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济水一(2) (2/2)
奇书网 www.qishuwu.cc,水经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济水又东迳封丘县南,又东迳大梁城北,又东,迳仓垣城,又东,迳小黄县之故城北。县有黄亭近济,黄水出焉,又谓之曰黄沟。县故阳武之东黄乡也,故因水以名县。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天下平定,乃使使者,以梓宫招魂幽野。于是丹蛇自水濯洗,入于梓宫,其浴处有遗发焉,故谥曰昭灵夫人,因作寝以宁神也。济水又东,迳东昏县故城北,阳武县之户牖乡矣。汉丞相陈平家焉。平少为社宰,以善均肉称,今民祠其社。平有功于高祖,封户牖侯。是后置东昬县也。王莽改曰东明矣。
济水又东,迳济阳县故城南,故武父城也,城在济水之阳,故以为名,王莽改之曰济前者也。光武生济阳宫,光明照室,即其处也。《东观汉记》曰:光武以建平元年生于济阳县,是岁,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大于凡禾,县界大熟,因名曰秀。
又东过封丘县北。
北济也,自荥泽东迳荥阳卷县之武修亭南,《春秋左传·成公十年》,郑子然盟于修泽者也,郑地矣。杜预曰:卷东有武修亭。济水又东,迳原武县故城南,《春秋》之原圃也。《穆天子传》曰:祭父自圃郑来谒(天子)。夏庚午,天子饮于洧上,乃遣祭父如圃郑,是也。王莽之原恒矣。
济渎又东迳阳武县故城北。又东绝长城,魏筑也。按《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龙贾率师筑长城於西边。自亥谷以南,郑所城矣。《竹书》云:是梁惠王十五年筑也。《郡国志》曰:长城自卷迳阳武到密者是矣。济渎又东,迳酸枣县之乌巢泽,泽北有故市亭。《晋太康地记》曰:泽在酸枣之东南,昔曹太祖纳许攸之策,破袁绍军处也。济渎又东,迳封丘县北,南燕县之延乡也,其在《春秋》为长丘焉。应劭曰:《左传》,宋败狄于长丘,获长狄缘斯,是也。汉高帝封翟旴为侯国。濮水出焉。
济渎又东,迳大梁城之赤亭北,而东注。
又东过平丘县南。
北济也,县故卫地也。《春秋·鲁昭公十三年》,诸侯盟於平丘,是也。县有临济亭,田儋死处也。又有曲济亭,皆临侧济水者。
又东过济阳县北。
北济也,自武父城北,阚骃曰:在县西北,郑邑也。东迳济阳县故城北。圈称《陈留风俗传》曰:县故宋地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年,城济阳。
汉景帝中六年,封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应昭曰:济川,今陈留济阳县是也。
又东过冤朐县南。
又东过定陶县南。
南济也。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东迳戎城北。《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杜预曰: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是也。
济水又东北,菏水东出焉。
济水又东北,迳冤朐县故城南。吕后元年,封楚元王子刘执为侯国。王莽之济平亭也。济水又东,迳秦相魏冉冢南。冉,秦宣太后弟也,代客卿寿烛为相,封于穰,益封于陶,号曰穰侯。富于王室,范睢说秦,秦王悟其擅权,免相,就封,出关,辎重千乘,卒于陶而因葬焉。世谓之安平陵,墓南崩碑尚存。
济水又东北,迳定陶恭王陵南,汉哀帝父也。帝即位,母丁太后建平二年崩。
上曰:宜起陵于恭皇之园。遂葬定陶,贵震山东。王莽秉政,贬号丁姬,开其椁户,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灭,乃得入,烧燔椁中器物。公卿遣子弟及诸生、四夷十馀万人,操持作具,助将作掘平共王母傅太后坟,及丁姬冢,二旬皆平。莽又周棘其处,以为世戒云。时有群燕数千,衔土投于丁姬竁中,今其坟冢,巍然尚秀,隅阿相承,列郭数周,面开重门。南门内,夹道有崩碑二所,世尚谓之丁昭仪墓,又谓之长隧陵,盖所毁者,傅太后陵耳。丁姬坟墓,事与书违,不甚过毁,未必一如史说也。坟南,魏济阴郡治也,世谓之左城,亦名之曰葬城,盖恭王之陵寝也。
济水又东北,迳定陶县故城南,侧城东注也。县故三鬷国也。汤追桀,伐三鬷,即此。周武王封弟叔振铎之邑,故曹国也。汉宣帝甘露二年,更济阴为定陶国。王莽之济平也。战国之世,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变姓名,寓之于陶,为朱公。以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之所交易也。治产数千金,富好行德,子孙修业,遂致巨万,故言富者,皆曰陶朱公也。
又屈从县东北流。
南济也。又东北,右合河水,水上承济水,于济阳县东,世谓之五丈沟。又东,迳陶丘北,《地理志》曰:《禹贡》定陶西南有陶丘。陶丘亭在南,墨子以为釜丘也。《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九年,薛侯来会王於釜丘者也。《尚书》所谓导济水自陶丘北,谓此也。菏水东北,出於定陶县,北,屈,左合氾水。氾水西分济渎,东北迳济阴郡南。《尔雅》曰:济别为濋。吕忱曰:水决复入为氾,广异名也。氾水又东,合於河渎。昔汉高祖既定天下,既帝位於定陶泛水之阳。
