钱镠派来的人,而是北方朱全忠派来的。
这个士子本来是个货真价实的书生,这次淮南科举的消息传开后,朱全忠的人便找到了此人,以他的家人作为威胁,要他来淮南进行行刺。这也是为什么这人的行刺过程表现得如此不专业的原因。
刺客经过一番审问后,没有得到更多的消息,最后只能将其处决了事,不过范遇的人却借此机会对广陵进行了一番清查,成功破获了一个朱全忠的密探机构,这却是意外之喜。
三天后,淮南的第一次科举复选正式开始。
这一次通过初选来到广陵参加复选的士子共有五百多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淮南本地士子;在外地士子之中,又以北方来的士子居多,毕竟如今北方的开发程度还是远远高于南方的,大量士子因为出仕无门,加上北方连绵战乱而选择了南下参加这次科举。
和初选时一样,这次复选的题目也是包括了儒家经典,数科,律法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但因为初选时题目出得太难,导致大量士子都不会做,只能胡乱猜测答案,这就失去了考试的意义,所以复选时的题目难度反而下降了许多。
不过“行测”部分的难度下降了,但策论的难度却相应上升了许多。
一天之后,考试结束,和初选时一样,众多考生还是对考试结果没有半点信心,便是宋齐丘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通过。他虽然有才学,但毕竟年纪还小,在阅历见识上还有些不足,所以这次面对难度较大的策论就有些没底了。
考试完毕后,便是阅卷。不过与如今唐朝的科举阅卷方式不同的是,淮南有两项新的制度专门用来防止舞弊。
首先就是弥封制度,也就是在考生考试结束后,由专人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部分用纸糊起来,再交给考官评判。直到最后统计成绩时,才能拆封公布姓名。
第二个就是誊录制度,也就为了防止考生在试卷上书写标记、暗语的问题,在考生交完试卷后,节度使府专门雇请一批人将考卷重新誊录一遍,再交考官阅卷。
这两个制度却是杨渥参考后世制度... -->>
这已经不是杨渥第一次遭到刺杀了,不过相比于上一次的刺杀,这一次刺客虽然成功的借着科举之便接近了自己,不过接下来的表现却显得极为不专业,被侍卫们很轻松的就放倒了。
发生了这种事情后,杨渥自然也没心情继续探望考生了,匆匆交代了几句便离开。
然而,他的宽宏大度却给那些还以为会遭到迁怒的士子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他们一个个私下里说起这件事时,都觉得杨渥有明主之相,完全继承了他父亲的宽厚的同时,还是一位天下知名的统帅,遇到这样一位继承人,不仅是淮南的大幸,更是他们这些士子们的大幸。
所以无论是淮南本地的士子,还是那些从别的藩镇千里迢迢跑过来参加科举的士子,到了此时都更加觉得参加这次科举是无比明智的选择。
结果,杨渥无意中的一番举动,反而收获了大批士子之心,即便是一些杨行密的老部下,在得知杨渥的处置方式之后,也不由感叹杨渥的仁厚不比他的父亲差,甚至许多曾经还觉得他比较严苛的官员对他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这也算是意外之喜。
回到节度使府后,杨行密听说自己儿子遇刺,顿时大怒,到了这个时候,他对杨渥可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若是失去了这个优秀的继承人,他难以想象他的基业将来还能交给谁。
所以勃然大怒的杨行密便打算对这些士子来一次大清查,不过在杨渥的劝说下最终还是罢手了。
倒不是说杨渥就不想进行清查,而是如今科举的复选只有三天时间就要开始了,如果此时大规模搞清查,肯定会影响到许多考生的发挥的,所以最好还是在暗中秘密进行调查。
当然,这件事也还给杨渥提了个醒,自此之后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极为注意自己的安全,倒是让他在以后避过了许多次刺杀。
至于这一次抓获的刺客,经过范遇的调查和审问后,发现这人竟然不是杨渥预想中的钱镠派来的人,而是北方朱全忠派来的。
这个士子本来是个货真价实的书生,这次淮南科举的消息传开后,朱全忠的人便找到了此人,以他的家人作为威胁,要他来淮南进行行刺。这也是为什么这人的行刺过程表现得如此不专业的原因。
刺客经过一番审问后,没有得到更多的消息,最后只能将其处决了事,不过范遇的人却借此机会对广陵进行了一番清查,成功破获了一个朱全忠的密探机构,这却是意外之喜。
三天后,淮南的第一次科举复选正式开始。
这一次通过初选来到广陵参加复选的士子共有五百多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淮南本地士子;在外地士子之中,又以北方来的士子居多,毕竟如今北方的开发程度还是远远高于南方的,大量士子因为出仕无门,加上北方连绵战乱而选择了南下参加这次科举。
和初选时一样,这次复选的题目也是包括了儒家经典,数科,律法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但因为初选时题目出得太难,导致大量士子都不会做,只能胡乱猜测答案,这就失去了考试的意义,所以复选时的题目难度反而下降了许多。
不过“行测”部分的难度下降了,但策论的难度却相应上升了许多。
一天之后,考试结束,和初选时一样,众多考生还是对考试结果没有半点信心,便是宋齐丘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通过。他虽然有才学,但毕竟年纪还小,在阅历见识上还有些不足,所以这次面对难度较大的策论就有些没底了。
考试完毕后,便是阅卷。不过与如今唐朝的科举阅卷方式不同的是,淮南有两项新的制度专门用来防止舞弊。
首先就是弥封制度,也就是在考生考试结束后,由专人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部分用纸糊起来,再交给考官评判。直到最后统计成绩时,才能拆封公布姓名。
第二个就是誊录制度,也就为了防止考生在试卷上书写标记、暗语的问题,在考生交完试卷后,节度使府专门雇请一批人将考卷重新誊录一遍,再交考官阅卷。
这两个制度却是杨渥参考后世制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