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www.qishuwu.cc,日月当空照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蒲州知州刘令誉被钟得五等人带着圣旨抓捕之后,就地处斩,其身在蒲州的家人亲眷也都被锦衣卫带走,预备交给正在河南募兵的李信,将他们充军旅顺。
而新任的蒲州知州史可法,也正在赶来蒲州的路上。
崇祯元年恩科的状元公史可法,自到翰林院任职之后,眼看着此前的好友牛聚明、李信,甚至翰林院的同僚张溥,一个个都干出了一番事业,心中早就按耐不住了,一再上书自请外任,不远再在翰林院当个花瓶一样的闲官。
既然如此,崇祯皇帝自然也没有不同意的道理,为了让他给朝中那些不愿离京外任的清流们做个榜样,崇祯皇帝这一次,直接将他任命为蒲州的知州。
京官外任通常要提拔一级,这一次,崇祯皇帝将史可法提拔了两级,从一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直接提拔为正五品的蒲州知州。
对于山西剿贼前线的一系列安排和调整结束之后,崇祯皇帝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明末的各种乱象简直是多如牛毛,即便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若是事事关心、事事关注的话,也迟早会如同历史上原本的那位一样,累个半死,也一样是徒劳无功。
就在山西境内的贼乱告一段落的同时,远远岭南的广东也爆发了苗瑶民乱,居住山中的苗瑶乱民们,推举了一个名叫陈万的人为首领,在粤北连平、韶关等地占山为王。
对此,崇祯皇帝除了下旨两广总督王之臣召集兵马平乱之外,真是焦头烂额,毫无办法。
根据王之臣和锦衣卫南镇抚司的奏报,这一次的粤北民乱居然与广东的开海通商也有关联。
这个名叫陈万的人,是粤北连平一个世世代代依靠种蓝、制蓝(一种染料)为生的种蓝制靛业行会的会首。
蓝,是一种染料,俗称染草,过去主要是用来制作染布使用的靛蓝色染料。
过去广东一带乃至南方需要的蓝靛染料,多数都是由这些居住在山上的苗族、瑶族人制取收售,是广州、佛山等地染布业的唯一蓝靛来源。
可是随着两广总督王之臣在广东雷厉风行地大搞开海通商,广东本地的蓝靛不仅没有卖出去,反而因为广州、佛山等地布商、绸缎商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而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年年都是二月种,五月收的蓝靛,到了今年五月份的时候,突然就没有人要了。
世世代代依靠种蓝制靛为生的粤北苗瑶村寨,一下子陷入了绝境之中,又加上粤北山区多年的干旱饥荒,以及官府征粮支应朱燮元的西南平乱作战,粤北的群山就像是遇到了火星子的干柴一样,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不过,当崇祯皇帝说道粤北民乱的消息之后,并没有感到有多么的可怕,因为即使没有开海通商,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仍然发生了,不过是晚发生了两年罢了。
最重要的是,在粤北苗瑶居住区发生的这一场民乱,不出一年就被平定下去了。
但是令崇祯皇帝恼火的是,由于粤北制蓝业行会工人和种蓝的山区苗瑶一起聚众作乱,倒是让朝野之间对于之前的开海通商,再一次出现了争论的苗头。
本来还算是配合王之臣推行开海通商政策的广东巡抚王尊德,对开海通商的态度,随即发生了变化,与王之臣闹掰了,上书弹劾王之臣厚待海外番商而不恤治内百姓,请求朝廷重新考虑开海通商之策。
他在朝廷的上书中写道:“番商百货通行,而粤民百业凋敝,今日种蓝制靛之九连苗瑶作乱,皆因骤开市舶,番商云集,番货流行。若不废止广州市舶,而粤民变乱必不止!”
