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帝王师:刘伯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r />
588年,北方新兴的隋朝五十一万大军兵临长江。陈朝守军听说隋军就要打过来了,都很紧张,急忙上报给朝廷。当时,恰好一股隋军乘船从长江上游而下进攻建康(今江苏南京),在途中遇到了点困难。一听这个消息,陈后主就底气十足地对身边的大臣说:“这帮人就是自己吓唬自己,隋军这不遇到困难了吗?我早就说过,建康这个地方是王气所在,你看以前北朝的军队来过多少次,哪次不是大败而归?”
一个马屁精说:“长江天堑,自古以来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他们以为隋军能飞过来吗?这完全就是将军们为了贪功谎报军情嘛!”于是,陈叔宝恢复享乐,继续饮酒作诗,继续歌舞升平。
不过,“王气”也长了一对势利眼,当它发现陈后主丝毫不能打起精神时,就“投靠”了隋朝。公元589年,隋军成功突破陈军的长江封锁,一举攻下南京城,将陈后主活捉,陈朝灭亡。
刘伯温用这个典故其实就是在评价元顺帝是个和陈叔宝一样的人物,浑然不觉即将到来的危机,即使知道,也不想去勇敢面对。
据说,元顺帝在得知东南大乱后,对身边的番僧说:“这些人真是不自量力,他们就不会拿来历史书读一读吗?当年南宋几十万正规军都被我们消灭了,他们这群乌合之众能起什么风浪?”
番僧说:“您的见识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元顺帝后来又说:“东南一小群强盗,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后东南方面的事情不要来烦我,谁敢来报告东南战事,我就宰了他。”
刘伯温说,这就是掩耳盗铃。不过,这招的确很有效,后来,元顺帝听到的都是这样一些消息:东南那些小强盗们就快被捉了。
从史学家的角度来看元顺帝,其实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特别是他初政时,做了很多政治上开明的举措。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恢复了被权臣伯颜废除的科举制,还平反了诸多冤狱,开马禁、为农民减负,放宽政策。这些都值得肯定,但问题是,元顺帝是个半截皇帝,到后来就沉迷在他的事事无碍室中了。
从这一点来看,元顺帝又被“无忧天子”附体,为他的灭亡加了双保险。
元顺帝的“无忧”其实已到了“没心没肺”的境界,他的老爹元明宗被刺,他上台后,不但不想着为老爹报仇,反而还把老爹的牌位迁出了太庙。刘伯温特意写了首《走马引》来讽刺元顺帝这一至高境界:
天冥冥,云蒙蒙,当天白日中贯虹。
壮士拔剑出门去,手提仇头掷草中。
掷草中,血漉漉,追兵夜至深谷伏。
精诚感天天心哀,太一乃遣天马从天来,挥霍雷电扬风埃。
壮士呼,天马驰,横行白昼,吏不敢窥。
戴天之耻,自古有必报,天地亦与相扶持。
夫差徒能不忘而报越,栖于会稽又纵之。
始知壮士独无愧,鲁庄嵇绍何以为人为!
我们能从这首诗歌中看出,刘伯温塑造了一个把敌人的头颅扔到草丛中喂狗的复仇侠客的形象,其实也就是在讥讽元顺帝不复仇的猥琐与卑陋。
现在,我们依稀能看到一个没心没肺的元王朝最高领导人的形象,从他的眼中看出去,世界一片和平,鸽子在空中飞舞,蒙汉百姓们手托着橄榄枝唱着和平之歌。但绕过他的眼睛,向他的后面看去就会发现,整个中国已沉浸在血泊之中。没有一处太平无事,元王朝的大厦在风雨飘摇中摇摇欲坠。站在太空中,你会发现,这座大厦正在受万有引力的作用,准备从地球上掉下来。
而给它引力的正是那个奇丑无比的朱元璋。
谁是朱元璋
刘伯温1359年回老家写《郁离子》时,他的老家还未遭战火,人人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稳快乐日子,如果非要在青田县找出一个不快乐的人,那这个人肯定就是刘伯温。
刘伯温不快乐的原因很简单,壮志难酬,国家不保。但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由于多年以来的不得志,他的志向已被消磨殆尽。一个人心中没有光芒,就如身在漆黑的旷野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那种迷茫空虚的感觉是一种旷日持久的心灵虚脱。没有任何理想,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后都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就是他在专心撰写《郁离子》时,那种不能自已的内心苦楚也如蟒蛇般,把他缠得越来越紧。每当他愣神时,他的弟弟刘陛就会摸到他耳边,突然大吼一声,把他从空虚烦躁的苦海中拯救出来。但很快,刘伯温又不由自主地沉浸到心灵的苦海中了。在1359年,他唯一的寄托恐怕只有两件事,或者说,只有两件事才能让他提起一丁点兴趣来。第一件事是《郁离子》,第二件事则是他的几百人武装。
他对这支武装偶尔会很用心,因为他的老乡们会偶尔看到他在练兵,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所以,这支武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过的不是军旅岁月,而是农夫生活。刘伯温家并不富裕,即便是他弟弟也要亲自下地劳作,让这样的家庭养活一支小军队,实在是太为难了。所以,这支军队的士兵们就在青田担起了短工的职责,目的当然很直接:先不要被饿死,然后……其实,就没有然后了。他们和刘伯温一样,也没有目标,更没有理想,走一步算一步,活一天是一天。
乱世时,如果真能有一支忠心耿耿的军队,那就是发家致富的本钱。但刘伯温对这个本钱视而不见,有一位从处州来的朋友看他如枯木死灰般地活着,就指点他说:“以您这横溢的才华,又有这样一支像样的武装,完全可以走出青田,大展拳脚。恐怕到那时,方国珍那厮都要让你三分呢!”