张晏曰:泛水在济阴界,取其泛爱弘大而润下也。泛水之名,于是乎在矣。河水又东北,迳定陶县南,又东北,右合黄水枝渠,渠上承黄沟。东北合河,而北注济渎也。
sp; 济水又东迳封丘县南,又东迳大梁城北,又东,迳仓垣城,又东,迳小黄县之故城北。县有黄亭近济,黄水出焉,又谓之曰黄沟。县故阳武之东黄乡也,故因水以名县。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天下平定,乃使使者,以梓宫招魂幽野。于是丹蛇自水濯洗,入于梓宫,其浴处有遗发焉,故谥曰昭灵夫人,因作寝以宁神也。济水又东,迳东昏县故城北,阳武县之户牖乡矣。汉丞相陈平家焉。平少为社宰,以善均肉称,今民祠其社。平有功于高祖,封户牖侯。是后置东昬县也。王莽改曰东明矣。
济水又东,迳济阳县故城南,故武父城也,城在济水之阳,故以为名,王莽改之曰济前者也。光武生济阳宫,光明照室,即其处也。《东观汉记》曰:光武以建平元年生于济阳县,是岁,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大于凡禾,县界大熟,因名曰秀。
又东过封丘县北。
北济也,自荥泽东迳荥阳卷县之武修亭南,《春秋左传·成公十年》,郑子然盟于修泽者也,郑地矣。杜预曰:卷东有武修亭。济水又东,迳原武县故城南,《春秋》之原圃也。《穆天子传》曰:祭父自圃郑来谒(天子)。夏庚午,天子饮于洧上,乃遣祭父如圃郑,是也。王莽之原恒矣。
济渎又东迳阳武县故城北。又东绝长城,魏筑也。按《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龙贾率师筑长城於西边。自亥谷以南,郑所城矣。《竹书》云:是梁惠王十五年筑也。《郡国志》曰:长城自卷迳阳武到密者是矣。济渎又东,迳酸枣县之乌巢泽,泽北有故市亭。《晋太康地记》曰:泽在酸枣之东南,昔曹太祖纳许攸之策,破袁绍军处也。济渎又东,迳封丘县北,南燕县之延乡也,其在《春秋》为长丘焉。应劭曰:《左传》,宋败狄于长丘,获长狄缘斯,是也。汉高帝封翟旴为侯国。濮水出焉。
济渎又东,迳大梁城之赤亭北,而东注。
又东过平丘县南。
北济也,县故卫地也。《春秋·鲁昭公十三年》,诸侯盟於平丘,是也。县有临济亭,田儋死处也。又有曲济亭,皆临侧济水者。
又东过济阳县北。
北济也,自武父城北,阚骃曰:在县西北,郑邑也。东迳济阳县故城北。圈称《陈留风俗传》曰:县故宋地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年,城济阳。
汉景帝中六年,封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应昭曰:济川,今陈留济阳县是也。
又东过冤朐县南。
又东过定陶县南。
南济也。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东迳戎城北。《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杜预曰: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是也。
济水又东北,菏水东出焉。
济水又东北,迳冤朐县故城南。吕后元年,封楚元王子刘执为侯国。王莽之济平亭也。济水又东,迳秦相魏冉冢南。冉,秦宣太后弟也,代客卿寿烛为相,封于穰,益封于陶,号曰穰侯。富于王室,范睢说秦,秦王悟其擅权,免相,就封,出关,辎重千乘,卒于陶而因葬焉。世谓之安平陵,墓南崩碑尚存。
济水又东北,迳定陶恭王陵南,汉哀帝父也。帝即位,母丁太后建平二年崩。
上曰:宜起陵于恭皇之园。遂葬定陶,贵震山东。王莽秉政,贬号丁姬,开其椁户,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灭,乃得入,烧燔椁中器物。公卿遣子弟及诸生、四夷十馀万人,操持作具,助将作掘平共王母傅太后坟,及丁姬冢,二旬皆平。莽又周棘其处,以为世戒云。时有群燕数千,衔土投于丁姬竁中,今其坟冢,巍然尚秀,隅阿相承,列郭数周,面开重门。南门内,夹道有崩碑二所,世尚谓之丁昭仪墓,又谓之长隧陵,盖所毁者,傅太后陵耳。丁姬坟墓,事与书违,不甚过毁,未必一如史说也。坟南,魏济阴郡治也,世谓之左城,亦名之曰葬城,盖恭王之陵寝也。
济水又东北,迳定陶县故城南,侧城东注也。县故三鬷国也。汤追桀,伐三鬷,即此。周武王封弟叔振铎之邑,故曹国也。汉宣帝甘露二年,更济阴为定陶国。王莽之济平也。战国之世,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变姓名,寓之于陶,为朱公。以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之所交易也。治产数千金,富好行德,子孙修业,遂致巨万,故言富者,皆曰陶朱公也。
又屈从县东北流。
南济也。又东北,右合河水,水上承济水,于济阳县东,世谓之五丈沟。又东,迳陶丘北,《地理志》曰:《禹贡》定陶西南有陶丘。陶丘亭在南,墨子以为釜丘也。《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九年,薛侯来会王於釜丘者也。《尚书》所谓导济水自陶丘北,谓此也。菏水东北,出於定陶县,北,屈,左合氾水。氾水西分济渎,东北迳济阴郡南。《尔雅》曰:济别为濋。吕忱曰:水决复入为氾,广异名也。氾水又东,合於河渎。昔汉高祖既定天下,既帝位於定陶泛水之阳。
张晏曰:泛水在济阴界,取其泛爱弘大而润下也。泛水之名,于是乎在矣。河水又东北,迳定陶县南,又东北,右合黄水枝渠,渠上承黄沟。东北合河,而北注济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