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日月当空照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之前,崇祯皇帝封赏了静乐之战的有功将士,但是对于收降的大量俘虏,却没有做出具体的安排,只是责令孙传庭等人督促贼军降卒大兴土木,修堡筑城,以利今后大军驻屯攻守。
然而对于收降的那些贼军俘虏,不管是孙传庭还是王嘉徵,又或者是知道了情况的李邦华,都是有着不同看法的。
岚县之屠、静乐之屠的罪魁祸首,主要是马守应的回回营,而这一次收降的回回营木速蛮就有两千多人。
对这些人的处置,自然不能与投降的汉人乱民一样,十一抽杀也抵消不了他们犯下的罪孽。
更何况,这些人与大明治下的汉民不同,他们并不认同自身为华夏,念番经,信番教,风俗习惯自成一体,留在西北则为祸西北,流放东南则为祸东南,不若就地斩首了事,也可以永除后患。
对于孙传庭、王嘉徵乃至李邦华这样的儒家士大夫而言,可能很多政治上的观点不一样,但是他们在华夷之辩的问题上,特别是在对待夷教的问题上,那是出奇的一致。
这一次,十字坡和静乐城重修堡垒接近尾声,孙传庭、王嘉徵在李邦华离开灵石、西进石口之前,就联名向李邦华提出了分别处置的意见,所以李邦华也就一并请示了。
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当然没有别的想法,所以这次就趁机同意了他们的提议,毕竟西北的木速蛮问题,是早晚要解决的。
五天之后的一个傍晚时分,崇祯皇帝的旨意送达山西军前,不过此时山西剿贼一线的形势,已经再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且说刘国能率领剩下的喽啰投降官军的第二天上午,李邦华就在刘国能原来大营里的中军大帐召集了麾下的众将议事。
刘国能向李邦华、卢象升等人报告了流贼主力的位置与分布,以及王嘉胤、王二等人神南峪的最新情况。
李邦华听完了刘国能的说法,然后让人带来了被刘国能作为投名状献出来的王嘉胤妻弟张立位,又从张立位的口中进一步了解了神南峪的情况,同时也算是当面确认了刘国能所说的虚实。
刘国能这次诚心归降,自然没有任何隐瞒的必要,当初张立位怎么告诉他的,他自然怎么说出来。
此时,李邦华等人拿着张立位的一番话相互印证,也算是信任了刘国能的诚意。
对刘国能来说,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想法,当然不可能没有。
但凡做了贼的,都有这个想法,这是人之常情。
而刘国能若要投降,眼前这位大明的宰辅阁臣李邦华,岂不是他能够遇到的最好的一个投降对象?
向一个小官投降,自己的下场最终如何,不好确定,但是向这位大明的当朝宰辅投降,就不会有那样的忧虑了。
毕竟当朝宰辅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言九鼎的大人物了!
刘国能之所以选择干脆投降李邦华,其中当然就有这样的考虑在内。
刘国能属于陕北米脂的地主豪强,他的出身,就决定了他与其他那些逃卒山贼流民出身的人不同。
那些人造反,属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还赚一个。
而他正是属于穿鞋的,当跟着那些流贼们杀大户吃大户,甚至是睡大户的妻女之时,他也曾经想过,他的那些隐姓埋名留在陕北老家的妻妾家人,此时此刻会不会也在被别的流贼这么糟蹋着。
/>
之前,崇祯皇帝封赏了静乐之战的有功将士,但是对于收降的大量俘虏,却没有做出具体的安排,只是责令孙传庭等人督促贼军降卒大兴土木,修堡筑城,以利今后大军驻屯攻守。
然而对于收降的那些贼军俘虏,不管是孙传庭还是王嘉徵,又或者是知道了情况的李邦华,都是有着不同看法的。
岚县之屠、静乐之屠的罪魁祸首,主要是马守应的回回营,而这一次收降的回回营木速蛮就有两千多人。
对这些人的处置,自然不能与投降的汉人乱民一样,十一抽杀也抵消不了他们犯下的罪孽。
更何况,这些人与大明治下的汉民不同,他们并不认同自身为华夏,念番经,信番教,风俗习惯自成一体,留在西北则为祸西北,流放东南则为祸东南,不若就地斩首了事,也可以永除后患。
对于孙传庭、王嘉徵乃至李邦华这样的儒家士大夫而言,可能很多政治上的观点不一样,但是他们在华夷之辩的问题上,特别是在对待夷教的问题上,那是出奇的一致。
这一次,十字坡和静乐城重修堡垒接近尾声,孙传庭、王嘉徵在李邦华离开灵石、西进石口之前,就联名向李邦华提出了分别处置的意见,所以李邦华也就一并请示了。
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当然没有别的想法,所以这次就趁机同意了他们的提议,毕竟西北的木速蛮问题,是早晚要解决的。
五天之后的一个傍晚时分,崇祯皇帝的旨意送达山西军前,不过此时山西剿贼一线的形势,已经再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且说刘国能率领剩下的喽啰投降官军的第二天上午,李邦华就在刘国能原来大营里的中军大帐召集了麾下的众将议事。
刘国能向李邦华、卢象升等人报告了流贼主力的位置与分布,以及王嘉胤、王二等人神南峪的最新情况。
李邦华听完了刘国能的说法,然后让人带来了被刘国能作为投名状献出来的王嘉胤妻弟张立位,又从张立位的口中进一步了解了神南峪的情况,同时也算是当面确认了刘国能所说的虚实。
刘国能这次诚心归降,自然没有任何隐瞒的必要,当初张立位怎么告诉他的,他自然怎么说出来。
此时,李邦华等人拿着张立位的一番话相互印证,也算是信任了刘国能的诚意。
对刘国能来说,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想法,当然不可能没有。
但凡做了贼的,都有这个想法,这是人之常情。
而刘国能若要投降,眼前这位大明的宰辅阁臣李邦华,岂不是他能够遇到的最好的一个投降对象?
向一个小官投降,自己的下场最终如何,不好确定,但是向这位大明的当朝宰辅投降,就不会有那样的忧虑了。
毕竟当朝宰辅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言九鼎的大人物了!
刘国能之所以选择干脆投降李邦华,其中当然就有这样的考虑在内。
刘国能属于陕北米脂的地主豪强,他的出身,就决定了他与其他那些逃卒山贼流民出身的人不同。
那些人造反,属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还赚一个。
而他正是属于穿鞋的,当跟着那些流贼们杀大户吃大户,甚至是睡大户的妻女之时,他也曾经想过,他的那些隐姓埋名留在陕北老家的妻妾家人,此时此刻会不会也在被别的流贼这么糟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