刘伯温瞥了朋友一眼,极端严肃地说:“我平生最恨的就是方国珍、张士诚、徐寿辉这些混账,你让我效仿他们,和让我去死有什么分别?”
朋友轻忽地一笑,说:“你呀,消息太闭塞。现在的南中国,方国珍、张士诚、徐寿辉固然名声在外,但还有个后起之秀,极为耀眼。”
刘伯温对这个后起之秀没有兴趣,但正如百无聊赖的人想要找点谈资一样,就随口问道:“谁?”
朋友回答:“朱元璋。”
刘伯温懒懒地又问:“朱元璋是谁?”
朋友回答:“刘福通手下的一位元帅,如今正在应天(今江苏南京)自称吴国公,运筹帷幄呢。”
刘伯温“哦”了一声。
朋友说:“这个人非比寻常,从各处得来的消息说,他和其他叛乱者截然不同,每攻下一城,都先进行安抚政策,从不滥杀。他的部队军纪严明,手下谋略之士车载斗量,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刘伯温又“哦”了一声,忽然就问:“这个朱元璋是怎么冒出来的?”
刘伯温不知道朱元璋,并不是刘伯温消息闭塞。在他离开处州回老家之前,南中国的革命家们已全部登场。他之所以不知道朱元璋,是因为朱元璋的发迹速度太快,甚至跑在了光阴的前面。
刘伯温在石门洞偶得天书的1328年,朱元璋降生于濠州钟离孤庄村(今安徽凤阳)。他睁开眼的刹那,便看到几个脑袋正在端详他。三个极为年轻的男孩的脑袋,那是他三个哥哥;两张清秀幼稚的脸,那是他两个姐姐;还有一张满是皱纹的脸,沧桑凄苦,正对着他唉声叹气。这就是他的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还有他老爹。
此时,他还不叫朱元璋,而是叫朱重八。关于朱重八和前面我们提到过的张士诚的原名张九四,有一点需要补充:
r />
588年,北方新兴的隋朝五十一万大军兵临长江。陈朝守军听说隋军就要打过来了,都很紧张,急忙上报给朝廷。当时,恰好一股隋军乘船从长江上游而下进攻建康(今江苏南京),在途中遇到了点困难。一听这个消息,陈后主就底气十足地对身边的大臣说:“这帮人就是自己吓唬自己,隋军这不遇到困难了吗?我早就说过,建康这个地方是王气所在,你看以前北朝的军队来过多少次,哪次不是大败而归?”
一个马屁精说:“长江天堑,自古以来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他们以为隋军能飞过来吗?这完全就是将军们为了贪功谎报军情嘛!”于是,陈叔宝恢复享乐,继续饮酒作诗,继续歌舞升平。
不过,“王气”也长了一对势利眼,当它发现陈后主丝毫不能打起精神时,就“投靠”了隋朝。公元589年,隋军成功突破陈军的长江封锁,一举攻下南京城,将陈后主活捉,陈朝灭亡。
刘伯温用这个典故其实就是在评价元顺帝是个和陈叔宝一样的人物,浑然不觉即将到来的危机,即使知道,也不想去勇敢面对。
据说,元顺帝在得知东南大乱后,对身边的番僧说:“这些人真是不自量力,他们就不会拿来历史书读一读吗?当年南宋几十万正规军都被我们消灭了,他们这群乌合之众能起什么风浪?”
番僧说:“您的见识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元顺帝后来又说:“东南一小群强盗,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后东南方面的事情不要来烦我,谁敢来报告东南战事,我就宰了他。”
刘伯温说,这就是掩耳盗铃。不过,这招的确很有效,后来,元顺帝听到的都是这样一些消息:东南那些小强盗们就快被捉了。
从史学家的角度来看元顺帝,其实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特别是他初政时,做了很多政治上开明的举措。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恢复了被权臣伯颜废除的科举制,还平反了诸多冤狱,开马禁、为农民减负,放宽政策。这些都值得肯定,但问题是,元顺帝是个半截皇帝,到后来就沉迷在他的事事无碍室中了。
从这一点来看,元顺帝又被“无忧天子”附体,为他的灭亡加了双保险。
元顺帝的“无忧”其实已到了“没心没肺”的境界,他的老爹元明宗被刺,他上台后,不但不想着为老爹报仇,反而还把老爹的牌位迁出了太庙。刘伯温特意写了首《走马引》来讽刺元顺帝这一至高境界:
天冥冥,云蒙蒙,当天白日中贯虹。
壮士拔剑出门去,手提仇头掷草中。
掷草中,血漉漉,追兵夜至深谷伏。
精诚感天天心哀,太一乃遣天马从天来,挥霍雷电扬风埃。
壮士呼,天马驰,横行白昼,吏不敢窥。
戴天之耻,自古有必报,天地亦与相扶持。
夫差徒能不忘而报越,栖于会稽又纵之。
始知壮士独无愧,鲁庄嵇绍何以为人为!