到最后,广东巡抚王尊德还在奏疏中说,朝廷本来是想通过开海通商谋取市舶重利,为朝廷开拓一个新的财源,可是“如今利益未见,而其弊已显”,若不悬崖勒马,到时候广东各行各业都会面临“种蓝制靛之苗瑶”的境况,到了那个时候,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不管怎么说,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可是拥有一颗来自后世的灵魂,所以,他对王尊德上书谈及的情况和现象,... -->>
蒲州知州刘令誉被钟得五等人带着圣旨抓捕之后,就地处斩,其身在蒲州的家人亲眷也都被锦衣卫带走,预备交给正在河南募兵的李信,将他们充军旅顺。
而新任的蒲州知州史可法,也正在赶来蒲州的路上。
崇祯元年恩科的状元公史可法,自到翰林院任职之后,眼看着此前的好友牛聚明、李信,甚至翰林院的同僚张溥,一个个都干出了一番事业,心中早就按耐不住了,一再上书自请外任,不远再在翰林院当个花瓶一样的闲官。
既然如此,崇祯皇帝自然也没有不同意的道理,为了让他给朝中那些不愿离京外任的清流们做个榜样,崇祯皇帝这一次,直接将他任命为蒲州的知州。
京官外任通常要提拔一级,这一次,崇祯皇帝将史可法提拔了两级,从一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直接提拔为正五品的蒲州知州。
对于山西剿贼前线的一系列安排和调整结束之后,崇祯皇帝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明末的各种乱象简直是多如牛毛,即便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若是事事关心、事事关注的话,也迟早会如同历史上原本的那位一样,累个半死,也一样是徒劳无功。
就在山西境内的贼乱告一段落的同时,远远岭南的广东也爆发了苗瑶民乱,居住山中的苗瑶乱民们,推举了一个名叫陈万的人为首领,在粤北连平、韶关等地占山为王。
对此,崇祯皇帝除了下旨两广总督王之臣召集兵马平乱之外,真是焦头烂额,毫无办法。
根据王之臣和锦衣卫南镇抚司的奏报,这一次的粤北民乱居然与广东的开海通商也有关联。
这个名叫陈万的人,是粤北连平一个世世代代依靠种蓝、制蓝(一种染料)为生的种蓝制靛业行会的会首。
蓝,是一种染料,俗称染草,过去主要是用来制作染布使用的靛蓝色染料。
过去广东一带乃至南方需要的蓝靛染料,多数都是由这些居住在山上的苗族、瑶族人制取收售,是广州、佛山等地染布业的唯一蓝靛来源。
可是随着两广总督王之臣在广东雷厉风行地大搞开海通商,广东本地的蓝靛不仅没有卖出去,反而因为广州、佛山等地布商、绸缎商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而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年年都是二月种,五月收的蓝靛,到了今年五月份的时候,突然就没有人要了。
世世代代依靠种蓝制靛为生的粤北苗瑶村寨,一下子陷入了绝境之中,又加上粤北山区多年的干旱饥荒,以及官府征粮支应朱燮元的西南平乱作战,粤北的群山就像是遇到了火星子的干柴一样,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不过,当崇祯皇帝说道粤北民乱的消息之后,并没有感到有多么的可怕,因为即使没有开海通商,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仍然发生了,不过是晚发生了两年罢了。
最重要的是,在粤北苗瑶居住区发生的这一场民乱,不出一年就被平定下去了。
但是令崇祯皇帝恼火的是,由于粤北制蓝业行会工人和种蓝的山区苗瑶一起聚众作乱,倒是让朝野之间对于之前的开海通商,再一次出现了争论的苗头。
本来还算是配合王之臣推行开海通商政策的广东巡抚王尊德,对开海通商的态度,随即发生了变化,与王之臣闹掰了,上书弹劾王之臣厚待海外番商而不恤治内百姓,请求朝廷重新考虑开海通商之策。
他在朝廷的上书中写道:“番商百货通行,而粤民百业凋敝,今日种蓝制靛之九连苗瑶作乱,皆因骤开市舶,番商云集,番货流行。若不废止广州市舶,而粤民变乱必不止!”
到最后,广东巡抚王尊德还在奏疏中说,朝廷本来是想通过开海通商谋取市舶重利,为朝廷开拓一个新的财源,可是“如今利益未见,而其弊已显”,若不悬崖勒马,到时候广东各行各业都会面临“种蓝制靛之苗瑶”的境况,到了那个时候,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不管怎么说,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可是拥有一颗来自后世的灵魂,所以,他对王尊德上书谈及的情况和现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