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新刺客列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公元前246年,韩国孱弱,惧怕秦国,遂派出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
秦国地处北方,年年干旱大灾,如果将洛水和渭水连通,修筑条直通的水道。不但促进农耕发展,灌溉关中之地,更能在军事上,有重大意义。
但郑国修渠,背后的意义却是不同。秦国太强了,韩国首当其冲,必然要消耗秦国的经济,延缓对韩的进攻。摆在众人面前的,就是这样一道难题,这条渠道,修是不修?
“郑国明着修渠,暗地里行那间谍之事,但是这条渠,我大秦必须要修。现在提出来,就是要让伯父明白,郑国来秦的目的,只给他修渠,不许他参与任何事。”嬴政认真道。
嬴傒皱眉了,言道:“既然是韩王的计谋,政儿为何不驱逐了郑国,还让他修渠呢?要知道,修这样的一条渠道,是个巨大的工程,国库的资金必须跟上,否则将延缓渠道完成之期。这么一来,国库必然跟不上,将严重限制军事的发展,其中弊大于利。”
嬴子楚也道:“这条渠不能修,只要郑国主持,国库的资金调动,无法对其隐瞒。这么大的工程,花费甚巨,非短时间可以完成。各国知道我们在家里修渠,肯定会知道资金短缺,必会对我大秦用兵,到时我们将首尾难顾,弊大于利。”
两个夺嫡的主要竞争对手,在此事上竟然行动一致,其中意思很明白,我们为了那个位置可以争,但是对秦国利益受损之事,绝对能统一思想。
嬴稷沉思片刻,询问道:“政儿,对郑国的监视是肯定的,但是这条渠,我们要不要修?大家的意见差不多,弊大于利,不能为了一条渠,限制我大秦的发展。特别是在军事上,如果我不用力,别国必来攻之。到了那时,将有亡国之危。”
抱拳对着周围作揖,嬴政义正言辞道:“此渠必须要修,大家都说弊大于利,而我却说,利大于弊!只要这条渠修成,我国的综合实力将超越任何国家,只要修了,有六大利!”
“一,北方苦寒,年年旱灾,大秦的粮食一直依赖于巴蜀,如果再扩充势力,运输粮食将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修了郑国渠,完全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此其一。”
“二,关中之地,乃踏入各国的跳板,发展水军,解决北方人不习水战之困扰,此其二。”
“三,郑国渠的开始,将麻痹列国,他们以为我大秦中计,在短时间内,不会顾虑到我国,此其三。”
“四,等他们来攻时,我们早已做好了准备,不会被动的应战。主动权在我方,可以更好的谋划,做出相应的对策,此其四。”
“五,大秦需要十年的喘息时间,国库除了应付军力上的开支,其他开支需要不了多少,不修渠干什么?钱是用来使的,修了此渠,可以让经济使用最大化,此其五。”
“六,修筑郑国渠,可以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平民除了种地,会有其他事可做,带动他们动起来,此其六。”
“政儿相信,郑国渠一旦修成,将解决了关中粮食短缺问题,我大秦人,必会拥护皇室。甚至在别国攻来时,还会自发的参军抵抗。毕竟我们修渠的目的,为的是我秦人,他们岂能让他国之人来破坏。”
“我们有六大利,完全是利大于弊,难道家里的诸位长辈,还能找出六大弊吗?”
这番话道出,让众人都沉思起来。对啊,不管你修不修渠,六国迟早会攻来,为什么不提前施行,有准备地去应对呢?关中年年旱灾,为了这个问题,已经阻碍了秦国几代君王,对外扩展的速度。
巴蜀道路崎岖,每次运输过程,都会损失半成的粮食和马车。以往对此的投入,不见得比修渠少,甚至更多。
嬴柱计算道:“如果此渠修成,哪怕关中再发生大旱,巴蜀的粮食,也可以从水路运输而来。这么算下来,成本将大减。除了齐楚两国,三晋和燕国都不习水性,可以沿河而攻,以少胜多。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对郑国的监视。”
嬴政言道:“必须派专人监视,只要告诉他,秦王同意修渠,但是其他人反对。郑国不会多想,他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修渠,延缓我国对韩国的攻击。这条渠,他不修也得修,甚至可以私下派人告诉他,如果此渠不修,秦国马上就会对韩开战。”
商公大笑道:“好计谋,如果我是郑国,肯定全力修渠,不会懈怠分毫。就算想反对,韩王也不会同意,以后的日子里,就要对国库的流动,把握好... -->>
公元前246年,韩国孱弱,惧怕秦国,遂派出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
秦国地处北方,年年干旱大灾,如果将洛水和渭水连通,修筑条直通的水道。不但促进农耕发展,灌溉关中之地,更能在军事上,有重大意义。
但郑国修渠,背后的意义却是不同。秦国太强了,韩国首当其冲,必然要消耗秦国的经济,延缓对韩的进攻。摆在众人面前的,就是这样一道难题,这条渠道,修是不修?