我们能从这首诗歌中看出,刘伯温塑造了一个把敌人的头颅扔到草丛中喂狗的复仇侠客的形象,其实也就是在讥讽元顺帝不复仇的猥琐与卑陋。
现在,我们依稀能看到一个没心没肺的元王朝最高领导人的形象,从他的眼中看出去,世界一片和平,鸽子在空中飞舞,蒙汉百姓们手托着橄榄枝唱着和平之歌。但绕过他的眼睛,向他的后面看去就会发现,整个中国已沉浸在血泊之中。没有一处太平无事,元王朝的大厦在风雨飘摇中摇摇欲坠。站在太空中,你会发现,这座大厦正在受万有引力的作用,准备从地球上掉下来。
而给它引力的正是那个奇丑无比的朱元璋。
谁是朱元璋
刘伯温1359年回老家写《郁离子》时,他的老家还未遭战火,人人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稳快乐日子,如果非要在青田县找出一个不快乐的人,那这个人肯定就是刘伯温。
刘伯温不快乐的原因很简单,壮志难酬,国家不保。但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由于多年以来的不得志,他的志向已被消磨殆尽。一个人心中没有光芒,就如身在漆黑的旷野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那种迷茫空虚的感觉是一种旷日持久的心灵虚脱。没有任何理想,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后都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就是他在专心撰写《郁离子》时,那种不能自已的内心苦楚也如蟒蛇般,把他缠得越来越紧。每当他愣神时,他的弟弟刘陛就会摸到他耳边,突然大吼一声,把他从空虚烦躁的苦海中拯救出来。但很快,刘伯温又不由自主地沉浸到心灵的苦海中了。在1359年,他唯一的寄托恐怕只有两件事,或者说,只有两件事才能让他提起一丁点兴趣来。第一件事是《郁离子》,第二件事则是他的几百人武装。
他对这支武装偶尔会很用心,因为他的老乡们会偶尔看到他在练兵,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所以,这支武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过的不是军旅岁月,而是农夫生活。刘伯温家并不富裕,即便是他弟弟也要亲自下地劳作,让这样的家庭养活一支小军队,实在是太为难了。所以,这支军队的士兵们就在青田担起了短工的职责,目的当然很直接:先不要被饿死,然后……其实,就没有然后了。他们和刘伯温一样,也没有目标,更没有理想,走一步算一步,活一天是一天。
乱世时,如果真能有一支忠心耿耿的军队,那就是发家致富的本钱。但刘伯温对这个本钱视而不见,有一位从处州来的朋友看他如枯木死灰般地活着,就指点他说:“以您这横溢的才华,又有这样一支像样的武装,完全可以走出青田,大展拳脚。恐怕到那时,方国珍那厮都要让你三分呢!”
刘伯温瞥了朋友一眼,极端严肃地说:“我平生最恨的就是方国珍、张士诚、徐寿辉这些混账,你让我效仿他们,和让我去死有什么分别?”
朋友轻忽地一笑,说:“你呀,消息太闭塞。现在的南中国,方国珍、张士诚、徐寿辉固然名声在外,但还有个后起之秀,极为耀眼。”
刘伯温对这个后起之秀没有兴趣,但正如百无聊赖的人想要找点谈资一样,就随口问道:“谁?”
朋友回答:“朱元璋。”
刘伯温懒懒地又问:“朱元璋是谁?”
朋友回答:“刘福通手下的一位元帅,如今正在应天(今江苏南京)自称吴国公,运筹帷幄呢。”
刘伯温“哦”了一声。
朋友说:“这个人非比寻常,从各处得来的消息说,他和其他叛乱者截然不同,每攻下一城,都先进行安抚政策,从不滥杀。他的部队军纪严明,手下谋略之士车载斗量,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刘伯温又“哦”了一声,忽然就问:“这个朱元璋是怎么冒出来的?”
刘伯温不知道朱元璋,并不是刘伯温消息闭塞。在他离开处州回老家之前,南中国的革命家们已全部登场。他之所以不知道朱元璋,是因为朱元璋的发迹速度太快,甚至跑在了光阴的前面。
刘伯温在石门洞偶得天书的1328年,朱元璋降生于濠州钟离孤庄村(今安徽凤阳)。他睁开眼的刹那,便看到几个脑袋正在端详他。三个极为年轻的男孩的脑袋,那是他三个哥哥;两张清秀幼稚的脸,那是他两个姐姐;还有一张满是皱纹的脸,沧桑凄苦,正对着他唉声叹气。这就是他的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还有他老爹。
此时,他还不叫朱元璋,而是叫朱重八。关于朱重八和前面我们提到过的张士诚的原名张九四,有一点需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