“郑国明着修渠,暗地里行那间谍之事,但是这条渠,我大秦必须要修。现在提出来,就是要让伯父明白,郑国来秦的目的,只给他修渠,不许他参与任何事。”嬴政认真道。
嬴傒皱眉了,言道:“既然是韩王的计谋,政儿为何不驱逐了郑国,还让他修渠呢?要知道,修这样的一条渠道,是个巨大的工程,国库的资金必须跟上,否则将延缓渠道完成之期。这么一来,国库必然跟不上,将严重限制军事的发展,其中弊大于利。”
嬴子楚也道:“这条渠不能修,只要郑国主持,国库的资金调动,无法对其隐瞒。这么大的工程,花费甚巨,非短时间可以完成。各国知道我们在家里修渠,肯定会知道资金短缺,必会对我大秦用兵,到时我们将首尾难顾,弊大于利。”
两个夺嫡的主要竞争对手,在此事上竟然行动一致,其中意思很明白,我们为了那个位置可以争,但是对秦国利益受损之事,绝对能统一思想。
嬴稷沉思片刻,询问道:“政儿,对郑国的监视是肯定的,但是这条渠,我们要不要修?大家的意见差不多,弊大于利,不能为了一条渠,限制我大秦的发展。特别是在军事上,如果我不用力,别国必来攻之。到了那时,将有亡国之危。”
抱拳对着周围作揖,嬴政义正言辞道:“此渠必须要修,大家都说弊大于利,而我却说,利大于弊!只要这条渠修成,我国的综合实力将超越任何国家,只要修了,有六大利!”
“一,北方苦寒,年年旱灾,大秦的粮食一直依赖于巴蜀,如果再扩充势力,运输粮食将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修了郑国渠,完全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此其一。”
“二,关中之地,乃踏入各国的跳板,发展水军,解决北方人不习水战之困扰,此其二。”
“三,郑国渠的开始,将麻痹列国,他们以为我大秦中计,在短时间内,不会顾虑到我国,此其三。”
“四,等他们来攻时,我们早已做好了准备,不会被动的应战。主动权在我方,可以更好的谋划,做出相应的对策,此其四。”
“五,大秦需要十年的喘息时间,国库除了应付军力上的开支,其他开支需要不了多少,不修渠干什么?钱是用来使的,修了此渠,可以让经济使用最大化,此其五。”
“六,修筑郑国渠,可以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平民除了种地,会有其他事可做,带动他们动起来,此其六。”
“政儿相信,郑国渠一旦修成,将解决了关中粮食短缺问题,我大秦人,必会拥护皇室。甚至在别国攻来时,还会自发的参军抵抗。毕竟我们修渠的目的,为的是我秦人,他们岂能让他国之人来破坏。”
“我们有六大利,完全是利大于弊,难道家里的诸位长辈,还能找出六大弊吗?”
这番话道出,让众人都沉思起来。对啊,不管你修不修渠,六国迟早会攻来,为什么不提前施行,有准备地去应对呢?关中年年旱灾,为了这个问题,已经阻碍了秦国几代君王,对外扩展的速度。
巴蜀道路崎岖,每次运输过程,都会损失半成的粮食和马车。以往对此的投入,不见得比修渠少,甚至更多。
嬴柱计算道:“如果此渠修成,哪怕关中再发生大旱,巴蜀的粮食,也可以从水路运输而来。这么算下来,成本将大减。除了齐楚两国,三晋和燕国都不习水性,可以沿河而攻,以少胜多。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对郑国的监视。”
嬴政言道:“必须派专人监视,只要告诉他,秦王同意修渠,但是其他人反对。郑国不会多想,他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修渠,延缓我国对韩国的攻击。这条渠,他不修也得修,甚至可以私下派人告诉他,如果此渠不修,秦国马上就会对韩开战。”
商公大笑道:“好计谋,如果我是郑国,肯定全力修渠,不会懈怠分毫。就算想反对,韩王也不会同意,以后的日子里,就要对国库的流动,把握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